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on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induced by hypoxia 被引量:4
1
作者 Wei Yan Yu Fu Jiazhi Liao Limin Xia Min Luo Qian Zhu Dean Tian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9年第3期129-133,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expression in hypoxic HepG2 cells and the effect of FAK siRNA on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induced by hypoxia. Methods: HepG2 cells were cultured in 21... Objective: To study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expression in hypoxic HepG2 cells and the effect of FAK siRNA on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induced by hypoxia. Methods: HepG2 cells were cultured in 21% O2 and 1% O2.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after hypoxia treatment.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measure FAK expression. The siRNA expression vector pshRNA-FAK targeting the mRNA of FAK and vector pGensil-2 (as a control)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n transfected into HepG2 cells.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FAK. The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shRNA-FAK induced by hypoxia was analyzed by phalloidin. The migratory ability of HepG2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shRNA-FAK induced by hypoxia was analyzed by cell migration assay. Results: Hypoxia-treated cells displayed a more elongated shape with a large degree of cell detachment. FAK expression increased in hypoxic HepG2 cells. FAK protein level was decreased by 75.64% ± 3.12% (P 〈 0.01) after the pshRNA-FAK transfection. Hypoxia induced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However,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shRNA-FAK induced by hypoxia was inhibited in 1% O2. As cell migration assay showed, the migrating number of HepG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shRNA-FA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P 〈 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FAK in hypoxic HCC might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of HepG2 cells induced by hypoxia. Up-regulation of FAK expression may be one of mechanisms of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and inva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duced by hypox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HYPOXIA RNA interference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cytoskeletal arrangement
下载PDF
Expression,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focal adhesion kinase (pp125^(FAK)) during murine ectoplacental cone outgrowth in vitro 被引量:5
2
作者 ZHANG Chunyu DUAN Enkui +1 位作者 CAO Yujing ZENG Guoq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1998年第17期1473-1480,共8页
Mouse embryo implant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cludes trophoblast cells derived from ectoplacental cone (EPC) adhesion to and migration through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of uterine endometrium and invasion... Mouse embryo implant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cludes trophoblast cells derived from ectoplacental cone (EPC) adhesion to and migration through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of uterine endometrium and invasion into the decidua.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fibronectin (FN) is abundant in the decidua and is distributed pericellularly around each individual stromal cell, and its receptor (integrin α-5β-1) expression on trophoblast populations is up-regulated. The focal adhesion kinase, a 125 ku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p125 FAK), is tyrosine phosphorylated upon integrin engagement with its ECM ligand, and its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sites then serve as the binding sites which couple it with cellular proteins that contain Src SH2 or SH3 domains. Through these linkages, pp125 FAK may integrate multiple signals triggered by integrins. The model of EPC culture %in vitro% was used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pp125 FAK during EPC outgrowth on F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p125 FAK primarily expressed and distributed in cellular focal adhesions of the front edge of trophoblast outgrowth from EPC, and was localized in the peripheral region of the individual migrating trophblast cell; antibody or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to pp125 FAK inhibited EPC attachment and outgrowth, as well as trophoblast cells spreading and migration. This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pp125 FAK as an integrin-mediated signaling molecule was involved in EPC outgrowth %in vitro%,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rophoblast cells interaction with 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NECTIN INTEGRIN focal adhesion kinase(pp125 FAK) ectoplacental cone attachment outgrowth.
