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ALONG THE TWO SIDES OF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Junjiang ZHAN Wenhuan QIU Xuelin XU Huilong TANG Cheng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年第1期79-92,共14页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is a gigantic slide-slip fault zone extending up to 1000km from Tibet to SouthChina Sea.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e north, central and south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geomet...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is a gigantic slide-slip fault zone extending up to 1000km from Tibet to SouthChina Sea.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e north, central and south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geometry, kinetics, and seismicity on the land, but according to the conta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pre-Cenozoic block in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the South China block,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extending from land to ocean, the north and south segments. Since the Tertiary,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suffered first the sinistral movement and then the dextral movement. The activities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segments were differ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arthquakes an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earthquakes with the focus depths of 0-33km are distributed over the whole region and more deep earthquak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northeastern sides of the Red River fault. Types of faulting activities are the thrust in the northwest, the normal in the north and the strike-slip in the south, with the odd type, viz. the transition type, in the other region. These show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suffered the extruding force in NNW direction and the normal stress in NEE direction and it makes the fault in the region extrude-thrust,horizontal strike-slip and extensional normal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RRFZ)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Dextral MOVEMENT Seismicactivity
下载PDF
缅甸中部印缅山脉-中央盆地的孕震构造环境
2
作者 龚萱 杨顺 +5 位作者 任长风 Chit Thet Mon 何玉梅 姜明明 艾印双 陈棋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12-3423,共12页
缅甸作为全球受地震灾害影响甚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缺乏区域地震观测资料,对其孕震构造环境的详细分析研究十分不足.本文利用中缅联合地球物理探测(CMGSMO)项目在缅甸布设的密集宽频带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对印缅山脉至中央盆地的地震活动... 缅甸作为全球受地震灾害影响甚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缺乏区域地震观测资料,对其孕震构造环境的详细分析研究十分不足.本文利用中缅联合地球物理探测(CMGSMO)项目在缅甸布设的密集宽频带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对印缅山脉至中央盆地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改进的剪切-粘贴法(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gCAP)新获得了28个ML3.0~5.0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等震源参数信息,并结合全球矩心矩张量(Global Centroid Moment Tensor,GCMT)目录及其他已发表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区域阻尼应力场反演算法得到了研究区的应力分布状态,综合探讨了研究区域深浅部构造关系及孕震机制.研究表明印度板块持续的斜向俯冲控制着印缅山脉和中央盆地的地震活动,但其影响向东逐渐减弱,浅部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可能反映的是局部应力集中或者是相对短时间内的应力调整,不同区域的地震活动差异主要受区域构造及其浅部断层的影响,中央盆地下方的两个邻区之间的最大主应力轴的偏转可能与深部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俯冲带 印缅山脉 中央盆地
下载PDF
麦宿断裂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震构造分析
3
作者 吴羿锋 唐方头 姜旭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1-766,共16页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金沙江断裂带北段麦宿断裂附近发育长约50 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其最大垂直位移为2 m。基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周围架设的密集地震台阵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期间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31.55°N...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金沙江断裂带北段麦宿断裂附近发育长约50 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其最大垂直位移为2 m。基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周围架设的密集地震台阵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期间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31.55°N—31.85°N,98.31°E—98.98°E)区域内的578个地震事件进行定位,并利用基于P波初动的HASH方法对定位得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机制解反演,获得了37组震源机制解,最后使用基于震源机制解的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应力环境进行了分析。精定位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沿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着一条长约40 km的WNW−ESE向地震密集条带,震源密集分布在3—10 km深度范围内,深度剖面向北陡倾;同时还存在一条长约30 km的NNW−SSE向地震密集条带,震源密集分布在3—11 km深度范围内,深度剖面向西陡倾。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为主,占所获震源机制解的51.4%,同时也存在少量逆断型和正断型。震源机制解P轴的优势方位为近NW−SE向,与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323°相近。P轴、T轴、最大主压应力σ1以及最小主压应力σ3的倾角总体上较小,表明研究区内应力处于近NW−SE向的水平挤压状态;应力结构为走滑型,与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结果相同;应力形因子R=0.57,表明最大主压应力σ1、中间主压应力σ2和最小主压应力σ3的本征值基本呈等差数列排列,其中σ1和σ3均为确定值。WNW−ESE向的地震密集条带具右旋走滑兼有正断和逆断分量,NNW−SSE向的地震密集条带具左旋走滑特征,表现为共轭断层特征。综合认为研究区曾发生过一次M>7.0地震,近NW−SE向水平挤压的应力状态与北部NW−SE向甘孜—玉树—鲜水河断裂带强烈左旋走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宿断裂 地表破裂带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基于PI-RADS V2.1评估DCE-MRI定量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的鉴别价值
