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te of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After Applic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Feng-shou YANG Shuang +4 位作者 LIU Xin-gang SUN Jian-peng ZHENG Yong-quan LI Chong-jiu YAO Jian-re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3-199,共7页
To discover the fate of fluazinam after its application in pepper field, an efficient residual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was develope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acetone, clean... To discover the fate of fluazinam after its application in pepper field, an efficient residual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was develope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acetone, cleaned up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florisil cartridge, and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nic capture detector (ECD). Th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80 to 94.6%, with repeatabilit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9.3% at spiking levels of 0.1-1 mg kg^-1. The residue dynamics of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were studied in a field plot. The experiment data showed that the halflives of fluazinam in peppers and soils were 2.5-3.7 days and 1.2-4.2 days, respectively. When the pepper was treated by fluazinam 50% 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 at 495 g ha^-1 4 times at 7-day intervals, the fluazinam in pepper on the 7th day after the last application was all below 0.06 mg kg^-1, which was below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fixed in Korea (0.3 mg kg^-1). It is implied that fluazinam in pepper is nonpersist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luazinam 50% SC should be used in a pepper field at most for 4 times, and the pre-harvest interval should be 7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azinam residue pepper soil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动态残留 被引量:19
2
作者 董丰收 杨爽 +3 位作者 刘新刚 孙建鹏 郑永权 姚建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84-1690,共7页
【目的】建立辣椒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探明氟啶胺在辣椒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胺在辣椒中半衰期为2.5~3.7d,土壤中为1.2~... 【目的】建立辣椒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探明氟啶胺在辣椒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胺在辣椒中半衰期为2.5~3.7d,土壤中为1.2~4.2d。使用氟啶胺50%悬浮剂,制剂用量为495g·ha-1(。有效成分247.5g·ha-1),施药4次,距末次施药后7d收获的辣椒中氟啶胺残留量小于0.06mg·kg-1,低于韩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3mg·kg-1)。【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辣椒和土壤中的氟啶胺残留测定;建议氟啶胺50%悬浮剂在辣椒上防治病害,最多使用4次,用量为247.5~495g·ha-1(有效成分123.75~247.5g·ha-1),安全间隔期为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氟啶胺 残留 土壤
下载PDF
蔬菜残株、生物菌肥施用下日光温室辣椒土壤微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志刚 董春娟 +1 位作者 高苹 尚庆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0-717,共8页
为了明确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改良作用,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及速效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生物菌肥)相比,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单一施用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Sim... 为了明确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改良作用,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及速效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生物菌肥)相比,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单一施用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蔬菜残株的作用大于生物菌肥,且随蔬菜残株施用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高量蔬菜残株(45000 kg/hm2)处理的McIntosh指数比低量蔬菜残株(22500 kg/hm2)、生物菌肥(75kg/hm2)和对照分别增加26.29%、37.87%、49.36%。低量蔬菜残株与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低量蔬菜残株与生物菌肥共同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单一低量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处理增加40.35%、82.82%,有机质含量分别升高19.28%、41.94%,速效钾含量增加20.57%、9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土壤 蔬菜殊株 生物菌肥 土壤微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武 李二虎 +4 位作者 张强 谢蕴琳 张东飞 李桂红 赵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8期35-39,共5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净化,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氟啶胺的最低检出限为8μg/kg。在8.150~521.6μg/L线性范...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净化,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氟啶胺的最低检出限为8μg/kg。在8.150~521.6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在81.96~116.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马铃薯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亮亮 王明林 +2 位作者 于建垒 宋国春 李瑞娟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81-84,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9.9%~93.7%和80.9%~99.