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aximum Liquid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Conventional Tubing Plunger Gas Lift
1
作者 Yanqun Yu Wenhao Xu +3 位作者 Yahui Huangfu Jinhai Liu Bensheng Wang Kai Liu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6期1521-1533,共13页
China’s unconventional gas field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low-productivity and low-efficiency wells, many of whichare located in remote and environmentally harsh mountainous areas. To address the long-term stable prod... China’s unconventional gas field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low-productivity and low-efficiency wells, many of whichare located in remote and environmentally harsh mountainous areas. To address the long-term stable productionof these gas wells, plunger-lift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accurately graspthe drainage and gas production mechanisms of plunger-lift, a mechanical model of plunger-liquid column uplift inthe plunger-lift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focusing on conventional plunger-lift systems and representative wellboreconfigurations in the Linxing region. The operating casing pressure of the plunger-lift process and the calculationmethod for the maximum daily fluid production rate based on the work regime with the highest fluid recovery ratewere determi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ritical flow rate method was proposed as a constraint for the maximumliquid-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lunger-lift, and liquid-carrying capacity charts for conventional plunger-lift withdifferent casing sizes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23/8 casing plunger-lift, with a well depth ofshallower than 808 m, the maximum drainage rate was 33 m3/d;for 27/8 casing plunger-lift, with a well depth ofshallower than 742 m, the maximum drainage rate was 50.15 m3/d;for 31/2 casing plunger-lift, with a well depthof shallower than 560 m, the maximum drainage rate was 75.14 m3/d.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scientific selection of plunger-lift technology and serves as 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reasonableplunger-lift work reg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well conventional tubing string plunger gas lift critical flow rate liquid carry-over chart version
下载PDF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Liquid Loading in Gas Wells with an Inclined Sec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Mengna Liao Ruiquan Liao +4 位作者 Jie Liu Shuangquan Liu Li Li Xiuwu Wang Yang Che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19年第5期527-544,共18页
The ability to predict liquid loading in horizontal gas well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 of drainage and optimizing the rel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In the present work,we describe the outcomes o... The ability to predict liquid loading in horizontal gas well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 of drainage and optimizing the rel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In the present work,we describe the outcomes of experiments conducted using air-water mixtures in a horizontal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figuration with an inclined section is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liquid loading.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an inclined pipe were also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the critical gas flow rate under different angles,pressure and liquid volume(taking the equal liquid volume at inlet and outlet a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on the critical state).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the related angle of the inclined section ranges from 45°to 60°.Finally,a modified approach based on the Belfroid model has been used to predict the critical gas flow rate for the inclined section.After comparison with field data,this modified model shows an accuracy of 96%,indicating that it has better performances with respect to other models used in the past to predict liquid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gas well inclined section liquid loading critical gas flow rate air-water flow