4
作者 蔡二朋 左宗叶 +5 位作者 汤凯 张林杰 邱俊 高俊 王颜 秦海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29,17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V2.1版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 目的探讨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V2.1版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外周带PCa患者(研究组)和21例局灶性CP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CE-MRI检查,比较两组双参数(bi-parameter,bp)-MRI(T2WI+DWI)、多参数(multi-parameter,mp)-MRI(T2WI+DWI+DCE-MRI)扫描方案的PI-RADS V2.1评分、DCE-MRI扫描定量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诊断方案对外周带PCa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bp-MRI、mp-MRI扫描方案PI-RADS V2.1评分分别为(4.12±0.88)、(4.31±0.7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42±1.14)、(2.52±1.22)分,P<0.05。研究组DCE-MRI定量值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_(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bp-MRI、mp-MRI、K^(trans)、K_(ep)诊断外周带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分别为0.780(0.672~0.866)、0.857(0.759~0.926)、0.734(0.622~0.828)、0.818(0.716~0.896),mp-MRI诊断效能较bp-MRI稍高(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t(p)法建立ROC拟合诊断模型,结果显示K_(ep)+K^(trans)、mp-MRI+K^(trans)、mp-MRI+K_(ep)对外周带PCa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_(ep)+K^(trans)的诊断效能与bp-MRI、mp-MRI、K^(trans)、K_(e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MRI+K^(trans)的诊断效能分别高于bp-MRI、mp-MRI、K_(ep)、K^(trans)(P<0.05);mp-MRI+K_(ep)的诊断效能分别高于bp-MRI、K^(trans)(P<0.05)。结论基于PI-RADS V2.1 mp-MRI、bp-MRI与DCE-MRI定量值K^(trans)、K_(ep)对外周带PCa与局灶性CP的鉴别诊断效能相当,且两定量参数联合,或分别与mp-MRI联合能有效提高诊断效能,能够为临床不同适应症患者的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带前列腺癌 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转运常数 速率常数
下载PDF
The seismicity and tectonic stress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被引量:3
5
作者 Zhiwei Zhang Wanzheng Cheng +1 位作者 Xiang Ruan Peng W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09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The seismicity of Longrnenshan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ies before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digit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observed from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s and mobile s... The seismicity of Longrnenshan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ies before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digit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observed from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s and mobile stations,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re determined. Our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ities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in stable state. No obvious phenomena of seismic activity intensifying appeared. According to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some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P-axis is WNW-ESE. The two hypocenter fault planes are NE-striking and NW-striking. The plane of NE direction is among N50°-70°E, the dip angles of fault planes are 60°-70° and it is very steep. The faultings of most earthquakes are dominantly characterized by dip-slip reverse and small part of faultings present strike-slip. The azimuths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the strikes of source fault planes and the dislocation types calculated from some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the main shock. The average stress field of micro-rupture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great earthquake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at calculated from main shock. Zipingpu dam is located in the east side 20 km from the initial rupture area of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activity increment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Zipingpu dam is in the period of water discharging. The source parameter results of the small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near the initial rupture area of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dicate that the focal depths are 5 to 14 km and the source parameters are identical with that of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tectonic stress field
