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Protection Capability of Flying-Whip Multifunctional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1
作者 张虎生 张宝■ +1 位作者 张庆明 刘长林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ot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flying-whip multifunctional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ERA) was performed, in which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 was made on the damage effect of the flying-whip&#...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ot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flying-whip multifunctional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ERA) was performed, in which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 was made on the damage effect of the flying-whip's geometrical figuration, material property and driven velocity on the long-rod armor-piercing-projectile. The moving velocity of the flying-whip driven by different explosives and the pressure attenuation law of shock wave travelling in the back plate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electric probe method and the manganin piezoresistive gauge techniqu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ased on a great quantity of experimental data were drawn: compared with the sandwich ERA the flying-whip multifunctional ERA has very good protection function against the long-rod armor-piercing-projectile, the shaped charge warhead and the anti-armor tandem warhead. In addition, the composite plate made of the armor-steel and rubber plate can lessen the vibration and shock of the main armor caused by the explosion of the 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ing-whip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armor protection detonating acceleration impact damage
下载PDF
Re-visiting the mass-flux model for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and the effect of plate thickness 被引量:4
2
作者 M.Mayseless S.Friling L.Misiuk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779-785,共7页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was originally model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lates in the cassettes were very thin.Hence their thickness could be ignored,and the thicknesses of the plates were considered only based ...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was originally model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lates in the cassettes were very thin.Hence their thickness could be ignored,and the thicknesses of the plates were considered only based on their areal mass density.In particular,it was assumed that the jet-plate interac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plates to jet-mass-flux ratio criteria for a specific jet velocity and diameter.In the present study,we extended this analysis,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mass-flux along the jet on the disruption effect by the two plates.In addition,we examined the thickness effect of the plates on the plate's effectiveness,replacing the steel plates by low-density materials like aluminum and polycarbonate.The mass-flux model was adjusted to account for the plate-thickness effect.It was found tha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keeping the areal weight unchanged,slightly increases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he cassette,in particular by the forward moving plate interacting with the center and the slow parts of the j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armor Shaped-charges JET DISRUPTION
下载PDF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disturbance of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s to jet penetration 被引量:10
3
作者 Xiang-dong LI Yan-shi YANG Sheng-tao LV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66-75,共10页
The disturbance of flat and V-shaped sandwich reactive armor configurations to shaped-charge jet is studied by a numerical approach. The disturbing and cutting effects of the two reactive armor configurations to the j... The disturbance of flat and V-shaped sandwich reactive armor configurations to shaped-charge jet is studied by a numerical approach. The disturbing and cutting effects of the two reactive armor configurations to the jet are successfully captured. The predicted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are in fair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X-ray photographic observations. The residual depth of penetration into a semiinfinitive homogeneous steel target behind the reactive armor is computed for a series of jet/armor parameters. For the flat configur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idual penetration depth i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for a normal impact while it is reduced up to 75% for an oblique impact. In comparison, the V-shaped configuration reduces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he jet to 90%, an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V-shaped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穿透深度 数值模拟 干扰 射流 渗透深度 X射线照相 数值方法