下载PDF
Hydrodynamics of the Pilot Scale Wet Scrubber with Restricted Outlet Absorbent Flow Rate
3
作者 Samwel Victor Manyele 《Engineering(科研)》 2012年第7期339-348,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wet scrubber coupled to a pilot CFB incineration facility. The scrubber was operated using tap water as a scrubbing liquid. The outlet liquid flow rate, Qo, and accumulatio...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wet scrubber coupled to a pilot CFB incineration facility. The scrubber was operated using tap water as a scrubbing liquid. The outlet liquid flow rate, Qo, and accumulation rate, Qa, strongly depend on the inlet liquid flow rate, Qin, with different profiles. At higher Qin values, Qo stabilizes, leading to higher Qa and finally flooding. The values of Qa were higher than Qo except for Qin ranging between 0.53 and 0.72 L/s (safe operating range) in which Qa ≌ Qo and Qa = Qin/2. The outlet-to-inlet liquid flow rate ratio, Qo/Qin decreased for Qin > 0.53 L/s. The increase in the accumulation-to-inlet liquid flow rate ratio, Qa/Qin, at higher Qin indicates a change in flow regime towards flooding, accompanied by an abrupt increase in the height of accumulating liquid, H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Qa/Qin and Qo/Qin (denoted as, ΔQao/Qin), shows a minimum close to zero in the safe operating range. The gas flow rate towards the wet scrubber had slight effect on Qo and Qa when Qin was maintained constant. The ratio Qo/Qin decreased slightly with Ha/Ht irrespective of gas velocity. Changing the liquid-to-gas ratio, L/G and Qin strongly affect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of Qo/Qin and Qa/Q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SCRUBBER liquid ACCUMULATION rate liquid ACCUMULATION Level OUTLET liquid flow rate liquid-to-gas ratio Valve Opening Position Incineration
下载PDF
高气液比水平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新模型
4
作者 黄全华 黄智程 +4 位作者 杨亚涛 刘书炳 王定峰 颜学成 刘磊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3-850,共8页
明确气井积液机理和携液规律对于掌握井下流体的流动状态至关重要。目前现场应用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较多,但是不同模型计算结果差异较大,Turner等模型计算的长北区块气井携液流量偏大,不利于指导生产。通过开展水平井流动模拟正交实验,... 明确气井积液机理和携液规律对于掌握井下流体的流动状态至关重要。目前现场应用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较多,但是不同模型计算结果差异较大,Turner等模型计算的长北区块气井携液流量偏大,不利于指导生产。通过开展水平井流动模拟正交实验,捕捉典型流态,发现管斜角在45°~60°出现过渡流,通过编制流态识别程序进一步确定管斜角为46°时开始出现过渡流,此时携液最困难。基于液滴理论,引入井斜修正系数,建立了新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新模型在长北区块气井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新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由强到弱影响气井携液能力的因素依次为油管内径、井底流压、井斜角、井底温度。绘制的临界携液流量图版为后期开展停喷井治理措施的时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液比 水平井 积液机理 液滴模型 流态实验 临界携液流量
下载PDF
冷气流量比对三维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付仲议 李益民 +1 位作者 黄琦 朱惠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主流湍流度下冷气质量流量比对三维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使用热色液晶测量了在主流湍流度为1%和15%,流量比为5.5%、8.4%和12.5%下三维涡轮导叶的全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叶片区域和主流湍流度下,流... 为了研究不同主流湍流度下冷气质量流量比对三维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使用热色液晶测量了在主流湍流度为1%和15%,流量比为5.5%、8.4%和12.5%下三维涡轮导叶的全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叶片区域和主流湍流度下,流量比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也有所不同;在低主流湍流度下,冷却效率整体上随着流量比的增大而升高,但是在叶片的叶尖和吸力面中截面区域冷却效率在大流量比下降低,且叶片吸力面中弦区域的冷气呈波纹状分布;高主流湍流度使冷气射流与主流之间的掺混更加剧烈,可以抑制吸力面的冷气脱离壁面且使其分布更加均匀,冷却效率随流量比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湍流度 流量比 涡轮导叶 气膜冷却效率 努赛尔数 液晶
