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t Flux Apportionment to Heterogeneous Surfaces Using Flux Footprint Analysis
1
作者 彭谷亮 蔡旭晖 +3 位作者 张宏升 李爱国 胡非 Monique Y.LECLERC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Heat flux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Baiyangdian Heterogeneous Field Experiment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ootprint method. High resolution (25 m) Landsat-5 satellite imag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and cover as one o... Heat flux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Baiyangdian Heterogeneous Field Experiment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ootprint method. High resolution (25 m) Landsat-5 satellite imag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and cover as one of four surface types: farmland, lake, wetland, or village. Data from two observation sites in September 2005 were used. One site (Wangjiazhai)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heterogeneous surface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Baiyangdian: lake/wetland. The other site (Xiongxian) was on land with more uniform surface cover. An improved Eulerian analytical flux footprint model was used to determine “source areas” of the heat fluxes measured at towers located at each site from surrounding landscapes of mixed surface types. In relative terms results show that wetland and lake areas generally contributed most to the observed heat flux at Wangjiazhai, while farmland contributed most at Xiongxian. Given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type contributions, calculations were made to obtain the magnitudes of the heat flux from lake, wetland and farmland to the total observed flux and apportioned contributions of each surface type to th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Results show that on average the sensible heat flux from wetland and farmland were comparable over the diurnal cycle, while the latent heat flux from farmland was somewhat larger by about 30-50 W m-2 during daytime. The latent and sensible fluxes from the lake source in daytime were about 50 W m-2 and 100 W m-2 less, respectively, than from wetland and farmland. The results are judged reasonable and serve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flux apportionment over heterogeneous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lerian analytical model flux footprint heat flux heterogeneous surface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通量观测的footprint及源区分布 被引量:41
2
作者 赵晓松 关德新 +2 位作者 吴家兵 金昌杰 韩士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3,共7页
该文根据通量观测塔上2 0 0 3年12个月连续的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 (1994)的FSAM(TheFlux_SourceAreaModel)模型,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源区分布.结果表明:①源(汇)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不稳定条件下,传感器测得的通量信息源区比稳定条... 该文根据通量观测塔上2 0 0 3年12个月连续的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 (1994)的FSAM(TheFlux_SourceAreaModel)模型,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源区分布.结果表明:①源(汇)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不稳定条件下,传感器测得的通量信息源区比稳定条件时近,源区面积相对小;相同水平下非生长季的信息源区比生长季的信息源区大.②在主风方向2 0 0°~2 90°,生长季不稳定条件下,通量测量的信息源区(P =0 8)迎风方向范围在0~60 0m之间,垂直于迎风方向范围在-3 0 0~3 0 0m之间;稳定条件下,分别为0~15 0 0m ,-10 0 0~10 0 0m ;在非生长季相同大气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大些,而风向在0°~90°、90°~2 0 0°、2 90°~3 60°时,相同大气条件下,其范围与主风向生长季的范围近似.③12个月统计结果表明,76%的信息来自于西南至西北方相对均质的阔叶红松原始林,其中footprint取得最大值的源区在塔西南方10 0~40 0m范围内,几乎没有来自北偏东方向的城镇下垫面的信息,而在塔东南方0 5km以外的其他类型下垫面对通量测量的影响约3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源区 通量 分布 稳定条件 Source 大气条件 非生长季 2003年 观测资料 Area 基本特点 主风方向 300m 下垫面 信息 迎风 传感器 原始林 最大值 测量 垂直 风向 南方
下载PDF
山地森林下垫面湍流通量贡献区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张焱 张胤洲 +5 位作者 叶京 张峻搏 潘小乐 刘兰忠 王自发 程雪玲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6,共14页
