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Used as a Profile Control Agent
1
作者 Hou Tianjiang Zhao Huating +2 位作者 Li Zongtian Zhao Puchun Xiao Lip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55,共6页
A large amount of residue from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has gradually accumulated and thus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waterflood oilfields. The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is a grey suspension, with a de... A large amount of residue from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has gradually accumulated and thus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waterflood oilfields. The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is a grey suspension, with a density of 1.08 g/cm^3, and mainly contains over 65% of light CaCO3, MgCO3, CaSO4, Fe2S3 and Ca(OH)2. This paper ascertains the effect of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on core perme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fields. Coreflooding tests in laboratory were conducted in two artificial cores and one natural core. Core changes were evaluated by cast model image analysis, mercury injection metho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resh water was injected into another natural core, which was plugged with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lif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has a strongly plugging capability, a resistance to erosion and a long effective life, and thus it can be used as a cheap raw material for profile control. In the past 8 years, a total of 60,164 m^3 of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has been used for profile control of 151 well treatments, with a success ratio of 98% and an effective ratio of 83.2%. In the field tests, the profile control agent increased both starting pressure and injection pressure of injectors, and decreased the apparent water injectivity coefficient,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intake profiles and lengthening average service life of injectors. 28,381 tons of additional oil were recovered from these corresponding oil wells, with economic benefits of ¥3,069.55×10^4 (RMB) and a remarkable input-output ratio of 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coreflooding test profile control agent permeability modification field application
下载PDF
海上高温高盐油藏层内沉淀深部调驱体系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郑玉飞 朱彤宇 +3 位作者 宫汝祥 李翔 覃庆波 柏溢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常规调驱体系因注入困难、耐温抗盐性差及价格昂贵,难以满足海上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需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以Na_(2)SiO_(3)为主剂的层内沉淀深部调驱体系。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多种方法对体系进行了配方优化和性... 针对常规调驱体系因注入困难、耐温抗盐性差及价格昂贵,难以满足海上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需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以Na_(2)SiO_(3)为主剂的层内沉淀深部调驱体系。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多种方法对体系进行了配方优化和性能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调驱体系的最佳母液配方组成为7%硅酸钠+30%沉淀控制剂A+1.0%沉淀控制剂B,该配方可与现场注入水中的成垢离子反应生成粒径为67.0~123.1 nm的颗粒,在向地层深部运移过程中由小到大逐渐聚并成粒径为42.6~47.4μm的无机沉淀,封堵水窜通道最终实现深部液流转向。该调驱体系耐温150℃,在50~500 mD岩心均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沉淀后封堵率可达95.9%,对于渗透率级差为8~20的双岩心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11.0%~16.4%。矿场试验表明,层内沉淀调驱体系注入性好、工艺简单,稳油控水效果显著,W油田A井组实施措施后日增油超25 m^(3),含水率平均下降13.3%,累计增油达到7675 m^(3)。技术对于海上高温高盐油田开发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沉淀 高温高盐 性能评价 深部调驱 矿场试验
下载PDF
华北油田可动凝胶调驱现场试验 被引量:32
