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from the Chimney Flue Gases Using Ducted Turbine System
1
作者 Harjeet S.Mann Pradeep K.Singh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72-482,共11页
An innovative idea of extracting kinetic energy from man-made wind resources using ducted turbine system for on-site power gener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 horizontal axis ducted turbine is attached to the to... An innovative idea of extracting kinetic energy from man-made wind resources using ducted turbine system for on-site power gener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 horizontal axis ducted turbine is attached to the top of the chimney to harness the kinetic energy of flue gases for producing electricity. The turbine system is positioned beyond the chimney outlet, to avoid an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himney performance. The convergentdivergent duct causes increase in the flue gas velocity and hence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urbine. It also acts as a safety cover to the energy recovery system. The results from the CFD based simulation analysis indicate that sig- nificant power 34 kW can be harnessed from the chimney exhaust. The effect of airfoils NACA4412 and NACA4416 and the diffuser angle on the power extraction by the energy recovery system using a 6-bladed ducted turbine has been studied with the CFD simulation.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average flue gas velocity in the duct section at the throat is approximately twice that of the inlet velocity, whereas maximum velocity achieved is 2.6 times the inlet velocity.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about power may be extracted from the chimney flue gases of 660 MW power plant. The system can be retrofitted to existing chimneys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refineries and other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ney flue gases Energy recovery system ·Kinetic energy ducted turbine CFD
下载PDF
垃圾发电余热锅炉烟道仿真研究
2
作者 徐伟 陈斯 +1 位作者 姚心 郭天宇 《有色设备》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工程实际中,焚烧余热锅炉烟道管束常因受烟气冲刷而磨损严重,专家往往采用在管束添加鳍片的方法来保护管束。但是,所添加鳍片的选择多凭经验,缺少理论上的支持和验证。本文利用流体仿真计算研究了管束加入鳍片设计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并... 工程实际中,焚烧余热锅炉烟道管束常因受烟气冲刷而磨损严重,专家往往采用在管束添加鳍片的方法来保护管束。但是,所添加鳍片的选择多凭经验,缺少理论上的支持和验证。本文利用流体仿真计算研究了管束加入鳍片设计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并根据仿真结果对鳍片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管束上添加鳍片对烟气具有导流作用,能提升烟气在管道内的流动均匀性,同时通过对鳍片的宽度和高度进行精细设计,能进一步提高烟气流动均匀性,提高烟气与管束间的换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发电 烟道管束 数值仿真 余热锅炉 鳍片 仿真模型 烟气流动
下载PDF
大口径管道烟气流量测量方法综述
3
作者 谢子立 卢志民 +5 位作者 姚顺春 刘泽明 黄泳如 莫爵徽 叶建威 林玥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2021年全国碳市场开启,为了提高碳交易的准确性,需要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在这种背景下,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作为一种碳排放量化方法得到了重视。其有效工作的基础是烟气流量的准确测量。但电厂烟囱尺寸大,内部烟气流... 2021年全国碳市场开启,为了提高碳交易的准确性,需要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在这种背景下,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作为一种碳排放量化方法得到了重视。其有效工作的基础是烟气流量的准确测量。但电厂烟囱尺寸大,内部烟气流动特性复杂,烟气流量难以准确测量。重点分析了皮托管流量计和气体超声波流量计在大口径管道流量测量中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大口径管道气体流量测量技术。此外,还介绍了一种独立的流量测量方法—示踪气体稀释法,探讨其发展现状及作为一种流量标定方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管道 流量测量 烟气流场 示踪气体稀释法
下载PDF
火电厂圆形烟风道模态分析与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范玉洁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6期98-100,103,共4页
以某火力发电厂1000MW发电机组的圆形截面烟道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除尘器前烟道、引风机前烟道和引风机后烟道三个主要结构均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以此展开模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结构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仅在径向上的刚... 以某火力发电厂1000MW发电机组的圆形截面烟道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除尘器前烟道、引风机前烟道和引风机后烟道三个主要结构均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以此展开模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结构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仅在径向上的刚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后续的优化工作中,可通过增加加固肋的型号予以优化,以提高刚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系统固有频率并降低共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烟风道 模态分析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立式余热锅炉底部护板布置方式对流场影响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赵静 王军 尤建华 《发电设备》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优化立式余热锅炉烟气流场,基于ANSYS软件,采用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烟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口烟道底部护板布置方式对流场的影响,得到不同底部护板布置方式下进口烟道出口端面的速度分布,并且利用速度均匀性指数对模拟结... 为优化立式余热锅炉烟气流场,基于ANSYS软件,采用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烟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口烟道底部护板布置方式对流场的影响,得到不同底部护板布置方式下进口烟道出口端面的速度分布,并且利用速度均匀性指数对模拟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底部护板采用45°倾角布置方式时的流场均匀性优于0°倾角和23°倾角。模拟结果可为立式余热锅炉进口烟道底部护板的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余热锅炉 烟道 底部护板 流场