原文传递
Degradation of FAK-targeting by proteolytic targeting chimera technology to inhibit the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3
作者 XINFENG ZHANG SHUANG LI +8 位作者 MEIRU SONG YUE CHEN LIANGZHENG CHANG ZHERUI LIU HONGYUAN DAI YUTAO WANG GANGQI YANG YUN JIANG YINYING LU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4期679-690,共12页
Liver cancer is a prevalent malignant cancer,ranking third in terms of mortality rate.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primarily contribute to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of liver cance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low expr... Liver cancer is a prevalent malignant cancer,ranking third in terms of mortality rate.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primarily contribute to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of liver cance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low express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FAK),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Nevertheless,the efficacy of FAK phosphorylation inhibitors is currently limited.Thus,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FAK affects HCC metastasis to develop targeted therapies for FAK may present a novel strategy to inhibit HCC metastasis.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K expression and the prognosis of HCC.Additionally,we explored the impact of FAK degradation on HCC metastasis through wound healing experiments,transwell invasion experiments,and a xenograft tumor model.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s related to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was measured to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K PROTAC can degrade FAK,inhibit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CC cells in vitro,and notably decrease the lung metastasis of HCC in vivo.Increas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vimentin indicated that EMT was inhibited.Consequently,degradation of FAK through FAK PROTAC effectively suppressed liver cancer metastasis,holding significant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treating liver cancer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anti-neoplastic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focal adhesion kinase(FAK) Proteolytic targeting chimera technology(PROTAC)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 METASTASIS
下载PDF
阳性表达表皮钙粘蛋白增加G0/G1期人乳腺癌细胞比例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衡 沈敏雄 +4 位作者 梁玉龙 段玲玲 王丽影 徐贞 查锡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5-441,共7页
表皮钙粘蛋白 (E cadherin)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2 3 1和MDA MB 43 5转染野生型表皮钙粘蛋白基因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周期发现表皮钙粘蛋白阳性细胞生长变慢 ,更多细胞停滞在G0 /G1期 ,蛋白质印迹证实由G0 /G1期进入S期的重... 表皮钙粘蛋白 (E cadherin)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2 3 1和MDA MB 43 5转染野生型表皮钙粘蛋白基因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周期发现表皮钙粘蛋白阳性细胞生长变慢 ,更多细胞停滞在G0 /G1期 ,蛋白质印迹证实由G0 /G1期进入S期的重要调控分子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下降了 ,并发现表皮钙粘蛋白还能降低直接激活细胞周期蛋白 D1基因转录的 β 连环蛋白的蛋白质浓度 .蛋白激酶B (PKB)能通过抑制糖原合成激酶 3 β(GSK 3 β)的活性来抑制β 连环蛋白降解 ,并在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中普遍过表达 ,其表达同样受到了表皮钙粘蛋白的抑制 .并且在表皮钙粘蛋白阳性细胞中 ,作为PKB上游信号分子并能激活PKB的粘着斑激酶 (FAK)和整联蛋白相关激酶 (ILK)蛋白量也发生下降 ,能抑制PKB激活的PTEN蛋白量却增加了 .结果显示 ,表皮钙粘蛋白能通过降低乳腺癌细胞中的PKB蛋白浓度 ,并通过上游信号分子抑制PKB的激活 ,进而降低PKB对β 连环蛋白降解的抑制作用 ,导致 β 连环蛋白直接调控的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量下降 ,引起更多的细胞停止在G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钙粘蛋白 G0/G1期 人乳腺癌细胞 分子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D1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粘着斑相关非激酶对骨桥蛋白促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智敏 韩梅 温进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为阐明整合素 β3 粘着斑激酶 (FAK)信号途径在骨桥蛋白 (OPN)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 ,用FAK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粘着斑相关非激酶 (FRNK)选择性阻断FAK磷酸化 ,观察对OPN 整合素 β3 相互作用所激活的FAK信号通路的影... 为阐明整合素 β3 粘着斑激酶 (FAK)信号途径在骨桥蛋白 (OPN)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 ,用FAK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粘着斑相关非激酶 (FRNK)选择性阻断FAK磷酸化 ,观察对OPN 整合素 β3 相互作用所激活的FA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与OPN诱导VSMC迁移之间的关系 .外源性FRNK在VSMC中的过表达可显著抑制OPN诱导的VSMC迁移 ,使跨膜迁移细胞数下降 5 0 5 8% (P <0 0 5 ) .OPN刺激不但明显诱导FAK表达 ,而且还促进其磷酸化 .外源性FRNK对OPN诱导的FAK磷酸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使磷酸化型FAK水平比相应对照细胞下降5 9 1% ,但其对FAK表达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FRNK还具有下调整合素 β3 表达的作用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在转染FRNK的VSMC中 ,粘着斑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 ,粘着斑数量明显减少 .结果提示 ,整合素 β3 FAK是介导VSMC迁移的重要信号途径 ,外源性FRNK通过下调 β3 表达、抑制FAK磷酸化和减少粘着斑蛋白磷酸化及粘着斑形成等机制 ,减弱OPN刺激信号的跨膜转导及沿胞内途径传递 ,发挥抑制OPN促VSMC迁移的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粘着斑激酶 粘着斑相关非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迁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FAK、FAK pY397、Akt、NF-κB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玉英 陈克力 +5 位作者 潘凤 杨黎 李建军 向浏欣 何建明 梁后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FAK(FAK pY397)、Akt和细胞核因子(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与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表达。