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02
1
作者 段砺瑕 李晓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51-852,共2页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氟比洛芬的脂微球制剂,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和癌症疼痛,并且能避免口服制剂的不 良反应。概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脂微球 术后疼痛 癌症疼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莎 田伟千 +4 位作者 季方兵 杨洁 李佳静 姚凤珍 郑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组(L组)、氟比洛芬酯+生理盐水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利多卡因组(FL组),每组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组(L组)、氟比洛芬酯+生理盐水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利多卡因组(FL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随后N组给予生理盐水7ml;L组给予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5ml;F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ml(50mg)+生理盐水2ml;FL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ml(50mg)+2%利多卡因2ml。2min后松开止血带,静注罗库溴铵0.6mg/kg。观察和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和术后24h消化道出血、注射部位水肿炎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与N组比较,L组、F组和FL组患者无痛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FL组比较,L组和F组患者无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L组、F组和FL组的罗库溴铵注射痛总发生率分别为40.0%、37.1%和11.4%,明显低于N组74.3%(P<0.05);L组和F组明显高于FL组(P<0.05)。术后24h无一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注射部位水肿、炎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论在罗库溴铵静脉注射前缓慢预注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并联合止血带可有效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并降低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利多卡因 止血带 罗库溴铵 注射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制剂与注射用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 被引量:42
3
作者 安峥 谭元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日本36家医院共入选腹部术后患者224例,癌性疼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192例与酮洛芬组195例,分别用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安慰剂和酮洛芬与氟比洛芬...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日本36家医院共入选腹部术后患者224例,癌性疼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192例与酮洛芬组195例,分别用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安慰剂和酮洛芬与氟比洛芬酯安慰剂。氟比洛芬酯及其安慰剂5mL静脉内注射,酮洛芬及其安慰剂每瓶用2.5mL溶液溶解臀部肌内注射。结果:可评价病例氟比洛芬酯组对术后疼痛111例患者改善率为73.9%,高于酮洛芬组(n=109)的66.1%,但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效持续时间氟比洛芬酯组比酮洛芬组延长(P<0.05)。氟比洛芬酯组癌性疼痛(n=77)改善率为77%,高于酮洛芬组(n=81)的59.3%(P>0.05),药效持续时间氟比洛芬酯组比酮洛芬组延长(P<0.05)。结论:在治疗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时,氟比洛芬酯的疗效与酮洛芬相近,但镇痛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术后疼痛 癌性疼痛 酮洛芬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葛曙光 李平 刘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佳剂量、最佳时间,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做对照,比较静注各组药物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通过注射给药部位刺激性试验、全身主动过敏...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佳剂量、最佳时间,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做对照,比较静注各组药物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通过注射给药部位刺激性试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常规体外溶血试验评价各组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与静注生理盐水相比,0.75、1 mg/kg氟比洛芬酯+止血带阻断静脉2 min均能明显降低注射痛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与1.5 mg/kg丙泊酚的混合液组和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止血带阻断静脉2 min组的注射痛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并优于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止血带阻断静脉1 min组;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后立即注射丙泊酚组的注射痛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最高。各组注射部位没有充血、出血、肿胀以及坏死等异常;豚鼠未出现过敏反应症状,无一死亡;且均不引起家兔红细胞溶血或凝聚。结论:在预防丙泊酚注射痛中,0.75 mg/kg的氟比洛芬酯+止血带阻断静脉2 min即可达到较理想的镇痛效果;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与1.5 mg/kg丙泊酚的混合液的效果与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止血带阻断静脉2 min相当,并优于静注0.75 mg/kg氟比洛芬酯+止血带阻断静脉1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后立即注射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最差。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丙泊酚注射液以及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无明显的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注射痛 刺激性 过敏性 溶血性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丹 罗振中 +1 位作者 袁林辉 蔡俊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各组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均在前臂用止血带人为阻断血流2 min后分别静推利多卡因40 mg(A组)、甲氧氯普胺10 mg(B组)、氟比洛芬酯50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各组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均在前臂用止血带人为阻断血流2 min后分别静推利多卡因40 mg(A组)、甲氧氯普胺10 mg(B组)、氟比洛芬酯50 mg(C组)、生理盐水5 mL(D组),注射完毕1 min后松开止血带,静推丙泊酚注射液行麻醉诱导,观察每组疼痛发生率,并根据Ambesh法评分。结果A、B、C组的注射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并减轻疼痛程度,与利多卡因、甲氧氯普胺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注射痛 利多卡因 甲氧氯普胺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不同方式预处理对异丙酚注射痛防治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洁萍 程远 陈淑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期120-122,16,共4页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注射液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防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从而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提高患者麻醉诱导期的舒适性。