下载PDF
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烟风管道的设计与研究
6
作者 周继瑞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35-37,共3页
烧结烟气循环系统能够减少烧结烟气外排量,起到保护环境与净化烟气的作用。为充分发挥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的效能及作用,要高度关注烟风管道的设计。作为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重要的工艺管道,烟风管道的管径较大且介质温度高,在设计安装中... 烧结烟气循环系统能够减少烧结烟气外排量,起到保护环境与净化烟气的作用。为充分发挥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的效能及作用,要高度关注烟风管道的设计。作为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重要的工艺管道,烟风管道的管径较大且介质温度高,在设计安装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结合烟风管道的结构特点,深度解析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烟风管道的设计,探究烟风管道科学布置,规格材料选择,荷载、支架布置及保温防腐等问题,丰富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烟风管道设计的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内循环系统 烟风管道 管道材料
下载PDF
Flow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Dust Collectors Inflow Duct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被引量:22
7
作者 LIU Ming MENG Guixiang +4 位作者 YAN Junjie CHEN Weixiong LI Weidong CHONG Daotong LIU Jip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火电厂烟风道用于输送烟气、冷风等介质,其设计优化水平不但影响火电厂烟风系统阻力的大小,而且影响与烟风道直接相连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某600MW机组除尘器前烟道设计不合理,存在磨损严重、进入除尘器烟气分配不均等问题,文中... 火电厂烟风道用于输送烟气、冷风等介质,其设计优化水平不但影响火电厂烟风系统阻力的大小,而且影响与烟风道直接相连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某600MW机组除尘器前烟道设计不合理,存在磨损严重、进入除尘器烟气分配不均等问题,文中采用标准缸£模型,利用Fluent求解器对该部分烟道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诊断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3个改造方案均可使烟道阻力大幅度下降、烟道磨损减轻、进入除尘器烟气分配均匀。同时,研究了缓转半径及烟气流速对该段烟道阻力和烟气分配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段烟道缓转半径宜选在0.875以上,烟气流速对该段烟道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流量特性 集尘 优化 诊断 能源消费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下载PDF
Mineralogy of clean coal combustion by-products
8
作者 LigangWang ChangheChen KruseH.Kolker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4年第4期293-296,共4页
Coal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are changing in order to burn coal more cleanly.Many 'clean combustion' and post-combustion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ed to remove SO_2 and NO_xgases, particulate matter during combu... Coal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are changing in order to burn coal more cleanly.Many 'clean combustion' and post-combustion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ed to remove SO_2 and NO_xgases, particulate matter during combustion, or from the flue gases leaving the furnace. This paperfocuses on three types of fly ash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 residuals, atmospheric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FBC) residuals and sorbent duct injection (SDI) residuals) which produced by 'theclean combustion' and post-combustion technologies. The residuals formed by FGD are PCFA (pulverizedcoal fly ash) grains entrained with reacted and unre-acted sorbent and have lower bulk densitiesthan PCFA grains because it contains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and sulfur, and lowerconcentrations of silicon, aluminum and iron than PCFAs. AFBC residuals consist of spent bed whichis a heterogeneous mixture of coarse-grained bed material and irregularly shaped, unfused, sphericalPCFAs. The main crystalline phases in AFBC residuals are anhydrite (reacted sorbent), quartz andlime (unreacted sobent), calcite, hematite, periclase, magnetite and feldspars. The residualsproduced by SDI contained 65 percent-70 percent PCFA with the larger sizes material beingirregularly shaped, fused or rough-edged. The reaction products of sorbent (portlandite and lime)included calcium sulfate (anhydrite) and calcium sulfate.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residualsare similar to those of high calcium PCFAs because of the high alkalinity and high pH of theseres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 ash MINERALOGY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tmospheric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sorbent duct injection
