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Inverse Fluidized Bed Biological Reactor for Treating High-Strength Industrial Wastewaters 被引量:5
1
作者 Wlodzimierz Sokól Belay Woldeyes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1年第4期239-244,共6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erobic degradation of high-strength industrial (refinery) wastewaters in the inverse fluidized bed biological reactor, in which polypropylene particles of density 910 kg/m3...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erobic degradation of high-strength industrial (refinery) wastewaters in the inverse fluidized bed biological reactor, in which polypropylene particles of density 910 kg/m3 were fluidized by an upward flow of gas through a bed. Measurement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versus residence time t were performed for various ratios of settled bed volume to reactor volume (Vb/VR) and air velocities u. The largest COD reduction, namely, from 54,840 to 2,190 mg/l, i.e. a 96% COD decrease, was achieved when the reactor was operated at the ratio (Vb/VR) = 0.55, air velocity u = 0.046 m/s and t = 65 h. Thus, these values of (Vb/VR), u and 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s for a reactor when used in treatment of high-strength refinery wastewaters. In the treatment operation conducted in a reactor optimally controlled at (Vb/VR) = 0.55, u = 0.046 m/s and t = 65 h, the conversions obtained for all phenolic constituents of the wastewater were larger than 95%. The conversions of about 90% were attained for other hydrocarb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erobic wastewater Treatment High-Strength Industrial wastewaters Inverse Biological Reactor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Low-Density Biomass Support
下载PDF
Optimal Aerations in the Inverse Fluidized Bed Biofilm Reactor When Used in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
2
作者 Wlodzimierz Sokól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2年第3期384-391,共8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aeration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air velocities uopt, at which the largest COD removals were achieved in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aeration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air velocities uopt, at which the largest COD removals were achieved in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 conducted in the inverse fluidized bed biofilm reactor. The largest COD removals were achieved at the following air velocities uopt and retention times ts, and (Vb/VR) = 0.55: i) for CODo = 72,780 mg/l at uopt = 0.052 m/s and ts = 80 h;ii) for CODo = 62,070 mg/l at uopt = 0.042 m/s and ts = 65 h;iii) for CODo = 49,130 mg/l at uopt = 0.033 m/s and ts= 55 h;iv) for CODo = 41,170 mg/l at uopt = 0.028 m/s and ts = 45 h;v) for CODo = 35,460 mg/l at uopt = 0.025 m/s and ts = 27.5 h;and vi) for CODo = 26,470 mg/l at uopt= 0.014 m/s and ts = 22.5 h. In the treatment operation conducted in a reactor optimally controlled at the above values of uopt, ts and (Vb/VR), the following decreases in COD were obtained: i) from 72,780 to 5410 mg/l;ii) from 62,070 to 3730 mg/l;iii) from 49,130 to 2820 mg/l;iv) from 41,170 to 1820 mg/l;v) from 35,460 to 1600 mg/l;and vi) from 26,470 to 1180 mg/l, that is, approximately a 93%, 94%, 95%, 96%, 95% and 96% COD reduction was attained,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Aeration Aerobic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verse Biofilm Reactor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Low-Density Biomass Support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A/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有机组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87
3
作者 任源 韦朝海 +2 位作者 吴超飞 吴锦华 谭展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85-1791,共7页
在自行设计的2000m·3d-1规模的生物流化床A/O2工艺中,以实际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法分析各单元工艺的有机物组分,解析了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发现,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占有机物总量的90%以上;厌氧阶段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1... 在自行设计的2000m·3d-1规模的生物流化床A/O2工艺中,以实际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法分析各单元工艺的有机物组分,解析了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发现,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占有机物总量的90%以上;厌氧阶段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10%~15%,主要为大分子复杂有机物分解为有机酸、有机醇类,此过程使废水BOD/COD值由0.30提高到0.45;一级好氧阶段可去除大部分的酚、胺、喹啉、吡啶、呋喃、吲哚、萘等组分,COD的去除率达到65%~70%;二级好氧阶段的COD去除率为40%~50%.间甲苯酚、哌嗪、哌啶、长链烃类、苯类等在生物处理出水中可被检出,属于难降解成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采用TTC脱氢酶法测试了不同工艺段废水对酶活的影响,在相同的TOC浓度时,厌氧出水和一级好氧出水的酶活达26~29μg·h-1,滤池出水的酶活为几个工艺段水质的最低值7.02μg·h-1,显示其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急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焦化废水 GC/MS 有机物 脱氢酶活
