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English Flower Metaphors
1
作者 彭艳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2X期277-278,共2页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and the common knowledge of human beings on the outside world,the paper first compares Flower in both cultures,then cover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and the common knowledge of human beings on the outside world,the paper first compares Flower in both cultures,then cover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flower ranging from budding to withering,and the corresponding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based the above-mentioned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metaphors.The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of flower metapho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eveloping process in these two culture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er metaphor COMPARE development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视域下的诗歌意象翻译方法——以花意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滕梅 杨绮瑞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译历来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隐喻论提供了研究诗歌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是一种从始发域“象”映射到目标域“意”的概念隐喻,因此两种文化中是否...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译历来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隐喻论提供了研究诗歌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是一种从始发域“象”映射到目标域“意”的概念隐喻,因此两种文化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决定了如何来翻译诗歌意象。花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从认知隐喻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中花意象的翻译,归纳了五种诗歌意象翻译方法,分别为直译、直译加解释、变象达意、舍象取意和音译加解释,旨在为诗歌意象翻译提供借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隐喻 诗歌意象 翻译 花意象
下载PDF
李清照词中的花隐喻的英译探析
3
作者 吴林 汤心怡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诗词创作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认知活动,往往离不开隐喻的运用。我国宋代文人词作中花隐喻的应用就较为普遍。其中,李清照尤其善用花来表达自己的心绪,她的词中花隐喻运用较多。本文从李清照词作中选取典型花隐喻词句,对照许渊冲、Rexr... 诗词创作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认知活动,往往离不开隐喻的运用。我国宋代文人词作中花隐喻的应用就较为普遍。其中,李清照尤其善用花来表达自己的心绪,她的词中花隐喻运用较多。本文从李清照词作中选取典型花隐喻词句,对照许渊冲、Rexroth和Chung英译版本展开解析,总结出宋词中花隐喻翻译可参考的3类有效技巧:源语和目标语隐喻映射对等;源语暗喻转换为目标语明喻;对源语隐喻进行解释性阐述。对李清照词作中的花隐喻英译技巧的分析和探索,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深度理解词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李清照 花隐喻 隐喻翻译
下载PDF
清代蝶恋花纹女裙隐喻情意的成因解读
4
作者 杨梦雪 初晓玲 李艾真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10期53-57,共5页
蝶恋花纹起初在女裙中方兴未艾,至清代时期蔚然成风,针对清代蝶恋花纹女裙的情感隐喻文化展开探析。通过对考古简报、馆藏实物和历史文献的研究,追溯清代蝶恋花纹女裙蕴含的情意内涵。研究表明,清代蝶恋花纹女裙牵系古人情感化设计哲学... 蝶恋花纹起初在女裙中方兴未艾,至清代时期蔚然成风,针对清代蝶恋花纹女裙的情感隐喻文化展开探析。通过对考古简报、馆藏实物和历史文献的研究,追溯清代蝶恋花纹女裙蕴含的情意内涵。研究表明,清代蝶恋花纹女裙牵系古人情感化设计哲学和女子社会身份,产生同构影响,是其隐喻情意的原因。明代晚期喜闻乐见的市民文化蓬勃发展,促进清代蝶恋花纹女裙的兴盛,是其情意表达得以广泛传播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恋花纹 女裙 情意 隐喻 市民文化 女性身份同构
下载PDF
唐宋诗歌花肉互喻关系的书写流变与后世接受——以苏轼《定惠院海棠》为中心
5
作者 周玮璞 《南海学刊》 2023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与传统以花喻人的手法不同,中唐以降古典诗歌出现了以人喻花,特别是以肉红喻花的反向应用,并在宋代蔚然成风。苏轼《定惠院海棠》中“红映肉”之喻,广为后世诗人接受仿写,并在唱和与品评中不断经典化。但“红映肉”在清代却因尖新俚俗... 与传统以花喻人的手法不同,中唐以降古典诗歌出现了以人喻花,特别是以肉红喻花的反向应用,并在宋代蔚然成风。苏轼《定惠院海棠》中“红映肉”之喻,广为后世诗人接受仿写,并在唱和与品评中不断经典化。但“红映肉”在清代却因尖新俚俗的鲜明宋调风格,在“宗唐”与“宗宋”两派的诗学接受中产生了明显的分化乃至论辩,甚至日本汉诗学家都参与了这一讨论。对“红映肉”一类以肉喻花语典的接受,可以成为从具体文本考察创作与诗学接受中唐宋诗之争的典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喻花 苏轼 红映肉 唐宋诗之争
下载PDF
“人化”汉语“花卉”词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媛 李兴奎 李顺琴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模式无处不在。日常词汇中就蕴藏着许多体现民族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诸多信息的隐喻表达。本文以认知隐喻为主要理论框架,对现代汉语花卉名称中含有人的体貌音容、行为特征、社会关系、品德特性等诸多&q...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模式无处不在。日常词汇中就蕴藏着许多体现民族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诸多信息的隐喻表达。本文以认知隐喻为主要理论框架,对现代汉语花卉名称中含有人的体貌音容、行为特征、社会关系、品德特性等诸多"人化"花卉名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阐释,彰显出汉民族关于人花交相辉映的诗性认知与解读。这对促进花卉词教学、词典编撰乃至丰富和传播汉民族花卉文化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花卉 隐喻 认知
下载PDF