下载PDF
Data-driven prediction of plate velocities and plate deformation of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4
作者 Marvin Becker Andreas Klavzar +1 位作者 Thomas Wolf Melissa Renck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141-2149,共9页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is currently being actively developed as a protective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against ballistic threats such as kinetic energy penetrators and shaped-charge jets.Considering mobility,the...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is currently being actively developed as a protective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against ballistic threats such as kinetic energy penetrators and shaped-charge jets.Considering mobility,the aim is to design a protection system with a minimal amount of required mass.The efficiency of an ERA is sensitive to the impact position and the timing of the detonation.Therefore,different designs have to be tested for several impact scenarios to identify the best design.Since analytical models are not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ERA accurately enough and experiments,as well as numerical simulations,are too time-consuming,a data-driven model to estimate the displacements and deformation of plates of an ERA system is proposed here.The ground truth for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is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that are validated with experiments.The ANN approximates the plate positions for different materials,plate sizes,and detonation point positions with sufficient accuracy in real-time.In a future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from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RA with a given threat.Then,a measur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RA can be calculated.Finally,an optimal ERA can be designed and analyzed for any possible impact scenario in negligibl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Particle simulation Flash X-ray
下载PDF
爆炸载荷下拼接陶瓷板膨胀破碎行为及飞散特性研究
5
作者 史安顺 洪晓文 +3 位作者 秦超 樊雪飞 夏开朗 孙素杰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探究不同形状及尺寸的拼接陶瓷板在爆炸载荷下的膨胀破碎行为及飞散特性,对不同类型陶瓷平板药室的爆轰驱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陶瓷破片的粒径分布规律及陶瓷板不同位置处的破片速度和飞散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拼接陶瓷... 为探究不同形状及尺寸的拼接陶瓷板在爆炸载荷下的膨胀破碎行为及飞散特性,对不同类型陶瓷平板药室的爆轰驱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陶瓷破片的粒径分布规律及陶瓷板不同位置处的破片速度和飞散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拼接陶瓷平板的膨胀破碎过程大致相同。拼接陶瓷片数目对陶瓷平板形成的破片数目及质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大部分破片对软目标杀伤能力小;陶瓷破片均满足Rosin-Rammler分布且拼接陶瓷片尺寸及形状影响破片的平均特征尺寸系数λ和幂指数系数k。不同类型陶瓷板水平轴向和垂直轴向破片速度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边缘横向及边缘纵向破片速度变化趋势相同;陶瓷平板不同位置处的破片飞散角均在-1.75~1.75°内变化,因此其杀伤区域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陶瓷板 爆炸载荷 膨胀破碎 飞散特性 爆炸反应装甲
下载PDF
双层增强型爆炸反应装甲抗破甲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胡亚峰 陈维波 +2 位作者 李景荣 张凯 徐宏林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5,共7页
构建了基于模块化组合的双层增强型爆炸反应装甲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计算程序LS-DYNA,对其在0°、22°、45°、68°等4种侵彻角度下抗击某型制导弹药前级战斗部的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开展了飞行破甲试验验证,... 构建了基于模块化组合的双层增强型爆炸反应装甲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计算程序LS-DYNA,对其在0°、22°、45°、68°等4种侵彻角度下抗击某型制导弹药前级战斗部的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开展了飞行破甲试验验证,对冲击引爆效果以及钢板抛掷、切割、扰动射流的过程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侵彻角度≤45°时,2层ERA均被引爆;当侵彻角度>45°,ERA-2的引爆难度增大,残余射流无法从ERA-2作用场逃逸;当侵彻角度≥68°,只有ERA-1被引爆,残余射流无法从ERA-1作用场逃逸,飞行破甲(侵彻角度为46.5°)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论基本一致,分析得到了射流横向偏移速度随侵彻角度变化的关系式以及钢板连续干扰的时间区间,对毁伤评估模型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抗破甲能力 毁伤效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防攻顶技术研究
7
