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新场构造带深层须二段致密砂岩断褶裂缝体特征和地质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君龙 刘忠群 +8 位作者 刘振峰 刘雅利 申宝剑 肖开华 毕有益 王晓雯 王爱 范凌霄 李吉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简称须二段)储量动用率低、气藏甜点地质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和井震资料,精细解剖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提出断褶裂缝体概念并划分其类型,分析裂...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简称须二段)储量动用率低、气藏甜点地质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和井震资料,精细解剖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提出断褶裂缝体概念并划分其类型,分析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建立断褶裂缝体地质模式。研究表明:(1)断褶裂缝体是指断裂、褶皱及其伴生的裂缝储集体;(2)根据裂缝体特征及成因,可进一步划分为断缝体、褶缝体和断褶体3种类型;(3)断裂上盘、越靠近断裂有效裂缝越发育,褶皱褶曲幅度越大、越靠近褶皱枢纽面有效裂缝越发育;(4)建立2类5型断褶裂缝体地质模式,分别为断褶裂缝类和基质储渗类,前者可分为网状缝型和单构造缝型,后者可分为层理缝型、低渗孔隙型和极低渗孔隙型。此外,建立断褶裂缝体有利区优选流程,提出有利开发目标,支撑井位部署获得高产,并可以为中国深层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褶裂缝体 裂缝控制因素 成因特征 地质模式 深层 致密砂岩 新场构造带 上三叠统 须二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地热流特征及热储系统类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少川 国殿斌 +4 位作者 李令喜 李江龙 高山林 宿赛 张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4,共14页
四川盆地地热资源类型多、储量大,可利用总量位居全国第3位,具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盆地的热体制对区域地热能资源评估的作用,根据四川盆地内钻井的基本地热参数与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系统研究了盆地热流分布及主控因... 四川盆地地热资源类型多、储量大,可利用总量位居全国第3位,具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盆地的热体制对区域地热能资源评估的作用,根据四川盆地内钻井的基本地热参数与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系统研究了盆地热流分布及主控因素、热储系统类型以及有利地热资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沉积地层的热结构分为3种,分别为受控于基底热流背景与裂陷槽岩石热导率差异的加里东阶段热结构;受控于峨眉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喷发及盆地拉张作用的海西阶段热结构;受盆缘强烈造山运动形成的中新生代热结构。②提出了震旦纪—早寒武世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封闭型层控热储系统与开放型断褶热储系统2类、3种热储系统类型。③明确了断裂带深循环地热资源、强构造背景下的异常高温地热资源与早期深埋地热资源3类有利地热资源类型及其优势分布区。结论认为,四川盆地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取得的认识对四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勘查与评价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热结构 大地热流 主控因素 封闭型层控热储 开放型断褶热储系 地热资源分布
下载PDF
琅琊山铜矿床控矿构造的再认识 被引量:5
3
作者 邢善强 《安徽地质》 2000年第1期44-50,共7页
以构造解析为手段,突破前人对琅琊山铜矿区的传统地质构造认识,提出区域应变滑劈理控 岩,“A”形劈滑褶皱控矿的新论点,并以此来阐述矿体赋存特征及形态、产状、规模等特征。
关键词 应变滑劈理 脆韧性剪切带 A型褶皱 层间剥离休 控矿构造
下载PDF
红透山矿床矿体形态浅析及F8断层的讨论
4
作者 苏贺鹏 曹江宾 赵刚 《有色矿冶》 2012年第4期1-3,9,共4页
通过对红透山矿各个中段矿体形态对比观察,利用褶皱层控理论对矿体形态做出合理的解释,对F8断层错距缩短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形态对比 褶皱层控 F8断层 错距缩短 多次错动
下载PDF
基于目标索力的“位移-荷载双控”张拉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窦超 郭彦林 +1 位作者 王永海 曹平周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8,共9页
针对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体育场单层折面空间网格钢屋盖结构的整体模型承载力试验,进行了加载控制方案的研究。对于试验中手拉葫芦分级分组张拉加载过程模拟分析、张拉误差现场控制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位移-荷载双控"... 针对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体育场单层折面空间网格钢屋盖结构的整体模型承载力试验,进行了加载控制方案的研究。对于试验中手拉葫芦分级分组张拉加载过程模拟分析、张拉误差现场控制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位移-荷载双控"的张拉算法,为试验加载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和上述张拉算法结合能够很好地对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相比通常的迭代算法,本文提出的"位移-荷载双控"的补偿张拉算法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和精度,可以有效地解决类似工程实践中的张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 整体模型试验加载控制 一体化有限元模型 “位移一荷载双控”张拉算法 张拉过程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