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越界游旅及其图像隐喻
- 1
-
-
作者
宋丽娟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0,共9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西译本插图的整理与研究(1761—1911)”[项目编号:2020BWY0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不仅是最早被译成西文的中国话本,而且译文众多;其“艳孀变节”的主题引发了西方学者的比较研究,而其独特的双重叙事模式又令西方文人纷纷效仿;此外,西方画家为之精心绘制的插图,又赋予庄子不一样的视觉影像;凡此种种,使得《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这一方面体现了文本经由翻译,越界游于异域的旅程,另一方面这种越界游旅又使之成为一种流动的文本,在文本流动中完成内容的改写和含义的叠加,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融通和汇合。
-
关键词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流动的文本
翻译
图像隐喻
-
Keywords
Chuang-tzu's Singing with Beating Basin
fluid text
translation
image metaphor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J205
[艺术—美术]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基于隐喻结构理论的中医水代谢分析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郭瑨
贾春华
赵勇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40-224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73770)--具身心智视域下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语言逻辑研究
-
文摘
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使用结构映射理论,对中医水的概念进行元理论分析。结果得到了"人体水代谢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这样一个隐喻表达。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如吸收、输布是源于自然界水液循环的一个结构映射,中医学对人体内水液代谢的认识是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现实依据的。对中医水代谢隐喻的形成过程进行逻辑分析,明确其形成的逻辑过程以及形成之后的进一步推导,明确隐喻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从自然界水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水液代谢能为中医脾之散精、肺为水之上源、肺之通调水道的概念提供更好的解释,中医脏象理论中的部分脏腑功能是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的,中医有关水液循环的理论具有明显的具身认知特性。
-
关键词
结构映射
水代谢
隐喻
中医
-
Keywords
Structure mapping theory
Body fluid metabolism
metaphor
TCM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对中医学“痰饮”的认知语言学探讨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马子密
贾春华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914-91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971):基于认知语言逻辑心理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
负责人:贾春华
+1 种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20090013110012):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
负责人:贾春华
-
文摘
"痰饮"理论在中医学2000多年的发展史中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及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试图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结合中医发生学方法,探讨了"痰饮"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以及"痰饮"理论作为一种病因病机理论,如何基于认知科学得以架构并系统化,并展望了以隐喻研究为论理工具的中医"痰饮"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
关键词
痰饮
发生学
隐喻认知
原型
范畴
系统
-
Keywords
Phlegm
fluids
genetics
metaphorical cognitive theory
prototype
category
systematic
-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流体隐喻思维的日汉对比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韩涛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2020年第1期73-80,共8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概念隐喻与思维的隐喻性研究”(2016JJ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16JJD740002)。
-
文摘
隐喻是人类认识、加工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能揭示出不同语言理解事物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日语「流れ/流れる」的用法为例,从"隐喻广度"和"隐喻深度"两个维度,研究、透视日语和汉语在名词概念化方式上的差异,会发现:虽然汉语也能够通过流体思维对"时间"等名词进行表征,但在日语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因此,日语对"政治""故事""比赛""沉默"等抽象名词的理解均建基于流体隐喻思维。通过跨语言对比不难发现,借助流体隐喻思维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是日语的一大显著特征。
-
关键词
日汉对比
隐喻广度
隐喻深度
流体隐喻
-
Keywords
Japanese-Chinese comparison
the scope of metaphor
the depth of metaphor
fluid metaphor
-
分类号
H0-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跨文化视阈下日语的流体隐喻思维及其成因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韩涛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出处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2年第1期75-87,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大规模自建语料库的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爱情隐喻模式系统性研究”(项目编号18BYY22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个体与流体是构成事物存在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文受沈家煊(2017)、王文斌(2019)启发,基于跨文化视角,对比考察日汉英三语中的流体隐喻发现:(1)日语在名词概念化上偏好使用流体隐喻,即流体隐喻在日语中的使用表现为一种常态,具有较高的活跃度。而汉语和英语里虽然也存在不少流体隐喻的表征方式,但从概念化的广度和深度上看,其活跃度均不及日语。(2)语言与思维具有通约性,日本民族倾向于使用流体隐喻,是其语言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文化模式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隐喻
流体
个体
活跃度
文化差异
-
Keywords
metaphor
fluid
individual
activity
cultural difference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