下载PDF
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技术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何卫中 刘有智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8-283,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技术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流化床 有机废水 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好氧
下载PDF
流化床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葛杰 宋永会 +2 位作者 王毅力 钱锋 林郁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流化床工艺是一种工程应用前景广阔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备受水处理研究者的青睐。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反应器结构和工艺组合,如鸟粪石结晶流化反应器、三相生物流化床,具有结构紧凑、反应速度快,易于操作的优点。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去... 流化床工艺是一种工程应用前景广阔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备受水处理研究者的青睐。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反应器结构和工艺组合,如鸟粪石结晶流化反应器、三相生物流化床,具有结构紧凑、反应速度快,易于操作的优点。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将流化床归为流化床结晶反应器和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两大类,论述该工艺在含磷、含氟、含硫废水,印染废水,农药废水及其他工业废水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废水处理 流化床结晶反应器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增加内循环的生物反应器对啤酒废水处理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永明 俞俊棠 +1 位作者 王建龙 钱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用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和气提式接触氧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时 ,分别从废水COD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考察了有、无内循环时 ,对啤酒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加内循环装置 ,可以强化气 -液传质 ,明显地提高啤酒废水处理的效率 .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啤酒废水 流化床 内循环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餐饮废水工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涛 蓝平 +3 位作者 吴如春 蓝丽红 李媚 廖安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采用反应、脱膜和生物载体分离一体化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装置 ,进行工艺集成处理餐饮业废水 ,研究了设备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对于餐饮业废水 ,在进水CODCr在 35 0~ 135 0mg L ,BOD5在 2 10~ 4 90mg L时 ,CODCr去除率达... 采用反应、脱膜和生物载体分离一体化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装置 ,进行工艺集成处理餐饮业废水 ,研究了设备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对于餐饮业废水 ,在进水CODCr在 35 0~ 135 0mg L ,BOD5在 2 10~ 4 90mg L时 ,CODCr去除率达 93 2 % ,BOD5去除率达 9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生物流化床 餐饮废水 废水处理工艺 BOD5 生物技术 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金虎 刘虹 +2 位作者 廉今兰 徐晓晨 古川宪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69,73,共4页
利用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摇动床)技术具有的容积负荷高与污泥产量低的优点,在普通活性污泥池的前部填充高性能丙烯酸树脂纤维(Biofringe)填料,研究了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组合技术具... 利用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摇动床)技术具有的容积负荷高与污泥产量低的优点,在普通活性污泥池的前部填充高性能丙烯酸树脂纤维(Biofringe)填料,研究了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组合技术具有很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当进水COD平均质量浓度由1500mg/L上升到2514mg/L时,出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基本保持在96%以上;整个运行阶段的出水COD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当进水NH4+-N浓度增加时,NH4+-N的去除率由99.7%降低到76.5%,但是在试验运行的整个阶段,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系统都表现出较强的硝化能力;活性污泥池中最高的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为10625mg/L,最高MLSS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4倍;运行结束后的污泥产率为0.186,污泥产率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活性污泥法 有机废水 污泥产率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冯杨阳 廖延广 +1 位作者 陈英文 沈树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0,共4页
生物流化床技术因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传质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流化床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指出了生物流化床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载体 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炼油废水生物流化床处理工业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献玲 张建成 +1 位作者 曹玉红 闻建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一套有效体积为150m3、高径比为3.3的多导流筒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工业试验装置,应用复合载体及生物菌群处理洛阳炼油厂炼油废水。用一级生化及一级沉淀两级工序代替原工艺六级组合工序。在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气液比为20∶1,水... 介绍了一套有效体积为150m3、高径比为3.3的多导流筒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工业试验装置,应用复合载体及生物菌群处理洛阳炼油厂炼油废水。用一级生化及一级沉淀两级工序代替原工艺六级组合工序。在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气液比为20∶1,水力停留时间为6.5h的优化试验条件下,使处理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降解率分别大于85%和90%,即COD<100mg/L,NH3-N质量浓度<10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新工艺的占地面积、停留时间、产泥量及每吨水运行费用分别是老工艺的1/10、1/3、1/3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废水 NH3-N COD 化学需氧量 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流化床 氨氮 工业应用 新工艺 反应温度
