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lapsing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Current concepts 被引量:1
1
作者 Muhammed Mubarak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2年第2期35-42,共8页
Collapsing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cFSGS), also known as collapsing glomerulopathy is currently classified under the rubric of FSGS. However, its de-fin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in stark contrast to... Collapsing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cFSGS), also known as collapsing glomerulopathy is currently classified under the rubric of FSGS. However, its de-fin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in stark contrast to those observed in most other variants of FSG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 the lesion is character-ized pathologically by an implosive segmental and/or global collapse of the glomerular capillary tufts, marked hypertrophy and hyperplasia of podocytes, and severe tubulointerstitial disease. With advancement of the disease, segmental and/or global glomerulosclerosis is also observ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ollapsing le-sions. The etiology of this enigmatic disorder is still elusive, but a growing list of diseases/conditions is being repor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is morphological pattern of renal parenchymal injury. The pathogenesis of cFSGS involves discreet epithelial cell injury leadingto cell cycle dysregulation and a proliferative cellularphenotype. From the clinical perspective, cFSGS is no-torious for its propensity to affect black people, a high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nephrotic syndrome, markedresistance to empirical therapy, and rapid progressionto end-stage renal disease. The lesion has also beenreported in transplanted kidneys either as recurrent orde novo disease, frequently leading to graft loss. Most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the lesion is also being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n the tropi-cal regions. The recent increase in reporting of cFSGS partly refects a true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and part-ly a detection bias. There is no specifc treatment for the disorder at present. Newer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ma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and specifc therapy in near futur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the lesion among pathologists and nephrologists, especially thos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ensu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appropriate managment.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more and more data, it is hoped that the prevailing confusion about the nos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lesion will also be resolved in a more logical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ing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TIOLOGY PATHOLOGY Renal biopsy prognosis
下载PDF
Long-term prognosis of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treated with therapeutic low-density lipoprotein-apheresi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kidney dysfunction and proteinuria
2
作者 Shinji Kitajima Megumi Osima +10 位作者 Hisayuki Ogura Shiori Nakagawa Yuta Yamamura Taito Miyake Taro Miyagawa Tadashi Toyama Akinori Hara Norihiko Sakai Miho Shimizu Takashi Wada Yasunori Iwata 《Rheumatology & Autoimmunity》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Background:The prognosis of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is estimated to be 10%-20%in 5 years and 30%-50%in 10 years,leading to end-stage kidney disease.The response rate with st... Background:The prognosis of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is estimated to be 10%-20%in 5 years and 30%-50%in 10 years,leading to end-stage kidney disease.The response rate with steroid therapy is 40%-60%.Therapeutic low-density lipoprotein-apheresis(LDL-A)may be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steroid resistance.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receiving this therapy is scarce.Methods: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in 50 patients with primar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diagnosed between 1961 and 2017 at Kanazawa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related facilities.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t least 12 months after biopsy or until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occurrence or death.Results:LDL-A was performed in four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two patients had concurrent acute renal failure for which hemodialysis was performed).In comparison with 17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LDL-A after 1989,the LDL-A group had higher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13.7 vs.5.2 g/day,P=0.053)and serum creatinine(4.11 vs.1.65 mg/dL)levels at onset,and a numerically higher remission rate(75.0%vs.58.7%)compared with the nonlipoprotein-apheresis group.Conclusion:Therapeutic LDL-A can be performed for critical cases and may improve the remiss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ERESIS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LDL prognosis
