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Mung Bean to Polyethylene Glycol Drought Stress at Flowering Period 被引量:2
1
作者 Zhichao Yin Jie Liang +3 位作者 Xiyu Hao Huan Lu Jianjun Hao Fengxiang Y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5期785-798,共14页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mung bean (Phaseolus radiatus). The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 (PEG6000) was used to stimulate water stress. Four mung bean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drou...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mung bean (Phaseolus radiatus). The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 (PEG6000) was used to stimulate water stress. Four mung bean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drought resistance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in this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mung bea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were selected, and the response analysis of seven physiological indexes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drought stress was measured by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 (PEG6000) o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5%, 10% and 20%.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as analysed on drought tolerance of mung beans. This test was to set up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drought tolerance of flowering mung be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after 6 days of 5% PEG treatment, the SOD activity after 6 days of 5% PEG treatment, the POD activity after 6 days of 10% PEG treatment and the ABA content after 6 days of 10% PEG treatment could be used as drought-tolerant identification for mung beans at flowering period. These four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drought-resistant index weighte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order was successively SOD activity (0.8589) > ABA content (0.8290) > conductivity (0.7160) > POD activity (0.6637);and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was greater than 0.6500 among the four physiological ind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G bean flowerING DROUGHT PEG PHYSIOLOGICAL Index
下载PDF
Effect of Flower Removal on Senescence and Metabolism of Faba Bean(Vicia Faba L.)
2
作者 Xia Mingzhong (Xichang Agricultural College,Sichuan 615013,China)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In pot experiments of Xichang,China,during 1989-1994,visual scnescence symptoms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constituent contents and activities of leaves of faba bean(Vicia faba L.)were compared in respones to flower re... In pot experiments of Xichang,China,during 1989-1994,visual scnescence symptoms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constituent contents and activities of leaves of faba bean(Vicia faba L.)were compared in respones to flower removal.the leaves from upper, middle and lower positions were sampled six times during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phase.At 70 DAP flower removal had caused 37%-189% and 82%-197% increase of green leaf area and green leaf dry weight per plant respectively.Flower removal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hlorophyll,soluble surar and protein contents and the catalase activity.The leaf cell relative electroconductivity of those plants was maintained at a lower level,relative to the control,during the late growing stage.These results certainly implied that the leaves of flower removal plants were still fully functional at a very late growing stage,consequently the plants increased many new branches per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去花 衰老 代谢 影响 叶片
下载PDF
Effect of Flower Removal on Senescence and Metabolism of Faba Bean(Vicia Faba L.)