下载PDF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化应用及工艺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卉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为解决焦炉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对焦炉烟气成分分析以及工艺设计遵循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生产条件确定了最佳的脱硝脱硫工艺路线;基于Aspen Plus软件构建了脱硫脱硝工艺路线模型,分别对烟气流速、氨... 为解决焦炉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对焦炉烟气成分分析以及工艺设计遵循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生产条件确定了最佳的脱硝脱硫工艺路线;基于Aspen Plus软件构建了脱硫脱硝工艺路线模型,分别对烟气流速、氨气与一氧化氮体积比、液气比以及钙硫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得出了最佳的脱硝脱硫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烟气 脱硫脱硝 Aspen Plus 烟气流速 钙硫比 液气比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压缩空气泡沫枪喷射特性研究
7
作者 陈涛 秦国杨 +1 位作者 张鹏 王雨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为完善超高层建筑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关键性能参数和全面评价其灭火能力,采用泡沫混合液流量和气液比可调的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测试了典型19 mm泡沫枪在不同条件下的喷射特性参数,分析了泡沫枪喷射特性与混合液流量、气液比等输入... 为完善超高层建筑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关键性能参数和全面评价其灭火能力,采用泡沫混合液流量和气液比可调的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测试了典型19 mm泡沫枪在不同条件下的喷射特性参数,分析了泡沫枪喷射特性与混合液流量、气液比等输入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当泡沫混合液流量一定时,泡沫枪压力与气液比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泡沫射程与气液比呈现正相关关系,发泡倍数随气液比先增大后减小;在气液比一定条件下,泡沫枪压力与混合液流量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泡沫射程与混合液流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发泡倍数随混合液流量变化规律与气液比实际大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泡沫 喷射特性 超高层建筑 泡沫枪 气液比 混合液流量 泡沫射程
下载PDF
关于延长制盐蒸发装置生产周期的研究分析
8
作者 黄万铭 彭美凡 《中国井矿盐》 CAS 2024年第5期3-5,共3页
在制盐蒸发装置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延长装置生产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针对加热室管内流速、卤水杂质、管内料液固液比、末效真空度等进行优化、探索、追求,从而达到延长制盐蒸发装置生产周期的目标,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 在制盐蒸发装置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延长装置生产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针对加热室管内流速、卤水杂质、管内料液固液比、末效真空度等进行优化、探索、追求,从而达到延长制盐蒸发装置生产周期的目标,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在加热管内流速 卤水进罐前予处理 蒸发罐内固液比 末效真空度
下载PDF
直射式气动雾化喷嘴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金义 张轲 +1 位作者 尹家录 姚康鸿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3,共5页
为了深入分析燃油喷嘴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直射式气动雾化喷嘴开展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流流量、燃油流量和气液比对雾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喷嘴的雾化性能参数包括雾化粒径和雾化锥角。结果表明:气液比和气... 为了深入分析燃油喷嘴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直射式气动雾化喷嘴开展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流流量、燃油流量和气液比对雾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喷嘴的雾化性能参数包括雾化粒径和雾化锥角。结果表明:气液比和气流流量对该型喷嘴的雾化性能有显著影响,燃油流量对雾化性能的影响较小;气液两相间相对速度是影响该型喷嘴雾化性能的决定因素,相对速度增大有利于减小雾化粒径,并增大雾化锥角;气流流量和气液比的增大均有利于雾化粒径的减小,燃油流量的增加将使雾化粒径增大;增大气流流量、气液比和减小燃油流量均可使雾化锥角增大;该型喷嘴的雾化锥角变化范围为30.12°~41.24°,雾化粒径变化范围为131.46~186.52μm。喷嘴可实现在较小的雾化锥角变化范围内获得较宽的雾化粒径变化,以此匹配燃气轮机燃烧室不同工作状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射式气动雾化喷嘴 雾化粒径 雾化锥角 气流流量 燃油流量 气液比 燃气轮机
下载PDF
竖直L形弯管中气液两相流压降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冰 陈善群 廖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11-3019,共9页
为探究重力作用下弯管的最佳几何形态,采用Fluent中的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结合Mixture两相流模型对竖直条件下L形弯管中气液两相流的压降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数值研究。具体针对不同的弯径比R/D(R/D=1~7)、气相体积率α(α=0~0.3)和液... 为探究重力作用下弯管的最佳几何形态,采用Fluent中的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结合Mixture两相流模型对竖直条件下L形弯管中气液两相流的压降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数值研究。具体针对不同的弯径比R/D(R/D=1~7)、气相体积率α(α=0~0.3)和液相雷诺数Re_(l)(Re_(l)=2.9×10^(4)~2.1×10^(5))条件,对弯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压力和速度分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系统探究了压力损失随R/D、α以及Re_(l)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了一定范围内L形弯管压力损失的最佳弯径比。结果表明,在Re_(l)=88 690的工况下,0.05 <α<0.3时,弯管的最佳弯径比约为2;在α=0.2的工况下,Re_(l)<29 856时,弯管的最佳弯径比约为1,Re_(l)=59 713~149 282时,弯管的最佳弯径比不断增大,Re_(l)> 179 139时,弯管的最佳弯径比约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弯径比 液相雷诺数 气相体积率
