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Micro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ilia amurensis:In VitroMicropropagation of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lantRegeneration System
1
作者 Shijie Lin Zimo Wang +8 位作者 Hongbo Zhu Conghui Wang Hongfeng Wang Dawei Zhang Tianbing Gou Guangdao Bao Ye Luo Huaijiang He Zhonghui Zh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4年第2期277-289,共13页
Tilia amurensis is an economically valuable broadleaf tree species in Northeast China.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T.amurensis varieties at commerc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low germination rates.There... Tilia amurensis is an economically valuable broadleaf tree species in Northeast China.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T.amurensis varieties at commerc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low germination rates.Thereis thus a pressing need to develop an organogenesis protocol for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T.amurensis to alleviate ashortage of high-quality T.amurensis seedlings.Here,we established a rapid in vitro propagation system forT.amurensis from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culture mediain different stages.We found that Woody plant medium(WPM)was the optimal primary culture medium formature zygotic embryos.The highest callus induction percentage(68.76%)and number of axillary buds induced(3.2)were obtained in WPM+0.89μmol/L 6-benzyladenine(6-BA)+0.46μmol/L kinetin(KT)+0.25μmol/Lindole-3-butryic acid(IBA)+1.44μmol/L gibberellin A_(3)(GA_(3)).The multiple shoot bud development achievedthe highest percentage(83.32%)in the Murashige and Skoog(MS)+2.22μmol/L 6-BA+0.25μmol/L IBA+1.44μmol/L GA_(3).The rooting percentage(96.70%)was highest in 1/2 MS medium+1.48μmol/L IBA.Thesurvival percentage of transplanting plantlets was 82.22%in soil:vermiculite:perlite(5:3:1).Our study is the first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organogenesis protocol for T.amurensis using mature zygotic embry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ia amurensis rupr. mature zygotic embryo MICROPROPAGATION adventitious bud multiplication ROOTING
下载PDF
Optimal ultrasonic extraction condi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Tilia amurensis flowers 被引量:2
2
作者 穆立蔷 刘立平 马大龙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7-80,I0003,共5页
Seven extracting temperatures (25, 35, 45, 55, 65, 75, 85℃) and extracting time (30, 40, 50, 60, 70, 80, 90 min) were designed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extracting time and extracting temperature for ultrasonic e... Seven extracting temperatures (25, 35, 45, 55, 65, 75, 85℃) and extracting time (30, 40, 50, 60, 70, 80, 90 min) were designed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extracting time and extracting temperature for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T. amurensis flowers. Polysaccharides from T. amurensis flowers were isolated and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ultrasonic temperature was 75℃ and ex tracting time 52 min.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in T. amurensis flowers measured by anthrone--H2SO4 colorimetry under 580 nm, was 9.74% with 0.47% of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n=3).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was simple, and the color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as stable in 4 h. The average recovery value for the polysaccharides measured was 99.48%±1.01%, with 0.112% of RSD (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 extracting condition POLYSACCHARIDES tilia amurensis flowers ultrasonic extraction
下载PDF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ilia amurensis trees in natural versus urban forests of Heilongjiang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Lei Cui Li-qiang M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01-406,共6页
The deciduous linden tree (Tilia amurensis Rupr.) is protected at National Level II in China as a specie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ectomycorrhi... The deciduous linden tree (Tilia amurensis Rupr.) is protected at National Level II in China as a specie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 amurensis in natural versus urban forests of centr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ercentage of T. amurensis colonisation by ectomycorrhiza was more than 60 % in urban forests, compared to 34-49 % in natural forests. Use of a combi- nation of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docu- mented 18 ECM (ectomycorrhizal) types among three sites; 12-13 ECM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natural sites versus 9 species in the urban site. Four ECM species (Boletus sp., Tuber sp., Inocybe sp.2, Leccinum sp.1) were the dominant mycorrhizal symbionts, and Cenococcum geophilum and Russula sp. were found only in the natural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ia amurensis rupr Ectomycorrhizalfungi Natural forests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紫椴花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高婧 王志轩 +1 位作者 冯超 曹晓宇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考察其对紫椴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工艺,并对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对紫椴花总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超声... 目的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考察其对紫椴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工艺,并对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对紫椴花总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溶剂含水量为自变量,紫椴花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根据紫椴花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判断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紫椴花总黄酮的提取最优条件为氯化胆碱-乳酸(摩尔比1:2),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30 min,含水量为50%。在此条件下,具有最高的提取率(10.61%)。紫椴花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27%和90.85%,IC_(50)值分别为0.021和0.0045 mg/m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紫椴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建立了模拟回归方程,可用于提取工艺的参数优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紫椴花总黄酮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紫椴花 工艺优化 总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山葡萄的花型遗传 被引量:9
5
作者 尹立荣 王军 +2 位作者 宋润刚 孙克娟 林兴桂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15个杂交组合1138株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花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葡萄花型的遗传符合Levadoux(1946)的假说〔1〕,受M.H.F3个等位基因控制。野生状态下,雄花植株基因型为异质MF;目前发现唯一的... 对15个杂交组合1138株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花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葡萄花型的遗传符合Levadoux(1946)的假说〔1〕,受M.H.F3个等位基因控制。野生状态下,雄花植株基因型为异质MF;目前发现唯一的两性花种质资源‘双庆’基因型为异质HF;雌能花植株基因型为FF;人工杂交以后可以产生基因型为HH的两性花植株和基因型为MH的雄花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基因型 花型 遗传 葡萄