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A~C组为实验组,A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2min...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注射液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防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从而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提高患者麻醉诱导期的舒适性。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A~C组为实验组,A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2min后注射异丙酚1.5mg/kg;B组在注射静脉近心端距穿刺点10cm处用止血带结扎阻断后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2min后开放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C组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和异丙酚1.5mg/kg的混合液。D~F组为对照组,D组注射生理盐水5ml,2min后注射异丙酚1.5mg/kg;E组在注射静脉近心端距穿刺点10cm处用止血带结扎阻断后注射生理盐水5ml,2min后开放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F组注射生理盐水5ml和异丙酚1.5mg/kg的混合液。选择左手头静脉平第一腕横纹上3cm处,用20G静脉留置针穿刺。采用口述描述疼痛评分法(VRS)进行注射痛强度评估。手术后24h内观察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如疼痛、水肿、水疱、炎症反应等。结果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如下:A组:60%(12/20);B组:30%(6/20);C组:80%(16/20);D组:90%(18/20);E组:85%(17/20);F组:90%(18/20)。疼痛评分的中位数:A组为1,D组为2,A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为0,E组为2,B组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为2,F组为2,C组与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部位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预先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继而用止血带在穿刺静脉近心端距穿刺点10cm处结扎2min,与其他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方法相比,可更有效地减少异丙酚注射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氟比洛芬酯 异丙酚 注射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老年癌痛镇痛作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金新天 陈文庆 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老年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7例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的癌性疼痛患在2周的时间内者每天静脉注射50~100 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老年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7例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的癌性疼痛患在2周的时间内者每天静脉注射50~100 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老年癌痛的有效率为87.23%(PR+CR),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常见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未见便秘、恶心、呕吐、嗜睡、血压下降等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酩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老年癌痛疗效可靠,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临床止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脂微球 老年癌痛 镇痛效果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昆 邹梅 +2 位作者 张蓉 韩智晓 苏相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9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9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量表5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症状量表及单一症状量表中疼痛及失眠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总体健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可有效改善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硫酸吗啡缓释片 癌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预防不同年龄段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嵩 李天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3-984,994,共3页
目的观察预先注射氟比洛芬酯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6~18岁(少儿组),18~60岁(成年组)及60岁以上(老年组),每组40例。各年龄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氟比洛芬酯... 目的观察预先注射氟比洛芬酯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6~18岁(少儿组),18~60岁(成年组)及60岁以上(老年组),每组40例。各年龄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n=20)。氟比洛芬酯组静脉注射1.0mg/kg氟比洛芬酯,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随后开始静脉全麻诱导,1.5~2.0mg/kg丙泊酚静脉推注,20s后,1.5~2.0mg/kg氯化琥珀胆碱静脉推注。记录诱导静脉推注时肢体逃避和不适主诉的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在各年龄组,氟比洛芬酯组静脉诱导时肢体疼痛、躲避反应及不适主诉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发生率为少儿组82.0%、成年组47.9%、老年组28.0%。氟比洛芬酯组丙泊酚静脉注射痛发生率为少儿组8.8%、成年组11.2%、老年组4.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先注射氟比洛芬酯可明显减少不同年龄段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注射痛 二异丙酚 诱导 逃避反应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静脉预处理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超 孙莉 张燕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或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将静脉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术的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1%利多卡因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脂微球组(C组),在近心端距穿刺点10cm处结扎止血带,静... 目的对比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或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将静脉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术的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1%利多卡因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脂微球组(C组),在近心端距穿刺点10cm处结扎止血带,静脉注射药物和2min后松开止血带,随后靶控输注异丙酚达效应室质量浓度3.2μg/mL。从注射异丙酚开始到患者意识消失为止,每隔10s询问输液侧手臂是否出现疼痛,评估用药依从性。结果B组与C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RS)及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R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A组。