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Technologies for the Use of CO2 as a Working Fluid in Refrigeration and Power Cycles
1
作者 Orelien T. Boupda Hyacinthe D. Tessemo +3 位作者 Isidore B. Nkounda Fongang Francklin G. Nyami Frederic Lontsi Thomas Djiak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4年第6期217-256,共40页
The use of carbon dioxide as a working flui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refrigeration where it is at the heart of research to replace CFC and HCFC. Its ther... The use of carbon dioxide as a working flui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refrigeration where it is at the heart of research to replace CFC and HCFC. It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make it a fluid of choice in th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at low and medium temperatures in engine cycles.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critical CO2 cycles weaken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especially in refrigeration systems;On the other hand, this disadvantage becomes rather interesting in engine cycles where CO2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organic working fluid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lectrical systems for low quality or waste heat 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s operating with CO2 in the field of refrigeration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research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several concepts, of which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followed by analyzes in-depth and critical of the various developments to the most recent modifications in these fields.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evolutions are also highlighted as well a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s studied. Finally,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CO2 in these different cycl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igeration Cycle Power Cycle System Performance Transcritical co2 Cycles Working fluid
下载PDF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ic quantification of CH4–CO2 mixture: application to fluid inclusions hosted in quartz veins from the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s i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10
2
作者 Ye Qiu Xiao-Lin Wang +4 位作者 Xian Liu Jian Cao Yi-Feng Liu Bin-Bin Xi Wan-Lu G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3-35,共13页
We re-evaluate the Raman spectroscopic quantification of the molar ratio and pressure for CH4–CO2 mixtures.Firstly,the Raman quantification factors of CH4 and CO2 increase with rising pressure at room temperature,ind... We re-evaluate the Raman spectroscopic quantification of the molar ratio and pressure for CH4–CO2 mixtures.Firstly,the Raman quantification factors of CH4 and CO2 increase with rising pressure at room temperature,indicating that Raman quantification of CH4/CO2 molar ratio can be applied to those fluid inclusions(FIs)with high internal pressure(i.e.,>15 MPa).Secondly,the v1(CH4)peak position shifts to lower wavenumber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at constant temperature,confirming that the v1(CH4)peak position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luid pressure.However,this method should be carefully calibrated before applying to FI analyses because large discrepancies exist among the reported v1(CH4)-P curves,especially in the highpressure range.These calibrations are applied to CH4-rich FIs in quartz veins of the Silurian Longmaxi black shale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The vapor phases of these FI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CH4 and minor CO2,with CO2 molar fractions from4.4%to 7.4%.The pressure of single-phase gas FI ranges from 103.65 to 128.35 MPa at room temperature,which is high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supported the presence of extremely high-pressure CH4-saturated fluid(218.03–256.82 MPa at 200°C),which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xpulsion of CH4 to adjacent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 spectroscopy Molar ratio fluid pressure co2–CH4 MIXTURE fluid inclusion Paleo-overpressure
下载PDF
Science Letters: Discovery of ultrahigh-T spinel-garnet granulite with pure CO2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Altay orogenic belt, NW China 被引量:5
3
作者 厉子龙 陈汉林 +1 位作者 SANTOSHM. 杨树锋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10期1180-1182,共3页