结果:...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FAK(FAK pY397)、Akt和细胞核因子(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与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82.43%、45.95%、52.70%和59.46%,除FAK pY397外,FAK、Akt、NF-κB均与正常结肠壁组织表达的差异显著(P<0.05)。FAK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不受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及位置、Dukes分期的影响。Akt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NF-κ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5),并且Akt、NF-κB表达与FA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AK、Akt、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Akt、NF-κB表达与FAK有显著正相关性,提示生存信号传导通路FAK/Akt/NF-κB在结直肠癌的发生、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AKT 核因子一KB 结直肠癌
下载PDF
FAK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少山 刘青光 +4 位作者 周振宇 姚英民 宋涛 昝献峰 孙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127,共5页
目的研究FAK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了52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K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了FAK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 目的研究FAK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了52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K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了FAK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FAK蛋白在3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了FAK表达与肝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FAK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0.48±0.12 vs.0.17±0.07;P<0.05)。FAK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FAK表达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生存率的因素。30例肝癌组织细胞质中广泛表达FAK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质内,阳性率为60%(18/30),癌旁组织阳性率为26.3%(8/30),10例正常肝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2/10)。结论 FAK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这与肝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也是判断肝细胞癌手术治疗预后的指标,提示FAK可能成为肝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FAK) 肝细胞癌 RT—PCR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下载PDF
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蕾 柳玉红 +4 位作者 邹桂华 龚静青 温寿青 邱立 汪春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FAK和Src在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检测FAK和Src在甲状腺癌细...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FAK和Src在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检测FAK和Src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结果:FA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年龄(P=0.000)、T分期(P=0.176)、N分期(P=0.000)、M分期(P=0.000)、临床分期(P=0.038)、局部复发(P=0.000)、淋巴结侵袭(P=0.014)以及与患者较低生存期(P<0.000 1)密切相关;Sr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N分期(P=0.000)、M分期(P=0.002)、淋巴结侵袭(P=0.000)、包膜侵袭(P=0.029)以及患者的较低生存期(P<0.000 1)密切相关。并且高表达FAK与Src的细胞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增高,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结论:FAK以及Sr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EMT的方式促进其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FAK SRC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学参数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的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6
9
作者 万伟峰 朱继 +2 位作者 方升 籍新潮 吕国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09,共5页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rüppel-like factor 8,KLF8)是KLFs家族中的一员.KLF8在羧基端含有3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域,用于与DNA结合.KLF8的转录受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kinase,FAK)、KLF1(erythroid krüppel-like facto...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rüppel-like factor 8,KLF8)是KLFs家族中的一员.KLF8在羧基端含有3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域,用于与DNA结合.KLF8的转录受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kinase,FAK)、KLF1(erythroid krüppel-like factor1)、KLF3(basic Krüppel-like factor)的调控.类泛素化是KLF8翻译后主要的修饰方式.KLF8在氨基端含有特定的PVALS/T基序,与辅助抑制因子C末端结合蛋白(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CtBP)相互作用,抑制调节区含CACCC元件的基因表达.此外,还可以通过招募辅助激活因子p300和p300/CBP相关因子(P/CAF)辅助激活靶基因的表达.同时,KLF8在细胞周期循环、细胞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致癌性转化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 上皮-间质转化(EMT) 粘着斑激酶(FAK) 细胞周期素D1
下载PDF
PTEN下调FAK磷酸化来抑制EGFR受体突变体引起的胶质瘤细胞侵袭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秀梅 王丽影 查锡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PTEN在胶质瘤中突变率达20%~40%,且PTEN缺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EGFRvⅢ同时存在EGFR表达的胶质瘤组织中。PTEN通过直接与FAK作用从而降低其酪氨酸磷酸化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EGFRvⅢ表达,PTEN缺失都是肿瘤细...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PTEN在胶质瘤中突变率达20%~40%,且PTEN缺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EGFRvⅢ同时存在EGFR表达的胶质瘤组织中。PTEN通过直接与FAK作用从而降低其酪氨酸磷酸化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EGFRvⅢ表达,PTEN缺失都是肿瘤细胞侵袭性增加的原因之一。PTEN功能的丧失可能是EGFRvⅢ表达的肿瘤进一步发展成恶性侵袭性肿瘤的原因之一。本文将探讨在EGFRvⅢ表达和PTEN缺失的肿瘤细胞中转入PTEN以观察其是否能抑制EGFRvⅢ所引起的肿瘤细胞的侵袭。方法:将野生型PTEN及其突变体分别导入人胶质瘤细胞U87ΔEGFR中,利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运动变化;免疫印迹实验检查FAK磷酸化变化;FAK表达载体来转染FAK磷酸化程度低的U87ΔEGFR-wtPTEN细胞,观察细胞侵袭运动变化。