原文传递
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汤曦 刘志红 +5 位作者 徐峰 曾彩虹 张炯 吴青 张庆燕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远期预后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估算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就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77例患者平均随访(64.66±25....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远期预后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估算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就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77例患者平均随访(64.66±25.72)月。终末期肾病患者共17例,无人死亡。25例活检时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中7例进入终末期肾病。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100%、83.8%,中位肾生存时间为(116±15.34)月(95%CI85.93,146.07)。单因素分析得出尿蛋白(HR1.147,P<0.01)、血肌酐(HR3.233,P<0.05)、小管间质慢性损伤(HR1.684,P<0.05)、治疗反应(HR5.607,P<0.0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得出大量蛋白尿(HR1.327,P<0.01)、小管间质慢性损伤(HR2.161,P<0.01)、治疗反应(HR39.796,P<0.01)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5年肾存活率为83.8%。大量蛋白尿、小管间质慢性损伤、治疗无效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预后 cox回归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红 尹广 +3 位作者 陈惠萍 唐政 俞雨生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114 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 S G S) 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1996 年12 年间,114 例原发性 F S G 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病理特点,以... 目的:分析114 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 S G S) 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1996 年12 年间,114 例原发性 F S G 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病理特点,以及其中45例长期随访结果。 结果:1985 ~1996 年12 年间,原发性 F S G S 占同期肾活检的262 % ,平均发病年龄2854 ±1234 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者占930 % ( 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占219 % ) ,血尿518 % ( 肉眼血尿149 % ,镜下血尿368 % ) ,高血压438 % 。肾活检时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占474 % ,随访中222 % 发展至尿毒症,激素治疗有效率小于10 % 。肾功能不全者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前者高血压更为常见( P< 005) ,小管间质病变重[ 尿渗量明显降低( P< 005) ,尿溶菌酶升高( P< 0001)] 。肾小球全球硬化的比率显著升高( P< 0001) ,节段性硬化病变更为明显,并伴有更为显著的小管间质损伤,大量炎细胞浸润。 结论:①原发性 F S G S好发于中青年,病程隐匿,进展较快;②临床上蛋白尿最为常见,其次是血尿,高血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 肾小球硬化 病理 预后 FSGS
下载PDF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越 丁小强 +2 位作者 钟一红 蒋素华 俞小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年龄≥16岁、随访时间≥6月、肾组织光镜检查时肾小球≥10...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年龄≥16岁、随访时间≥6月、肾组织光镜检查时肾小球≥10个,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患者55例,将其分成不伴FSGS组(FSGS-组)与伴有FSGS组(FSGS+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及预后间的差异。结果FSGS+组患者肾活检前的平均病程明显长于FSGS-组患者,且前者肾活检时的平均血肌酐水平和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后者。而性别比、年龄、血清白蛋白、血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肾病综合征比率及病理分期、肾小管间质损害和血管病变等主要病理改变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治疗方案的分布及肾脏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而FSGS+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低于FSGS-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肾活检时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肾脏死亡和临床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FSGS不是肾脏死亡和临床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预后
下载PDF
塌陷型与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梅宏 曾德华 +5 位作者 谢飞来 曲利娟 曾玲 李敏 刘庆宏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观察各组患... 目的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观察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探讨FSGS患者肾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与非特殊型相比,塌陷型、细胞型FSGS患者的病程短,血清白蛋白水平(serum albumin,ALB)低,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RI)的发生率高(P<0.05)。(2)塌陷型FSGS的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显著高于顶端型和非特殊型(P<0.05)。(3)顶端型、细胞型、非特殊型和塌陷型FSGS患者的治疗缓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90.6%、58.3%、50%、37.9%,治疗效果与病理亚型密切相关(P<0.05)。(4)顶端型、非特殊型、细胞型和塌陷型FSGS患者的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100%、93.8%、75.0%、58.6%;肾活检时RI、活动性指数、慢性指数、病理亚型、治疗效果是FSGS患者肾存活的影响因素,其中慢性指数≥5分和病理亚型为塌陷型是影响FSGS患者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是具有明显临床病理特征、对治疗反应及预后较差的病理亚型。