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Method Based 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as Simple Analysis Method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Foods
1
作者 Kunimasa Matsumoto Kouya Shimada +1 位作者 Naoto Horinishi Katsuji Watanabe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6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e not only been used to produce various kinds of fermented food, but also used as probiotic products. As lactic acid bacterial group was consisted from diverse genera, a simple inspection metho...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e not only been used to produce various kinds of fermented food, but also used as probiotic products. As lactic acid bacterial group was consisted from diverse genera, a simple inspection method by which numbers and contained microorganisms could be automatically analyzed without any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was required to use them more effectively. In this manuscript, lactic acid bacterial groups in commercial products of kimuchi, komekouji-miso, and yoghurt were identified and enumerated by our newly developed method [1]-[3],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method could be used as an inspection method of various food samples. In kimuchi, numerically dominant bacteria were Lactobacillus sakei, and L. casei (1.4 × 104 MPN g<sup>-1</sup>) and Leuconostoc spp. (l.4 × 104 MPN). In kouji-miso, numerically dominant bacteria was Bacillus spp. (3 × 103 MPN), which mainly included B. subtilis group and B. cereus group. Lactic acid bacteria such as Lactobacillus spp., or Lactococcus spp., included in the komekouji-miso, could be enumerated after 3 days incubation (1.24 × 104 MPN), but not detected after 7 days incubation. In yoghurt A and C, Lactococcus lactis was detected as numerically dominant lactic acid bacteria (3.0 × 105 MPN). In yoghurt B, Lactobacillus spp., or Lactococcus spp., was detected not only by a culturebased method but also by an unculture-based method, although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th estimated numbers.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ethod might become useful as a simple inspection method of food microorganisms, because time and labor of the analysis could be reduced by using an unculture-based method and MCE-202 MultiNA. In this study, Bifidobacteriium spp. was not detected in B and C yoghurt, in spite of indicating their existence, and number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ere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daily product regulation, because 16S rDNA of Bifidobacteriium spp. might not be amplified by the used PCR condition. The PCR condition must be changed so as to amplify Bifidobacterium spp., before the method will be used as an inspection method for lactic acid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Enzyme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 Lactic acid Bacteria Komekouji-Miso Kimuchi YOGHURT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ERY WEAK ACID AND BASE BY pH-FIXED TITRATION METHOD
2
作者 Gang XU Ping WEI Yu Cheng XIE Xing Dong YU(Jiangsu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Changzhou,213016)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1-84,共4页
pH-fixed titr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eak acids and bases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It is not necessary to know the ionization constant of weak acid or bas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itrant. This me... pH-fixed titr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eak acids and bases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It is not necessary to know the ionization constant of weak acid or bas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itrant. This method had been applied to determine phenol,4-aminoantipyrine and glycine,whose ionization constants range from 10^(-10)to 10^(-12).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TP aci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ERY WEAK acid AND BASE BY pH-FIXED TITRATION method acid pH
下载PDF
Science Letters:Evaluation of a kinetic uricase method for serum uric acid assay by predicting background absorbance of uricase reaction solution with an integrated method 被引量:12
3
作者 LIAO Fei ZHAO Yun-sheng +3 位作者 ZHAO Li-na TAO Jia ZHU Xiao-yun LIU L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97-502,共6页