3组患者水肿、静脉炎和药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和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均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异丙酚注射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注射痛 氟比洛芬酯 利多卡因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福清 杨明华 +1 位作者 林智平 林沛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并和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将9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缓慢注射芬太尼50μg(A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生理盐水5 mL(C组),注射完毕60 s后推...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并和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将9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缓慢注射芬太尼50μg(A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生理盐水5 mL(C组),注射完毕60 s后推丙泊酚注射液行麻醉诱导,观察每组疼痛发生情况,并根据Ambesh法评分。结果 A、B组的注射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A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并减轻疼痛程度,疗效与芬太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注射痛 芬太尼
下载PDF
丙泊酚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对人流术后子宫收缩痛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勤 《西部医学》 2013年第4期542-543,548,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在减轻人流术后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100例ASAⅠ~Ⅱ级需行人流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经静脉先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对照组先给予生理盐水50ml,10min...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在减轻人流术后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100例ASAⅠ~Ⅱ级需行人流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经静脉先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对照组先给予生理盐水50ml,10min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5mg/kg,静注丙泊酚速率200mg/min。评价两组在术前、术时的HR、BP和SPO2变化、麻醉效果及VAS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前及术时的SBP、DBP、HR、SpO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术时较术前均有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即刻、15min、30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能有效减轻人流术后子宫收缩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人流 镇痛 子宫 收缩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华新 詹丽英 《现代医学》 2010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比较注射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病人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1%利多卡因0.5mg·kg-1;B组:1%氟比洛芬酯0.5mg·kg-1;C组:1%氟比洛... 目的:比较注射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病人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1%利多卡因0.5mg·kg-1;B组:1%氟比洛芬酯0.5mg·kg-1;C组:1%氟比洛芬酯1mg·kg-1;D组:生理盐水0.05ml·kg-1。麻醉诱导前1min,均从手背静脉预给药,给药前使该手臂举起15s,然后在前臂近端扎止血带放平,推注60s后松开止血带,以0.5ml·s-1的速度注射异丙酚。注射期间使用4分法对注射痛评分。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但A、B、C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扎止血带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1或1mg·kg-1预充盈血管60s均能明显降低异丙酚注射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氟比洛芬酯 注射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小兵 刘锦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11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55)。在注射丙泊酚前用止血带阻断静脉,观察组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而对照组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11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55)。在注射丙泊酚前用止血带阻断静脉,观察组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而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 mg,注射完药物后2 min松开止血带,接着注射丙泊酚0.5 mg/kg,评估丙泊酚注射痛程度及发生率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是18(32.73%)而对照组为19(3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均能有效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疗效与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利多卡因 止血带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锦辉 谢小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需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注射丙泊酚前2min,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的同时采...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需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注射丙泊酚前2min,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的同时采用止血带阻断静脉2min;对照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未采用止血带阻断血管。接着注射丙泊酚0.5mg/kg,通过4点口述评定量表(VRS)评估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的VRS及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能有效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优于单用氟比洛芬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止血带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利多卡因和氟比洛芬酯联用治疗异丙酚注射痛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彦东 乔瑞东 芮海涛 《今日药学》 CAS 2012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评估利多卡因和氟比洛芬酯联用治疗异丙酚注射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年龄22~69 a的患者(男55例,女45例)随机分成4组:安慰剂组(生理盐水);利多卡因40 mg组;氟比洛芬酯50 mg组;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联用组(n=25),静脉阻塞2min,然... 目的评估利多卡因和氟比洛芬酯联用治疗异丙酚注射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年龄22~69 a的患者(男55例,女45例)随机分成4组:安慰剂组(生理盐水);利多卡因40 mg组;氟比洛芬酯50 mg组;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联用组(n=25),静脉阻塞2min,然后手背静脉注射0.5 mg/kg的异丙酚。结果异丙酚注射痛在安慰剂组、利多卡因组、氟比洛芬酯组、联用组分别为88%、32%、40%和8%。