下载PDF
Focal depth estimates of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n-Tibetan region from teleseismic waveform modeling 被引量:1
6
作者 Ling Bai Jeroen Ritsema Junmeng Zhao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5期459-468,共10页
We estimate the focal depths and fault plane solutions of 46 moderate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n- Tibetan region by modeling the broadband waveforms of teleseismic P waves. The depths of 38 of these earth- quakes ra... We estimate the focal depths and fault plane solutions of 46 moderate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n- Tibetan region by modeling the broadband waveforms of teleseismic P waves. The depths of 38 of these earth- quakes range between 0-40 km, with a peak at -5 km. One earthquake is located within the lower crust of the Indian shield. The remaining eight earthquakes occurred between depths of 80 -120 km and are all located in the Pamir-Hindu Kush and the Indo-Myanmar deep seismic zones. None of the earthquakes outside these deep seismic zones are located in the mantle. Global centroid moment tensor (CMT) solutions indicate that most earthquakes in northern Tibet and northern India had thrust-faulting mechanisms and that normal and strike-slip faulting earthquakes occurred primarily in central Tibet. These mechanism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ominantly NNW-SSE compression in the direction of current Himalayan-Tibetan continental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collision zone Tibetan plateau focal depth strength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下载PDF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PENDYMAL CELLS IN THE BRAIN OF ADULT RATS AFTER PERMAN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7
作者 张蓬勃 刘勇 +6 位作者 李捷 邱芬 陈新林 康前雁 宋土生 钱亦华 薛荣亮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Objective Ependymal cells are thought to be the primary source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the adul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files of ependymal cell prolife... Objective Ependymal cells are thought to be the primary source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the adul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files of ependym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Eighty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underwent 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fter injection of 10 μL of 0.2% Dil 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brain sections were acquired for pat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laser confocal imaging at day 1,3,7,11,14,21 and 28 after ischemia. Results The density of Dil-labeled cells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subventricular zo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se labeled cells dispersed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subventricular zone and/or were located in ependyma from day 1 to 11.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cortex, some Dil-labeled cells occurred in peri-infarction and infarction of parietal region at day14 and peaked at day 21 when some Dil-labeled cell nodules were found in this region. During postischemic day 14-28,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labeled cell density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subventricular zone was coincident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abeled cells density in the cortex (peri-infarction and infarctio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endymal cells proliferate and migrat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adult rat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GENESIS neural stem cells ependymal cells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subventricular zone
下载PDF
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M5.1地震破裂方向性快速测定
8
