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onic Rudder Buzz on Tailless Flying Wing UAV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军 马晓平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5年第1期61-69,共9页
Transonic rudder buzz responses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r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dynamics(CFD/CSD)loosely method are analyzed for a tailless flying 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The Reynolds-a... Transonic rudder buzz responses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r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dynamics(CFD/CSD)loosely method are analyzed for a tailless flying 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equations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based on the detailed aerodynamic and structural model are established,in which the aerodynamic dynamic meshes adopt the unstructured dynamic mesh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pring-based smoothing and local remeshing methods,and the lower-upper symmetric-Gauss-Seidel(LU-SGS)iteration and Harten-Lax-van Leer-Einfeldt-Wada(HLLEW)space discrete methods based on the 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turbulence model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aerodynamic force.The constraints of the rudder motions are fixed at the end of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flying wing UAV,and the structural geometric nonlinearities are also considered in the flying wing UAV with a high aspect ratio.The interfaces between structural and aerodynamic models are built with an exact match surface where load transferring is performed based on 3Dinterpolation.The flying wing UAV transonic buzz responses 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structural coupling method are studied,and the rudder buzz responses and aileron,elevator and flap vibration responses caused by rudder motion are also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attack,height,rotating angular frequency and Mach number under transonic conditions on the flying wing UAV rudder buzz responses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can be regard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lying wing UAV engineering vibrat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ing 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BUZZ CFD/CSD transonic flow geometric nonlinearities
下载PDF
倾转机翼旋翼无人机倾转过渡状态数值模拟
2
作者 王宗辉 杨云军 +1 位作者 赵弘睿 赵佳祥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共11页
倾转机翼旋翼无人机相较于传统构型倾转旋翼机能够显著改善悬停状态旋翼尾迹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提高飞行效率。针对该构型无人机具有复杂非定常气动特性的连续倾转过渡过程,采用由经典的分离涡模拟方法(DES)改进得到的延迟分离涡模... 倾转机翼旋翼无人机相较于传统构型倾转旋翼机能够显著改善悬停状态旋翼尾迹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提高飞行效率。针对该构型无人机具有复杂非定常气动特性的连续倾转过渡过程,采用由经典的分离涡模拟方法(DES)改进得到的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DDES)对其进行流场气动干扰计算,倾转过渡过程中无人机前飞速度、旋翼桨距角、机身与固定翼迎角以及短舱倾转角都随时间动态变化。通过与无倾转机翼传统构型对比,分析了倾转过渡过程气动性能变化以及流场机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倾转初始状态无人机受到旋翼下洗流影响较小,在30°短舱倾转角以前的倾转过程,由于倾转机翼段阻力增大,导致旋翼需用拉力增大。倾转机翼段在倾转过程中产生的分离涡与旋翼下洗流尾迹产生碰撞干扰,导致在机翼翼梢位置产生更大的尾迹干扰区域,并且对内侧固定翼翼梢产生下洗效果,降低了整机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机翼 无人机 延迟分离涡模拟 倾转过渡 气动干扰 非定常气动特性