下载PDF
紫椴花多糖的微波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婧杰 陈玉霞 穆立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9,共9页
以干燥紫椴花为原料,微波提取水溶性多糖,考察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紫椴花多糖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根据二次回归模型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9 min,微波功率585 W,料液比1∶67... 以干燥紫椴花为原料,微波提取水溶性多糖,考察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紫椴花多糖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根据二次回归模型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9 min,微波功率585 W,料液比1∶67(g/mL),在此条件下,紫椴花多糖理论得率为12.57%。理化性质实验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紫椴花多糖具有多糖的通性。以抗坏血酸(VC)为对照品,测定了紫椴花粗多糖的总还原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及对亚铁离子(Fe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对紫椴花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紫椴花粗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活性弱于相同浓度的抗坏血酸(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多糖 提取 体外抗氧化
下载PDF
黑龙江椴树属植物叶表皮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穆立蔷 周浩 曲伟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及糠椴(T.mandshurica Rupr.et Maxim.)叶片的微观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微观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椴与糠椴叶片上表皮微观形态相同,而下表皮气孔器的形态类型、...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及糠椴(T.mandshurica Rupr.et Maxim.)叶片的微观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微观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椴与糠椴叶片上表皮微观形态相同,而下表皮气孔器的形态类型、蜡质纹饰和角质膜的形态特征、单位面积上星状毛的数量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些微观形态差异可作为区分紫椴和糠椴的分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糠椴 叶表皮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椴枝皮中的黄酮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婧杰 马凤鸣 穆立蔷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为给紫椴中功能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椴枝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于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椴枝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给紫椴中功能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椴枝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于超声波辅助提取紫椴枝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26 min,乙醇体积分数43%,料液比(1︰37)g.mL-1。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5.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 紫椴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紫椴花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微微 王振月 +1 位作者 刘奂 穆立蔷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紫椴花抗炎和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纸片肉芽肿模型和醋酸扭体法。结果: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2.26g/k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肿胀抑制率均大于50%... 目的:研究紫椴花抗炎和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纸片肉芽肿模型和醋酸扭体法。结果: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2.26g/k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肿胀抑制率均大于50%;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纸片引起的小鼠肉芽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疼痛潜伏期较长(P<0.01)。结论:紫椴花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花 抗炎 镇痛 有效部位
下载PDF
紫椴花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微微 王军 穆立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128,132,共3页
选用常见的3种革兰氏阴性菌、2种革兰氏阳性菌及1种真菌对紫椴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肉汤稀释法对每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椴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 选用常见的3种革兰氏阴性菌、2种革兰氏阳性菌及1种真菌对紫椴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肉汤稀释法对每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椴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6种菌种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菌效果强于链霉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的的抑菌效果好于革兰氏阴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提取物 抗菌 MIC MBC
下载PDF
珍贵树种紫椴某些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学忠 阎忠林 韩素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1983—1985年,1988—1990年,我们对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的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在辽宁省新宾満自治县陡岭林场苗圃进行。该地平均气温4.7℃,降水量780.6mm。
关键词 紫椴 育苗 播种量 留苗密度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刺槐、紫丁香始花期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徐雨晴 陆佩玲 于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7,共4页
该文探讨了1963—1988年间北京地区刺槐、紫丁香始花期对气温、日照及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及我国不同地区这两种树木始花期与不同时段气温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临近始花期,气温对始花期早晚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次之,降水量最弱.气温... 该文探讨了1963—1988年间北京地区刺槐、紫丁香始花期对气温、日照及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及我国不同地区这两种树木始花期与不同时段气温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临近始花期,气温对始花期早晚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次之,降水量最弱.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加,始花期提前;而降水量增加,始花期推迟.气温对始花期产生影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春季及冬末,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始花前2~8旬,即从2月上旬到始花日期之间的时段.春季气温越高,始花期越早,而上年夏、秋、冬季的气温对始花期没有显著性影响.不同地区,春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对始花期均有影响,一般而言,最高气温的影响最强,而最低气温的影响最弱,这3种气温的升高使始花期均有提前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刺槐 紫丁香 始花期 响应
下载PDF
山葡萄新品种“双红”选育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6 位作者 王军 沈育杰 史贵文 李伟 刘玉中 常国臣 金太峰 《特产研究》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双红”是1977年(通化3号×双庆)从F1中选育出的抗霜霉病、两性花山葡萄新品种。果穗平均重127.0g,穗长16.1cm、宽9.3cm。果粒黑色,果粒平均重0.83g,粒径10.39mm。浆果含可溶性固形物1... “双红”是1977年(通化3号×双庆)从F1中选育出的抗霜霉病、两性花山葡萄新品种。果穗平均重127.0g,穗长16.1cm、宽9.3cm。果粒黑色,果粒平均重0.83g,粒径10.39mm。浆果含可溶性固形物15.58%、总酸1.96%、单宁0.0621%、出汁率55.7%。3~10年生树平均亩产1070.49kg。植株从萌芽至浆果充分成熟127~138d。抗霜霉病能力高于“左山二”、“双丰”和“双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两性花 抗霜霉病 酿酒
下载PDF
紫椴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斐 杨世桢 +3 位作者 陈晓波 初艳 王有菊 王璧莹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4-7,共4页
对吉林市林科院松花湖紫椴人工林胸径和解析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紫椴人工林胸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和Logistic分布,胸径和树高在第3~6年为快速生长期,目前林分生长处于慢速生长期。
关键词 紫椴 人工林 直径 解析木
下载PDF
长白山区紫椴花粉的形态研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艳萍 徐贵福 +2 位作者 孙珩 何松青 李佳梅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43-44,共2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长白山区紫椴花粉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分析,并详细地描述了花粉的外部形态.结果表明,紫椴花粉粒大小、孔沟器形态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分类参考.