作者 杨青山 张建仁 +1 位作者 刘学柱 冯雄波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演变,坦克和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有效性一直在提升。首先对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干扰破甲弹机理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然后设计出一种高效的组合爆炸反应装甲,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 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演变,坦克和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有效性一直在提升。首先对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干扰破甲弹机理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然后设计出一种高效的组合爆炸反应装甲,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装甲能够有效干扰100型标准破甲弹的侵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爆炸反应装甲 破甲弹
下载PDF
射流斜侵彻薄层装药结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8
作者 梁宇 李如江 +1 位作者 张华申 王云鹏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揭示聚能射流以不同法线角侵彻时薄层装药反应装甲中夹层药的起爆和传爆规律,开展了聚能射流斜侵彻薄层装药反应装甲试验,并采用动态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夹药层单元反应情况。结果表明:聚能射流... 为揭示聚能射流以不同法线角侵彻时薄层装药反应装甲中夹层药的起爆和传爆规律,开展了聚能射流斜侵彻薄层装药反应装甲试验,并采用动态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夹药层单元反应情况。结果表明:聚能射流在引爆夹层药后,初始爆轰波传播方向与射流侵彻方向相同,且在起爆点周围形成半圆环状死区;随着爆轰增长,爆轰波绕过死区,在药层中继续稳定传播,波阵面呈椭圆形。拟合出某一时刻的爆轰波波阵面曲线公式,得到了法线角对爆轰波波阵面的影响规律:当法线角为0°时,爆轰波波阵面呈圆形;随着角度增大,波阵面变成椭圆形;法线角55~65°时,爆轰绕射现象使椭圆形长短径位置发生互换,导致夹层药单元全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装甲 薄层装药 侵彻角度 传爆机理 爆轰绕射
下载PDF
橡胶叠层装药反应装甲干扰聚能射流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华申 李如江 梁宇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降低爆炸反应装甲的附带损伤同时保证一定的防护性能,在爆炸反应装甲中夹入一层橡胶层,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橡胶叠层装药反应装甲,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法线角和橡胶层与炸药层位置关系对橡胶叠层装药反应装甲防护性能和附带损伤... 为降低爆炸反应装甲的附带损伤同时保证一定的防护性能,在爆炸反应装甲中夹入一层橡胶层,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橡胶叠层装药反应装甲,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法线角和橡胶层与炸药层位置关系对橡胶叠层装药反应装甲防护性能和附带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法线角65°时,橡胶层在前和炸药层在前2种结构的防护效果较橡胶复合装甲分别提升66.7%、26.7%;并且炸药层在前的结构产生了局部爆炸,其飞板速度较同厚度的“三明治”结构爆炸反应装甲降低了约75%,有效减小了爆炸反应装甲的附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橡胶叠层装药 聚能射流 防护性能 附带损伤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运动规律的数值仿真及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成 蒋建伟 +2 位作者 冯顺山 任晓雪 刘北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采用LagrangeAutodyn 2D程序 ,计算仿真实际尺寸的一代爆炸反应装甲盒 (REA)在起爆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的特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上下飞板和面板的速度相一致 ,上飞板与面板碰撞后将断裂 ,在上飞板和下飞板之间有一空... 本文采用LagrangeAutodyn 2D程序 ,计算仿真实际尺寸的一代爆炸反应装甲盒 (REA)在起爆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的特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上下飞板和面板的速度相一致 ,上飞板与面板碰撞后将断裂 ,在上飞板和下飞板之间有一空间可使主级装药射流无干扰通过 ,串联战斗部具有较小的延时时间 ,最佳的着靶姿态和较小的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仿真 爆炸反应装甲盒 串联聚能战斗部 延时时间 运动规律 反坦克导弹战斗部
下载PDF
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健 曹红根 周箭隆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为了提高串联战斗部侵彻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消除爆炸反应装甲对主射流的影响,对串联战斗部前级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前级EFP装药从起爆、成型到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 为了提高串联战斗部侵彻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消除爆炸反应装甲对主射流的影响,对串联战斗部前级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前级EFP装药从起爆、成型到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维轴对称拉格朗日算法计算得到了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各板的速度、直(孔)径和PBX9504炸药板内的冲击压力,得出了EFP对爆炸反应装甲穿而不爆的结论。通过EFP实弹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实验,证实了串联战斗部前级EFP对爆炸反应装甲穿而不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战斗部 爆炸成形弹丸 爆炸反应装甲 有限元
下载PDF
反应装甲与陶瓷复合装甲集成技术研究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慧英 沈兆武 刘天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得到抗弹性能较好的装甲,将反应装甲与陶瓷复合装甲集成。由长杆弹侵彻复合装甲的理论和撞击反应装甲时的动量定理,得出计算模型。据此模型进行了侵彻深度的数值计算,并证明相同面密度的集成装甲的抗弹性能明显优于陶瓷复合装甲。... 为了得到抗弹性能较好的装甲,将反应装甲与陶瓷复合装甲集成。由长杆弹侵彻复合装甲的理论和撞击反应装甲时的动量定理,得出计算模型。据此模型进行了侵彻深度的数值计算,并证明相同面密度的集成装甲的抗弹性能明显优于陶瓷复合装甲。根据此计算模型对集成装甲进行优化设计,以得到较轻和抗弹性能较好的装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侵彻效应 集成装甲 反应装甲 陶瓷复合装甲
下载PDF
双层反应装甲作用场参数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正祥 李刚 陈惠武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应用数值计算程序模拟了双层反应装甲在聚能射流作用下的爆炸过程,得到反应装甲在起爆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双层反应装甲飞板在不同起爆点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爆炸式反应装甲 作用场参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姬龙 黄正祥 顾晓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1-546,共6页