3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In pot experiments at Xichang,China,during 1989~1994,visual senescencesymptoms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constituent contents and activities of leaves of fababean(Vicia faba L.)were compared in respones to flower rem... In pot experiments at Xichang,China,during 1989~1994,visual senescencesymptoms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constituent contents and activities of leaves of fababean(Vicia faba L.)were compared in respones to flower removal.The leaves from upper,middle and lower positions were sampled six times during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phase.At 70 DAP flower removal had caused 37%~189% and 82%~197% increase ofgreen leaf area and green leaf dry weight per plant respectively.Flower removal led to a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hlorophyll,soluble sugar and protein contents and the catalaseactivity.The leaf cell relative electroconductivity of those plants was maintained at a lowerlevel,relative to the control,during the late growing stage.These results certainly impliedthat the leaves of flower removal plants were still fully functional at a very late growingstage,consequently the plants increased many new branches per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ESCENCE METABOLISM flower REMOVAL Faba bean
下载PDF
顶空气质联用法鉴别不同发育期蚕豆花挥发性成分
4
作者 徐晓俞 李程勋 +3 位作者 陈常飞 潘键 侯明香 李爱萍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7期16-22,共7页
通过研究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解析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生物功能,为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蚕豆花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成分... 通过研究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解析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生物功能,为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蚕豆花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萜烯类、烷烃类、芳香族类、生物碱类等。从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凋谢期蚕豆花中分别鉴定出12、14、18、20种挥发性成分,相对总含量分别为80.90%、83.46%、81.53%、84.56%。蚕豆花花蕾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苯乙醇、正己醛、溴化香叶酯、蘑菇醇,初开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正己醛、溴化香叶酯、蘑菇醇,盛开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β-蒎烯、正己醛,凋谢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β-蒎烯、正己醛、苯甲醛、苯乙醇。随着蚕豆花的生长发育,挥发性成分的数量逐渐增加。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成分是蚕豆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对蚕豆花气味具有重要贡献。蚕豆花挥发性成分在吸引虫媒、抵御病原菌和害虫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凋谢期蚕豆花挥发性成分丰富,可提取用于开发昆虫引诱剂、驱避剂或植物源天然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花 发育期 挥发性成分 GC-MS
下载PDF
蚕豆不同部位左旋多巴(L-Dopa)含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开斌 李爱萍 +4 位作者 廖素凤 曹奕鸯 沈金泉 陈常浙 郑金贵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采用HPLC法测定蚕豆不同品种的花、茎、叶片、荚壳、种皮、子叶中L-Dopa的含量和不同颜色蚕豆花L-Dopa含量,以及蚕豆花不同烘干温度对L-Do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不同部位L-Dopa含量以花中最高,子叶中含量最低,含量高低顺序为:花&... 采用HPLC法测定蚕豆不同品种的花、茎、叶片、荚壳、种皮、子叶中L-Dopa的含量和不同颜色蚕豆花L-Dopa含量,以及蚕豆花不同烘干温度对L-Do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不同部位L-Dopa含量以花中最高,子叶中含量最低,含量高低顺序为:花>叶片>荚壳>茎>种皮>子叶;91份蚕豆品种不同花色蚕豆花L-Dopa含量高低顺序为:白花>浅紫>紫色,表现出随花色加深,L-Dopa含量下降的趋势;100℃烘干的蚕豆花L-Dopa含量仅为40℃烘干的60%,显示高温烘干L-Dopa含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蚕豆花 左旋多巴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小豆花芽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庆亚 金文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小豆花芽分化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的组织分化和营养物质变化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小豆花序为复总状花序;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小豆花芽分化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的组织分化和营养物质变化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小豆花序为复总状花序;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结构分化期等7期;细胞分裂快、合成作用旺盛的原基中,蛋白质含量高,淀粉粒则分布在原分生组织衍生的组织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花芽分化 显微化学
下载PDF
播期对小豆花芽分化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翠媛 张月辰 +2 位作者 尹宝重 姜雪梅 郭丽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试验以早熟品种"冀红893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小豆花芽分化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的推迟使小豆花芽分化各时期进程加快,主茎初花节位降低,初花总数增加;在花芽分化期,小豆株高和单株分枝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增速... 试验以早熟品种"冀红893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小豆花芽分化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的推迟使小豆花芽分化各时期进程加快,主茎初花节位降低,初花总数增加;在花芽分化期,小豆株高和单株分枝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增速明显;晚播能够显著提高花器官完成期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使全氮含量下降,C/N比值增高。研究结果为丰富小豆花芽分化和光周期理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花芽分化 播期 碳氮代谢