结果:PTEN和PTEN(G129E)能够抑制U87ΔEGFR细胞侵袭,并且下调FAK397位点磷酸化水平。U87ΔEGFR-wtPTEN细胞中FAK397位点磷酸化水平增加伴随着细胞侵袭能力的提高。结论:PTEN可能通过下调FAK397位点磷酸化水平来抑制EGFRvⅢ引起的胶质瘤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EGFRvm FAK 磷酸化 细胞侵袭 胶质瘤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KAI1、MRP-1、FAK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新允 刘婷 +4 位作者 朱丛中 李艳 孙锐 孙翠云 王爱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1-10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与多基因改变密切相关。目前Kang-ai-1(KAI1)、移动相关蛋白(motility-relatedprotein-1,MRP-1)和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3种基因在肺癌中的共同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这3...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与多基因改变密切相关。目前Kang-ai-1(KAI1)、移动相关蛋白(motility-relatedprotein-1,MRP-1)和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3种基因在肺癌中的共同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这3种基因的蛋白产物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包含240个点的肺癌组织芯片中KAI1、MRP-1和FAK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在肺癌原发灶中阳性率为25.9%,MRP-1为42.6%,与正常肺组织(100%)相比均显著下调;FAK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4.4%,与正常肺组织相比显著增高;KAI1、FAK两种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体类型及组织类型无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MRP-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有关,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差异显著,MRP-1与KAI1呈显著正相关,与FAK呈显著负相关。结论:KAI1、MRP-1和FAK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这3项指标对肺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遗传学 肺肿瘤/病理学 KAI1 MRP-1 FAK 组织芯片/诊断应用 诊断
下载PDF
蚯蚓纤溶酶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洪 沈珊珊 +1 位作者 张治国 陈宝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蚯蚓纤溶酶(EFE)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EF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通过细胞-基质粘附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与基质胶(matrigel)黏附性,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蚯蚓纤溶酶(EFE)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EF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通过细胞-基质粘附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与基质胶(matrigel)黏附性,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细胞内黏着斑激酶(FAK)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FE2、4、6uku/ml作用于SMMC-7721细胞能降低肝癌细胞与基质胶的黏附性(P<0.01)、降低SMMC-7721细胞的侵袭力及迁移能力(P<0.05或P<0.01);同时能够下调FAK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EFE能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FAK的表达有关,EFE具有潜在的抗肝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纤溶酶 肝癌 黏着斑激酶
下载PDF
粘着斑激酶在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阳 沈楠 +5 位作者 刘文辉 赖怡 李良 康敏 付强 刘肖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采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s,FAK)抑制剂抑制FAK在Y397位点的酪氨酸磷酸化,测定不同浓度的FAK抑制剂的对内皮细胞黏附、迁移及下游信号Rac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粘着斑激酶在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内皮损... 目的采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s,FAK)抑制剂抑制FAK在Y397位点的酪氨酸磷酸化,测定不同浓度的FAK抑制剂的对内皮细胞黏附、迁移及下游信号Rac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粘着斑激酶在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内皮损伤模型(划痕法)测定FAK抑制剂在24、8、、24 h各时间点对EA.hy 926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测定不同浓度的0~250 nmol/mL的FAK抑制剂的加入对Rac1蛋白分布和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FAK抑制剂浓度的增加,细胞迁移距离减少,Rac1蛋白表达逐渐减弱。结论抑制FAK的磷酸化将抑制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的生物学行为,下游Rac1蛋白表达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与FAK-Rho GTPases信号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着斑激酶 内皮细胞 蛋白表达 细胞黏附 细胞迁移
下载PDF
FAK表达水平对人肝癌细胞运动、增殖、凋亡等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楠楠 魏丽丽 +3 位作者 强荣兵 聂红娟 高晓杰 侯颖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5,80,共5页
构建了FAK基因siRNA质粒表达载体并用磷酸钙法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FAK siRNA转染后SMMC—7721细胞FA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损伤修复法检测FAK siRNA对SMMC—7721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四甲基... 构建了FAK基因siRNA质粒表达载体并用磷酸钙法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FAK siRNA转染后SMMC—7721细胞FA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损伤修复法检测FAK siRNA对SMMC—7721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FAK siRNA转染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Hoechst染色法检测FAK siRNA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异性的FAK siRNA片段能有效降低SMMC—7721细胞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转染FAK siRNA后,SMMC—7721细胞生长和迁移均受到抑制,凋亡细胞的数目也显著增多.表明靶向FAK基因的siRNA可以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运动和增殖等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斑激酶 RNAI 肝癌 细胞运动 细胞增殖和凋亡
下载PDF