关键词 紫椴 扫描电子显微镜 花粉形态
下载PDF
人工幼林施肥对紫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宝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1-455,共5页
为了提高紫椴人工林培育效益,以紫椴10年生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筛选出适宜的追肥配比为氯化钾97.70、钙镁磷肥126.47和尿素241.90 g/plant。氮、磷、钾肥都有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作用,以氮肥最为明显;... 为了提高紫椴人工林培育效益,以紫椴10年生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筛选出适宜的追肥配比为氯化钾97.70、钙镁磷肥126.47和尿素241.90 g/plant。氮、磷、钾肥都有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作用,以氮肥最为明显;三者在对净光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方面存在叠加效应。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相似,但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每日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滞后于蒸腾速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施肥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下载PDF
紫椴和糠椴种子解剖构造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杜凤国 苏春华 +4 位作者 李云凤 钱树伦 张孝江 陈英 李光成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9-104,共6页
本文借助于立体解剖镜和显微镜对紫椴和糠椴种子形态、解剖构造进行了观察、描述和绘图,同时利用摄影显微镜和摄影体视镜对种子的部分性状进行摄影,为打破紫椴和糠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发芽,培育速生优质苗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椴 糠椴 种子 形态解剖
下载PDF
温度对紫椴种子萌发及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段加玉 勾天兵 +6 位作者 谢朋 林士杰 孙伟 丁哲 陈亚林 姜中华 王亚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9期31-34,共4页
为研究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紫椴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物质的动态变化,开展了紫椴在5种恒温和4种变温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研究,并选择萌发最适与最差温度重新进行发芽试验,探讨2种温度对... 为研究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紫椴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物质的动态变化,开展了紫椴在5种恒温和4种变温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研究,并选择萌发最适与最差温度重新进行发芽试验,探讨2种温度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物质的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椴种子适宜萌发的恒温条件为10℃和变温条件为15℃/10℃,温度高于20℃时,温度越高,萌发率越低。不同温度下储藏物质转化研究表明,高温下,淀粉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导致种子中的淀粉分解缓慢,可溶性糖和蛋白代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导致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种子 萌发温度 物质转化
下载PDF
优质蜜源树种紫椴成龄树及苗期的物候节律观测初报
19
作者 于洪侠 王瑞 祁永会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47-47,共1页
紫椴流蜜经常有丰歉年、流蜜期不确定等情况,这些情况和椴树萌芽、展叶、开花等物候紧密相关,因此掌握和了解紫椴的物候特征对判断丰歉年、合理安排采蜜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紫椴 蜜源 节律
下载PDF
遮光对紫椴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兴 杨晓 +2 位作者 赵丹 金梦然 史宝胜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5-42,共8页
以2年生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幼苗为材料,设定4个遮光度,对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量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遮光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 以2年生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幼苗为材料,设定4个遮光度,对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量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遮光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 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轻度遮光下,幼苗光响应参数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提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降低;随着遮光度的增加,紫椴的光系统Ⅱ量子效率(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升高;能量分配比例参数中吸收的光能被反应中心捕获的量子产量(φPo)、激子被反应中心捕获后促进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 A的电子受体的激子与促进Q A还原激子的比值(Ψo)、反应中心所吸收的光能应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量(φEo)逐渐增加,而热耗散的量子产量(φDo)逐渐减少;光系统Ⅱ比活性参数中单位反应中心所吸收的能量(ABS/RC)、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应用到还原Q A的能量(TRo/RC)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值随着遮光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应用到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值逐渐增加。紫椴叶绿素总量随着遮光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a/b值降低。结合隶属函数分析,轻度遮光下,紫椴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强,说明轻度遮光下有利于提升幼苗的光合特性,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幼苗 遮光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