慢性指数≥5分和塌陷型是FSGS患者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塌陷型 细胞型 病理特点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影响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史一帆 谢静远 任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一类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学特征性表现是局灶性、节段性、非增殖性毛细血管袢硬化和足细胞损伤。部分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较差导致...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一类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学特征性表现是局灶性、节段性、非增殖性毛细血管袢硬化和足细胞损伤。部分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较差导致预后不佳,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若能在早期对FSGS患者预后相关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将有助临床医师综合判断其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本文将分别从病理、临床、基因及治疗等四个层面提取与原发性FSGS预后相关的因素,并就这些因素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玉(综述) 毕慧欣(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1732-1736,共5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对IMN患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将基于这些病理改变的...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对IMN患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将基于这些病理改变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IMN合并FSGS病变的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分析IMN合并FSGS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阐明IMN合并FSGS病变的疗效及预后等,为IMN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病理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9
作者 李国民 卢思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肾脏病理改变,以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amilial...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肾脏病理改变,以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amilial FSGS)陆续报道,家族性FSGS基因的发现将有助于了解原发性FSGS的发病机制、分子基础和病理生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预后
下载PDF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张芃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3033-3034,共2页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FSGS,将其分为伴FSGS组(FSGS+组)28例和不伴FSGS组(FSGS-组)2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差...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FSGS,将其分为伴FSGS组(FSGS+组)28例和不伴FSGS组(FSGS-组)2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在肾活检前,FSGS+组的病程、血肌酐水平和高血压发生率高于FSG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脏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患者常伴有FSGS样改变,FSGS可能不是肾脏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特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滕淑 王墨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1期4-6,共3页
近年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发病率增加,且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是导致终末期肾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脏病学家试图探索某些指标来拟诊和预测预后,该文简述了原发性FSGS预后相关因素如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肾小管间质病变、病... 近年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发病率增加,且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是导致终末期肾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脏病学家试图探索某些指标来拟诊和预测预后,该文简述了原发性FSGS预后相关因素如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肾小管间质病变、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治疗反应、基因、足细胞及足细胞蛋白等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嫚 万程 张春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6期40-43,共4页
阐述了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了IMN合并FSGS的病变病理特征,包括IMN中FSGS的病变类型、IMN合并FSGS的病理特点、IMN合并FSGS病变的临床表现、IMN合并FSGS病变的预后等进展情况,研究了IM... 阐述了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了IMN合并FSGS的病变病理特征,包括IMN中FSGS的病变类型、IMN合并FSGS的病理特点、IMN合并FSGS病变的临床表现、IMN合并FSGS病变的预后等进展情况,研究了IMN中FSGS病变的发生机制,可为IMN患者的病情分层、治疗提供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病理特征 发病机制 预后
下载PDF
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莹 徐峰 +5 位作者 梁少姗 梁丹丹 朱小东 杨帆 陈劲松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析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移植肾活检首次确诊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NP)组和非肾... 目的:分析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移植肾活检首次确诊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NP)组和非肾病范围蛋白尿(nNP)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2例移植肾FSGS患者(NP组19例,nNP组33例),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4月,中位尿蛋白2.5 g/24h,血清肌酐203.3μmol/L.经典型FSGS占69.2%,塌陷型、细胞型、顶部型和门部型各占11.5%、7.7%、7.7%和3.8%.55.8%患者硬化袢周围可见足细胞增生,13.5%伴假性新月体形成.电镜下56.3%(18/32)患者可见足突广泛融合.与nNP组相比,NP组患者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时间更短,活检时水肿及感染的比例更高,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足突融合的程度更重(P均<0.05).11例患者失随访,余41例中位随访16.9月,17例(41.5%)进入终末期肾病,中位肾脏存活29.3月.NP组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nNP组(P=0.040).