通量贡献区是研究地—气间碳水热通量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FFP(Flux Footprint Prediction)模型分析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上黄站通量塔通量贡献区最大贡献度位置距塔体的距离(xcmax)、累计贡献达80%的最大延伸距离(x80)及其... 通量贡献区是研究地—气间碳水热通量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FFP(Flux Footprint Prediction)模型分析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上黄站通量塔通量贡献区最大贡献度位置距塔体的距离(xcmax)、累计贡献达80%的最大延伸距离(x80)及其覆盖面积(S80)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上黄站通量贡献区总体向东南方位延伸为主,西部次之,但夏季西部的通量贡献同样重要。此外,夜间和白天通量均以东南方向的贡献为主,但相对夜间,白天西部的通量贡献有所增加。(2)季节间通量贡献区的xcmax(8.25~14.42 m)、x80(169.38~235.23 m)和S80(24413.18~74723.86 m2)存在明显的差异。夜间xcmax、x80和S80明显大于白天。(3)通量贡献区延伸方向的季节(昼夜)间差异主要受风向变化影响,而xcmax、x80和S80的季节(昼夜)间的差异主要是由风速差异导致。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涡动通量塔的空间代表性,控制碳水热通量数据质量,理解通量变化特征,同时可服务于通量观测尺度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法 山地森林下垫面 通量贡献区 FFP模型
下载PDF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y Estimated by Three Analytical Models over a Subtropical Coniferous Plant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慧 温学发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654-666,共13页
Spatial heterogeneity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of eddy covariance data. The quantification of footprint climatology is fundamental to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budgets, as... Spatial heterogeneity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of eddy covariance data. The quantification of footprint climatology is fundamental to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budget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eddy covariance data, and upscaling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a tower flux to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s. In this study, we elucidate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ies and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m using the analytical FSAM (Flux Source Area Model), KM (Kormann and Meixner, 2001), and H (Hsieh et al., 2000) models based on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at two and three times the canopy height at the Qianyanzhou site of ChinaFLUX in 2003. The differences in footprints among the three models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underlying theories us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s. A comparison demonstrated that atmospheric stability wa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models. In neutral and stable conditions,the KM and FSAM values agreed with each other, but they were both lower than the H values. In unstable conditions, the agreement among the three models for rough surfaces was better than that for smooth surfaces, and the models showed greater agreement for a low measurement height than for a high measurement height. The seasonal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ies were a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tower and corresponded well to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which was north-northwest in winter and south-southeast in summer. The average sizes of the 90%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ies were 0.36 0.74 and 1.5-3.2 kin2 at altitudes of two and three times the canopy height,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sizes were ranked by season as follows: spring 〉 summer 〉 winter 〉 autumn. The footprint climatology depended more on atmospheric stability on daily scale than on seasonal scale, and i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lateral wind fluc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y covariance flux footprint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y model comparison