结论利多卡因40 mg和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联合治疗有效地降低了异丙酚注射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疼痛 利多卡因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丙泊酚混合液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友洋 徐瑞好 +1 位作者 骆宏 董春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丙泊酚混合液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氟比洛芬酯混合液(丙泊酚2mg/kg+氟比洛芬酯1mg/kg)诱导麻醉;B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后即刻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丙泊酚混合液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氟比洛芬酯混合液(丙泊酚2mg/kg+氟比洛芬酯1mg/kg)诱导麻醉;B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后即刻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丙泊酚2mg/kg+0.9%氯化钠溶液0.1mL/kg)诱导麻醉;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利多卡因混合液(丙泊酚2mg/kg+0.5%利多卡因0.1mL/kg)诱导麻醉;D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丙泊酚2mg/kg+0.9%氯化钠溶液0.1mL/kg)诱导麻醉。各组的药物注射速度均保持在0.5mL/s,观察各组注射痛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的无痛率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1),轻度和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1)。B、C组的无痛率显著低于A组(P值分别<0.01、0.05),轻度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值分别<0.01、0.05)。B组与C组间疼痛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与丙泊酚混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痛临床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斯小龙 鲍红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的效果。方法90例ASk Ⅰ~Ⅱ级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六组,各15例。A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1(含量50mg),6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B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30min后...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的效果。方法90例ASk Ⅰ~Ⅱ级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六组,各15例。A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1(含量50mg),6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B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3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C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1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D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用压脉带扎于肘部印秒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E组静推氟比洛芬酯60s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F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即刻开始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结果疼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或F组与A组或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预防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有效,用药后即刻予丙泊酚注射液时对注射痛预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不同镇痛药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丽英 邹思璐 +2 位作者 戴丹 查登峰 夏如冰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不同镇痛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50例,按用药方式分为地佐辛注射液(参照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组(对照1组)、注射用帕瑞昔布...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不同镇痛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50例,按用药方式分为地佐辛注射液(参照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组(对照1组)、注射用帕瑞昔布组(对照2组)三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药品费用、总费用。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术前、术后2、6、12、24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对照1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0%(11/50)、2.0%(1/50)均显著低于对照2组44.0%(22/50)(P<0.05),对照1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的药品费用、总费用均逐渐降低(P<0.05)。结论: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地佐辛注射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注射用帕瑞昔布的镇痛效果相当,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并发症最少,注射用帕瑞昔布的药品费用、总费用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疼痛 手术后 经济学 药学 骨科 地佐辛注射液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注射用帕瑞昔布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凯纷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沈洪权 王正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氟比洛芬酯(凯纷)配伍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将符合筛选条件的120例人工流产孕妇,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三组每组各40人即: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加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加凯纷组(PFA组);观察三组患者...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氟比洛芬酯(凯纷)配伍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将符合筛选条件的120例人工流产孕妇,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三组每组各40人即: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加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加凯纷组(PFA组);观察三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疼痛刺激反应、丙泊酚用量、手术毕清醒时间、离开人流室时间、手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和强度。结果 P组与PF组和PFA组相比较其丙泊酚用量显著增加,疼痛刺激反应重,手术毕清醒时间长但离开人流室时间相近;PF组和PFA组患者术中呼吸更为稳定、疼痛刺激反应轻;PFA组患者手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和强度较P组显著改善。结论凯纷和芬太尼一样与丙泊酚配伍使用能提供完善的术中镇痛;凯纷手术后镇痛优于芬太尼和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纷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人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