A patented kinetic uricase method was evaluated for serum uric acid assay. Initial absorbance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before uricase action (A0) was obtained by correcting the absorbance at 293 nm measured before th... A patented kinetic uricase method was evaluated for serum uric acid assay. Initial absorbance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before uricase action (A0) was obtained by correcting the absorbance at 293 nm measured before the addition of uricase solution, and background absorbance (Ab) was predicted by an integrated method.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in reaction solution was calculated from A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0 and Ab, using the absorptivity preset for uric acid. This kinetic uricase method exhibited CV〈4.3% and recovery of 100%. Lipids, bilirubin, hemoglobin, ascorbic acid, reduced glutathione and xanthine 〈0.32 mmol/L in serum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A linearly responded to 1.2 to 37.5 μmol/L uric acid in reaction solution containing 15 μl serum. The slope of linear respons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absorptivity preset for uric acid while the intercept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for serum alone. 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clinic sera by different uricase method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By Bland-Altman analysis, this kinetic uricase method accorded with that by quantifying the total change of UV absorbance on the completion of uricase reac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kinetic uricase method is reliable for serum uric acid assay with enhanced resistance to both xanthine and other common errors, wider range of linear response and much lower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ground absorbance Bland-Altman analysis Kinetic uricase method Reaction curve fitting Serum uric acid assay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Fa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from Slaughterhouse Waste by Evaluating Conventional Analytical Methods
4
作者 Ariba Khan Farah Naz Talpur +2 位作者 Muhammad Iqbal Bhanger Syed Ghulam Musharraf Hassan Imran Afridi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1年第5期202-225,共24页
To attain maximum recovery of useful compounds from slaughterhouse waste (Suet, Tongue, Pancreas) of selected ruminant (cow, goat, lamb, and bull), the fa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popular methods was compared along w... To attain maximum recovery of useful compounds from slaughterhouse waste (Suet, Tongue, Pancreas) of selected ruminant (cow, goat, lamb, and bull), the fa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popular methods was compared along with fatty acid (FAs) composition. Four selected methods including Soxhlet (SOX), acid hydrolysis, Bligh & dyer (B&D), and Folch (FOL) were assessed. After methylation, extracted lipid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for FA composition. Data indicated that all selected methods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particularly higher differences were noticed for low lipid-containing products (Tongue, Pancreas)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FA Composi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lipid and FA Composition analysis was the FOL method. The Soxhlet method was only effective for samples with high-fat content i.e., suet, while the B&D method gave comparatively low lipid content in analyzed samples. Hence based on the results, excellent fat and fatty acid extraction was achieved with the FO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ty acid Slaughterhouse Waste Animal by-Products Extraction methods Lipid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下载PDF
核酸提取试剂盒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影响
5
作者 李泰 朱英才 +5 位作者 骆璐 彭强 凌洪权 廖星杰 王钦 张承双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70-71,共2页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PCR法)是目前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中常用方法之一。为了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个方法,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做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定性这类检测时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选取及平行实...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PCR法)是目前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中常用方法之一。为了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个方法,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做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定性这类检测时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选取及平行实验比对,对此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法 牛羊源性成分 检测分析 核酸提取试剂盒
下载PDF
改进的FA-FCE模型在矿井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行 杨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2,共11页
酸性矿井水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遭受污染的矿井水质进行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以贵州省内的酸性矿井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采用因子分析(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加权平均法,并引入级别特征值构建了FA-FCE水... 酸性矿井水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遭受污染的矿井水质进行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以贵州省内的酸性矿井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采用因子分析(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加权平均法,并引入级别特征值构建了FA-FCE水质评价模型,对矿井水质和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所评价的水样中V类水的占比达到70.37%,水质整体偏向于V类水,各地区的平均级别特征指数均大于2,矿井水水体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较高。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模型,文中提出的水质评价模型在选取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并综合考虑了所有评价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 矿井水质评价 级别特征值 水体环境质量