下载PDF
物化/生化集成的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污水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宏林 王芳 +1 位作者 刘永军 王晓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1,共6页
介绍了一种将上向流造粒流化床固液分离技术与好氧生物降解技术高度集成的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污水新工艺,从其除污效率、造粒颗粒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研究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在... 介绍了一种将上向流造粒流化床固液分离技术与好氧生物降解技术高度集成的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污水新工艺,从其除污效率、造粒颗粒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研究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仅为33min的条件下能同时完成混凝造粒、生物降解、固液分离等多个过程,对SS、COD、TP和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90%、94%和40%左右,达到了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当的二级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生物造粒流化床 生物降解 固液分离
下载PDF
解烃细菌处理油田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凤来 管亚军 +2 位作者 孙雪松 刘默涵 刘如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从油田污水中分离到一组可高效降解石油烃的混合菌群F6。室内模拟实验证明,该菌群适于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采用粒状活性炭为载体的生物流化床系统处理辽河油田“兴一联”(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联合站)污水,可使含油量由45mg/L降至4... 从油田污水中分离到一组可高效降解石油烃的混合菌群F6。室内模拟实验证明,该菌群适于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采用粒状活性炭为载体的生物流化床系统处理辽河油田“兴一联”(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联合站)污水,可使含油量由45mg/L降至4.1mg/L、CODcr由 470mg/L降至42mg/L。处理后的石油污水达到国家石油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生物流化床 解烃细菌 处理 油田污水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秸秆床发酵系统的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广银 杜静 +3 位作者 常志州 叶小梅 徐跃定 张建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44-251,共8页
为同时解决农业秸秆和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化问题,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构筑秸秆床厌氧反应器,并在反应器后部连接废水二级厌氧反应器,研究秸秆床发酵系统的产气特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秸秆床发酵系统可同时处... 为同时解决农业秸秆和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化问题,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构筑秸秆床厌氧反应器,并在反应器后部连接废水二级厌氧反应器,研究秸秆床发酵系统的产气特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秸秆床发酵系统可同时处理打捆秸秆和猪粪废水,且不影响各发酵原料的厌氧生物转化率,秸秆床发酵系统中秸秆干物质产气量为394.96 mL/g,略高于秸秆单独发酵(382.11 mL/g);秸秆床发酵系统产气稳定性大幅提高,避免了单一发酵原料日产气量波动较大的问题,对产气中平均甲烷体积分数影响明显,秸秆床发酵系统、纯猪粪废水和纯秸秆发酵产气中平均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57.40%、60.37%和47.32%;与各物料单独发酵相比,秸秆床发酵系统平均容积产气率大幅提高,纯秸秆和猪粪废水单独发酵容积产气率仅为秸秆床发酵系统的69.42%和66.94%;试验35 d后,秸秆机械强度和孔隙度明显降低,秸秆互相粘结导气性下降,造成秸秆上浮严重及进水短流,反应器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快速增加并稳定在较高浓度,故在秸秆床反应器后部必须连接废水二级厌氧反应器以进一步处理秸秆床反应器出水。综合以上结果,采用秸秆床发酵系统同时处理打捆秸秆和猪粪废水是可行的,但需解决发酵后期秸秆上浮、导向性下降和进水短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秸秆 发酵 猪粪废水 有机负荷 秸秆床反应器 容积产气率
下载PDF
流化床中钙基吸收剂与HCl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诗媛 别如山 吕响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8-323,共6页
在500-800℃的温度范围内,在流化床反应器床料中添加CaO吸收剂,进行含氯有机废液(含三氯乙醛)的焚烧脱氯实验.实验表明,600℃脱氯效果最佳,温度升高脱氯效果下降.通过对产物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在温度大于600℃... 在500-800℃的温度范围内,在流化床反应器床料中添加CaO吸收剂,进行含氯有机废液(含三氯乙醛)的焚烧脱氯实验.实验表明,600℃脱氯效果最佳,温度升高脱氯效果下降.通过对产物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在温度大于600℃的条件下,CaO与HCl之间的反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化学反应和产物层扩散共同控制,不存在产物层扩散的单独控制.考虑粒子的体积膨胀率,利用缩核模型对反应处于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产物层扩散活化能为9.95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液 流化床 焚烧 缩核模型
下载PDF
射流循环厌氧流化床两相厌氧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韦朝海 王文祥 吴超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11,共7页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产甲烷菌(MPB)的相分离,消除了SRB对MPB的基质竞争性抑制。在进水SO4^2-负荷达12.0kg·m^-3·d^-1条件下,JLAFB和AGSFB反应器内硫化物浓度分别为78.3mg·L^-1和92.4mg·L^-1,远小于200mg·L^-1的抑制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在反应器内的积累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当进水COD和SO4^2-负荷分别为26.0和8.5kg·m^-3·d^-1时,工艺总的COD和SO4^2-去除率分别达到86.9%和97.6%。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进水COD/SO4^2-〉3.0;碱度为400-500mg·L^-1;JLAFB反应器吹脱气体流量为0.04L·min^-1,水力回流比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循环 厌氧流化床 硫酸盐有机废水 两相厌氧 厌氧颗粒污泥