下载PDF
烟风道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谷长超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3年第1期21-25,I0002,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多种烟风道局部结构及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的烟风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对比了烟风道不同局部结构的优缺点,包括截面形状、弯道转弯半径、弯道矩形截面形状下不同尺寸组合等,结合实...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多种烟风道局部结构及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的烟风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对比了烟风道不同局部结构的优缺点,包括截面形状、弯道转弯半径、弯道矩形截面形状下不同尺寸组合等,结合实际项目中的烟风道结构案例,分析其合理性,并从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出发,给出了建议性的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风道 数值模拟 截面形状 弯道转弯半径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压气站燃气轮机余热发电大截面内保温烟道内衬板方案选择
10
作者 胡信韬 陈雨欢 +1 位作者 王操 彭义林 《工业加热》 CAS 2023年第1期6-8,13,共4页
在天然气压气站燃气轮机余热发电项目中,燃气轮机排气温度高达520℃,燃气轮机排气至余热锅炉入口段烟道长约100 m,采用内保温三层结构,从外到内材料依次是5 mm厚Q235B外护板,200 mm厚陶瓷纤维棉和3 mm厚409不锈钢。由于409不锈钢造价高... 在天然气压气站燃气轮机余热发电项目中,燃气轮机排气温度高达520℃,燃气轮机排气至余热锅炉入口段烟道长约100 m,采用内保温三层结构,从外到内材料依次是5 mm厚Q235B外护板,200 mm厚陶瓷纤维棉和3 mm厚409不锈钢。由于409不锈钢造价高,为了节约用钢量,比较了两种烟道内衬板设计方案,分别是小截面内衬板设计方案和大截面内衬板设计方案。得出了烟道采取大截面内衬板设计方案,全厂409不锈钢消耗量减少6.3 t,安装时间减少40%的结论。同时烟道设计采取大截面内衬板设计方案安全可靠,该项目已移交业主两年,运行稳定。业主未反馈任何内衬板出现脱落等因烟道设计不合理而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站 燃气轮机 内衬板 烟道 409不锈钢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前烟道内流场分析及磨损研究
11
作者 王亮 李小泉 王杰 《发电设备》 2023年第3期153-158,共6页
为避免某燃煤电厂低温省煤器前烟道发生大面积的腐蚀和磨损,基于CFX软件,对烟道进行流场分析及磨损研究,优化烟道结构得出最优的设计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将烟道曲率比控制在0.80~0.96时,不仅有利于烟道出口段飞灰颗粒的均匀分布,而且有... 为避免某燃煤电厂低温省煤器前烟道发生大面积的腐蚀和磨损,基于CFX软件,对烟道进行流场分析及磨损研究,优化烟道结构得出最优的设计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将烟道曲率比控制在0.80~0.96时,不仅有利于烟道出口段飞灰颗粒的均匀分布,而且有利于降低弯曲烟道区的磨损速率.优化效果显著,可以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低温省煤器 烟道 流场 磨损
下载PDF
高温工艺烟气输送管道的应用
12
作者 林荔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3年第2期24-27,共4页
阳极炉烟气高温、含尘且具有腐蚀性,从二次燃烧室远距离输送至余热锅炉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以浙江某铜冶炼厂改造阳极炉为例,对阳极炉烟气远距离输送管道的材料选择、设计推导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款高温冶炼烟气输送管道。本... 阳极炉烟气高温、含尘且具有腐蚀性,从二次燃烧室远距离输送至余热锅炉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以浙江某铜冶炼厂改造阳极炉为例,对阳极炉烟气远距离输送管道的材料选择、设计推导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款高温冶炼烟气输送管道。本设计烟管通过在管内分段设置焊接环状挡板,在挡板间充填保温隔热层、耐火耐磨层的方案,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了高温烟气远距离输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烟气 烟管 保温隔热层 耐火耐磨层
下载PDF
600MW机组引风机及其进出口烟道流场研究
13
作者 李延伟 胡善苗 马达夫 《发电设备》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对某600 MW机组引风机本体和全烟道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烟道在小流量工况下对引风机性能有一定影响,引风机内流场与进出口烟道流场相互影响。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全烟道系统的引风机内部流场特... 采用数值模拟对某600 MW机组引风机本体和全烟道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烟道在小流量工况下对引风机性能有一定影响,引风机内流场与进出口烟道流场相互影响。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全烟道系统的引风机内部流场特征有利于改善进口烟道流场的均匀性,但会加剧出口烟道的能量损耗、扰乱出口烟道流场。在对进出口烟道进行优化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引风机内部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烟道 引风机 运行特性
下载PDF
湿法脱硫固定式空气喷雾器布置氧化风管堵塞分析及对策
14
作者 陈海永 王小芳 《山西电力》 2023年第5期69-72,共4页
在介绍某电厂氧化风管固定式空气喷雾器布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脱硫设计和运行情况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氧化风管堵塞的原因,提出了切除伸入氧化风母管的多余分支管、调整吸收塔内部分支管水平度、增加冲洗水系统以及检修孔等有效措施,有... 在介绍某电厂氧化风管固定式空气喷雾器布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脱硫设计和运行情况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氧化风管堵塞的原因,提出了切除伸入氧化风母管的多余分支管、调整吸收塔内部分支管水平度、增加冲洗水系统以及检修孔等有效措施,有效遏制了氧化风管堵塞现象,确保了脱硫系统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烟气脱硫 强制氧化 氧化风管 堵塞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73
15
作者 马双忱 于伟静 +2 位作者 贾绍广 柴峰 张润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5-262,共8页