3
作者 赫恩杰 杜玉洪 +2 位作者 罗承建 蒋明 吴行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8,72,共6页
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华北油田在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实施的可动凝胶调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7个区块阶段累积增油5.8×104t,综合含水率平均降低了10%,投入产出比达到1:3.试验结果表明,可动凝胶调驱能改善注水井、采油井的吸水和产... 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华北油田在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实施的可动凝胶调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7个区块阶段累积增油5.8×104t,综合含水率平均降低了10%,投入产出比达到1:3.试验结果表明,可动凝胶调驱能改善注水井、采油井的吸水和产液剖面,降低水、油流度比,从而降低油井的含水率及增加产油量.在注水开发经济效益变差的情况下,实施可动凝胶调驱的时机是越早越好;影响可动凝胶调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油藏开发现状,可动凝胶体系性能,注入方案的合理性,现场实施过程中的操作管理和监测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驱效果,应综合考虑调驱剂的用量及注入速度的关系、调驱与油水井措施的关系、调驱后续注水工作制度、周围未调驱油、水井动态等方面的问题.可动凝胶调驱是改善注水砂岩油田水驱状况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调驱 原油 采收率 深部调驱 矿场试验 华北油田 砂岩油藏
下载PDF
区块整体弱凝胶调驱矿场试验及效果 被引量:49
4
作者 唐孝芬 吴奇 +2 位作者 刘戈辉 顾树人 李红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利用弱凝胶在高渗透大孔道中的运移及低渗透小孔隙地层中的不可入性能 ,对存在高渗透通道的水驱油藏进行深部调驱试验 ,可以改善高含水开采期油层深部的非均质程度 ,实现油藏的稳油控水 (或增油降水 )。应用弱凝胶在辽河茨榆坨采油厂青... 利用弱凝胶在高渗透大孔道中的运移及低渗透小孔隙地层中的不可入性能 ,对存在高渗透通道的水驱油藏进行深部调驱试验 ,可以改善高含水开采期油层深部的非均质程度 ,实现油藏的稳油控水 (或增油降水 )。应用弱凝胶在辽河茨榆坨采油厂青龙台油田龙 11区块进行的整体调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 ,弱凝胶深部调驱可以有效地改善了严重非均质油藏高含水开采期的水驱开发效果 ,减缓了油田的自然递减速度 ,并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在实施 1 5a内 ,不考虑自然递减及其他作业措施的情况下 ,区块累积增油 712 6 1t ,产水量减少 14 0 5 4m3 ,投入产出比大于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区块调剖 弱凝胶 调驱剂 调剖剂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性能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39
5
作者 陈渊 孙玉青 +2 位作者 温栋良 田旭 高申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针对河南油田油藏物性特征及传统调剖效果差的问题,在确定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倍数的基础上,结合油藏物性计算出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初始粒径。通过流动试验测试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对单填砂管的封堵率及高低渗透率平行填砂管注聚合物纳米微... 针对河南油田油藏物性特征及传统调剖效果差的问题,在确定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倍数的基础上,结合油藏物性计算出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初始粒径。通过流动试验测试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对单填砂管的封堵率及高低渗透率平行填砂管注聚合物纳米微球后的采收率,结果表明:聚合物纳米微球对单填砂管的封堵率达到80.5%,单填砂管注入聚合物纳米微球后不同区域压力波动幅度不同,表明微球在填砂管中发生了运移、封堵、弹性变形、再运移和封堵过程;聚合物纳米微球优先进入并封堵高渗透率填砂管,改变高低渗透率填砂管的非均质性,启动低渗透率填砂管内原油,高低渗透率填砂管整体采收率提高20.5%。柴9井的试验表明,注水井注入聚合物纳米微球后,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升高,吸水剖面发生显著变化,与其对应的油井产油量增加。采用聚合物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可以实现深部调剖,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深部调剖 提高采收率 现场试验 河南油田 柴9井
下载PDF
渤海SZ36-1油藏深部调剖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唐孝芬 刘玉章 +4 位作者 向问陶 刘戈辉 江如意 覃和 潘伟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渤海SZ36-1油田具有油田水矿化度高、砾石充填完井及平台生产空间狭小等特点,常规深部调剖剂的溶解及耐盐性不能满足该油田深部调剖的要求.研制出抗盐速溶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剂(RNSTP-CTm),它由梳形抗盐聚合物、间苯二酚及复合助... 渤海SZ36-1油田具有油田水矿化度高、砾石充填完井及平台生产空间狭小等特点,常规深部调剖剂的溶解及耐盐性不能满足该油田深部调剖的要求.研制出抗盐速溶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剂(RNSTP-CTm),它由梳形抗盐聚合物、间苯二酚及复合助剂等组成.室内及现场试验均表明,该调剖剂在高矿化度盐水中能迅速地分散溶解,适宜在温度40~70℃、矿化度40g/L以下的油藏和作业空间受限的海上油田及陆地油田进行注水井深部调剖.SZ36-1-A21井深部调剖试验后,井组日增油50~60t、有效期超过1a,累计增油超过万吨,取得了良好的深部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调剖剂 深部调剖 聚合物凝胶 SZ36—1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粉煤灰调剖剂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唐长久 张志远 +1 位作者 黄志华 周旭煌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5年第2期33-41,共9页