下载PDF
基于两次发酵法遵义特色泡辣椒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许九红 王修俊 +3 位作者 聂黔丽 李佳敏 胡荣念 张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69,共8页
为探究两次发酵技术对泡辣椒品质的影响,以两次发酵遵义特色泡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分析其脆度、色泽、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差异,并采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 为探究两次发酵技术对泡辣椒品质的影响,以两次发酵遵义特色泡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分析其脆度、色泽、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差异,并采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泡辣椒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组成与呈味的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泡辣椒(新鲜、传统自然一次发酵30 d、两次发酵、传统自然一次发酵150 d)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05、0.17、0.24、0.18 g/100 g,两次发酵特色泡辣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且脆度保持较好,色泽鲜红。在4个样品中分别检测出13、15、16、15种氨基酸,呈味特性表现为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对泡辣椒风味的影响最大,TAV值为9.67~45.67。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8.584%,能较好地反映出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综合信息,其中谷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对泡辣椒滋味影响程度最大,并由各个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得到遵义特色泡辣椒综合得分最高。综合评价发现两次发酵遵义特色泡辣椒相较于新鲜与传统自然一次发酵泡辣椒中游离氨基酸的综合品质更好,此为泡辣椒发酵技术的改进及泡辣椒风味的人工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发酵法 遵义特色泡辣椒 游离氨基酸 品质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烤羊排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8
作者 李凯旋 王璇 +4 位作者 刘洋 王鹏 王金花 田洪磊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3-151,共9页
为探究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以直接烤制和过热蒸-烤制2种烹饪方式的电烤箱烤羊排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其感官特性、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为探究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以直接烤制和过热蒸-烤制2种烹饪方式的电烤箱烤羊排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其感官特性、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感官分析和电子鼻结果显示两样品的香气轮廓存在差异,其中直接烤制样品具有更强的烤香、脂香和羊肉味(P<0.05)。在两种烤羊排中共检测到44种挥发性化合物,直接烤制样品中醛类、醇类、含氮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蒸烤结合样品。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气相色谱-嗅闻共鉴定出35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强势香气活性化合物包括癸醛、己醛、辛醛、壬醛、(E,Z)-2,6-壬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1-辛烯-3-酮、3-辛烯-2-酮、2-壬酮、庚酸、2-甲基吡嗪、3-甲硫基丙醛、苯并噻唑、2-戊基呋喃。两种样品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相似,但稀释因子不同。直接烤制羊排的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蒸烤结合样品(P<0.0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为40.66%,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三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与烤羊排特征风味物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方式 羊排 挥发性化合物 脂肪酸 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
下载PDF
棉、聚酰胺纤维和氨纶混纺面料定量分析研究
9
作者 王玥 刘娟 +1 位作者 王佳云 孙婷婷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棉、聚酰胺纤维和氨纶混纺面料,目前行业内常用的定量方法存在耗时耗力、所用试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危害的情况。本文通过现行多种方法之间的比对,立足试验数据,确认采用80%甲酸和20%盐酸的组合法,可以更加高效且安全地得到准确、稳定的... 棉、聚酰胺纤维和氨纶混纺面料,目前行业内常用的定量方法存在耗时耗力、所用试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危害的情况。本文通过现行多种方法之间的比对,立足试验数据,确认采用80%甲酸和20%盐酸的组合法,可以更加高效且安全地得到准确、稳定的定量结果,为此类混纺面料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拆分法 纤维定量分析 三组分 盐酸 甲酸
下载PDF
一种新型缓蚀剂对碳钢材料的缓蚀性能研究
10
作者 付占达 柳鑫华 +6 位作者 王瀛 赵红丽 王磊 夏一鸣 古林艳 杜嘉瑞 王伊然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57-7165,共9页
用硫代甲酰二肼与聚琥珀酰亚胺合成了新型改性聚天冬氨酸(PASP/CD)。其次,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对PASP/CD进行了结构表征。最后,采用质量法、电化学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及能谱研究了PASP/CD在0.5... 用硫代甲酰二肼与聚琥珀酰亚胺合成了新型改性聚天冬氨酸(PASP/CD)。其次,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对PASP/CD进行了结构表征。最后,采用质量法、电化学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及能谱研究了PASP/CD在0.5 mol/L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PASP/CD作为混合型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加入PASP/CD后,体系的电荷转移电阻显著增加。PASP/CD的浓度为80 mg/L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1.48%,远高于PASP;与PASP相比,PASP/CD的缓蚀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AFM图和粗糙度数据可知PASP/CD具有良好的腐蚀抑制性能。发现PASP/CD的缓蚀作用是由于其侧链上的新官能团在钢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成膜的结果。研究为拓宽绿色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综合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天冬氨酸 碳钢 腐蚀 电化学法 表面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降尿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分析
11