下载PDF
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直驱混合动力系统验证设计与试验建模方法
3
作者 郑育行 张勋 +2 位作者 安斯奇 唐庆如 张启悦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9,共13页
针对传统复合翼垂直起降(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VTOL)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垂直机动时间短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应用油电混动技术的直驱混合动力系统拓扑结构。面向起飞质量约15~20 kg的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针对传统复合翼垂直起降(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VTOL)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垂直机动时间短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应用油电混动技术的直驱混合动力系统拓扑结构。面向起飞质量约15~20 kg的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对直驱混合动力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开发与选型,设计出了满足上述起飞质量下功率需求的直驱混合动力系统。为对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并在探究其特性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简化的直驱混合动力系统数学仿真模型,搭建了能够在地面模拟搭载直驱混合动力的复合翼垂起无人机飞行工况与工作模式的直驱混合动力系统地面一体化验证平台。基于此验证平台,设计了直驱混合动力系统特性一体化探究试验方案,采用试验建模法建立了简化的直驱混合动力系统的稳态与动态数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实物对比试验分析法,验证了试验方案的可行性与模型准确性。直驱混合动力系统配装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搭建飞行验证平台并完成垂直机动飞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全系统工作正常,飞行验证平台垂直机动时间超过预期指标。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直驱混合动力系统设计方法是正确且有效的,动力系统具有良好的功率输出表现,能够改善复合翼垂起无人机垂直机动时间短的固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 无人机 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直驱混合动力系统拓扑结构 油电混动 动力系统一体化验证平台 试验建模法 飞行验证平台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太阳能飞机可持续高度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昌敏 周洲 李盈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1-546,共6页
相对于常规动力型式的长航时飞机,尽量提高太阳能飞机的最大持续任务高度,更能体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显著优势。基于能量平衡,采用敏度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各总体参数对太阳能飞机可持续高度的影响及约束程度。参与分析的总体参数有各... 相对于常规动力型式的长航时飞机,尽量提高太阳能飞机的最大持续任务高度,更能体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显著优势。基于能量平衡,采用敏度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各总体参数对太阳能飞机可持续高度的影响及约束程度。参与分析的总体参数有各系统部件的"效率特性"参数、"重量特性"参数和设计指标中的飞行季节等。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有光伏组件效率及其面密度、结构面密度和二次电池比能量共同约束着可持续高度的上限;要实现跨季节或数年飞行时,飞行季节也约束着可持续高度的上限;另外,仅从能量采集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差值来看,太阳能飞机"有利"巡航高度约为10 km。所研究的结果能为太阳能飞机方案设计阶段中的总体参数选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太阳能飞机 可持续高度 飞行季节 总体参数 翼载荷
下载PDF
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航迹优化和自生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继广 陈欣 +2 位作者 李亚娟 王鑫 张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547,共12页
虚拟机动指令是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的基础,是制导回路和控制回路必要的输入。为了生成合理虚拟机动指令,提出了优化基本航路—建立机动数据库—战场信息匹配输出的机动飞行航路生成方法。由于复杂的机动动作可由基本机动动作组合而成,... 虚拟机动指令是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的基础,是制导回路和控制回路必要的输入。为了生成合理虚拟机动指令,提出了优化基本航路—建立机动数据库—战场信息匹配输出的机动飞行航路生成方法。由于复杂的机动动作可由基本机动动作组合而成,本文以飞翼无人机基本机动飞行动作为优化研究对象,提出了以飞翼无人机控制量变化率为优化参数、航迹片段建立约束条件的无人机机动航路优化方法。其中,机动飞行控制量变化率体现了无人机控制能力的限制;航迹片段约束体现了航迹准确和操作柔和的要求,并对无人机的筋斗、滚桶、盘旋机动进行了优化计算,介绍了机动数据库建立的方法。最后,以机动目标跟踪和有人机追击为设定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 航迹优化 机动数据库