粉煤灰是燃煤火电厂的燃后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在油田开发中作为调剖剂具有很好的理化特性。本文对粉煤灰的粒度、化学成分、水化特性以及电镜分析资料等进行了研究。经过室内筛选、与多种添加剂的复配以及岩心试验等,成功地开发... 粉煤灰是燃煤火电厂的燃后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在油田开发中作为调剖剂具有很好的理化特性。本文对粉煤灰的粒度、化学成分、水化特性以及电镜分析资料等进行了研究。经过室内筛选、与多种添加剂的复配以及岩心试验等,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新型、廉价的颗粒调剖剂。通过19井次的现场调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悬浮体系 现场试验 油田注水 调剖剂
下载PDF
大老爷府低渗透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立民 侯吉瑞 +4 位作者 宋新民 沈平平 王德元 仲国生 潘云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大老爷府油田渗透率低、微裂缝发育、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开发过程中无效水循环严重、采收率低、综合含水高,因此需要进行油藏深部调剖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通过评价羟丙基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交联聚合物冻胶在油藏中的运移、成胶时... 大老爷府油田渗透率低、微裂缝发育、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开发过程中无效水循环严重、采收率低、综合含水高,因此需要进行油藏深部调剖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通过评价羟丙基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交联聚合物冻胶在油藏中的运移、成胶时间、选择注入性及封堵强度等性能,确定该调剖剂完全适合大老爷府的油藏条件。矿场试验后,各注水井的注水压力逐渐升高,平均升高0.65MPa,区块整体达到了增油降水效果。研究认为: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油藏,在高含水开发期通过调剖,可以达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针对具体的油藏条件,有目的的开发合适的调剖体系,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正确评价,则是保证调剖试验成功的关键;羟丙基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交联聚合物凝胶可以实现油藏深部调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深部调剖 矿场试验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流线模型的深部调剖影响因素分析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樊兆琪 程林松 +2 位作者 黎晓茸 贾玉琴 戴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流线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效果评价与指标预测等方面。通过建立深部调剖流线模型,对比分析了注入调剖剂前后流线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渗流场变化模式。在流线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调剖位置、调剖时机... 流线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效果评价与指标预测等方面。通过建立深部调剖流线模型,对比分析了注入调剖剂前后流线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渗流场变化模式。在流线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调剖位置、调剖时机、封堵率、注入浓度对调剖效果的影响,进而引申出深部调剖矿场试验中的关键指标。结合某试验区实际井组评价了影响矿场试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对同类区块开展深部调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模型 深部调剖 影响因素 矿场试验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多段塞凝胶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兵 蒲春生 +1 位作者 于浩然 桑海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了研究多段塞调剖剂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调剖机理及效果,通过室内可视化裂缝模型,研究了多段塞调剖剂对单一裂缝封堵及对复合裂缝系统调剖物理过程,阐述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多段塞调剖机理,并在延长东部油田进行了多段塞深部调剖矿场试... 为了研究多段塞调剖剂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调剖机理及效果,通过室内可视化裂缝模型,研究了多段塞调剖剂对单一裂缝封堵及对复合裂缝系统调剖物理过程,阐述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多段塞调剖机理,并在延长东部油田进行了多段塞深部调剖矿场试验。室内实验及矿场试验表明:对于单一裂缝,多段塞调剖封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凝胶充填阶段和凝胶压实阶段,小段塞多轮次注入调剖剂比大段塞连续注入的后水驱压力梯度提高2倍以上;对于复合裂缝系统,多段塞调剖封堵过程则包含三个阶段:调剖剂选择性进入阶段、凝胶充填阶段和凝胶压实阶段,最终使裂缝系统吸水剖面得到最大改善。延长东部油田试验区经过多段塞深部调剖后,注水井都已正常注水,注水压力由0.25 MPa上升到8.5 MPa,注水量由2.0 m3/d上升到8.0 m3/d,油井日增油量为2.52 t,油井平均含水率由90%以上降至71.7%,多段塞深部调剖技术获得了较好的矿场试验效果,可作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增油降水措施的优选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多段塞凝胶 调剖 裂缝模型 矿场试验
下载PDF