作者 褚梦真 林志健 +2 位作者 张冰 王雨 杨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以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降尿酸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降尿酸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以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降尿酸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降尿酸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降尿酸的文献研究,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软件统计中药频次、性味和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7个中药复方,涉及174味中药,其中27味中药使用频次>3次。常用类型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组方,以健脾祛湿、清热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4个药对、16个三味药药组、4个四味药药组,其中苍术-黄柏支持度最高,是降尿酸的核心药对。结论:中药降尿酸用药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健脾祛湿、补中益气,体现“标本兼顾”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为临床提高疗效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降尿酸 抗痛风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治法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梅花鹿茸多糖提取工艺
12
作者 葛安璐 谭世媛 +2 位作者 鞠美琪 庞春颖 张淑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以梅花鹿茸多糖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热水浸提法、水提醇沉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BD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紫外光谱和FT-IR光谱分析检测纯度... 以梅花鹿茸多糖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热水浸提法、水提醇沉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BD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紫外光谱和FT-IR光谱分析检测纯度。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液料比34∶1、超声时间43 min、浸提温度54℃、浸提时间2 h,多糖提取率达2.02%,多糖含量70.05%,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等成分并具有典型多糖结构,表明优化的梅花鹿茸多糖提取工艺切实可行,优化结果优于先前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茸多糖 响应曲面法 苯酚硫酸法 FT-IR光谱分析
下载PDF
2017—2022年贵州省化妆品监督抽检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13
作者 滕钰 周映佑 +1 位作者 薛咏兰 徐洪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为了解贵州省流通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化妆品微生物监督抽检提供科学依据,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对2017—2022年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承担的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涉及微生物检验项目的产品进行检验,同时... 为了解贵州省流通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化妆品微生物监督抽检提供科学依据,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对2017—2022年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承担的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涉及微生物检验项目的产品进行检验,同时对控制菌的检出情况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1 068批样品合格率为99.3%,不合格批次为7批,均为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同时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存在重现性不佳的问题。总体来说,微生物检查结果良好;有必要结合基质体系、防腐体系及其它配方成分,对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微生物检验 质量分析 方法适用性
下载PDF
酯类润滑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14
作者 寇文敏 张建 +3 位作者 张坤 董政岩 李绮璐 刘宝勇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三羟甲基丙烷(TMP)与油酸(OA)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的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对TMP、OA、TMPTO以及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中间产物进行热力学数据的相关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403~493 K温度范围内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Δ_(r)H_(... 针对三羟甲基丙烷(TMP)与油酸(OA)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的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对TMP、OA、TMPTO以及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中间产物进行热力学数据的相关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403~493 K温度范围内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Δ_(r)H_(m)^(θ)、反应熵变Δ_(r)S_(m)^(θ)、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_(r)G_(m)^(θ)和反应平衡常数K^(θ)。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温度范围内,吉布斯自由能变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通过对计算结果与已知文献数据进行比较,表明文章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热力学分析 基团贡献法
下载PDF
载铁活性炭对酸性嫩黄G的吸附机理
15
作者 赵博宇 张羽彤 +3 位作者 姜宇彤 李晓悦 肖鹏飞 吴德东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为获得高效处理酸性嫩黄G(AYG)废水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载铁活性炭(Fe-AC)作为吸附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比表面积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AYG的... 为获得高效处理酸性嫩黄G(AYG)废水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载铁活性炭(Fe-AC)作为吸附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比表面积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AYG的去除影响,并探讨了Fe-AC吸附处理AYG的机理。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AYG去除影响的显著顺序为Fe-AC投加量>处理时间>pH。最佳处理条件:Fe-AC投加量为9.51g/L、处理时间为40.79 min、pH值为4.23。Fe-AC吸附AYG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02~0.6193 g/(mg·min),吸附过程符合Temkin吸附等温模型。机理分析结果表明,Fe-AC含氧官能团增加,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及单点吸附总孔容增加,裂缝、凹陷丰富,存在多层吸附现象,为其吸附AYG提供了更多结合位点,更利于其与吸附质结合,增加其对AYG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活性炭(Fe-AC) 酸性嫩黄G(AYG) 表征分析 响应面法(RSM)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鲤鱼可溶性蛋白增溶回收工艺优化及营养特性分析
16