作者 杨彦明 范强 +3 位作者 王磊 黄瑞滨 贾君鹏 贾彦杰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4期92-101,共10页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利用gCAP反演方法获得2020年7月12日唐山M5.1地震的最佳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50°、倾角76°、滑动角-14°,节面Ⅱ的走向243°、倾角76°、滑动角-166°,矩震级MW5.01;采用空...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利用gCAP反演方法获得2020年7月12日唐山M5.1地震的最佳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50°、倾角76°、滑动角-14°,节面Ⅱ的走向243°、倾角76°、滑动角-166°,矩震级MW5.01;采用空间格点搜索算法,获得本次地震矩心的空间坐标为(39.668°N,118.295°E,18 km);根据相关学者对震源机制解的研究成果,计算得到中心震源机制解和标准差,表明震源机制解较为稳定、可靠;使用基于几何学H-C方法进行地震破裂方向性快速测定,显示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综合震源区地质构造、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和烈度等震线分布特征进行验证,最终推断此次地震断层面为节面Ⅱ,唐山-古冶断裂是发震断层,震源机制解显示以右旋走滑为主,该地震是在深、浅构造共同控制下发生的应力释放事件,属于唐山断裂带强烈活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M5.1地震 震源机制解 破裂方向 发震构造 唐山断裂带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发震构造及甘肃灾区震害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栋 张成军 +1 位作者 严武建 康林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7,共8页
通过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发震构造、房屋和重大生命线工程震害、地震地表破裂带等震害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介绍了此次地震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地震烈度分布特点、房屋破坏特征及机理、生命线工程破坏特征... 通过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发震构造、房屋和重大生命线工程震害、地震地表破裂带等震害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介绍了此次地震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地震烈度分布特点、房屋破坏特征及机理、生命线工程破坏特征及地表破裂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门源6.9级地震震中位置位于冷龙岭断裂带的西段,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其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相一致,均为走滑型破裂类型;地震最大烈度Ⅸ度,烈度Ⅵ度(含)以上面积约23417 km^(2),等震线长轴呈NWW走向,长轴200 km,短轴153 km;整体上房屋破坏较轻,甘肃境内主要属Ⅶ和Ⅵ度区影响范围,极少部分为Ⅷ度区影响范围;此次地震中滑坡灾害和生命线工程震害较少,主要在Ⅸ和Ⅷ度区造成部分路面裂缝,最为严重的则为兰新高铁浩门至军马场区间祁连山一号隧道群线路桥梁严重受损,隧道震害主要集中在断层影响范围内,其中隧道受破坏严重段约350m,占隧道全长的5.33%,受破坏较严重段分别位于严重段大里程侧402m和小里程侧646m范围内,占隧道全长的15.96%,其余段落震害总体轻微;地震造成地表破裂带约22 km,地震造成的地表与冰面张裂隙和挤压鼓包随处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9级地震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房屋破坏 生命线工程破坏 地表破裂带
下载PDF
辽河探区油气勘探潜力与前景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晓光 高险峰 +1 位作者 李玉金 胡振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5,15,共6页
辽河油田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油气探明程度高达50%以上,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在系统总结辽河油田"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重大勘探成果及认识的基础上,从资源、认识、技术和领域等方面对辽河油田下步勘探潜力... 辽河油田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油气探明程度高达50%以上,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在系统总结辽河油田"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重大勘探成果及认识的基础上,从资源、认识、技术和领域等方面对辽河油田下步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辽河陆上潜山、地层岩性油气藏和非常规天然气以及辽河海域、辽河外围、新区新领域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并明确指出了"十二五"期间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为辽河油田的长期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探区 勘探成果 勘探潜力 勘探领域 重点区带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天山地震带(中国境内)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金 周龙泉 +2 位作者 龙海英 聂晓红 郭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2-803,共12页
基于天山地震带2003—2014年306个MS3.5以上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将天山地震带划分为一定的网格,利用每个网格节点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多个震源机制解进行应力张量反演;计算各节点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天山地震... 基于天山地震带2003—2014年306个MS3.5以上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将天山地震带划分为一定的网格,利用每个网格节点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多个震源机制解进行应力张量反演;计算各节点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天山地震带的应力状态,以及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分布与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反演获得的天山地震带主应力与早期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整个天山地震带主应力轴以SN向为主,局部区域呈现NNE、NNW向。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分布与天山地震带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天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大多发生在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低值分布区或其边缘附近。2011年下半年以来,天山中东段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总体呈现由紊乱到一致的过程,与该时段内新疆地区中强地震的成组活动相互对应;2008年乌恰6.9级强震前,南天山西段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也明显下降;此外,从计算得到的天山地震带b值图像来看,2003年以来5级以上中强地震多分布于b值相对较低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地震带 震源机制解 一致性参数 应力张量 时空特征
下载PDF
豫北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地震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文菊 刘明清 赵丽 《华北地震科学》 2000年第3期9-17,共9页
通过对豫北地区浅层和深部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的综合分析 ,以薄壁—新乡—商丘断裂带为界 ,划分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并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北部地区构造线主体为北东向 ,与华北断块区的构造线一致 ,浅层构造沿区域构造线... 通过对豫北地区浅层和深部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的综合分析 ,以薄壁—新乡—商丘断裂带为界 ,划分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并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北部地区构造线主体为北东向 ,与华北断块区的构造线一致 ,浅层构造沿区域构造线呈断隆和断陷相间展布 ,深部莫霍界面隆起凹陷也相间排列。南部地区的主体构造线基本为北西向 ,与北部地区截然不同 ,浅层构造豫东为在整体沉降的基础上有次级的隆起和凹陷 ,深部结构表现为大面积的莫霍面隆起 ,其上又有次级的凹陷存在。豫西块体则是整体隆起 ,断裂是主要的构造形式 ,并控制着一系列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深部莫霍面凹陷。根据本区历史和现代地震 ,结合浅层构造和深部结构 ,认为汤阴地堑与三门峡 -灵宝盆地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深部结构 潜在震源区 地震 地质构造 浅层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现代地震活动性与应力状态 被引量:33