We first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spinel-garnet-orthopyroxene granulite with pure CO2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Fuyun region of the late Paleozoic Altay orogenic belt in Central Asia, NW China. The rock is characterize... We first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spinel-garnet-orthopyroxene granulite with pure CO2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Fuyun region of the late Paleozoic Altay orogenic belt in Central Asia, NW China. The rock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ssemblage of garnet, orthopyroxene, spinel, cordierite, biotite, plagioclase and quartz. Symplectites of orthopyroxene and spinel, and orthopyroxene and cordierite indicate decompression under UHT conditions. Mineral chemistry shows that the orthopyroxenes have high XMg and Al2O3 contents (up to 9.23 wt%). Biotites are enriched in TiO2 and XMg and are stable under granulite facies conditions. The garnet and quartz from the rock carry monophase fluid inclusions which show peak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around -56.7℃, indicating a pure CO2 species being presented during the ultrahigh-T metamorphism in the Altay orogenic belt. The inclusions homogenize into a liquid phase at temperatures around 15.3-23.8℃ translating into CO2 densities of the order of 0.86-0.88g/cm^3. Based on preliminary mineral paragenesis, reaction textures and petrogenetic grid considerations, we infer that the rock was subjected to UHT conditions. The CO2-rich fluids were trapped during exhumation along a clockwise P-T path following 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under UH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 co2 XM h-T TiO2 Al2O3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between CO2 and formation fluids at pore-scale level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recovery of shale gas 被引量:8
4
作者 Peng Hou Yang Ju +2 位作者 Feng Gao Jianguo Wang Jian 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6年第4期351-369,共19页
关键词 co2 地层流体 孔隙介质 页岩气 可视化 模拟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三维数字模型
下载PDF
沙葱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君萍 侯喜林 +2 位作者 董海艳 俞阗 马志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6,共4页
以野生沙葱种子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葱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4因素对沙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45℃、萃取时间120min、CO2流量3... 以野生沙葱种子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葱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4因素对沙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45℃、萃取时间120min、CO2流量35kg/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15.00%。利用GC-MS对沙葱籽油分析,发现沙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63.24%)和油酸(15.99%),占脂肪酸总量的86.65%;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7.93%)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13.35%。用常规方法对沙葱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沙葱籽油各项理化指标均良好,产物纯度高、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沙葱籽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小油桐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兆玉 陈飞龙 +1 位作者 林敬明 黄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2-1003,1007,共3页
目的对小油桐叶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技术分析小油桐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后,应用GC-MS分析得到70个峰,确定了其中43种化合物(占61.43%),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6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81.36%。... 目的对小油桐叶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技术分析小油桐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后,应用GC-MS分析得到70个峰,确定了其中43种化合物(占61.43%),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6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81.36%。含量最为丰富的4种物质依次为:22,23-二羟基豆甾醇,占16.14%;α-维生素E,占15.18%;β-香树素,占7.73%;三十二烷醇,占7.02%。此外,检测出小油桐叶富含γ-维生素E(2.88%),维生素E总相对含量高达18.06%。结论小油桐叶富含多种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及细菌的成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桐 叶片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下载PDF
丁香精油的超临界CO2和溶剂回流萃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于泓鹏 吴克刚 +3 位作者 吴彤锐 钟少枢 柴向华 李泽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和溶剂回流法萃取丁香精油,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GC)-质谱(MS)分析。结果显示:溶剂回流法宜采用正己烷为溶剂,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15、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30min;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和溶剂回流法萃取丁香精油,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GC)-质谱(MS)分析。结果显示:溶剂回流法宜采用正己烷为溶剂,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15、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30min;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2MPa、解析温度50℃、萃取时间90min。验证试验显示:SFE法收油率达到21.04%,高于溶剂回流法(17.401%),所得精油色泽和流动性较优。经GC-MS分析显示:所得精油的组成相似,但含量不同,溶剂回流法除β-石竹烯的含量略高外,3种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酚、乙酰基丁香酚、β-石竹烯的的含量和提取率均低于SFE法提取的精油。SFE法是提取丁香精油值得推广和有前景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精油 超临界co2 流体 溶剂回流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2流体的废旧线路板回收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峰 张保振 张洪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1-845,共5页
利用高温高压回收装置对线路板进行了回收试验,分析了其回收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对回收过程中的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其中三个最主要的因素:温度、时间和溶剂(水)的加入量,建立了线路板分层效果的多元二次模... 利用高温高压回收装置对线路板进行了回收试验,分析了其回收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对回收过程中的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其中三个最主要的因素:温度、时间和溶剂(水)的加入量,建立了线路板分层效果的多元二次模型方程,分析了线路板的最优回收工艺。结果表明,在250~290℃的温度范围内,超临界CO2流体回收线路板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288℃、时间为222min、加水量为148mL、压力为2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废旧印刷线路板 回收机理 最优回收工艺
下载PDF
活性炭及不同土壤吸附-超临界CO2再生四氯乙烯的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陶燕 米生权 王式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8-483,共6页