下载PDF
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尹淑丽 张月辰 +2 位作者 陶佩君 邓小鹏 尹宝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86-2293,共8页
【目的】研究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的成花特性,及对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测定叶片中生理参数;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开花期及开花数、植株形态指标及产量性状。【结果】短日处理使... 【目的】研究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的成花特性,及对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测定叶片中生理参数;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开花期及开花数、植株形态指标及产量性状。【结果】短日处理使供试红小豆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茎粗和生育期间最大LAI变小,且表现为短日处理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剂量效应。与早熟品种冀红8937相比,中晚熟品种冀红4号生育期、株高和茎粗受日照长度处理的影响更大。短日处理使供试品种的花期明显提早,开花期持续天数延长;与冀红8937相比,冀红4号受到短日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短日处理使冀红8937的开花总量减少,而使冀红4号增多。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与生育时期有关,在开花期,短日处理对上述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在结荚期,使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短日处理使单株结实粒数下降,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降低。【结论】苗期短日处理不仅影响红小豆的成花特性,而且对于植株中后期的植株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日照长度 开花 植株形态 生理参数
下载PDF
蚕豆花左旋多巴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晓俞 李爱萍 +1 位作者 吴凌云 郑开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4期56-60,共5页
为了提高蚕豆花左旋多巴的提取得率,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优化蚕豆花左旋多巴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液料比、溶剂p H、提取时间对蚕豆花左旋多巴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溶剂p H 4.5,提取时... 为了提高蚕豆花左旋多巴的提取得率,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优化蚕豆花左旋多巴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液料比、溶剂p H、提取时间对蚕豆花左旋多巴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溶剂p H 4.5,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左旋多巴提取得率为3.67%,相比冷浸法提高了3.67%。本工艺中使用乙醇来调节溶剂的p H值,可以抑制水溶性杂质的析出,经HPLC谱图分析,提取物中杂质组分较少,且左旋多巴与杂质组分分离较好,这有利于左旋多巴进一步的纯化。本研究可为从蚕豆花中工业化提取左旋多巴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花 左旋多巴 加热提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伟欣 尹宝重 +1 位作者 任帅 张月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10 h和12 h)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初花后短日照处理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同时开花时间也增加,与对照相比,‘冀红9218’在10 h和12 h光照下开花分别提前6、3、7 d和7、6、9 d,‘唐山红小豆’开花分别提前为7、5、9 d和9、7、11 d,开花累进促进率也显著增大,‘唐山红小豆’和‘冀红9218’的最大开花累进促进率分别为19%和16%;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短日照处理10 h较12 h降低较多,且EF-ES处理降幅最大,EP-ES处理降幅较小;全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在短日照处理10 h时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在2种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较对照都增加,而淀粉含量却呈现降低趋势;‘冀红9218’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只有在EF-EP(10 h)处理中稍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也增加,而‘唐山红小豆’的一些氨基酸含量在3种处理下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EF-EP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加速小豆的生育进程,导致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对籽粒品质指标具有正调控作用,且EF-EP处理的调控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初花 短日照 产量 籽粒品质
下载PDF
短日照诱导对小豆生长发育、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伟欣 谢颍 +1 位作者 刘明 张月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4-149,共6页
为明确短日照对小豆生长发育、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不同生育时期短日照诱导处理来调查小豆的形态指标、开花时间及开花节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测定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平均茎... 