为了对付披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的装甲目标,有必要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进行系统研究。在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各飞板运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在不同装甲板斜置角和双层楔形角的条件下,... 为了对付披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的装甲目标,有必要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进行系统研究。在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各飞板运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在不同装甲板斜置角和双层楔形角的条件下,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作用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脉冲X光试验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装甲板斜置角和双层楔形角对爆炸作用场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使作用场作用时间提高了1.75倍,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双层爆炸反应装甲 弹轴线 脉冲X光试验 飞板速度
下载PDF
平面夹层炸药对射流干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毛东方 李向东 任丹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LS-DYNA)模拟了射流以不同入射角侵彻装有平面夹层炸药的靶板过程,并和无平面夹层炸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平面夹层炸药爆炸后,运动的面板和背板对射流有严重的干扰和切割效应,使射流偏转、弯曲、着靶点...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LS-DYNA)模拟了射流以不同入射角侵彻装有平面夹层炸药的靶板过程,并和无平面夹层炸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平面夹层炸药爆炸后,运动的面板和背板对射流有严重的干扰和切割效应,使射流偏转、弯曲、着靶点分散,导致侵彻能力下降。对于垂直侵彻,干扰不明显。对于斜侵彻情况,平面夹层炸药结构使射流的侵彻能力下降约58%~75%,干扰程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平面夹层炸药 射流 爆炸反应装甲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射流在薄钢板上的穿孔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建 王利霞 +1 位作者 刘丰旺 刘谦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了研究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切割和干扰作用,开展了射流对薄钢板穿孔规律的研究。借用半无限靶的开坑模型,应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加以修正,通过实验验证,可以用来计算薄钢板刚被穿透时的孔径,分析高速射流对薄板的扩孔过程,计算结果在射流高... 为了研究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切割和干扰作用,开展了射流对薄钢板穿孔规律的研究。借用半无限靶的开坑模型,应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加以修正,通过实验验证,可以用来计算薄钢板刚被穿透时的孔径,分析高速射流对薄板的扩孔过程,计算结果在射流高速段和成孔的初期阶段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薄钢板 开坑 反应装甲
下载PDF
长杆弹与爆炸式反应装甲平板飞散干扰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笠 赵国志 +2 位作者 沈培辉 杜忠华 杨玉林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43-144,147,共3页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爆炸式反应装甲干扰长杆弹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长杆弹与反应装甲面背板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用长杆弹的攻角和角速度的变化来描述干扰程度,并结合试验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长杆弹 爆炸反应装甲 干扰 攻角
下载PDF
反应装甲冲击引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玉玲 余文力 肖秀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研究了HM X基钝感炸药的机械感度。根据测试结果初步确定了反应装甲的装药配方,最终装药配方由改变模拟反应装甲上、下板的材料和厚度以及穿甲弹与反应装甲法线的夹角,用反应起始装药的引爆效果确定。结果表明,钝感炸药的撞击感度、摩... 研究了HM X基钝感炸药的机械感度。根据测试结果初步确定了反应装甲的装药配方,最终装药配方由改变模拟反应装甲上、下板的材料和厚度以及穿甲弹与反应装甲法线的夹角,用反应起始装药的引爆效果确定。结果表明,钝感炸药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均随HM X粒度的减小而降低,随钝感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反应装甲的装药配方为HM X 97%、钝感剂3%。从理论上分析了炸药粒度变化对机械感度影响的机理,以及在穿甲弹参数和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装甲装药结构对冲击引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反应装甲 装药 引爆
下载PDF
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飞板的运动规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姬龙 黄正祥 顾晓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3,共7页
根据单层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飞板运动规律,建立了双层楔形ERA飞板的运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由此计算出飞板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采用X光脉冲闪光测试系统对相应的实验进... 根据单层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飞板运动规律,建立了双层楔形ERA飞板的运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由此计算出飞板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采用X光脉冲闪光测试系统对相应的实验进行记录,结果表明:根据理论模型计算结的相互作用时间与实验测得数据吻合较好,且双层平行ERA较单层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提高了5倍,双层楔形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又较双层平行ERA的提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飞板运动 脉冲X光实验 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
下载PDF
NATO角和飞板速度对平板装药干扰射流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如江 沈兆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5-297,318,共4页
为研究射流轴线与飞板的夹角大小(NATO角)和飞板速度对反应装甲干扰聚能射流的影响,在分析飞板与射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飞板断续干扰射流频率的物理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了NATO角以及飞板速度对干扰射流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 为研究射流轴线与飞板的夹角大小(NATO角)和飞板速度对反应装甲干扰聚能射流的影响,在分析飞板与射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飞板断续干扰射流频率的物理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了NATO角以及飞板速度对干扰射流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扰频率在NATO角为40°-60°时会急剧增加,随着飞板速度的增加干扰频率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干扰频率 物理模型 反应装甲 射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