为解决干洗店等清洗行业排放的含四氯乙烯(PCE)三废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一种使用经济、适用、有效且无污染的处理技术,需要收集相关的基础参数。文章研究了活性炭及兰州市三种不同的土壤对水中PCE吸附特性及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及土壤... 为解决干洗店等清洗行业排放的含四氯乙烯(PCE)三废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一种使用经济、适用、有效且无污染的处理技术,需要收集相关的基础参数。文章研究了活性炭及兰州市三种不同的土壤对水中PCE吸附特性及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及土壤萃取回收PCE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与土壤吸附水中PCE达到平衡的时间均为7d,吸附等温线均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拟合,且有较好的相关性;活性炭与不同土壤对PCE吸附能力差异较大,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为活性炭>林土>灌淤土>黄绵土,且土壤的吸附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含水率及pH值关系密切;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与土壤回收PCE,分别在35℃、20MPa和60℃、20MPa这样不太苛刻的条件下通过调整S/F值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为PCE的污染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土壤 活性炭 超临界co2 再生
下载PDF
罗勒子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尔西丹·伊麻木 张君萍 +3 位作者 艾合米丁·外力 热娜·卡斯木 阿布力米提·伊力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0-53,共4页
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子油得率的影响,进行了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子油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压力)>C(时间)>B(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0 Pa,萃取温度45℃、萃... 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子油得率的影响,进行了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子油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压力)>C(时间)>B(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0 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为3 h。在此工艺条件下,罗勒子油得率为17.05%。罗勒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麻酸(85.76%)、棕榈酸(8.54%)和硬脂酸(5.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脂肪酸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无机CO2充注驱油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玉巧 刘立 +1 位作者 胡文瑄 曲希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91,共12页
CO2充注驱油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现象,对揭示油气藏中油气的动态成藏规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含片钠铝石砂岩既示踪了CO2充注,又记录了油气充注,是进行CO2充注驱油研究的理想岩石类型。通过岩石学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 CO2充注驱油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现象,对揭示油气藏中油气的动态成藏规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含片钠铝石砂岩既示踪了CO2充注,又记录了油气充注,是进行CO2充注驱油研究的理想岩石类型。通过岩石学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成岩共生序列、油气充注历史和CO2充注驱油的微观证据。研究表明,该区油气充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开始于石英次生加大早期(120 Ma),在片钠铝石沉淀前(105-95 Ma)达到充注高峰。CO2充注晚于大规模油气充注,充注之后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为片钠铝石与铁白云石。片钠铝石中首次发现一定数量的原生油气包裹体,为CO2充注驱油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充注驱油 流体包裹体 片钠铝石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大高良姜中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成梅 王芳 +3 位作者 李俶 梁瑞红 刘伟 杨珊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2-295,共4页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取物所含杂质较少,萃取的挥发油中ACA的含量达72.11%。CO2-SFE法得到ACA的净含量是乙醇回流法的5.6倍。用CO2-SFE提取大高良姜中的ACA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乙醇回流法 ACA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三七总皂苷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雪 冯光炷 +2 位作者 雒廷亮 刘国际 李和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三七总皂苷为药材三七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的提取方法虽技术成熟,但存在提取率低、高污染等诸多缺点。该文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先采用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对其预处理,然后在超临界CO2中试设备中,分别考察了原料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及提取... 三七总皂苷为药材三七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的提取方法虽技术成熟,但存在提取率低、高污染等诸多缺点。该文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先采用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对其预处理,然后在超临界CO2中试设备中,分别考察了原料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及提取工艺条件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粉碎工艺适宜的萃取温度45℃,压力38 MPa,CO2流量23 kg/h,夹带剂300 mL,萃取时间3.0 h,提取率7.97%;轧胚工艺适宜的萃取温度45℃,压力35 MPa,CO2流量20 kg/h,夹带剂350 mL,萃取时间2.5 h,提取率9.98%。该文报告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2)2007年10月10日出具的第ZDT 200710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三七 三七总皂苷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FR-4型废旧线路板超临界CO2流体回收工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志峰 张保振 张洪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建立回收工艺模型,利用中心复和设计方法对FR-4型废旧线路板的超临界CO2流体回收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线路板的分层率、玻璃纤维布的纬向抗拉强度及二者综合效应的影响;建立回收工艺输出工艺参数的多元二次模型方程,... 建立回收工艺模型,利用中心复和设计方法对FR-4型废旧线路板的超临界CO2流体回收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线路板的分层率、玻璃纤维布的纬向抗拉强度及二者综合效应的影响;建立回收工艺输出工艺参数的多元二次模型方程,由此得到超临界CO2回收FR-4型线路板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时间,并通过实验验证最佳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4型线路板 回收工艺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亚临界CO2萃取不同产地八角果实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勇 黄天述 +2 位作者 陈乾平 宋芸娟 缪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B05期17-22,54,共7页