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4.0%和1.8%~2.8%,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检出量为2×10-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9.9%~93.7%和80.9%~99.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4.0%和1.8%~2.8%,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检出量为2×10-10g,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显示,吡唑醚菌酯在辣椒中的半衰期为3.6~4.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8~10.7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按施药剂量为540~810g a.i./hm2,对水喷雾,连喷3~4次,施药间隔期为7 d,最后一次喷药后3、5、7、14、21 d,辣椒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0102~0.2234 mg/kg,均未超过0.5 mg/kg(MRL)。按照推荐使用剂量在辣椒上使用,按采收间隔期3 d收获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辣椒 土壤 残留 安全评价
下载PDF
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安全使用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同金 李瑞娟 +3 位作者 宋国春 于建垒 孙廷林 李守成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49-154,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2~9.3 d,霜脲氰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 通过田间试验,对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2~9.3 d,霜脲氰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2.1 d;甲霜灵在辣椒中的半衰期为6.0~7.7 d,霜脲氰在辣椒中的半衰期为1.9~2.0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按施药剂量为625.0、937.5 mg a.i./kg,连续灌根3~4次,施药间隔期7 d,施药后14~21 d辣椒中甲霜灵残留量为0.0380~0.3100 mg/kg,土壤中甲霜灵残留量为0.1110~0.3580 mg/kg,均低于0.5 mg/kg(MRL);辣椒和土壤中霜脲氰均未检出。推荐25%甲霜灵·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在辣椒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为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霜灵 霜脲氰 辣椒 土壤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安全使用评价
下载PDF
氟啶胺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安全使用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如美 王英华 +3 位作者 李瑞娟 刘同金 梁慧 于建垒 《现代农药》 CAS 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了评价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上的安全使用,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及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在山东、安徽省开展了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和土壤中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 为了评价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上的安全使用,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及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在山东、安徽省开展了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和土壤中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为3.4~5.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5~11.6 d。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在马铃薯块茎中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0.05 mg/kg);土壤中氟啶胺残留量为0.124~0.431 mg/kg。因此推荐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以最高用药量为250 g a.i./hm^(2)用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喷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水分散粒剂 马铃薯 土壤 残留 安全使用评价
下载PDF
辣椒及土壤中二氰蒽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燕 姜瑞 +1 位作者 牛艳 赵子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69-1471,共3页
为准确分析辣椒及土壤中二氰蒽醌残留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用酸性乙腈提取,用弗罗里硅柱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7∶3,V/V),SB-C18为固定相,在254 nm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9.5μg/kg,平均... 为准确分析辣椒及土壤中二氰蒽醌残留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用酸性乙腈提取,用弗罗里硅柱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7∶3,V/V),SB-C18为固定相,在254 nm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9.5μg/kg,平均回收率在75.3%-9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5.0%,该方法快速、准确度高,适用于辣椒及土壤中二氰蒽醌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二氰蒽醌 辣椒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辣椒及土壤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溴氰虫酰胺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蒋梦云 巩文雯 +3 位作者 刘庆菊 胡彬 张婷婷 韩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60-67,共8页
采用改良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咯菌腈、精甲霜灵和溴氰虫酰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灌根方式对盆栽辣椒进行施药,研究了3种农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样品采用乙腈提取... 采用改良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咯菌腈、精甲霜灵和溴氰虫酰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灌根方式对盆栽辣椒进行施药,研究了3种农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样品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在0.01~0.1 mg/kg添加水平下,3种农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3.4%~111.6%、86.9%~108.8%和82.0%~106.4%;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3%~8.2%和2.6%~6.8%,通过添加方法确定3种农药在辣椒和土壤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005 mg/kg。大棚种植条件下,3种农药在辣椒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4、8.7、13.9 d。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于辣椒半成熟期时灌根施药1次,距施药14 d时,3种农药在辣椒中的最大残留量均小于0.1 mg/kg。由于盆栽蔬菜的施药是特殊场景,目前我国尚未对其合理施药制定相关标准,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灌根施药方式下3种农药的持效期及其在盆栽辣椒上合理使用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菌腈 精甲霜灵 溴氰虫酰胺 盆栽辣椒 灌根施药 残留分析