下载PDF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翼布局无人机过渡飞行纵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祝小平 王睿 周洲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8-553,共6页
针对由两个主涵道风扇和一个前涵道风扇组成垂直升力部件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翼布局无人机,估算出风扇推力和喷流/机翼的诱导气动力,考虑到过渡飞行过程的气动干扰明显和配平控制量变化较大的影响,并且为了防止无人机进入失效陡壁,提出... 针对由两个主涵道风扇和一个前涵道风扇组成垂直升力部件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翼布局无人机,估算出风扇推力和喷流/机翼的诱导气动力,考虑到过渡飞行过程的气动干扰明显和配平控制量变化较大的影响,并且为了防止无人机进入失效陡壁,提出一种预置飞行迎角加速到安全速度后,先关闭主涵道再关闭前涵道风扇的过渡飞行控制策略,分析了无人机平飞速度、涵道风扇入口来流、出口喷流对配平和过渡飞行纵向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涵道风扇的作用减小了过渡飞行的短周期稳定性、增加了长周期的阻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风扇 固定翼 垂直起降 诱导气动力 过渡飞行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柔性梁模型的大展弦比无人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满 宋笔锋 +1 位作者 焦景山 胡铁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864,共7页
高空长航时大展弦比无人机机翼结构刚度小,在飞行中变形幅度大且特征频率低,与无人机飞行动力学响应耦合,改变了无人机的飞行动力学特性。为研究其影响,对大展弦比机翼结构进行空间梁假设,利用Hodges本征梁动力学模型,结合大展弦比气动... 高空长航时大展弦比无人机机翼结构刚度小,在飞行中变形幅度大且特征频率低,与无人机飞行动力学响应耦合,改变了无人机的飞行动力学特性。为研究其影响,对大展弦比机翼结构进行空间梁假设,利用Hodges本征梁动力学模型,结合大展弦比气动力片条理论和准定常假设对无人机进行建模,计算配平状态下无人机的静变形。机翼柔性改变了无人机的纵向静稳定性,在不同推力分布下,计算并比较柔性无人机纵向静稳定性变化。计算不同飞行高度、结构刚度和有效载荷挂载情形下的无人机的纵向飞行品质,结果显示由于静弹性变形改变无人机配平状态下的俯仰转动惯量,导致无人机的纵向短周期频率减小,阻尼增大。由于机翼柔性的影响,无人机纵向长周期运动与结构弯曲变形运动发生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展弦比无人机 柔性机翼 气动弹性 静稳定性 飞行动力学
下载PDF
超柔性太阳能无人机纵向操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睿 祝小平 周洲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3-579,共7页
针对高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超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变形明显,与飞行动力学响应耦合,常规分析方法会引起较大误差的特点。本文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能够反映超柔性特性的结构/飞行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结合气动弹性引起的结构变形、... 针对高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超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变形明显,与飞行动力学响应耦合,常规分析方法会引起较大误差的特点。本文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能够反映超柔性特性的结构/飞行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结合气动弹性引起的结构变形、全机构型变化和气动导数变化,采用根轨迹法深入分析超柔性太阳能无人机的纵向稳定性;最后研究了气动弹性变形对纵向飞行控制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发现超柔性太阳能无人机的纵向特征根随机翼刚度变化很明显,尤其当刚度较小时将会出现短周期和一弯模态耦合、长周期不稳定等不利现象;采用刚性或静气动弹性模型设计得到的控制律增益偏小,同时控制机翼变形和飞行姿态可以得到更平滑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柔性无人机 气动弹性 耦合 稳定性 机翼变形抑制
下载PDF
飞翼无人机保形进排气系统动力数值模拟与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乐 周洲 +1 位作者 许晓平 王红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0,共8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别针对保形进气道和膨胀尾喷管风洞试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拟进排气动力边界条件的可靠性。再基于飞翼布局无人机双发动机布局下隐身与保形设计要求,设计了矩形进气口S弯进气道和圆矩形喷口尾喷管,...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别针对保形进气道和膨胀尾喷管风洞试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拟进排气动力边界条件的可靠性。再基于飞翼布局无人机双发动机布局下隐身与保形设计要求,设计了矩形进气口S弯进气道和圆矩形喷口尾喷管,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人机进排气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无人机全机气动性能及进排气三维流场特性。研究表明:1进排气使得飞翼无人机升阻特性有所下降,但低马赫数(0.5,0.6)下能改善无人机俯仰力矩特性;2随着马赫数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减小且畸变指数增加,而尾喷管轴向推力系数则升高,且推力性能保持较好;高马赫数(0.7)下进气道特性下降较快,设计时应多考虑飞行包线右边界;3侧滑角对于进气道性能影响较大,而尾喷管推力性能受侧滑角影响较小,设计时应多考虑进气道侧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无人机 保形进气道 膨胀尾喷管 进排气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轴向推力系数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无人机螺旋自主认知与改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汉桥 赵鑫 +1 位作者 周欢 王族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886,共8页