13
作者 葛荣峰 张庆龙 +3 位作者 解国爱 徐士银 王锡勇 陈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54,共14页
收集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自196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1254个ML≥2.0的地震数据和191条震源机制解、198条原地应力测量数据,通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应变释放速率的分析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及其它应力数据的统计,探讨了郯庐北段现今的地... 收集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自196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1254个ML≥2.0的地震数据和191条震源机制解、198条原地应力测量数据,通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应变释放速率的分析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及其它应力数据的统计,探讨了郯庐北段现今的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可分为日本海-长白山深震区、郯庐断裂带北段地震区、松辽盆地西缘地震区和松辽盆地内部地震区;郯庐断裂带北段现今地震强度较小,频度较低,但空间差异性显著,依兰-伊通断裂活动性比敦化-密山断裂强,且具有两端强而中间弱的分段活动特点;深震区P轴平均走向为288°,倾角约31°,断裂活动以逆断为主;郯庐断裂带北段附近浅震P轴走向以NEE-SWW向为主,倾角平均26°,T轴走向以NNW-SSE向为主,倾角平均23°,断裂活动以走滑和逆断为主。浅震区和深震区主压应力方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低角度高速水平消减产生的NWW向挤压应力作用下,郯庐断裂北段右行走滑派生的次级应力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北段 震源机制解 地壳应力 西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北
下载PDF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的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楼小挺 刁桂苓 +1 位作者 叶国扬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48-1455,共8页
利用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1964至2003年的高精度地震资料,给出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带更完整、更明确的几何形态.兴都库什中源地震带(H带)和帕米尔中源地震带(P带)的倾向和最大深度沿走向有变化,可以进一步划分为H... 利用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1964至2003年的高精度地震资料,给出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带更完整、更明确的几何形态.兴都库什中源地震带(H带)和帕米尔中源地震带(P带)的倾向和最大深度沿走向有变化,可以进一步划分为HW段(H带西段)、HE段(H带东段)、PSW段(P带西南段)、PM段(P带中段)和PNE段(P带东北段).H带在170-190 km深度附近存在地震空区,其下方地震带的倾角明显大于上方,接近垂直.同时,空区下方的地震带沿东西方向成连续的倒“V”字形,两个分支的交角接近垂直.西段分支属于HW段,较浅,没有双层结构;东段分支属于HE段,较深,有双层结构.中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规律明显.兴都库什地区主要以近垂直的T轴和近水平的垂直于地震带走向的P轴为特征.帕米尔地区的震源机制解由西南到东北逐渐由P轴近水平并沿地震带走向,转变为B轴近水平并沿走向,直至T轴近水平并沿走向.同时,P轴方向由西向东逐渐转为恒定地与地震带的走向相垂直.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可能的动力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源地震带 震源机制解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
下载PDF
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红艳 谢富仁 +1 位作者 崔效锋 李瑞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依据活动构造展布及震中分布等情况,将张渤带(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陆地段及邻近地区划分为6个应力区,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1967~2006年间这6个分区内的529个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个分区的应力结构较为一致,均为走滑型应力结构;但在应... 依据活动构造展布及震中分布等情况,将张渤带(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陆地段及邻近地区划分为6个应力区,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1967~2006年间这6个分区内的529个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个分区的应力结构较为一致,均为走滑型应力结构;但在应力方向上有明显不同,其应力主轴方向有由西北端的NEE向至东南端的近EW向呈顺时针旋转的趋势。此外,以1976年唐山地震与1998年张北地震为时间界限,计算了张渤带陆地段3个构造交汇段(即张北-怀来段、南口-三河段、天津-塘沽段,简称西段、中段、东段)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各构造段在不同时段的平均主应力轴分布,得到了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其中,西段与中段的构造应力场变化复杂,其应力主轴方向在唐山地震后经调整已基本回复至唐山地震前的状态;而东段的平均应力主轴呈顺时针旋转,目前仍为近EW向。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非均匀变化特征可能与周边块体的相互作用及两次中强地震(唐山地震与张北地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渤带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非均匀性
下载PDF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127
16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11 位作者 梁明剑 张会平 赵敏 叶有清 张致伟 祁玉萍 王思维 宫悦 乔惠珍 汪智 邱桂兰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83-4097,共15页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M7.0主震与13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进而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九寨沟M7.0地震的矩震级M_w6.4,震源矩心深度5 km,表明主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与2003年伊朗巴姆(Bam)M_w6.5地震特征极为相似;12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矩心深度6~12 km,显示这些余震发生在主震下部,仅1次例外.重新定位后的余震震中呈NW-SE向窄带展布,位于近NS向的岷江断裂与近EW向的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分支塔藏断裂所夹持的区域,余震带长轴长约38 km,主震位于余震带中部.根据余震震中分布、主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等,推测本次九寨沟M7.0地震及其余震的主发震构造为位于岷江断裂与塔藏断裂之间的树正断裂.