“亲爱的男人花”:《尤利西斯》中花的语言与花的隐喻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显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尤利西斯》是一个花的世界,各类花草令人眼花缭乱。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各种花草植物除具有丰富的指称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意义,在不同的内外语境里,花朵的源语域特征,如美丽、纯洁、青春、爱情、性爱等,被投射到目标域如... 《尤利西斯》是一个花的世界,各类花草令人眼花缭乱。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各种花草植物除具有丰富的指称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意义,在不同的内外语境里,花朵的源语域特征,如美丽、纯洁、青春、爱情、性爱等,被投射到目标域如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布卢姆夫妇身上,这对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小说的性爱主题以及乔伊斯的性美学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作品里,乔伊斯以花草为媒介,通过大胆描写男女主人公的性意识、性幻想,甚至是性行为,敢于对传统性观念、性伦理发出挑战,成功塑造了两个"反英雄"人物形象,他们在两性的角色定位、行为模式等方面超越了性别机制的束缚,消解了传统的男性主体身份和女性客体地位的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花的语言 花的隐喻 性爱主题
下载PDF
“花”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德艳 张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8-72,共5页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发生了改变,"花"作为始源域的映射范围越来越广。英、汉民族在认知上义词"花"上有相同点,在感知其下义词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民族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传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认知 上义词 基本范畴词
下载PDF
花间血泪 象外诗魂——从《葬花吟》的物我同一透视曹雪芹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2
9
作者 钟云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16,共7页
《葬花吟》是一首真淳自然而又深于兴寄的悲歌绝唱,妙兼沉郁幽婉与悲愤激烈,其悲剧情韵的深沉凝重尤甚于“红楼”诸诗。正如屈原《离骚》之以香草美人自喻情怀,曹雪芹也是借感春怜花的淑女倾诉满腹辛酸与一腔孤愤。其中虽然吸收了传统... 《葬花吟》是一首真淳自然而又深于兴寄的悲歌绝唱,妙兼沉郁幽婉与悲愤激烈,其悲剧情韵的深沉凝重尤甚于“红楼”诸诗。正如屈原《离骚》之以香草美人自喻情怀,曹雪芹也是借感春怜花的淑女倾诉满腹辛酸与一腔孤愤。其中虽然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诗歌的人文精神及艺术内涵,但归根结蒂是自己出入宇宙人生的曲折心路的艺术概括与高度诗化,抑塞磊落之气与感愤悲摧之情尽从肺腑中流出,正所谓“风格即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花吟》 真淳 兴寄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花卉语言中的隐喻功能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9-101,106,共4页
花卉语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美丽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花卉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自己的民族特色。花卉语言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部分地承担了交流媒介的作用,广泛使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 花卉语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美丽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花卉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自己的民族特色。花卉语言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部分地承担了交流媒介的作用,广泛使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花卉语言中的隐喻及其象征意义以及它自己的缘由,以此说明隐喻的使用,有效地增强了花卉语言的表现力,使之简练、贴切、生动、含蓄,从而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语言 隐喻 使用
下载PDF
汉英花卉植物词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俊 《绥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研究,花卉植物词属文化词,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汉英植物文化就有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研究,花卉植物词属文化词,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汉英植物文化就有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词 文化诠释 花卉 文化背景 植物文化 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 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 审美观念 思维特点 文化词 各民族
下载PDF
香花芳草的深层世界——《离骚》芳草意象群的多重喻指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文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6-12,共7页
《离骚》中的香花芳草具有多重喻指:"我"之美德修能、质变的人才、贤臣及君王。从修辞层面看,芳草意象与其深层喻指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隐喻和转喻是芳草多重喻指的实现机制。从语义层面分析,芳草之芬芳暗示了其喻指对象之美... 《离骚》中的香花芳草具有多重喻指:"我"之美德修能、质变的人才、贤臣及君王。从修辞层面看,芳草意象与其深层喻指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隐喻和转喻是芳草多重喻指的实现机制。从语义层面分析,芳草之芬芳暗示了其喻指对象之美好;而其短促易逝的特点,则隐含了诗人对时光短暂的深切忧虑。其中后者是潜藏在芳草意象背后最为深刻的语义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香花芳草 隐喻 转喻 语义
下载PDF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簪花仕女图》之主题与隐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谷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8,209,共11页
《簪花仕女图》的主题并非是赏花游园。该画中的配角、配物、配饰、配景,皆有文献依据,且暗含数个历史典故。此图的母本可能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偷偷“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的一组屏风。这组屏风散落后经过后人的重裱与再创作。再创作... 《簪花仕女图》的主题并非是赏花游园。该画中的配角、配物、配饰、配景,皆有文献依据,且暗含数个历史典故。此图的母本可能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偷偷“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的一组屏风。这组屏风散落后经过后人的重裱与再创作。再创作改变了屏风原本的独立叙事,打乱了屏风原有的季节组成次序,而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簪花仕女图》 主题 杨贵妃 隐喻 哀而不伤