采用亚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广西4个八角主产区八角的挥发油,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以期得到不同产区八角挥发性成分的更真实信息,筛选出最佳原料产地,促进八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在防城港、玉林、那坡... 采用亚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广西4个八角主产区八角的挥发油,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以期得到不同产区八角挥发性成分的更真实信息,筛选出最佳原料产地,促进八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在防城港、玉林、那坡和金秀所产八角果实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2、70、70和69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8.96%、91.83%、99.56%和97.77%;4个产区果实挥发性成分均是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量的94.31%、90.59%、95.32%、97.60%;4个产区八角果实挥发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1.2178%、86.2760%、89.3585%和87.9586%,其中防城港所产八角的挥发油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最高,八角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co2萃取 八角 茴香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封存过程中CO2流体与煤中矿物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登峰 李超 +1 位作者 李艳红 降文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7-309,共13页
利用深部煤层封存二氧化碳(CO2),既能减排主要人为温室气体CO2,又能同步开采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即CH4)。在适宜CO2封存的含煤储层条件下,CO2属于超临界流体,其易与煤中部分无机矿物发生作用,进而改变煤的理化性质,最终影响煤层的CO... 利用深部煤层封存二氧化碳(CO2),既能减排主要人为温室气体CO2,又能同步开采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即CH4)。在适宜CO2封存的含煤储层条件下,CO2属于超临界流体,其易与煤中部分无机矿物发生作用,进而改变煤的理化性质,最终影响煤层的CO2封存效果。为此,归纳了煤中易与CO2发生作用的矿物分布特征,分析了CO2与矿物间的作用规律及其对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结果表明,煤中易与CO2流体发生作用的无机矿物主要包括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上述矿物的分布与煤变质程度和沉积环境有关。在封存过程中,超临界CO2流体与煤中矿物间的作用会改变煤体孔隙结构、煤的CO2吸附能力和含煤储层渗透率。针对CO2与煤中矿物的作用关系,后续需开展以下研究:CO2流体与煤中矿物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CO2流体与煤层顶底板中主要无机矿物的作用规律;实际储层条件(温度、压力和地应力等)对CO2与矿物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CO2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同步采收CH4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无机矿物 超临界流体 煤层 co2封存
下载PDF
苏北盆地黄桥地区富CO2流体对油气储-盖系统的改造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冰 金之钧 +3 位作者 刘全有 伦增珉 孟庆强 朱东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1161,共11页
查明富CO2流体对储-盖系统的改造作用,对于研究CO2活动与油气成藏效应、CO2储存和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选取下扬子苏北盆地黄桥地区和句容地区的二叠系龙潭组储层和大隆组盖层组合,分别作为有无CO2流体活动的对比研究对象。... 查明富CO2流体对储-盖系统的改造作用,对于研究CO2活动与油气成藏效应、CO2储存和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选取下扬子苏北盆地黄桥地区和句容地区的二叠系龙潭组储层和大隆组盖层组合,分别作为有无CO2流体活动的对比研究对象。通过薄片观察统计、矿物成分和碳同位素分析,查明了两个地区储层的异同点。黄桥地区储层的自生矿物以石英次生加大边和高岭石充填为主,发育少量片钠铝石,句容地区不发育片钠铝石,且次生石英含量不高;黄桥地区储层孔隙度明显高于句容地区,薄片下观察到大量长石溶蚀孔隙,偶见长石溶蚀孔内生长片钠铝石雏晶,是CO2与长石发生水岩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黄桥地区和句容地区盖层均为黑色块状泥岩,黄桥地区盖层发育微裂隙,但裂隙均已再充填方解石脉,碳同位素数据表明方解石脉为富CO2流体活动结果,在句容地区泥岩盖层中未见大量裂隙和矿物脉。综合研究分析表明,富CO2流体充注引起储层砂岩中长石大量溶蚀,增加了孔隙空间,片钠铝石、次生石英和高岭石自生矿物组合序列沉淀,同时富CO2流体的连续活动导致泥岩盖层发生方解石沉淀,充填盖层裂缝,有利于提高盖层的封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作用 相互作用 封盖能力 储-盖系统 co2流体 黄桥地区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芦蒿挥发油的正交试验及GC-MS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呈雷 黄丽霞 +1 位作者 陈彦 贾晓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确定芦蒿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芦蒿挥发油的正交试验,研究其萃取工艺条件,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夹带剂用量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 目的:确定芦蒿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芦蒿挥发油的正交试验,研究其萃取工艺条件,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夹带剂用量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芦蒿中挥发油的最佳条件: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h,夹带剂用量1.5ml/g,在最佳条件下芦蒿挥发油的收率为3.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芦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5个峰,确定了其中的37种化合物,经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成分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3.12%。主要成分蓝香油薁具有多种较强的生理活性。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芦蒿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蒿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挥发油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选胡桃醌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庆杰 张明天 +2 位作者 初洪波 陈声武 成光宇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优化胡桃醌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工艺。方法以胡桃醌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考察变量,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胡桃醌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为40℃,... 目的优化胡桃醌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工艺。方法以胡桃醌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考察变量,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胡桃醌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90 min,95%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流量0.5 mL/min,CO_2流量为2 mL/min胡桃醌提取率可达80.33%。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振扬 赵红霞 刘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5,51,共4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CO2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蘖葱头精油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是: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CO2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蘖葱头精油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是: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h,料液比(g:mL)1:1.5,分蘖葱头精油的得率为0.47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葱头 超临界co2 萃取 夹带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