下载PDF
排风流与喷淋液滴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世强 李瑾 +4 位作者 张艺才 吴志荣 樊思雨 吴涛 戚子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2050,共9页
为研究矿井排风与喷淋液滴的对流传热过程,构建了喷淋扩散塔模型,通过CFD对喷淋液滴流动及传热过程进行仿真。首先,分析了扩散塔中连续相、离散相速度场;随后,以单液滴运移过程为基础,结合理论公式,得到了液滴所受单位质量曳力、Nu模拟... 为研究矿井排风与喷淋液滴的对流传热过程,构建了喷淋扩散塔模型,通过CFD对喷淋液滴流动及传热过程进行仿真。首先,分析了扩散塔中连续相、离散相速度场;随后,以单液滴运移过程为基础,结合理论公式,得到了液滴所受单位质量曳力、Nu模拟值及理论值;最后,针对液滴群传热过程,分析了液滴运移轨迹、温度变化规律及传热热流量。结果表明:排风在出口内轮廓线边角处达到最大速度时,风吹损失的液滴从出口内轮廓线边角处逃逸;上喷液滴的Nu模拟值及理论值变化规律相似,两者相互验证,表现为在上升阶段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下降阶段出现振荡趋势;当液滴粒径小于0.8 mm时,传热主要受粒径影响,当液滴粒径超过0.8 mm时,传热受粒径和喷淋速度两者共同影响;考虑风吹水损率、捕集液滴温度标准偏差及传热热流量,液气速度比0.5,液滴粒径1.2 mm,热回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喷淋液滴 网格无关性检验 风吹水损率 液气速度比 传热热流量
下载PDF
溶液除湿/再生设备热质交换过程解析解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晓阳 刘晓华 +2 位作者 李震 张寅平 江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9-514,共6页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除湿器和再生器。该文在已有热质交换模型基础上,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情况,在一定简化条件下给出了解析解,得出了状态参数沿程分布情况,并与文献中提出的精确数学模型进行了校验。应用此解析解可为除湿器...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除湿器和再生器。该文在已有热质交换模型基础上,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情况,在一定简化条件下给出了解析解,得出了状态参数沿程分布情况,并与文献中提出的精确数学模型进行了校验。应用此解析解可为除湿器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提供依据,确定绝热除湿过程最佳流量比以及为气液逆流热质交换提供了一种简化计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热质交换 流量比 除湿器 再生器
下载PDF
溶液-湿空气热质交换过程的匹配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震 江亿 +1 位作者 陈晓阳 刘晓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吸湿性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既有热量的交换又有质量的交换 ,提高该过程的可逆程度是提高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对溶液的性质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 ,分析了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的流量比和过程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 吸湿性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既有热量的交换又有质量的交换 ,提高该过程的可逆程度是提高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对溶液的性质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 ,分析了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的流量比和过程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得到在不同工况下 ,可逆过程所要求的流量比和应该补充或带走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过程 结论 要求 热量 合理 手段 湿空气 流量比 空调系统
下载PDF
重力场流分离系统中载液及流速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爽 朱尘琪 +5 位作者 高杨亚雅 邱百灵 吴迪 梁启慧 何嘉媛 韩南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重力场流分离作为最简单的一种场流分离技术,常用于分离微米级颗粒。选择两种不同粒径(20μm和6μm)的聚苯乙烯(PS)颗粒作为样品,通过改变载液中叠氮化钠浓度、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及载液流速,利用自行设计生产的重力场流分离(gravitat... 重力场流分离作为最简单的一种场流分离技术,常用于分离微米级颗粒。选择两种不同粒径(20μm和6μm)的聚苯乙烯(PS)颗粒作为样品,通过改变载液中叠氮化钠浓度、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及载液流速,利用自行设计生产的重力场流分离(gravitational flow field-flow fractionation,GrFFF)仪器,对颗粒混合样品进行分离,得到了相关谱图与数据,考察了这3种因素对分离效果(保留比(R)、塔板高度(H))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 PS颗粒的R值均大于6μm PS颗粒的R值,H值均小于6μm颗粒的H值;PS颗粒的R值与H值均随着载液中叠氮化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载液流速的增加,R值增加,H值减小。该研究为GrFFF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流分离系统 重力场流分离 保留比 塔板高度 载液 流速 聚苯乙烯颗粒
下载PDF
高气液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舰 王志彬 +2 位作者 罗懿 李颖川 李璇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775-778,796,共5页
基于气井井筒积液对气藏开发的危害性,在现有携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受力平衡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通过引入新模型系数,对液滴大小及液滴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表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系数随压力... 基于气井井筒积液对气藏开发的危害性,在现有携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受力平衡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通过引入新模型系数,对液滴大小及液滴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表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系数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有效地弥补了现有携液模型存在的不足。现有携液模型及新模型的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在高、低压气井中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现场应用新模型有效预测了大牛地气田气井的积液状态,为产水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气藏 高气液比 临界气流量 携液模型 液滴变形 临界韦伯数