综述了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水质影响因素、各项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指出了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脱硫废水的水质主要受煤质、石灰石品质、脱硫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等因素的影响,脱硫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4类:传统工艺... 综述了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水质影响因素、各项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指出了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脱硫废水的水质主要受煤质、石灰石品质、脱硫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等因素的影响,脱硫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4类:传统工艺,如化学沉淀法;深度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法;零排放技术,如烟道蒸发;其他技术,如蒸汽浓缩蒸发。由于脱硫废水的排放标准较低,除沉降池之外,各项技术都能使脱硫废水达标排放。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处理技术是化学沉淀法,其技术成熟,能使脱硫废水达标排放,但存在对氯离子盐及硒、汞等去除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对国内脱硫废水处理形势的分析,得出烟道蒸发技术有一定的潜力,其能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且具有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可能存在增强系统腐蚀、影响飞灰利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脱硫废水 影响因素 废水处理技术 烟道蒸发
下载PDF
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16
作者 吴帅帅 李红智 +2 位作者 陈鸿伟 穆兴龙 李凡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6,共6页
针对脱硫废水处理问题,建立了烟道内气液两相流动、传热传质和雾化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330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后接烟道内雾化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烟气温度、雾化液滴初始直径、初始温度和初始速度对其... 针对脱硫废水处理问题,建立了烟道内气液两相流动、传热传质和雾化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330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后接烟道内雾化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烟气温度、雾化液滴初始直径、初始温度和初始速度对其完全蒸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温度越高,雾化液滴完全蒸发所需要的时间越短;雾化液滴初始直径越大,其完全蒸发时间越长;雾化液滴初始速度和初始温度对其完全蒸发时间的影响不大;雾化液滴完全蒸发过程中,烟气温度最佳值为134℃及以上,雾化液滴初始直径最佳值为10~60μm。该结果可为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烟道 烟气 雾化 蒸发 液滴直径 温度 速度
下载PDF
600 MW火电机组烟道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凯伦 孙大伟 +3 位作者 朱红伟 郑金 张国富 牛牧川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4,136,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烟道形状的节能、降阻原理和效果,本文以阳西电厂2号600 MW机组的烟道优化项目为例,采用试验测量及数值模拟相对比的方法对原始方烟道与改造后圆烟道阻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烟道试验测量数据发现:采用圆烟道后,... 为了研究不同烟道形状的节能、降阻原理和效果,本文以阳西电厂2号600 MW机组的烟道优化项目为例,采用试验测量及数值模拟相对比的方法对原始方烟道与改造后圆烟道阻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烟道试验测量数据发现:采用圆烟道后,烟道阻力减小了570 Pa,与改造前相比阻力下降了76.7%,风机电耗大幅下降,相对于改造前风机电耗减少了9.6%,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此次优化改造对大型火电厂的烟道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优化 圆烟道 方烟道 阻力系数 风机 电耗 节能
下载PDF
90°矩形截面弯头内置导流板的布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于飞 刘明 +1 位作者 李卫东 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添加导流板前后的一系列90°矩形截面缓转弯头进行了1∶1建模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于结构尺寸满足1.0≤R/b≤1.5的缓转弯头,通过定量分析导流板起止位置、导流... 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添加导流板前后的一系列90°矩形截面缓转弯头进行了1∶1建模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于结构尺寸满足1.0≤R/b≤1.5的缓转弯头,通过定量分析导流板起止位置、导流板中心角及导流板分割流道方式对转弯后不同位置参考截面处的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导流板的最优布置方式.结果表明:导流板的最优布置方式为导流板中心角θ≥60°、靠后布置(β=0°),且分割流道方式满足b1/b2=0.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风管道 90°弯头 导流板布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道蒸发产物特性 被引量:38
19
作者 马双忱 于伟静 +3 位作者 贾绍广 张润盘 柴晋 华继洲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4-900,共7页
采用XRD、EDS及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对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后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飞灰成分及形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后产物主要为固态产物和气态产物2种;固态产物主要是CaSO4、NaCl和Na2SO4等物质,气态产物主要是HCl... 采用XRD、EDS及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对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后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飞灰成分及形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后产物主要为固态产物和气态产物2种;固态产物主要是CaSO4、NaCl和Na2SO4等物质,气态产物主要是HCl、HF、HBr、HNO2和HNO3;脱硫废水烟道蒸发不会对飞灰的综合利用产生影响,但是会增加飞灰的比电阻;HCl等气态产物的产生会增加脱硫废水的排放量及烟道等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烟道蒸发 产物特性 比电阻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设计模拟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张彦军 高翔 +1 位作者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7,23,共4页
应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入口烟道仿真模型,经过模型调控对比,提出了适合烟道设计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flueNT软件 烟道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