针对飞行器螺旋改出难题,研究无人机螺旋自主认知与改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飞行状态认知的无人机安全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无人机螺旋认知与改出控制器设计,分析螺旋成因,根据机载传感器提供的实时飞行参数信息,采用直觉模糊统... 针对飞行器螺旋改出难题,研究无人机螺旋自主认知与改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飞行状态认知的无人机安全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无人机螺旋认知与改出控制器设计,分析螺旋成因,根据机载传感器提供的实时飞行参数信息,采用直觉模糊统计判决与决策算法进行螺旋自主认知,最后考虑状态变量控制时序,并设计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完成无人机螺旋改出的制导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解决策略,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显著缩短螺旋改出所需时间,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螺旋 认知 改出 安全控制 控制器 控制时序 非线性动态逆 统计 决策 动态响应 飞行状态 攻角 角速率 自主 飞行控制
下载PDF
固定翼无人机定点飞行最优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爽 《自动化仪表》 CAS 2016年第5期13-15,共3页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路径规划复杂、航迹冗余、偏离度高等特点,通过建立三维空间空气动力学模型,标定预置坐标,根据常规气动布局下的空气动力学原理、PID算法、环境等因素对航迹网格点进行管理。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对如何准确、快速...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路径规划复杂、航迹冗余、偏离度高等特点,通过建立三维空间空气动力学模型,标定预置坐标,根据常规气动布局下的空气动力学原理、PID算法、环境等因素对航迹网格点进行管理。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对如何准确、快速地计算出连贯预定坐标的最佳路径进行了研究。飞控计算机通过动态对比、状态预测算法,对路径进行实时对比、矫正、重新规划,使无人机能沿着贯穿预定坐标的最佳路径完成既定飞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固定翼 航迹优化 最优路径 预定坐标 空气动力学模型 PID 状态预测 动态对比
下载PDF
折叠机翼无人机控制律接入时间优化算法研究
12
作者 刘蓉 肖颖峰 +1 位作者 梁瑾 姚呈康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6,共5页
为解决折叠机翼无人机在发射控制段受助推火箭阶跃力矩和展翼火箭旋转力矩双重干扰导致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难题,采用基于最优二次型的状态最优控制算法来计算控制律接入飞控系统参与控制的时间范围,并结合仿真试验,最终确定控制律接入飞... 为解决折叠机翼无人机在发射控制段受助推火箭阶跃力矩和展翼火箭旋转力矩双重干扰导致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难题,采用基于最优二次型的状态最优控制算法来计算控制律接入飞控系统参与控制的时间范围,并结合仿真试验,最终确定控制律接入飞控系统实施舵面控制的精确时间。在此优化控制方案下,飞控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振荡,恢复稳定状态。经过仿真试验验证,该优化算法将系统受到的双重力矩干扰共同作用的影响降低到较小,顺利解决了折叠机翼无人机发射段的控制难题,保证了无人机发射控制和飞行控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控制律 最优二次型 折叠机翼 飞行控制 接入时间
下载PDF
改进的TECS在VTOL倾转翼无人机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9-2245,共7页
以垂直起降(VTOL)倾转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优化了总能量控制系统(TECS)的核心算法,实现了固定翼模式下的大包线纵向解耦控制,同时设计了垂向速度限幅调节策略和失速保护策略,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降低了工程应用中参数适配的复杂性... 以垂直起降(VTOL)倾转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优化了总能量控制系统(TECS)的核心算法,实现了固定翼模式下的大包线纵向解耦控制,同时设计了垂向速度限幅调节策略和失速保护策略,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降低了工程应用中参数适配的复杂性。经过仿真验证、平原试飞和高原试飞验证,解决了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的超调,高度轨迹跟踪误差减小了19.9%,垂向速度限幅调节策略有效。失速保护策略只进行仿真测试,通过强突风干扰诱发失速保护,无人机迅速增大空速,保证了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 倾转翼 无人机 总能量控制系统 飞行包线 失速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