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文化视域下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雨辰 侯方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桐城歌是安徽省桐城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对桐城歌的发展历史、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桐城歌的地域性、叙事性... 桐城歌是安徽省桐城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对桐城歌的发展历史、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桐城歌的地域性、叙事性、文学性进行论述,揭示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征。此外,桐城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也对其传承模式和推广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探寻其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认识,还可以促进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桐城歌 音乐特征 传承
下载PDF
乌珠穆沁民歌情感表现探析
2
作者 富荣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90-96,210,211,共9页
乌珠穆沁民歌是乌珠穆沁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草原人民真挚的情怀和富有深刻内涵的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在内容题材上,既有对戈壁故乡、父母双亲、畜群和骏马的深情吟唱,也有对生活伦理的深刻训话。乌珠穆沁民歌不仅反映了独特的民俗风... 乌珠穆沁民歌是乌珠穆沁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草原人民真挚的情怀和富有深刻内涵的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在内容题材上,既有对戈壁故乡、父母双亲、畜群和骏马的深情吟唱,也有对生活伦理的深刻训话。乌珠穆沁民歌不仅反映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真挚情感,还深刻体现了乌珠穆沁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骏马的珍视以及对真爱的崇尚之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民歌 民俗风情 情感表现
下载PDF
宋金瓷枕中的艺俗互动探赜
3
作者 蔡伟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宋金时期,瓷枕中兴,烧造体系完善,产量巨大且使用普遍。宋金瓷枕不仅承载了实用、认知及审美上的多元功能,并且将工艺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融于一体,化身为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风物习俗交融互动的纽带。文章以瓷枕为窗,管... 宋金时期,瓷枕中兴,烧造体系完善,产量巨大且使用普遍。宋金瓷枕不仅承载了实用、认知及审美上的多元功能,并且将工艺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融于一体,化身为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风物习俗交融互动的纽带。文章以瓷枕为窗,管窥宋金时期民生百态,旨在卮议瓷枕维系下艺术与民俗的互生共存关系,探赜两者在适用、美善、认知、寄情等层面的多维互动,以期为当代艺术与民俗的融合发展提供些微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瓷枕 传统艺术 风物习俗 艺俗互动
下载PDF
论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衰微及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智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陕北民歌的诸多传统性功能正在不断走向衰微。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并且应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加强创新与传播,使... 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陕北民歌的诸多传统性功能正在不断走向衰微。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并且应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加强创新与传播,使陕北民歌重现它的生命力与独特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陕北民歌 民俗 民间文化遗产
下载PDF
论花瑶山歌在花瑶婚俗中的特殊功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禹明华 刘智群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62-165,共4页
花瑶山歌不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在花瑶生活中具有独特的实用功能。作者深入花瑶唯一聚居地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进行实地调查,并考证了相关历史典籍,特撰本文,对花瑶山歌在花瑶婚俗中的特殊功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花瑶 山歌 婚俗 实用功效
下载PDF
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德山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122-129,共8页
本课题着眼于东北民歌,从与之血脉相连的民俗视角探寻东北民歌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血脉联系,从中探寻东北民歌的生存、传承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 东北 民歌 民俗
下载PDF
“礼”“俗”之际——宋代丧葬礼俗及其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游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自古以来,丧礼就是中国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宋代也不例外。就现存资料来看,宋代士大夫阶层提倡实施规范的丧葬礼节,并为此不懈努力,他们不仅继承总结先秦以来儒家的丧葬制度与理念,而且也依据宋代社会的实际状况加以改进完善,进而形成... 自古以来,丧礼就是中国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宋代也不例外。就现存资料来看,宋代士大夫阶层提倡实施规范的丧葬礼节,并为此不懈努力,他们不仅继承总结先秦以来儒家的丧葬制度与理念,而且也依据宋代社会的实际状况加以改进完善,进而形成为一套较为系统的“礼法”。这些礼仪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有些甚至成为朝廷颁布的政策或法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礼法”未必完全符合两宋社会现实,因而民间丧葬之“俗”便成为庶民百姓约定俗成的惯例。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却也相互协调,进而共生共存,这是宋代丧葬民俗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丧葬 民俗
下载PDF
基于旅游开发的刘三姐山歌品牌与“风情柳州”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兴 《创新》 2009年第8期71-73,共3页
以柳州为代表的桂中地区是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风情柳州"应以打造柳州山歌这一刘三姐民俗文化品牌为核心,融入桂中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构建百里柳江为中心的城区旅游集群,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 以柳州为代表的桂中地区是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风情柳州"应以打造柳州山歌这一刘三姐民俗文化品牌为核心,融入桂中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构建百里柳江为中心的城区旅游集群,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山歌 刘三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下载PDF