为明确短日照对小豆生长发育、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不同生育时期短日照诱导处理来调查小豆的形态指标、开花时间及开花节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测定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平均茎粗和主茎节数变小、白红2号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节间长度升高,唐山红小豆降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并降低开花节位;短日照诱导使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开花期明显升高,在结荚期降低,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在开花期无明显变化,在结荚期,白红2号明显降低,唐山红小豆升高;短日照诱导对开花期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结荚期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白红2号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Fv/Fm升高,唐山红小豆在开花期变化规律不明显,在结荚期升高;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说明短日照诱导对花荚期小豆的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及产量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短日照 开花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开花期喷施外源激素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琬 何宁 +4 位作者 项洪涛 刘淼 王曼力 李博 王雪扬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8期8-13,共6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物质脱落酸(ABA)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2个小豆品种‘白红8号’和‘012-27’为试验材料,大田花期叶面喷施后,在不同生育期测量植株主茎长度、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花期施...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物质脱落酸(ABA)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2个小豆品种‘白红8号’和‘012-27’为试验材料,大田花期叶面喷施后,在不同生育期测量植株主茎长度、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花期施用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的ABA能显著降低‘白红8号’和‘012-27’的主茎长度。2个品种不同浓度处理与CK相比茎粗均显著增加。‘白红8号’和‘012-27’在处理A100中开花期叶片鲜重分别比CK增加了33.54%、23.81%。2个小豆品种A100处理的单株粒数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2.80%、20.13%。综上所述,喷施脱落酸能降低小豆植株的主茎长度,显著增加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小豆单株粒数,小豆花期喷施浓度为100 mg/L的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小豆 外源激素 开花期 产量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菜豆落花落荚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慎好 武春成 +2 位作者 赵振忠 冯志红 李晓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以皇嘉牌油菜素内酯、防落素对菜豆进行处理,探索它们对花荚脱落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50mg/kgHJNBR和35mg/kgPCPA均能对菜豆前期花荚脱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50mg/kgHJNBR更能显著提高菜豆的总产量,但其对豆荚的生长速度并无显著的... 以皇嘉牌油菜素内酯、防落素对菜豆进行处理,探索它们对花荚脱落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50mg/kgHJNBR和35mg/kgPCPA均能对菜豆前期花荚脱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50mg/kgHJNBR更能显著提高菜豆的总产量,但其对豆荚的生长速度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单荚重也无明显影响。即使用皇嘉牌油菜素内酯(HJNBR)使菜豆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增加了菜豆的座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落花落荚 油菜素内酯(HJNBR) 防落素(PCPA)
下载PDF
不同菜豆品种的开花习性和花粉生活力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玉珠 杨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26,共3页
以11个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形态观察法、染色法和培养基培养法,测定各个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花粉生活力大小,并对各个品种的开花习性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为菜豆有性杂交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菜豆品种花期不同,开花顺序... 以11个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形态观察法、染色法和培养基培养法,测定各个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花粉生活力大小,并对各个品种的开花习性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为菜豆有性杂交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菜豆品种花期不同,开花顺序不同;有性杂交的母本用花应在小于10 mm×5 mm的花器中选择;形态观察法测定结果与染色法测定结果差异较大,培养基培养法测定花粉生活力效果好;经适宜不同品种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的确定,多数品种在10%的蔗糖溶液中花粉萌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开花习性 花粉萌发 花粉生活力
下载PDF
初花后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伟欣 尹宝重 +1 位作者 路战远 张月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45-752,共8页
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期进行短日照诱导,通过酶联免疫技术来研究初花后小豆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 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期进行短日照诱导,通过酶联免疫技术来研究初花后小豆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花期提前,且‘唐山红小豆’更为明显;2个品种的GA_(1+3)和ABA含量较对照呈现降低趋势,IAA含量的变化不同,‘冀红9218’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波动不大,但各个处理较对照降低,而‘唐山红小豆’在开花期和结荚期较对照降低,鼓粒期却升高,2个品种的ZR含量较对照呈现升高趋势,但‘唐山红小豆’却稍有差异,开花期降低,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较对照都升高,鼓粒期升高显著,激素含量的变化会影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的GA_(1+3)/ABA和IAA/ABA比值降低,而ZR/ABA和(ZR+GA_(1+3))/ABA比值呈现升高趋势,由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ZR含量升高,促使小豆植株细胞分裂旺盛,生长迅速,营养物质快速转移至果荚中,提前成熟,但较初花前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初花后 短日照 叶片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小豆花器官分化对花荚形成及脱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明 姜雪梅 张月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42,共4页