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RTX)治疗组、单用RTX组和其他治疗组尿蛋白缓解率分别为60.0%、50.0%和36.4%.结论:移植肾FSGS患者主要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和移植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病者,蛋白尿更多、足突融合程度更重,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儿童塌陷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晓懿 谭梅 +4 位作者 钟发展 陈椰 钟孚 高岩 李颖杰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塌陷型和经典型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儿童塌陷型和经典型FSGS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对其进行Kaplan-Meier法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经肾活检结合临床表...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塌陷型和经典型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儿童塌陷型和经典型FSGS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对其进行Kaplan-Meier法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经肾活检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的FSGS患儿中塌陷型29例、经典型35例。塌陷型和经典型4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48.3%和74.3%。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塌陷型中位肾生存时间(25.41±3.28)月,经典型中位肾生存时间(35.53±2.73)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4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治疗反应差(HR=5.92,95%CI:1.35~25.85)及早期出现肾功能不全(HR=2.45,95%CI:1.03~5.8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塌陷型FSGS较经典型有更严重的蛋白尿、肾功能损伤以及更差的治疗反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校正后两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对治疗反应差和早期肾功能损伤患儿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生存分析 cox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远期预后分析(英文)
15
作者 James C.M.Cha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1-937,共7页
本文将针对25年来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一项区域性儿童肾脏病协作计划进行系统回顾。所有患儿经肾穿刺诊断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其中大部分为美国黑人患儿,与之前报道的患同样疾病以白人为主体的患儿比较,他们的临床特点... 本文将针对25年来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一项区域性儿童肾脏病协作计划进行系统回顾。所有患儿经肾穿刺诊断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其中大部分为美国黑人患儿,与之前报道的患同样疾病以白人为主体的患儿比较,他们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预后均有不同。由于亚洲和非洲的肾病患儿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率均较高,因此中国患儿可能在疾病的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反应和远期预后等方面与本文所讨论的美国黑人患儿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病综合征 肾小球硬化指数 综合疗法 远期预后 美国黑人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贺红光 叶琨 +5 位作者 冯海云 熊礼佳 刘园园 韦俏宇 彭小梅 龚智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focal segmental lesion,F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IMN,将其分成不伴FSL组(FSL-组)、伴有早期局灶...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focal segmental lesion,F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IMN,将其分成不伴FSL组(FSL-组)、伴有早期局灶节段病变组(early focal segmental lesion。EFSL组)及伴有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组(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间的差异。结果病理方面,FSGS组患者伴有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的比例以及肾小球球性硬化的比例较高,病理分期较晚,与FSL『组和EFS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方面,与FSL一组比较,EFSL组男性比例较高(P〈0.01),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而FSGS组病程更长,血压、血肌酐水平较高(均P〈0.05)。3组间EFSL组缓解率较低,生存分析显示,FSGS组病变预后较差(FSGS组比FSL^-组,P=0.005;FSGS组比EFSL组,P=0.008)。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肾活检时的三酰甘油水平(OR=1.519,P=0.017)、肾小球球性硬化(OR=1.073,P=0.041)及FSGS病变(OR=5.960,P=0.009)是IMN肾脏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FSL有着不同于FSGS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伴FSGS病变是IMN肾脏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EFSL组缓解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预后 早期局灶节段病变
原文传递
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琴 李佳承 +1 位作者 杨帆 王墨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原发性FSGS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65例原发性FSGS患儿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原发性FSGS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65例原发性FSGS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其预后。结果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最多见49例(75.38%);病理类型以非特殊型最多见(46.15%)。各病理类型之间的病初血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顶端型最高,其后依次为塌陷型、细胞型、非特殊型,门部型最低。各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其余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0例,5例失访,按随访终点的尿蛋白及肾功情况进行预后判断,预后好19例(31.67%),预后中等21例(35.00%),预后差20例(33.33%),其中进入终末期肾病或死亡16例(26.67%)。在随访5年、10年时,分别有40.00%、69.57%的病例进入终末期肾病或死亡。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型预后最差。