原文传递
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茂善 杨耀先 +4 位作者 马耀明 孙方林 陈学龙 王宾宾 朱志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5-884,共10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2009年全年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应用Foot-print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湍流观测数据的数据质量、质量评价及不同下垫面对湍流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纳木错(湖)地区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利用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2009年全年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应用Foot-print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湍流观测数据的数据质量、质量评价及不同下垫面对湍流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纳木错(湖)地区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别,导致地表通量分布不均匀,草地对地表通量的贡献最大;对不同大气层结状态,观测站周围200m范围内的地表通量贡献各不相同,上风向通量贡献源区较大,湍流发展较充分。在不稳定状态和中性状态下,纳木错地区地表通量数据质量较高,即白天观测的通量数据质量较高;在稳定状态下数据质量较低,即夜间的通量数据质量较差;纳木错地区的湍流通量受湖陆风和大气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木错(湖)地区 湍流通量 数据质量评价 footprint模型 非均匀下垫面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林通量足迹与源区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志祥 陈帮乾 +3 位作者 杨川 陶忠良 谢贵水 周兆德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分析影响橡胶林通量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利用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试验站50 m高通量观测塔2010年12个月连续的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的FSAM(Flux-Source AreaModel)模式,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橡胶林通量足迹与源... 为分析影响橡胶林通量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利用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试验站50 m高通量观测塔2010年12个月连续的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的FSAM(Flux-Source AreaModel)模式,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橡胶林通量足迹与源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大气不稳定状态时,通量各传感器测得的信息源区比大气稳定状态时源区面积相对较小;在相同贡献率水平下,大气稳定状态生长季节观测到的通量信息源区面积比非生长季节的信息源区面积大,大气不稳定状态非生长季节的通量信息源区面积比生长季节的信息源区面积大。(2)盛行风方向在110°~250°时,生长季大气不稳定情况下,通量测量的信息源区(P=80%)迎风方向范围在100~758 m之间,垂直于迎风方向范围在-251~251 m之间,非生长季大气不稳定情况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大些;生长季稳定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分别为173~1 858 m和-534~534 m,非生长季稳定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小些。(3)风向在0°~110°,250°~360°时,与盛行风方向上的通量信息源区面积相比,橡胶林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其通量信息源区面积范围明显要高,但在非稳定大气状态时,二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足迹 FSAM模式 源区 橡胶林 海南岛
下载PDF
夏季金塔绿洲近地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迪 吕世华 +2 位作者 陈世强 罗斯琼 权晓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5,共8页
选取2005年5月24日-6月18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的观测实验”中的3层CSAT3的实验数据,应用Schmid的FSAM(The Flux-Source Area Model)模型,分析了不同观测高度的通量贡献源区分布以及观测高度对通量贡献源区... 选取2005年5月24日-6月18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的观测实验”中的3层CSAT3的实验数据,应用Schmid的FSAM(The Flux-Source Area Model)模型,分析了不同观测高度的通量贡献源区分布以及观测高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大气层结条件下源区的分布以及稳定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大于不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并且随着观测高度的增加通量贡献源区会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塔绿洲 足迹 FSAM 通量贡献源区
下载PDF
生态系统碳通量估算中耦合涡度协方差与遥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严燕儿 赵斌 +1 位作者 郭海强 吴千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4-894,共11页
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截止目前,利用微气象学原理的涡度协方差技术是唯一能直接测定生物圈与大气间物质与能量通量的标准方法,成为国际通量观测网络的主要技术。但是涡度协方差技术的... 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截止目前,利用微气象学原理的涡度协方差技术是唯一能直接测定生物圈与大气间物质与能量通量的标准方法,成为国际通量观测网络的主要技术。但是涡度协方差技术的测定仍然是一种小尺度观测方法,其观测结果难于直接外推到更大尺度。同时,缺乏区域、跨尺度生态系统及其时空动态观测数据一直是限制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障碍,而遥感技术的发展可望在不远的将来使大尺度、高分辨生态系统变化的长期定量观测成为可能。这些问题在当今集中体现在如何建立通量—遥感的跨尺度观测体系,并有效地将有限的通量站点测量数据与大尺度遥感资料以及生态模型有机地结合。总结过去耦合涡度协方差技术与遥感技术的工作,主要在以下3个层面展开:①涡度协方差技术与遥感技术对碳通量估算的相互验证;②涡度协方差技术为遥感反演提供地面参数;③遥感观测解译辅助分析通量贡献区(footprint)。集中在这3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研究特点与进展,可望为未来在这个领域开展工作理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涡度协方差 MODIS 生态模型 贡献区分析