FRNK抑制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建刚 张晓岚 +2 位作者 霍晓霞 焦清海 王红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FN诱导的HSCs,探讨FRNK对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s,用改良的MTT技术测定细胞增殖,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各指标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nFRNK组相比,FRNK在FN... 目的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FN诱导的HSCs,探讨FRNK对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s,用改良的MTT技术测定细胞增殖,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各指标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nFRNK组相比,FRNK在FN诱导的HSCs中大量表达后,于12、24和48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07%、26.16%和29.77%(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和ERK1、p-ERK的表达,而FN则促进FAK、ERK1和p-ERK表达。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SCs增殖;FAK-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增殖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 黏着斑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娟 曹文富 +1 位作者 王海兰 韩仕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 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含药血清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下载PDF
粘着斑激酶参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芳洲 鲍翠玉 +1 位作者 彭绩 柯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研究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通过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再狭窄模型,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非内皮剥脱对照组(CN)、内皮剥脱术后4、8、16和24d组。取内膜剥脱部位血管段进行形态学观察,并... 目的研究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通过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再狭窄模型,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非内皮剥脱对照组(CN)、内皮剥脱术后4、8、16和24d组。取内膜剥脱部位血管段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Western blolt方法检测FAK总含量及磷酸化型FAK的含量,最后密度扫描分析。结果CN组可检测到少量FAK,主要是以非磷酸化形式存在;4d组FAK和磷酸化FAK含量均明显升高(37%、68%,vesCN组,P<0.05),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FAK和磷酸化型FAK含量显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FAK在术后第8天达到峰值,一直持续到术后第16天,此后开始下降;磷酸化型FAK峰值出现在术后16d,在峰值水平上持续时间较短。形态学观察显示,术后8d可见新生内膜中局灶性细胞增殖,术后16~24d内膜呈弥漫性增厚。结论FAK参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血管新生内膜中细胞增生的程度与磷酸化型FAK及FAK总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着斑激酶 内皮剥脱术 血管重塑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FAK基因沉默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凯 刘涛 +2 位作者 李张维 李梁 潘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AK基因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i RNA干扰技术瞬时转染构建FAK si RNA。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K m RNA... 目的探讨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AK基因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i RNA干扰技术瞬时转染构建FAK si RNA。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K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研究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q 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FAK m 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m RNA<0.01,P蛋白<0.05);MTT实验结果显示在48和72 h时,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膜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细胞株CAL-27 黏着斑激酶 基因沉默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骨桥蛋白诱导的黏着斑激酶信号途径参与大肠癌的侵袭与转移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杏丽 李秉慧 +1 位作者 韩梅 温进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大肠癌中骨桥蛋白(OPN)、整合素β3、黏着斑激酶(FAK)和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的表达特点、相互关系以及与大肠癌进展的相关性,试图揭示介导大肠癌侵袭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4种抗原在14例结肠... 目的观察并分析大肠癌中骨桥蛋白(OPN)、整合素β3、黏着斑激酶(FAK)和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的表达特点、相互关系以及与大肠癌进展的相关性,试图揭示介导大肠癌侵袭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4种抗原在14例结肠癌组织和16例直肠癌组织以及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正常组织中主要表达于间质,而在大肠癌组织中主要分布于实质,且随Dukes分期的进展,实质中OPN的阳性染色颗粒逐渐增多,间质中却明显减少;整合素β3在正常组织中呈中等量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其存在;FAK和PI3K在正常组织中基本无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其表达量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肿瘤Dukes分期密切相关,二者在肿瘤实质中的表达模式与OPN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OPN诱导的FAK和PI3K信号途径参与了大肠癌中晚期发生的侵袭与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整合素Β3 黏着斑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大肠癌组织 侵袭与转移 信号途径 蛋白诱导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DUKES分期
下载PDF
PDGF-BB对Fadu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尚 李大伟 +1 位作者 董频 沈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6-69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后Fadu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粘着斑激酶(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不同浓度(0,1,10,20,100 ng/mL)PDGF-BB诱导人下咽癌Fadu细胞株,RT-PCR...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后Fadu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粘着斑激酶(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不同浓度(0,1,10,20,100 ng/mL)PDGF-BB诱导人下咽癌Fadu细胞株,RT-PCR方法检测FAK及MMP9、MMP2mRNA表达变化,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PDGF-BB处理后Fadu细胞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诱导后细胞FAK、MMP9、MMP2mRNA水平上调,在20 ng/mL或10 ng/mL浓度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各组蛋白表达增加与mRNA基本一致,在20 ng/mL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P<0.05),MTT示各组增殖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0.05)。导后侵袭细胞数在各组均有增加,在20 ng/mL组达高峰为(20.12±4.5)个,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BB上调Fadu细胞中FAK、MMP9及MMP2表达,从而使Fadu细胞侵袭能力增强,但对Fadu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着斑激酶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增殖 侵袭 Fadu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