病初有高血压、血肌酐及血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33.33%的原发性FSGS患儿预后差,塌陷型较其他病理类型预后差,病初有高血压及血肌酐、甘油三酯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 儿童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儿21例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滕淑 王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儿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21例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 目的观察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儿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21例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特点,随访患儿的预后,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FSGS患儿临床诊断以肾病综合征最多[15例(71%)],病理分型以非特殊型最多[8例(38%)],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无对应关系(P>0.05)。21例中2例失访,余19例随访4~51(22.84±12.13)个月,完全缓解10例(53%),显著缓解4例(21%),部分缓解4例(21%),无效1例(5%)。肾小管间质病变与FSGS的预后相关(P<0.05),是FSGS预后的危险因素(OR>1)。结论1.原发性FSGS患儿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非特殊型是原发性FSGS的主要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无对应关系。2.原发性FSGS患儿短期预后良好,应加强长期预后的随访观察。3.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病理 肾小管间质病变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映潮 高春林 +2 位作者 孙涛 张沛 夏正坤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长期预后及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经肾活检术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124例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分型、肾活检结果等...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长期预后及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经肾活检术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124例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分型、肾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儿的肾脏累积生存率,Cox回归风险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方法寻找和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儿中男94例(75.8%),女30例(24.2%),患儿肾活检时年龄为16(14,17)岁,13~18岁102例(82.3%);随访时间为64.8(32.1,86.0)个月。124例患儿中非特殊型49例(39.5%)、顶端型33例(26.6%)、塌陷型22例(17.7%)、细胞型14例(11.3%)、门周型6例(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肾活检后5、10和15年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下降≥50%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9%、51.4%、2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中重度慢性小管间质病变均是儿童FSGS进入ESKD或eGFR较基线值下降≥50%的独立危险因素(HR=5.28、1.03、7.81,95%CI 2.77~10.05、1.01~1.04、4.08~14.98,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AUC=0.734,P<0.05,最佳截断值25.4%,灵敏度50.0%,特异度88.6%)、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AUC=0.724,P<0.05,灵敏度46.3%,特异度98.6%)具有良好的评估FSGS肾脏结局的效能。结论儿童FSGS的长期预后不佳,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儿童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IgA肾病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雅琴 李晓洁 +4 位作者 吴和燕 彭映潮 陈皇宇 高春林 夏正坤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8-437,共10页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长期预后及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初次行肾活检确诊为IgAN伴...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长期预后及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初次行肾活检确诊为IgAN伴FSGS病变(IgAN-FSGS)且随访时间≥5年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终点事件为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较基线值下降≥50%,定义为肾脏预后不良。比较达到终点事件组和未达到终点事件组IgAN-FSGS患儿的基线临床病理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IgAN-FSGS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IgAN-FSGS患儿肾脏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各相关因素及联合指标对IgAN-FSGS患儿肾脏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并通过时间依赖ROC和时间依赖AUC对诊断价值进行验证。结果共204例IgAN-FSGS患儿被纳入该研究,其中男性132例(64.7%);肾活检中位年龄为16(14,1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90.7(71.7,114.8)个月,有57例(27.9%)患儿发生终点事件。与未达到终点事件组(n=147)比较,达到终点事件组(n=57)患儿男性比例、高血压比例、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血尿酸、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以及肾小球节段性硬化(S1)≥25%、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T2)病变的比例较高(均P<0.05),血白蛋白、血清IgA、血清IgG水平较低(均P<0.05),而两组患儿用药种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以进入ESKD或eGFR较基线下降≥50%作为终点事件,IgAN-FSGS患儿的5年、10年和15年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7%、67.6%和5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蛋白量>1 g(HR=3.702,95%CI 1.657~8.272,P=0.001)、高尿酸血症(HR=3.066,95%CI 1.793~5.245,P<0.001)、S1≥25%(HR=2.017,95%CI 1.050~3.874,P=0.035)、T1/T2病变(HR=1.863,95%CI 1.021~3.158,P=0.016)是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1≥25%(AUC=0.605,P=0.021,灵敏度26.3%,特异度94.6%)、T1/T2病变(AUC=0.624,P=0.006,灵敏度43.9%,特异度81.0%)、高尿酸血症(AUC=0.658,P<0.001,灵敏度52.6%,特异度78.9%)、24 h尿蛋白量>1 g(AUC=0.670,P<0.001,灵敏度87.7%,特异度46.3%)具有良好的评估IgAN-FSGS肾脏结局的效能。时间依赖ROC曲线验证结果显示,S1≥25%、T1/T2病变、高尿酸血症、24 h尿蛋白量>1 g联合诊断对肾脏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3年AUC=0.846,5年AUC=0.777。结论经中位随访90.7个月,27.9%的IgAN-FSGS患儿发生肾脏预后不良,IgAN-FSGS患儿5年、10年和15年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7%、67.6%和50.7%。24 h尿蛋白量>1 g、高尿酸血症、T1/T2病变、S1≥25%是IgAN-FSGS患儿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预后 儿童 牛津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