下载PDF
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军 党慧慧 +4 位作者 孔凡亮 岳宁 王刚 郭映 魏国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71-1579,共9页
通量贡献区是指对湍流交换过程有贡献的有效源(汇)区域,它与生态系统和大气间的通量交换密切相关。在实际观测中复杂的下垫面增加了通量观测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对通量贡献区评价能有效解决通量空间代表性的问题。为了研究半干旱区农田... 通量贡献区是指对湍流交换过程有贡献的有效源(汇)区域,它与生态系统和大气间的通量交换密切相关。在实际观测中复杂的下垫面增加了通量观测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对通量贡献区评价能有效解决通量空间代表性的问题。为了研究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在完整的作物生育期通量贡献区的变化特点,该文根据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兰州大学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通量观测塔2014年12个月连续的玉米农田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的FSAM模型对半干旱区玉米农田的通量贡献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的主风向是90°-180°(东南方向),次主风方向是270°-360°(西北方向);在主风向上,迎风方向非生长季的通量信息最远点大于生长季,而在垂直于迎风方向上则相反;生长季内迎风向通量信息最远距离呈现出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其中在抽雄期最小,垂直于迎风方向最大宽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大气稳定条件下通量贡献区面积比不稳定条件下大,且大气稳定条件下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8-92 m,垂直于迎风向?35-35 m;不稳定条件下则分别为7-83 m和-25-25 m。白天90%的通量源区分布在离观测塔9-86 m,夜晚源区分布在离观测塔10-100 m,垂直于迎风向由白天的-21-21 m增加到夜晚的?35-35 m。由FSAM模型测得的通量贡献区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农田生态系统的通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M模型 农田生态系统 通量贡献区 半干旱区 玉米农田
下载PDF
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CO2通量贡献区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江涛 周剑虹 +2 位作者 欧强 仲启铖 王开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8-594,共7页
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FSAM)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CO2通量贡献区(Footpri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5°~225°方向为生长季主风向,而315°~45°方向为非生长季主风向.(2)在生长季主风向... 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FSAM)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CO2通量贡献区(Footpri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5°~225°方向为生长季主风向,而315°~45°方向为非生长季主风向.(2)在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Footprint 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Xm)为96. 84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41. 04~378. 20 m、垂直迎风向-79. 73~79. 73 m 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 为75. 28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3. 83~257. 07 m、垂直迎风向-82. 29~82. 29 m 范围内.在非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Xm 为82. 68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6. 73~282. 49 m、垂直迎风向-120. 31~120. 31 m 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为56. 49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25. 90~179. 90 m、垂直迎风向-76. 30~76. 30 m 范围内.(3) 非主风向贡献区分布与主风向有相似的规律.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大气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均要大于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而在相同的大气稳定状态下,生长季的贡献区面积要大于非生长季.(4)在非生长季,主风向观测的垂直迎风向范围要远大于其他风向,这可能和该条件下的横向风速脉动标准差与摩擦风速的比值(σv / u?)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贡献区模型 滨海围垦湿地 通量贡献区
下载PDF