新型组合调驱技术在裂缝性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长久 张震 +2 位作者 唐颖 周隆超 安玉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针对江苏油田高含水期裂缝性油藏封堵面临调驱体系不能进入储层深部和因裂缝影响程度不清而无法建立有效封堵难题,开展了"多功能无机凝胶"及"有机智能凝胶"调驱剂筛选、性能评价研究,明确了裂缝性油藏调驱技术对策... 针对江苏油田高含水期裂缝性油藏封堵面临调驱体系不能进入储层深部和因裂缝影响程度不清而无法建立有效封堵难题,开展了"多功能无机凝胶"及"有机智能凝胶"调驱剂筛选、性能评价研究,明确了裂缝性油藏调驱技术对策。真75井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井组调驱后平均日增油量达6.5 t,平均含水率下降3.6%。新型组合调驱技术是治理高含水期裂缝性油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裂缝性油藏 调驱剂 性能评价 矿场试验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1
12
作者 王代流 肖建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颗粒粒径和溶胀性能是影响调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交联聚合物微球在高含水、强非均质性油藏深部调驱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粒径实验、岩心驱替实验等对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微...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颗粒粒径和溶胀性能是影响调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交联聚合物微球在高含水、强非均质性油藏深部调驱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粒径实验、岩心驱替实验等对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在60℃条件下、用孤岛回注污水溶胀10d后,粒径中值增大了34倍;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单管封堵率大于92%,双管岩心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1%,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完全能够满足孤岛油田高渗透油藏深部调驱的要求。在GD2-24斜516井组实施了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深部调驱现场试验,注水井油压上升了2.9MPa,对应一线油井见效高峰期含水率下降了5.6%,单井平均增产原油5t/d。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是改善注水剖面和降低油井含水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微球 粒径 溶胀 调驱 矿场试验 孤岛油田
下载PDF
高强度吸水膨胀型堵水剂JBD的研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正良 肖传敏 佘跃惠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4,88,共3页
选用乙烯基阴、阳、非离子单体和有机硅交联剂及无机填料等合成了一种高强度吸水膨胀型树脂堵水剂—JBD,并探讨了其吸水膨胀性能和堵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JBD在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吸水膨胀性能,吸水膨胀后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JBD... 选用乙烯基阴、阳、非离子单体和有机硅交联剂及无机填料等合成了一种高强度吸水膨胀型树脂堵水剂—JBD,并探讨了其吸水膨胀性能和堵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JBD在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吸水膨胀性能,吸水膨胀后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JBD具有很好的抗温性能和选择性堵水效果,其抗温能力大于120℃,堵水率可达99%以上,而堵油率小于15%;JBD对水相的封堵强度达20MPa/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 吸水膨胀型堵水剂 JBD 研制 化学堵水 剖面调整 合成树脂 油田化学剂
下载PDF
凝胶微球调驱技术在王集油田矿场实践认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飞鹏 钱玉花 +3 位作者 王杰玲 田家领 杜雪花 韩吉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2-147,9,共6页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渗透层有效启动,水窜优势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井组平面上实现了注水受效方向改变,对应油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非均质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进一步挖潜剩余油的一项有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试验井采用凝胶微球调驱后,井组累计增油860多吨,累计降水1.2×104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凝胶微球 调剖 矿场试验 王集油田
下载PDF
海外河油田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宝华 唐纪云 吕晓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7-80,共4页
随着海外河油田进入“双高”注水开发期,油田产量也进入递减阶段,常规的周期注水、温和注水和分层注水、水井调剖等工艺措施,无法解决油层深层调整和改善平面矛盾等问题。采用大剂量的深度调剖,虽在一些油田取得一定效果,但只能一次性... 随着海外河油田进入“双高”注水开发期,油田产量也进入递减阶段,常规的周期注水、温和注水和分层注水、水井调剖等工艺措施,无法解决油层深层调整和改善平面矛盾等问题。采用大剂量的深度调剖,虽在一些油田取得一定效果,但只能一次性改善纵向剖面,且有效期缩短、成本高。针对这些情况,在海1块开展了“LPS”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现场试验,并取得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河油田 交联聚合物溶液 深部调驱 试验研究 采收率 稳油控水 驱油机理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微生物”联合调驱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剑 李斌 +1 位作者 白玉军 黄先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针对安塞侯市低渗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中平面与纵向矛盾大、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调驱联作技术能明显提高岩心采收率。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微球体系与微生... 针对安塞侯市低渗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中平面与纵向矛盾大、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调驱联作技术能明显提高岩心采收率。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微球体系与微生物配伍性良好。矿场试验后,注水井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压降指数增大,试验区原油性质改善,流动性增强,起到控水增油作用,有效期达6个月以上。联作技术比单一提高采收率技术更具优势,可有效调整吸水剖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裂缝性油藏 聚合物微球 微生物 联合调驱 物理模拟 矿场试验