下载PDF
黛玉《葬花吟》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解读
14
作者 隋晓蕾 曾德万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9-53,共5页
《葬花吟》是《红楼梦》体现林黛玉悲剧命运的诗词。概念隐喻能够帮助理解《葬花吟》所反映的黛玉悲剧性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这三种类型的概念隐喻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同时... 《葬花吟》是《红楼梦》体现林黛玉悲剧命运的诗词。概念隐喻能够帮助理解《葬花吟》所反映的黛玉悲剧性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这三种类型的概念隐喻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同时,文化语境对隐喻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 本体隐喻 《葬花吟》
下载PDF
认知角度看英语花卉词汇的隐喻意义
15
作者 于家杰 《跨世纪》 2008年第12期41-42,共2页
以认知思维为切人点,分析英语花卉词汇的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及其认知意义,并从花卉词汇的动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名词转动词隐喻和形容词性隐喻等,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阐明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 以认知思维为切人点,分析英语花卉词汇的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及其认知意义,并从花卉词汇的动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名词转动词隐喻和形容词性隐喻等,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阐明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词汇 认知 隐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傣语花卉隐喻探究
16
作者 邓瑶 慈安胜 郭素娟 《昆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花卉种类繁多,当地傣族的语言中有许多以花卉为始源域的隐喻表达。西双版纳傣语以花卉作为始源域,主要映射到人的仪容、生长阶段、心情、品德和佛法、爱情、生活等目标域上,具有体验性、地域性、宗教性、选择性等特点,...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花卉种类繁多,当地傣族的语言中有许多以花卉为始源域的隐喻表达。西双版纳傣语以花卉作为始源域,主要映射到人的仪容、生长阶段、心情、品德和佛法、爱情、生活等目标域上,具有体验性、地域性、宗教性、选择性等特点,这反映了傣族人民认知思维的多维度映射、文化共识与民族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语 花卉隐喻 语义特点 认知思维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解读《红楼梦》诗歌中“花”隐喻及其翻译——以霍克斯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向霞 黄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1-83,共3页
《红楼梦》中的数百首诗歌在这一经典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诗歌中大量出现的"花"隐喻使其更加丰富多彩。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红楼梦》诗歌中"花"这一实体隐喻及译文进行解读,对比了原作者在构建"花"... 《红楼梦》中的数百首诗歌在这一经典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诗歌中大量出现的"花"隐喻使其更加丰富多彩。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红楼梦》诗歌中"花"这一实体隐喻及译文进行解读,对比了原作者在构建"花"隐喻与译者在翻译这些隐喻时的认知整合过程,从而发现译者受翻译目的和语言文化的影响在解读和翻译隐喻时存在些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花”隐喻 概念整合
下载PDF
隐喻视角下中西方花语的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华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50-152,共3页
鲜花本身只是一种客观的生命体,但因它的美丽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它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特殊的含义———花语,这样鲜花就映射到了人的情感域,形成一种文化和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但因中西方生活环境、文化背景、认知方式的不同,必... 鲜花本身只是一种客观的生命体,但因它的美丽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它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特殊的含义———花语,这样鲜花就映射到了人的情感域,形成一种文化和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但因中西方生活环境、文化背景、认知方式的不同,必须对中西方花语进行对比,掌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为现实生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 花语 隐喻
下载PDF
《芦花公鸡》魔幻现实特征及其隐喻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鸣华 张海燕 朱明阳 《喀什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芦花公鸡》是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一部作品。作者着眼于社会现实,对金钱腐蚀下日渐世俗、虚伪、功利以及道德沦陷的民族精神深感忧虑。小说故事情节荒诞,具有明显魔幻特征,构建了被现代文明包围的精神孤岛,表现了新... 《芦花公鸡》是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一部作品。作者着眼于社会现实,对金钱腐蚀下日渐世俗、虚伪、功利以及道德沦陷的民族精神深感忧虑。小说故事情节荒诞,具有明显魔幻特征,构建了被现代文明包围的精神孤岛,表现了新旧两种文化冲突带来的思想混乱与信仰错置,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维吾尔人的精神危机和人性异化。弗洛伊德认为,作品是作家潜意识的表现。从作者描绘的传统因素中,表现出传统文化的召唤力量。作者希望通过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惩罚道德沦丧者,拯救逐渐沦落的灵魂,重树祥和、友爱的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花公鸡》 魔幻现实特征 隐喻
下载PDF
论《油菜花开》的“油菜花”语符隐喻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惠 杨晋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0-154,共5页
艾伟的短篇小说《油菜花开》文本中多次出现"油菜花"这一语符,这一标记被作者赋予了多重的隐喻功能。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分析这一语符,有助于通过文本叙事话语把握作者的意指,揭示出小说文本意义系统。
关键词 油菜花开 油菜花 语符 对立 互补 隐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