论北朝民间“婚恋”歌辞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宗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本文对上一世纪的北朝民间“婚恋”歌辞的研究作了简略而精审的评述 ,然后就北朝诸民族语言的翻译问题、婚恋习俗问题和婚庆仪式等崭新的角度 ,对北朝民间“婚恋”歌辞作出实事求是的论述 。
关键词 民歌 翻译 风俗 早婚 婚庆游戏
下载PDF
富源古敢水族自然风情述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章斌 李树琼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 ,那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了解和研究其民族的历史、生存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民歌 ,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 ,搞好旅游开发 ,加强水族经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族源族称 水族婚俗 民歌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先秦时期信阳民歌文化探微 被引量:4
11
作者 耿玉琴 陈文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0-82,共3页
透过先秦典籍、出土文物、活着的民歌和立体的民俗,可以窥视先秦时期信阳民歌在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的文化形态。信阳民歌巫风交错的意象和率真无羁的性情得到了顽强固守。
关键词 信阳民歌 先秦时期 民俗 巫术
下载PDF
从婚俗歌探桂西壮族婚俗——以平果嘹歌为重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7,共5页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壮族民族特征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果嘹歌 婚俗歌 桂西壮族 婚俗
下载PDF
巫术与宋代民间节俗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燕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102,共8页
宋代民间节俗包含了大量巫术的因素,主要分为祈求、驱鬼、辟邪、祛病、祭祀五种形态,并贯穿了求生拒死、趋吉避凶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宋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愿、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巫术 宋代 民间节俗
下载PDF
《东京梦华录》中的北宋女性民俗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莉曼 汤夺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社会风貌,各种女性群体的身影活跃其中。北宋时期的女性民俗主要表现在以成年、结婚、生育礼俗为代表的人生仪礼以及丰富多彩的女性节庆游艺等方面。妇女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独特女性... 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社会风貌,各种女性群体的身影活跃其中。北宋时期的女性民俗主要表现在以成年、结婚、生育礼俗为代表的人生仪礼以及丰富多彩的女性节庆游艺等方面。妇女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独特女性民俗与当时开放、发达、宽松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梦华录》 北宋 女性 民俗
下载PDF
鄂西歌谣与土家民俗——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恩施三岔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亚平 王桓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歌谣与民俗互为依存,具有共同的表现特征,又共同培育了民族民间艺人。湖北恩族三岔乡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其研究分析,可略见土家歌谣与风俗于一斑。
关键词 土家族 歌谣 民俗 民间艺人 三岔乡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传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民间歌谣 社会风俗 公众舆论
下载PDF
浅析哈尼族习俗音乐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21-24,共4页
对云南哈尼族民歌的歌种分类及其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是让人们简单明了地了解哈尼族各种民间音乐在其传统习俗中的实际应用含义,并加强人们对独具特色、复杂多变的哈尼族民间音乐的认识。
关键词 哈尼族 传统习俗 民间音乐 民歌
下载PDF
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2,共9页
宋代的商业民俗丰富多彩 ,各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习俗。以城市餐饮业为例 ,店铺多以姓氏冠名 ,且多数商店都将经营内容写入“店标”。京城中规模较大的酒楼 ,一般要用新奇的建筑和装潢设计、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及浓妆妓女吸... 宋代的商业民俗丰富多彩 ,各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习俗。以城市餐饮业为例 ,店铺多以姓氏冠名 ,且多数商店都将经营内容写入“店标”。京城中规模较大的酒楼 ,一般要用新奇的建筑和装潢设计、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及浓妆妓女吸引“高贵”的顾客 ,数量众多的各类中小型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经营南北各地风味的饮食 ,满足普通城市居民的日常需要。在这些消费场所 ,除了顾客 ,还有“闲汉”、“厮波”、妓女、小贩各色人等往来穿梭 ,他们或乞食 ,或替客人斟酒 ,或为客人烧香祈福 ,或卖唱 ,或兜售商品 ,成为这些场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肆则一般都供奉茶圣陆羽神像 ,许多还张挂名人字画 ,摆上奇花异木 ,但消费层次和功能则是五花八门 ,有的单纯卖茶 ,有的兼卖酒食 ,三教九流各阶层人士往来其间 ,或下棋、听书 ,或饮茶、聊天 ,或学习乐器 ,各得其所。所有这些 ,相沿不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商业民俗 城市 餐饮业
下载PDF
皖西民歌中非物质民俗事象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喻林 刘艳 《黑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19-121,共3页
研究民歌中的民俗事象,为研究民俗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另一方面,从民俗的角度来阐释民歌,对民歌的社会功能、历史传承和文化生态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考察皖西民歌中的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事象,对深入理解皖西民歌,进一步做好采... 研究民歌中的民俗事象,为研究民俗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另一方面,从民俗的角度来阐释民歌,对民歌的社会功能、历史传承和文化生态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考察皖西民歌中的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事象,对深入理解皖西民歌,进一步做好采集工作,促进皖西民歌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 民歌 民俗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台静农《淮南民歌集》与两淮文化风俗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昭新 《华文文学》 2009年第6期46-50,共5页
台静农曾于1924年的8月底,回故乡霍丘叶集搜集歌谣,达半年之久,搜集到当地歌谣2000多首。整理发表了167首,1970年台北东方文化书局印行的《淮南民歌集》,收113首。这些民歌充分反映了两淮风俗人情,显现楚风、楚韵,情调激越、浪漫飞旋,... 台静农曾于1924年的8月底,回故乡霍丘叶集搜集歌谣,达半年之久,搜集到当地歌谣2000多首。整理发表了167首,1970年台北东方文化书局印行的《淮南民歌集》,收113首。这些民歌充分反映了两淮风俗人情,显现楚风、楚韵,情调激越、浪漫飞旋,直抒胸臆、坦荡无羁;在艺术形式上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赋、比、兴"手法,叙事与抒情兼顾,内容实在、易懂,口语生动、易记,音韵流畅、易于传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淮南民歌 文化风俗 楚风楚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