下载PDF
液气射流泵扩散管内气泡尺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燕兰 向清江 +2 位作者 李红 恽强龙 王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在工作水压力小于500kPa的低压水射流情况下,通过取样法和摄像法试验研究了下喷式液气射流泵扩散管内部气泡直径范围,获得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情况及气泡分布特性。在一定的孔口雷诺数下,不同气液比下扩散管中气泡直径范围约80%集中在0.6~... 在工作水压力小于500kPa的低压水射流情况下,通过取样法和摄像法试验研究了下喷式液气射流泵扩散管内部气泡直径范围,获得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情况及气泡分布特性。在一定的孔口雷诺数下,不同气液比下扩散管中气泡直径范围约80%集中在0.6~1.3mm。测量不同孔口雷诺数下的气泡直径,在孔口雷诺数较小的情况下气泡直径变化明显,最大直径可以达到3mm左右。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气液比的变化相对于工作压力的改变对气泡尺寸影响比较明显。液气射流泵作为气液接触、射流混合及反应的设备,用于气体的吸收和分离操作。其含气率和气泡分布以及相接触面积是内部射流混合的重要参数。研究结论和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气液两相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喷式液气射流泵 气泡尺寸分布 气液比 孔口雷诺数
下载PDF
泡沫在裂缝中流动特征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宾飞 李兆敏 +2 位作者 吕其超 张红松 张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65-2473,共9页
针对泡沫流体的流动特性,设计岩石裂缝模型和可视化裂缝模型,研究泡沫在裂缝中的流动特征并与气液两相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视化裂缝模型中,当气液比升高时,气液两相流容易形成气窜带,引起两相流整体流动性增强,而泡沫运移的... 针对泡沫流体的流动特性,设计岩石裂缝模型和可视化裂缝模型,研究泡沫在裂缝中的流动特征并与气液两相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视化裂缝模型中,当气液比升高时,气液两相流容易形成气窜带,引起两相流整体流动性增强,而泡沫运移的阻力则出现升高;当流速升高时,气液两相流压力梯度呈现线性增大,而在泡沫中,低速阶段压力梯度增幅较小,高速阶段压力增幅梯度相对增大;裂缝的粗糙度会改变泡沫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泡沫的流动特征。在岩石裂缝模型中,当气液比较低时,气液两相流的流动阻力随气液比的增大而升高。当气液比大于2.5后,不同流速下气液两相流的压力梯度均开始随气液比的增高而下降,在不同气液比下泡沫的压力梯度要比两相流的高,不同的注入速度下的泡沫流动的压力梯度均随气液比的增大而升高;当注入速度增大时,两相流及泡沫的流动的压力梯度均基本呈现线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裂缝 流动特征 气液比 流速 粗糙度
下载PDF
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连续携液气流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晓旭 李旭 +1 位作者 王磊 谢宝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了垂直管液膜平均厚度以及界面摩擦因数的经验关系式,建立了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速预测新模型。实验和生产数据表明,模型准确可靠,临界携液气流速平均误差-7.67%。该模型是对现有定向井携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气藏大斜度井的管柱设计水平、气井配产水平以及气井投产后的积液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高液气比 井筒积液 连续携液气流速 液膜模型
下载PDF
“旋转型气-液雾化喷嘴”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龚景松 傅维镳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6-379,共4页
在对各种气动喷嘴及其雾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雾化喷嘴———“旋转型气 -液雾化喷嘴” ,其气液比在热态实验时为 4 %~ 6 % (用压缩空气雾化 ) ,并对其流量系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考虑了喷嘴的结构参数、气液比 (ALR... 在对各种气动喷嘴及其雾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雾化喷嘴———“旋转型气 -液雾化喷嘴” ,其气液比在热态实验时为 4 %~ 6 % (用压缩空气雾化 ) ,并对其流量系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考虑了喷嘴的结构参数、气液比 (ALR)和液体粘度等因素对流量系数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与拟合 ,最后得到了喷嘴的流量系数的表达式 ,可以用来指导喷嘴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流量系数 气液比
下载PDF
泡沫钻井水力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小宁 张红卫 +2 位作者 张明坤 刘新云 李根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5,共5页
泡沫钻井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水力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还未完善。基于多相流理论和携岩理论,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总结出泡沫钻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临界气液比与井口回压线性关系确定最优气液比;通过不同井深下最低... 泡沫钻井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水力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还未完善。基于多相流理论和携岩理论,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总结出泡沫钻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临界气液比与井口回压线性关系确定最优气液比;通过不同井深下最低井底压力确定最优井口回压,结合最优气液比、最优井口回压、井底压力、岩屑浓度确定最优泡沫流速,最后根据最优泡沫流速确定最优注气流量和注液流量。实例计算了井眼直径为200 mm、钻杆外径为114.3 mm、井深为1 980 m、钻速为9m/h、18 m/h、27 m/h对应的最优水力参数。提出的优化方法对泡沫钻井水力参数优化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钻井 泡沫流速 气液比 井口回压 携岩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