涡度相关技术实测农田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俊婷 胡振华 +2 位作者 张宝忠 周青云 彭致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6,共8页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实测的北京地区2013—2014年冬小麦通量数据,采用FSAM和KL模型,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不同风向、不同生育期通量源区范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整个小麦生育季,大气层结稳定和不稳定条件下,270°~360°方向...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实测的北京地区2013—2014年冬小麦通量数据,采用FSAM和KL模型,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不同风向、不同生育期通量源区范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整个小麦生育季,大气层结稳定和不稳定条件下,270°~360°方向风频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2%和37%,为主风方向。(2)不同生育期、不同大气层结的主风向源区存在一定差异,大气层结稳定时,上风方向通量源区范围在16.07~167.05 m之间变化;大气层结不稳定时,上风方向通量源区范围在13.73~153.66 m之间变化。且大气层结稳定时的源区面积均比不稳定层结的大,源区面积随生育期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从解析FSAM模型和拉格朗日KL模型的对比分析看,FSAM和KL模型估算距离观测点的最远距离分别为215.8和291.8 m,不同生育期2种模型估算结果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贡献区 FSAM模型 KL模型 冬小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典型下垫面通量印痕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紫昕 仲雷 +1 位作者 马耀明 傅云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0-1171,共12页
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影响地气通量观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通量印痕分布的研究对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模拟及其天气气候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印痕分析是研究通量观测信息空间代表性的重要方法,通量印痕模型FFP(Flux Footpr... 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影响地气通量观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通量印痕分布的研究对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模拟及其天气气候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印痕分析是研究通量观测信息空间代表性的重要方法,通量印痕模型FFP(Flux Footprint Prediction)为计算通量印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西藏珠穆朗玛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5个台站2013年观测数据,利用FFP模型对通量印痕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不同站点通量印痕分布的时空特点、具体影响因素,进而对观测台站架设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通量印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观测高度、风速、风向,下垫面类型为常绿针叶林的林芝站对观测高度、行星边界层高度较其他台站敏感。在青藏高原,使用三维超声风速仪观测数据得到的通量印痕的空间尺度为250~500 m。5个台站中珠峰站白天稳定层结时次最少,占白天数据点的15.69%,阿里站夜间不稳定层结时次最少,占夜间数据点的13.32%。在青藏高原5个台站夜间通量印痕比白天通量印痕范围更广、面积更大;夏季由于季风的影响,通量印痕轴线更趋向一致;纳木错站湖陆风是影响通量印痕的主要因素,珠峰站冰川风是影响通量印痕的主要因素,林芝站在5个站点中年平均风速最小,通量印痕最小,在5个站点中观测代表性最佳。为提高观测数据代表性,可考虑在珠峰站、纳木错站降低观测仪器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通量印痕 FFP模型
下载PDF
基于闪烁仪观测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通量印痕与源区分布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宁 张劲松 +4 位作者 孟平 黄辉 高峻 贾长荣 任迎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5-1186,共12页
参考Meijninger提出的适用于大孔径闪烁仪(LAS)法的印痕模型,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生长季2009年5~9月通量等观测数据,计算、分析了该森林生态系统的通量印痕及源区分布。... 参考Meijninger提出的适用于大孔径闪烁仪(LAS)法的印痕模型,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生长季2009年5~9月通量等观测数据,计算、分析了该森林生态系统的通量印痕及源区分布。结果表明:①以90%通量贡献区面积为测算对象,不同风向条件下,在大气不稳定时,东南风向时源区面积最小,为1.1547 km2,西南风下最大,为1.5237 km2;在大气层结稳定时,西北风向时源区最小,为1.7271 km2,西南风向时最大,为3.5289 km2。并且在大气不稳定时的源区面积均小于稳定条件下的面积。其中,大气层结稳定时面积最小的西北风向时的源区面积比不稳定时面积最大的西南风向时的源区面积还要大11.8%。②以90%通量贡献区面积为测算对象,晴天条件下,由于湍流交换的逐渐加强,上午源区面积由8:00的1.1483 km2减小到11:00的0.4518 km2。中午之后,湍流交换逐渐减弱,大气趋向稳定层结,源区面积由14:00的0.4779 km2增加到17:00的0.7137 km2。通量源区面积的日变化趋势与大气稳定状况和湍流交换变化趋势大致一致。③以80%通量贡献区面积为测算对象,受大气状况、风向及下垫面性状的影响,各月通量源区各不相同。2009年5~9月期间,各月源区面积分别为1.834、1.680、2.043、1.671、1.38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LAS) 人工混交林 显热通量 源区 印痕模型
原文传递
大孔径闪烁仪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2 位作者 郑宁 黄辉 高峻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3-1290,共8页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况下的显热通量(HLAS)。并采用通量印痕模型,对LAS法通量源区内由2台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得到的显热通量进行订正,得到源区内总显热通量值(HfEC)。分析LAS法与涡度相关法的显热通量测算或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LAS与HfEC的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3。说明在分析通量印痕和通量源区的基础上,采用LAS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涡度相关系统 迭代法 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 通量印痕 通量源区
原文传递
沈阳城市CO_2通量的足迹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庆宇 周广胜 王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82-1687,共6页
