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纪友亮 周勇 +2 位作者 吴胜和 史长林 岳大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5,共8页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地层 单层 界面形成机制 界面识别 方法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光义 陈飞 +3 位作者 孙立春 范廷恩 赵春明 吴胜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0-607,共8页
河流相是我国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系类型之一,开发阶段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河流相高精度小层划分,对于指导河道砂体的精细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河流相地层自旋回沉积、沉积间歇面的作用、河型和砂体叠置样式的变化... 河流相是我国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系类型之一,开发阶段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河流相高精度小层划分,对于指导河道砂体的精细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河流相地层自旋回沉积、沉积间歇面的作用、河型和砂体叠置样式的变化以及基准面旋回的级次的划分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在开发阶段进行高精度层序对比时,难度更大。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河流相模式的特点,充分利用河流相岩相、相序的组合特征随空容纳空间规律性变化,结合各种关键面的约束控制、油水界面在小层内部空间的分布位置以及河道的切割充填作用,进行精细河流相小层划分对比。旨在摸索一套油田开发中后期河流相高精度层序划分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导油田的生产开发。并以渤海Q油田明化镇组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河流相 开发阶段应用 渤海Q油田
下载PDF
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与河流类型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周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88-193,共6页
在分析基准面变化对河流沉积作用方式的影响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野外露头观察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河流相地层层序中的体系域与河流类型之间的关系。低水位体系域主要由辫状河流的砂砾质沉积物组成,河道的彼此切割造成在垂向上互相叠... 在分析基准面变化对河流沉积作用方式的影响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野外露头观察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河流相地层层序中的体系域与河流类型之间的关系。低水位体系域主要由辫状河流的砂砾质沉积物组成,河道的彼此切割造成在垂向上互相叠覆、横向上连片分布的砂体。低水位的后期可能出现曲流河沉积。水进体系域有利于网状河流沉积,主要由细粒的溢岸沉积物组成,其中夹着一些较窄的带状河道砂体。如果可容纳空间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沉积物的堆积速度,水进体系域中可能会出现湖泊相或海相夹层。高水位体系域主要是由曲流河沉积物组成,其中也可出现网状河沉积。物源区的构造抬升可能会造成河流相地层中的Ⅱ型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 河流类型
下载PDF
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与地层等时对比 被引量:24
4
作者 胡光明 王军 +1 位作者 纪友亮 贾爱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5-751,共7页
已有的河流层序地层模式在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体系域的划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苏里格气田盒8段河流相准层序对比,发现河谷中存在阶梯状河流阶地。现代河谷地貌的研究表明,这种阶地是构造抬升过程中,次级间歇性构造抬升导致... 已有的河流层序地层模式在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体系域的划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苏里格气田盒8段河流相准层序对比,发现河谷中存在阶梯状河流阶地。现代河谷地貌的研究表明,这种阶地是构造抬升过程中,次级间歇性构造抬升导致河流下蚀与侧蚀—沉积交替的结果。而构造下降过程所引起的基准面上升和可容空间增速的变化又影响了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考虑构造运动在河流层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河流阶地与相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修正了Wright等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认为构造运动控制了河流层序的发育,构造上升半旋回形成水退体系域,为一系列相对等时的阶地,构造下降半旋回形成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为构造抬升早期形成的河谷充填物,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与Wright等的含义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层序地层模式 河流阶地 等时对比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河流层系储层立体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世忠 杨清彦 刘维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4,共4页
用评价井网按结构层次建立“层系内单储层空间分布格架” ,并预测单砂体 ;在此基础上优选关键元进行层系的垂向综合评价 ,区分主力、非主力油层 ;采用单砂体垂叠进行平面评价 ,预测砂岩及油层发育区块 ;由此实现河流层系的精细立体综合... 用评价井网按结构层次建立“层系内单储层空间分布格架” ,并预测单砂体 ;在此基础上优选关键元进行层系的垂向综合评价 ,区分主力、非主力油层 ;采用单砂体垂叠进行平面评价 ,预测砂岩及油层发育区块 ;由此实现河流层系的精细立体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层系 储层 立体综合评价 河流沉积 油层
下载PDF
利用河流阶地限定活动褶皱的类型和生长机制:运动学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杰 Scharer K M +1 位作者 Burbank D W 王昌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3-529,共17页
与生长地层类似,在活动褶皱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河流阶地堆积、阶地面与褶皱陡坎记录了褶皱发育的详细过程,其基本几何结构主要受控于下伏褶皱生长的机制与类型。文中讨论了简单膝折带迁移(恒定翼间角)生长断弯褶皱与断展褶皱、翼旋转... 与生长地层类似,在活动褶皱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河流阶地堆积、阶地面与褶皱陡坎记录了褶皱发育的详细过程,其基本几何结构主要受控于下伏褶皱生长的机制与类型。文中讨论了简单膝折带迁移(恒定翼间角)生长断弯褶皱与断展褶皱、翼旋转(恒定翼长)滑脱褶皱、膝折带迁移滑脱褶皱、膝折带迁移-翼旋转联合作用以及弧形弯曲枢纽膝折带迁移褶皱作用下河流阶地的几何结构以及阶地面与下伏基座岩层间的角度关系,提出了这几类褶皱生长与河流阶地相互关系的运动学模型,同时考虑了河流加积和下切侵蚀作用对河流阶地最终几何结构的影响。在这些模型中,变形河流阶地和褶皱陡坎的基本几何结构既具有相似之处,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因此,通过对河流阶地和褶皱陡坎的细致填图、测量和测年,不仅可推断其下伏活动褶皱的生长变形机制,而且可以估算褶皱的隆升速率和控制褶皱生长的断层的滑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运动学模型 河流阶地褶皱陡坎翼旋转 膝折带迁移 生长地层
下载PDF
海上大型河流相稠油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廷礼 刘彦成 +2 位作者 于登飞 甘立琴 李珍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46,共6页
秦皇岛32-6油田是渤海湾亿吨级的大型整装河流相稠油油田,初期采用大井距、稀井网、一套层系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油田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油井产量快速递减,亟需进行开发调整。鉴于海上油田... 秦皇岛32-6油田是渤海湾亿吨级的大型整装河流相稠油油田,初期采用大井距、稀井网、一套层系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油田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油井产量快速递减,亟需进行开发调整。鉴于海上油田开发的特殊性,陆上已有的开发调整模式无法直接应用到海上油田。针对该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提出了适合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后水平井细分层系开发模式,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的高效开发,研究形成了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定量表征技术,层系重组、井网重构和水平井挖潜有机结合的立体挖潜技术,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油田采油速度提高了2.6倍,采收率提高了12.8%,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类似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河流相 高含水期 层间干扰 立体挖潜 构型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