作者 王远瞩 王晓萱 +3 位作者 左旸 张津海 赵华伟 蒲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为促进鲤(Cyprinus carpio)的高值化应用,本文运用pH值转换增溶法优化鲤鱼蛋白规模化增溶回收工艺,对鲤鱼鱼糜在不同pH值下的可溶性蛋白溶解度、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蛋白溶解度呈... 为促进鲤(Cyprinus carpio)的高值化应用,本文运用pH值转换增溶法优化鲤鱼蛋白规模化增溶回收工艺,对鲤鱼鱼糜在不同pH值下的可溶性蛋白溶解度、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蛋白溶解度呈现明显U型曲线,在pH值为1.0~3.0或11.0~13.0条件下溶解度较高;在pH值为2.0条件下,可溶性蛋白溶解度达到62.7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所有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主要在10~45 kDa范围内,在pH值2.0条件下,这部分低分子量蛋白占比最高为72.6%,进一步测得此工艺条件下回收的可溶性蛋白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呈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占比达到14.7%、天冬氨酸占比达到11.2%;呈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占比达到6.38%,甘氨酸占比达到5.8%。本研究结果为以鲤鱼或其它低值鱼为原料,规模化回收可溶性蛋白产品及制备后续的生物活性多肽奠定了前期工艺基础,提高了在食品、饲料等领域开发鱼蛋白相关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转换增溶法 可溶性蛋白 规模化提取 氨基酸组成分析 高值化应用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尿酸的影响Meta分析
17
作者 钟静 蓝柳冰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117-1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多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明确各种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尿酸的影响。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有关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尿酸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软件行Meta分... 目的:通过对多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明确各种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尿酸的影响。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有关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尿酸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7篇研究,均为RCT。共包括82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中接受常规胰岛素治疗的411例,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411例。研究组干预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和尿酸水平有显著影响。采用其他方法治疗可能有更好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治疗方式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血糖 尿酸 META分析
下载PDF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采样环节指标的构建
18
作者 刘丹丹 姜懿效 +3 位作者 肖瑛 傅增军 丁文霞 席惠君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39-542,552,共5页
目的建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采样环节指标体系,为临床全面且科学地评价内镜再处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法建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采样环节指标池,采用Delphi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应用层次分... 目的建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采样环节指标体系,为临床全面且科学地评价内镜再处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法建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采样环节指标池,采用Delphi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6.6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4、0.928,肯德尔和谐系数介于0.139~0.240(P均<0.001)。构建的指标包括7个Ⅰ级指标,29个Ⅱ级指标。结论通过文献分析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学、严谨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采样环节指标,能较全面地评价内镜再处理质量,可为临床内镜洗消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 清洗消毒 生物学监测 DELPHI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单因素结合Box-Ben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载青蒿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
19
作者 胡迪迪 薛昊 +3 位作者 金旭东 李宛俞 徐湘迪 陈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2-1599,1572,共9页
本研究优化包载青蒿素(artemisinin,ART)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PLGA-ART-NPs)的最优工艺。首先采用乳化-溶剂法制备纳米粒,以单因素实验确定乳化剂种类(聚乙烯醇、吐温80、泊洛沙姆)、乳化... 本研究优化包载青蒿素(artemisinin,ART)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PLGA-ART-NPs)的最优工艺。首先采用乳化-溶剂法制备纳米粒,以单因素实验确定乳化剂种类(聚乙烯醇、吐温80、泊洛沙姆)、乳化剂浓度、水-油两相比例及载体-药物比例对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以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PLGA-ART-NPs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乳化效果最好,以乳化剂浓度、水-油两相比例、载体-药物比例为影响因素,最优处方确定为:乳化剂浓度为0.017 g/mL,水-油两相比例为18∶1(V/V),载体-药物比例为10∶1(W/W)。以最优处方制备的纳米粒载药量为(4.43±0.22)%,zeta电位为-28.28±2.17 mV,表明本文优化后的处方工艺条件稳定,重复性良好,可行性高,制得的纳米溶液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青蒿素纳米粒 响应曲面法 单因素分析 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甲酸/氯化锌法定量分析棉氨纶产品的探讨
20
作者 刘桂凤 郑琰珍 +2 位作者 张琪 杜学慧 朱振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60-63,共4页
针对目前棉氨纶产品检测过程中拆分法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下,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法测试时间长,测试结果偏差大的问题,采用甲酸/氯化锌溶液对氨纶进行溶解,以便更加准确、快捷地测定棉氨纶产品的混纺比,对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棉纤维的... 针对目前棉氨纶产品检测过程中拆分法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下,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法测试时间长,测试结果偏差大的问题,采用甲酸/氯化锌溶液对氨纶进行溶解,以便更加准确、快捷地测定棉氨纶产品的混纺比,对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棉纤维的修正系数进行了试验验证,确定最佳的试验参数组合,检测结果与拆分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法进行比较,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对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再现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棉氨纶织物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定量测试是准确、可行的;试验温度为(50±2)℃、试验时间为25min,该方法溶解时间短、操作简便,准确度与精密度高,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氨纶 纤维含量 定量分析 甲酸/氯化锌法 二甲基甲酰胺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