基于涡动法测量的沈阳市CO2通量资料,利用KM模型(Kormann-Meixner method)分析了沈阳市2008年供暖期前后CO2通量足迹及不同区域的贡献.同时,探讨了影响CO2通量的因子,并重点分析了交通和供暖对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暖对城市CO2体... 基于涡动法测量的沈阳市CO2通量资料,利用KM模型(Kormann-Meixner method)分析了沈阳市2008年供暖期前后CO2通量足迹及不同区域的贡献.同时,探讨了影响CO2通量的因子,并重点分析了交通和供暖对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暖对城市CO2体积分数有显著影响,较非供暖时期平均增加了102.54×10-6,CO2通量平均增加了10.74μmol.m-.2s-1.风向与源区也会显著影响CO2体积分数.CO2通量贡献率受风向、供暖、下垫面类型、交通和人口密集度等因素的影响.供暖期间住宅区的CO2通量贡献率夜晚大于白天,交通区的CO2通量贡献率白天大于夜晚.供暖期间交通区在白天和夜晚的单位面积CO2通量贡献率分别为住宅区的6.0和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CO2通量 足迹 KM模型 通量贡献率
原文传递
西北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琪 李平衡 +2 位作者 王权 郑超磊 徐璐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涡度相关仪通量值所代表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对于通量观测塔的选址、仪器安装高度的确定以及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试验场通量观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 涡度相关仪通量值所代表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对于通量观测塔的选址、仪器安装高度的确定以及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试验场通量观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荒漠区在大气稳定条件下90%的通量贡献区最远可以达到686.40m,通量贡献函数最大点的位置在162.50m;大气稳定时各风向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在生长末期均达到最大,生长初期和中期的源区变化因受到各风向风速和植被下垫面的影响而有差异;大气不稳定时不同生长时期各风向通量贡献区没有固定变化规律;通量源区大约有58.71%的信息来自于荒漠区通量观测塔西南至西北方,整个生长季生长末期通量贡献最多,所占比例为40.16%。由FSAM模型测得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荒漠生态系统下垫面的通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荒漠生态系统 通量贡献区 FSAM
原文传递
黑河流域中上游水热通量足迹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赛钰 王维真 徐菲楠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7-897,共11页
遥感技术是获取区域地表水热通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地面观测值对遥感估算水热通量进行验证时,存在空间尺度不匹配的问题,结合足迹分析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遥感蒸散发模型提供空间尺度匹配的验证数据。利用黑河流域上游阿柔超级站和... 遥感技术是获取区域地表水热通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地面观测值对遥感估算水热通量进行验证时,存在空间尺度不匹配的问题,结合足迹分析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遥感蒸散发模型提供空间尺度匹配的验证数据。利用黑河流域上游阿柔超级站和中游大满超级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对常用的3种水热通量足迹模型Kormann&Meixner(KM)模型、Kljun模型和Hsieh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比较和分析了3个模型单时次和日尺度的足迹结果差异,为足迹模型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服务于数据质量判别和遥感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①奥布霍夫长度(L)是KM模型和Hsieh模型的敏感因子,L值变化时,Hsieh的足迹结果变化大于KM,而Kljun模型对L的敏感程度不高;观测高度(z_(m))和侧向风速标准差(σ_(v))也是3个模型的敏感因子。②单时次30 min尺度上,KM和Hsieh的通量贡献源区大小和形状吻合较好,但与Kljun足迹结果存在显著差异;Kljun的源区范围明显较小,上风向通量贡献峰值明显大于KM和Hsieh,且上风向通量贡献峰值的位置明显小于另外两个模型。③日尺度上,3种足迹模型的水热通量源区形状相似,Kljun模型的源区范围最小。实验结果为足迹模型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服务于碳、水热通量数据质量判别和遥感模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仪 水热通量 足迹模型 通量贡献源区 黑河流域
原文传递
山地生态系统通量足迹遥感像元尺度空间代表性分析
18
作者 邬昌林 谢馨瑶 李爱农 《遥感学报》 EI 2024年第10期2632-2650,共19页
遥感技术是大尺度上估算地表碳、水和能量等通量的重要信息来源。全球涡度通量观测数据集已广泛用于遥感通量数据产品的生产和评价,因此,科学评估遥感像元尺度上通量足迹的空间代表性对于遥感通量产品建模、验证和生产尤为重要。本文选... 遥感技术是大尺度上估算地表碳、水和能量等通量的重要信息来源。全球涡度通量观测数据集已广泛用于遥感通量数据产品的生产和评价,因此,科学评估遥感像元尺度上通量足迹的空间代表性对于遥感通量产品建模、验证和生产尤为重要。本文选择中国西南典型山地生态系统—王朗山地遥感四川省野外观测研究站(简称王朗站)区域为研究对象,使用二维参数化足迹模型刻画了通量观测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解析了通量观测足迹在多个遥感像元尺度(30 m、60 m、120 m、250 m、500 m、1000 m、1500 m和2000 m)上的空间代表性。结果表明:在通量足迹的空间变化上,王朗站内不同观测塔通量足迹范围跨度较大(10—103 m)且对称性较低(通常在40%以下),因此在山地生态系统进行遥感模型及产品验证时需要更加关注通量足迹的空间代表性差异;在通量足迹的时序变化上,王朗站内日尺度上的足迹重叠性差异明显(0%—88%),结合时序变化的足迹特征可进一步提升高时间分辨率下的模型验证和产品精度;王朗研究区内落叶阔叶灌丛站点、落叶阔叶林站点和常绿针叶林站点等3个观测塔的高度为10 m、30 m和75 m,其分别在30 m、60 m和1000 m像元尺度取得对通量足迹的最佳空间代表性。总之,由于山区通量观测的高空间代表性局限于高空间分辨率(观测高度较低时)和中低空间分辨率(观测高度较高时)的遥感像元,认知通量足迹在不同遥感像元尺度上空间代表性的差异,结合多尺度遥感观测数据和时空尺度扩展方法,可促进山区生态系统参量估算和通量研究。本研究可为站点观测尺度扩展、山地生态系统遥感数据产品生产和地球系统模型验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像元 空间代表性 涡动技术 通量足迹模型 山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