震源机制解揭示,树正断裂呈左旋走滑,走向约152°,近SE,倾向SW,倾角约70°,该断裂应属于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分支断裂之一,或与东南侧的虎牙断裂构成统一断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M7.0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树正断裂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致伟 程万正 +1 位作者 阮祥 吴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利用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测震台的数字地震波资料,测定了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震中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震前地震活动平稳,未出现显著异常增强或平静现象.根据汶川...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利用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测震台的数字地震波资料,测定了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震中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震前地震活动平稳,未出现显著异常增强或平静现象.根据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求出的震源机制解,其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WNW-ESE向,震源断层面呈NE向与NW向两组节面走向.其中NE向节面呈N50°—70°E,断面倾角均陡,达60°—70°,震源力学作用方式多呈逆倾型,少部分呈走滑型.震前地震活动呈现的主压应力方位、震源断面走向及其错动类型,与汶川8.0级地震给出的解是一致的.巨大地震发生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微破裂呈现的平均应力场与主震一致.起始破裂区东侧20km内是紫坪铺水库水域区,这一区域发生小震活动增加的现象处于水库放水的卸载阶段.本文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起始破裂区附近的小震活动,其震源参数表明,震源位于8.0级地震之上的5—14km深度,其震源参数与8.0级地震给出的解也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两侧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俊江 詹文欢 +2 位作者 丘学林 徐辉龙 唐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7,共9页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根据印支半岛前新生代的古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接触关系 ,将红河断裂带海陆部分分为两段。断裂带自第三纪以来 ,经历了左旋运动、右旋运动 ,南北两段的活动性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断裂带两侧地震和震源机...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根据印支半岛前新生代的古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接触关系 ,将红河断裂带海陆部分分为两段。断裂带自第三纪以来 ,经历了左旋运动、右旋运动 ,南北两段的活动性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断裂带两侧地震和震源机制解分析 ,震源深度 0~ 33km的地震在整个区域密集分布 ,较深的地震分布在断裂的北东侧。断裂带西北部断裂活动方式为逆冲型 ,北部为正断型 ,南部为走滑型 ,其它地方为奇异型 ,也即是逆冲型、正断型、走滑型 3种方式的过渡类型 ,反映了红河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受到来自北北西向的推挤力和北东东向的正压力的联合作用 ,使受力区的断裂发生挤压逆冲、水平走滑和拉张正断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RRFZ) 震源机制解 右旋走滑运动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1990年菲律宾Mw7.7级强震对马尼拉俯冲带静态应力触发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健 詹文欢 +5 位作者 朱俊江 孙杰 冯英辞 姜莲婷 郭磊 唐琴琴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9,共7页
基于震源机制解模型和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1990年7月16日Mw7.7级地震所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w7.7级地震触发了其后Mw6.0级和Mw6.5级2次强余震的发生,应力加载值分别达到了21.63bars和9.15bars。依据地震重复原则和构... 基于震源机制解模型和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1990年7月16日Mw7.7级地震所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w7.7级地震触发了其后Mw6.0级和Mw6.5级2次强余震的发生,应力加载值分别达到了21.63bars和9.15bars。依据地震重复原则和构造外推原则,以马尼拉俯冲带及其附近区域Mw6.0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中的一个节面作为接收断层面,计算了Mw7.7级地震对马尼拉俯冲带区域静态库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马尼拉俯冲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西吕宋海槽的部分断层上,但变化量值很小,对马尼拉俯冲带北部区域基本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触发 震源机制解 马尼拉俯冲带
下载PDF
四川芦山地震区域构造环境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红艳 谢富仁 崔效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9-106,共8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这是继汶川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又一次强震。在介绍芦山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发震构造环境基础上,利用区域内172个震源机制解资料对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计算,特别对龙门山应力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这是继汶川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又一次强震。在介绍芦山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发震构造环境基础上,利用区域内172个震源机制解资料对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计算,特别对龙门山应力区内各类应力数据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门山应力区目前处于近东西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环境中;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在横向上从巴颜喀拉块体的北东—南西向到龙门山块体的近东西向,再到华南块体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表现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区域最大主应力在纵向上从柴达木—秦岭块体的北东东—南西西向到龙门山块体的近东西向,再到川滇块体的北西—南东向,亦表现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应力方向在不同块体间的转变,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块体在进行南东向水平运动挤压龙门山地块时,由于受到华南地块特别是四川盆地的强烈阻挡,导致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表现为明显的地壳缩短和山体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震源机制解 最大主应力 构造应力场 应力转向 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