通过对小豆全株各叶位腋芽的整体解剖观察,结合田间花荚形成及脱落情况调查,探讨了花器官分化对小豆花荚形成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豆开花的次序遵循小花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开花次序按从内而外依次开放,以不同节位小花原... 通过对小豆全株各叶位腋芽的整体解剖观察,结合田间花荚形成及脱落情况调查,探讨了花器官分化对小豆花荚形成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豆开花的次序遵循小花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开花次序按从内而外依次开放,以不同节位小花原基首现位置从内而外依次划定内外圈,同一圈的小花经历分化的时间不同但也有可能同时开放,第4圈开花数最多;每朵小花的花萼生长速度不同,差异较大;同一分枝前一节位比后一节位相同花位花萼生长速度慢的小花,有的花药变黄却不能开放;苞片腋芽多数是花芽,芽的发育速度很慢,其着生部位多集中在主茎的中上部或多节分枝的中部或中上部,苞片腋芽形成的花序现蕾、开花数量明显高于结荚数量,这对一级分枝和主茎一级花序的营养吸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田间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苞片腋芽花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花器官分化 花荚形成 脱落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小豆开花结荚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彦 范保杰 +4 位作者 曹志敏 张志肖 苏秋竹 刘长友 田静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7-22,共6页
以中熟小豆品种冀红15号和晚熟小豆品种冀红16号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均设高(21万株/hm^2)、中(15万株/hm^2)和低(9万株/hm^2)3个水平,观察了小豆的开花、结荚全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参试小豆品种的开花结荚规律,以期为小豆的高产育... 以中熟小豆品种冀红15号和晚熟小豆品种冀红16号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均设高(21万株/hm^2)、中(15万株/hm^2)和低(9万株/hm^2)3个水平,观察了小豆的开花、结荚全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参试小豆品种的开花结荚规律,以期为小豆的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豆开花过程可分为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3个阶段,开花数量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随种植密度的增大,2个小豆品种均表现出盛花期延长、开花总量减少的趋势。小豆的开花顺序均表现为中下部花先开,之后向上、向下、向外围逐步扩展。小豆的结荚规律为主茎结荚多、分枝结荚少,单株荚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2个小豆品种的成荚率在28.00%~36.24%之间,低密度处理的成荚率均>其他2个密度处理。小豆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冀红15号和冀红16号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5万~21万株/hm^2和9万~1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植密度 开花 结荚
下载PDF
短时高温打破早露蟠桃花芽休眠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杰 徐继忠 +1 位作者 陈海江 邵建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以4年生早露蟠桃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40℃、45℃、50℃3个梯度高温短时间处理对早露蟠桃花芽萌芽率以及花芽和枝皮内O2-含量、MDA含量的影响,探讨短时高温处理对桃花芽自然休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2月21日各短时高温处理,均不同... 以4年生早露蟠桃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40℃、45℃、50℃3个梯度高温短时间处理对早露蟠桃花芽萌芽率以及花芽和枝皮内O2-含量、MDA含量的影响,探讨短时高温处理对桃花芽自然休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2月21日各短时高温处理,均不同程度的解除花芽休眠,早露蟠桃枝皮及花芽内O2-含量、MDA含量的影响,因处理温度和处理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异。其中50℃3 h处理效果最好,其枝皮和花芽内MDA含量以及O2-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高温 枝皮 花芽 休眠 蟠桃
下载PDF
苗期短日照处理小豆的开花和结荚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颍 尹宝重 +1 位作者 冯艳辉 张月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111,114,共4页
为了对小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晚熟小豆品种冀红4号为材料,在出苗到开花阶段进行SD-14(光/暗,14h/10h)、SD-12(光/暗,12h/12h)和SD-10(光/暗,10h/14h)3个短日照试验,观察了小豆开花和结荚情况。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加... 为了对小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晚熟小豆品种冀红4号为材料,在出苗到开花阶段进行SD-14(光/暗,14h/10h)、SD-12(光/暗,12h/12h)和SD-10(光/暗,10h/14h)3个短日照试验,观察了小豆开花和结荚情况。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加速了植株的生育进程,花期缩短了9~10d,荚期缩短了3~7d,总花荚期缩短了5~6d,差异达显著水平;植株的开花期提早,开花高峰期提前18~20d,日开花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植株的初花节位降低1~2节,单株总荚数达最大值时间提早12d,结荚数集中于1~10节位,占88.49%以上;各短日处理单荚粒数差异不显著,百粒重均高于对照,单株荚数则低于对照,产量均低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短日照处理以SD-12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短日照 生育时期 开花 结荚
下载PDF
橘花红豆酥饼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江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6期93-94,135,共3页
以面粉为皮料,橘花、红豆、白砂糖、猪油为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馅料中的橘花与红豆配比、白砂糖和猪油的添加量,馅料和面皮配比。试验表明:馅料的最佳配方为橘花红豆配比1∶2、猪油10%、白砂糖25%;馅料和面皮的最佳比例为1.2... 以面粉为皮料,橘花、红豆、白砂糖、猪油为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馅料中的橘花与红豆配比、白砂糖和猪油的添加量,馅料和面皮配比。试验表明:馅料的最佳配方为橘花红豆配比1∶2、猪油10%、白砂糖25%;馅料和面皮的最佳比例为1.2∶1。在焙烤温度为200℃,焙烤时间为20min时,由此得到的橘花红豆酥饼口味纯正,具有橘花和红豆特有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花 红豆 酥饼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