下载PDF
分子体凝胶驱油调剖体系性能评价和矿场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宜强 沈传海 景贵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了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达到深部调剖的效果,采用由聚丙烯酰胺和适当浓度交联剂组成的分子体凝胶调剖体系.通过岩心实验,测定残余阻力系数达到83.5;采用分子体凝胶+聚合物溶液组合段塞在非均质岩心上做深部调剖驱油实验,测定在初始水... 为了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达到深部调剖的效果,采用由聚丙烯酰胺和适当浓度交联剂组成的分子体凝胶调剖体系.通过岩心实验,测定残余阻力系数达到83.5;采用分子体凝胶+聚合物溶液组合段塞在非均质岩心上做深部调剖驱油实验,测定在初始水驱的基础上提高原油采出程度30%以上;在矿场试验中,通过大剂量的分子体凝胶+聚合物溶液组合段塞调驱,注水井吸水剖面大大改善,产油井含水率明显下降,采油量上升.说明分子体凝胶能够改善波及系数,增加水驱含油面积,大大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体凝胶 驱油 深部调剖 矿场试验
下载PDF
抗盐胶态分散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家忠 王正良 +1 位作者 王志永 石博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4,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抗盐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抗盐CD胶 (ColloidalDispersionGels) ,它由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浓度 80 0~ 15 0 0mg/L)、醋酸铬 (浓度 80~ 160mg/L)和甲醛 ( 2 0 0~ 4 0 0mg/L)等组成 ,具有抗盐性能好 (接近10 0 0 0 0万m...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抗盐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抗盐CD胶 (ColloidalDispersionGels) ,它由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浓度 80 0~ 15 0 0mg/L)、醋酸铬 (浓度 80~ 160mg/L)和甲醛 ( 2 0 0~ 4 0 0mg/L)等组成 ,具有抗盐性能好 (接近10 0 0 0 0万mg/L)、封堵效果佳的特点。现场试验 18井次 ,有效 16井次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深度 剖面调整 CD胶 抗盐特性 研究 矿场试验 抗盐胶态分散凝胶
下载PDF
生物聚合物深部调剖技术室内及矿场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兆胜 王岚岚 +3 位作者 吕振山 陈栗 江海英 宫利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了探讨老油田高含水后期生物聚合物深部调剖的可行性,将代谢产出生物聚合物的菌种及其营养液连续注入地层,封堵裂缝及大孔道,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对菌种及其代谢产出生物聚合物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岩心注入能力、聚合物产出能力及封... 为了探讨老油田高含水后期生物聚合物深部调剖的可行性,将代谢产出生物聚合物的菌种及其营养液连续注入地层,封堵裂缝及大孔道,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对菌种及其代谢产出生物聚合物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岩心注入能力、聚合物产出能力及封堵调剖机理.通过油井堵水、水井深部调剖矿场试验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确定了生物聚合物深部调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室内物理模拟驱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提高原油采收率9%,矿场油井堵水增油647t.对注水井深部调剖后,周围油井含水率下降7.7%~64.5%,有效期达12~20个月.生物聚合物深部调剖设备简单,施工简便,有效期长,成本低,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生物聚合物 堵水调剖 封堵机理 原油采收率 矿场试验 吉林油田
下载PDF
濮城油田Es_2^(上)(2+3)油藏“2+3”调驱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家印 李科生 +3 位作者 宋洪锋 宋运武 邵理战 卢素萍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03-104,共2页
“2+3”调驱技术是将调剖与驱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驱油、调剖的协同效应,依靠前期调剖,扩大了后续驱油剂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最大限度发挥驱油剂的驱油效率。通过筛选适合濮城油田Es_2~上(2+3)油藏地层条件的驱油剂和调剖剂用于现场试验... “2+3”调驱技术是将调剖与驱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驱油、调剖的协同效应,依靠前期调剖,扩大了后续驱油剂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最大限度发挥驱油剂的驱油效率。通过筛选适合濮城油田Es_2~上(2+3)油藏地层条件的驱油剂和调剖剂用于现场试验,提高了油井产油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剖面调整 驱油剂 调剖剂 驱油效果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