下载PDF
停留时间分布与啤酒废水处理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永明 俞俊棠 +2 位作者 王建龙 施汉昌 钱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通过对鼓泡塔式 ( BC)和内循环气升式 ( AL)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发现用组合模型可以描述这两种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AL反应器的完全混合区比 BC大 2 .1 5% ,由于 AL强化了流体流动 ,因而比 BC减少了流体走... 通过对鼓泡塔式 ( BC)和内循环气升式 ( AL)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发现用组合模型可以描述这两种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AL反应器的完全混合区比 BC大 2 .1 5% ,由于 AL强化了流体流动 ,因而比 BC减少了流体走短路的比例。用 AL和 BC分别处理啤酒废水时 ,AL比 BC的处理效率高。实验结果表明 ,增加内循环可以强化气 -液传质并改善停留时间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啤酒废水 流化床 内循环 气升式 废水处理 效率 停留时间分布
下载PDF
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中复杂化工废水的催化还原过程 被引量:6
17
作者 韦朝海 邓志毅 +2 位作者 周秀峰 吴超飞 韦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39-3146,共8页
针对集约化化工园区排放的高浓度、高色度、高时变性及难降解性复杂化工废水,自行研制了处理能力为24m3.d-1、内置Fe0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研究了新型反应器及其工艺对该废水预处理的催化还原过程及运行参数。... 针对集约化化工园区排放的高浓度、高色度、高时变性及难降解性复杂化工废水,自行研制了处理能力为24m3.d-1、内置Fe0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研究了新型反应器及其工艺对该废水预处理的催化还原过程及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以射流的方式使生物气和废水在反应器内主动循环,使催化剂、活性炭、污泥与废水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传质,通过产氢、絮凝和提供营养等方式强化厌氧反应过程。在回流比为2、环境温度为23~34℃及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24h的条件下,当进水容积负荷为0.874~2.996kgCOD.m-3.d-1和色度为250~2000倍时,其COD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26.2%和70.8%;出水pH稳定在6~8之间,原废水BOD/COD值由0.26±0.04提高到0.43±0.03。该新型反应器及工艺在实现部分有机负荷去除的同时明显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可作为复杂化工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 复杂化工有机废水 Fe^0颗粒 催化还原
下载PDF
三相复合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废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卫中 刘有智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提出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充氧式复合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将该反应器应用于合成废水的处理 ,考察了反应器的挂膜以及停留时间、气水比、容积负荷等对 COD去除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 ,停留时间可达 2 h和 1.5 h,CO... 提出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充氧式复合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将该反应器应用于合成废水的处理 ,考察了反应器的挂膜以及停留时间、气水比、容积负荷等对 COD去除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 ,停留时间可达 2 h和 1.5 h,COD容积负荷提高到 8.5 6和 12 .6 3kg/ d·m3 ,效率比同类反应器高1倍以上 ,气水比也有所下降 ,仅为 32~ 34。具有停留时间短、能耗低 ,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复合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废水处理 流化床 生物处理
下载PDF
云芝菌丝球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产漆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恩丽 张树江 夏黎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3-536,共4页
为了提高云芝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絮凝菌丝球在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重复分批发酵产漆酶的新方法.采用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所得漆酶对含靛蓝的染整废水进行脱色研究.在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下,考察苯酚的添加浓度对漆酶活力... 为了提高云芝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絮凝菌丝球在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重复分批发酵产漆酶的新方法.采用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所得漆酶对含靛蓝的染整废水进行脱色研究.在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下,考察苯酚的添加浓度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苯酚诱导物进行漆酶多批次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重复8批产酶的平均漆酶活力高达694.733单位/mL.此方法所得漆酶对染料靛蓝具有明显的脱色降解作用,当酶用量为2.78单位/mL废水,反应40min,脱色率达96.5%.该方法采用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性能稳定、菌丝球可重复使用,该方法有利于漆酶的高效、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反应器 漆酶生产 靛蓝 染整废水 脱色
下载PDF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向心怡 陈小光 +3 位作者 戴若彬 王玉 周伟竹 徐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5,共8页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抗冲击性能,且其还有占地小以及可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高...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抗冲击性能,且其还有占地小以及可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本文介绍了EGSB反应器的结构原理与运行流程;统计分析了近些年国内EGSB反应器的相关文献及其由小试到工程化的发展历程;概述了EGSB反应器在甲烷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制氢、同步脱氮除硫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产甲烷EGSB反应器与生物膜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等工艺联用的工程应用现状,指出这些工艺均表现出良好的单体去除效果和较理想的整体去除效果,且EGSB反应器在与新兴技术的耦合上也表现出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甲烷化 工艺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