下载PDF
沼渣沼液对辣椒矿质养分、产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清波 马万成 +2 位作者 张谨薇 冯倩 李青云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81,共5页
为筛选适合露地辣椒生产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以簇生朝天椒辣椒王为试材,通过追施沃森复合肥(CK)、沃森复合肥+喷施沼液叶面肥(T1)、根施沼渣腐殖酸冲施肥+喷施沼液叶面肥(T2)3种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植株的矿质养分含量、... 为筛选适合露地辣椒生产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以簇生朝天椒辣椒王为试材,通过追施沃森复合肥(CK)、沃森复合肥+喷施沼液叶面肥(T1)、根施沼渣腐殖酸冲施肥+喷施沼液叶面肥(T2)3种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植株的矿质养分含量、土壤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辣椒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比CK增加8.52%和13.52%;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CK增加了22.68%、125.14%和11.41%;全株N、P、K总量最高,分别比T1处理和CK高13.71%和5.27%;T2处理和T1处理产量均最高,分别比CK高6.04%和5.87%。表明追施沼渣沼液肥增加辣椒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辣椒吸收并运输N、P和K,增加辣椒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化肥减施增效的目的,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保护了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沼渣沼液肥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HPLC-MS/MS法快速测定氟啶胺在马铃薯和土壤中残留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义志 金杰 +3 位作者 潘金菊 齐晓雪 梁林 刘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12期25-30,34,共7页
建立了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氟啶胺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残留降解规律。进行2年2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剂量1 125g/ha;最终残留试验剂量1 125和750g/ha,喷雾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距末次施药后间隔7、10... 建立了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氟啶胺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残留降解规律。进行2年2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剂量1 125g/ha;最终残留试验剂量1 125和750g/ha,喷雾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距末次施药后间隔7、10、14、21d采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氟啶胺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氟啶胺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3.0~7.4d、6.7~10.0d。马铃薯最终样品中氟啶胺残留量在<0.005~0.026 5mg/kg之间,土壤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在0.030 1~1.02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马铃薯最终样品中氟啶胺残留低于欧盟(0.05mg/kg)和日本(0.1mg/kg)残留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马铃薯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农乐霉素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莉 杨廷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38-839,共2页
研究建立了农乐霉素在辣椒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方法准确可靠。农乐霉素在辣椒和土壤中最小检测浓度均为0.001mg/kg,方法的标准偏差在3.55%~6.54%之间,回收率为86.4%~99.5%。
关键词 农乐霉素 辣椒 土壤 残留分析
下载PDF
海藻渣对甜椒生长及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莹 陈迪文 +5 位作者 吴庚福 敖俊华 周文灵 江永 秦益民 姜进举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7,共6页
为明确海藻渣对甜椒生长及土壤改良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用量海藻渣对甜椒生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海藻渣后甜椒叶片SPAD值均显著提高,根系鲜质量和根冠比均在添加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 为明确海藻渣对甜椒生长及土壤改良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用量海藻渣对甜椒生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海藻渣后甜椒叶片SPAD值均显著提高,根系鲜质量和根冠比均在添加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在海藻渣添加量为4%、6%和8%时,甜椒果横径、果纵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个处理单株总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45%、16.19%、14.32%。随海藻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值随之增加,土壤容重随之降低,土壤总孔隙度随之增加。综上所述,施用4%~8%海藻渣能有效改善酸性红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甜椒生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海藻渣 红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500g/L氟啶胺SC在人参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亚娟 侯志广 +4 位作者 梁爽 方楠 赵晓峰 王鑫宏 逯忠斌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参植株及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人参植株和土壤中的氟啶胺用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对样品中的氟啶胺进行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试验,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4%~96.3%,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参植株及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人参植株和土壤中的氟啶胺用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对样品中的氟啶胺进行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试验,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4%~96.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7.6%,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2 mg/L。[结论]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大批量的人参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气相色谱 人参 植株 土壤 残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