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林外史》节译本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群体的译者行为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勤 王琴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汉语乡土语言土味浓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意象和异质成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梳理了《儒林外史》三个典型的华人离散译者节译本中的乡土语言英译文,分析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的异同。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究这... 汉语乡土语言土味浓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意象和异质成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梳理了《儒林外史》三个典型的华人离散译者节译本中的乡土语言英译文,分析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的异同。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究这一群体乡土语言英译的译者行为及其动因,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外译,尤其是乡土语言的英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节译 乡土语言 华人离散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云南兴蒙蒙古族之旱涝灾害应对考察
2
作者 李强 王世丽 《唐都学刊》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云南兴蒙蒙古族是杞麓湖滨农耕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元明清以来,随着当地蒙古族的农业开发,杞麓湖西畔的蒙古族聚居地逐渐成为滇中的重要粮仓,然而,严重的水旱灾害常常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兴蒙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应对主要包... 云南兴蒙蒙古族是杞麓湖滨农耕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元明清以来,随着当地蒙古族的农业开发,杞麓湖西畔的蒙古族聚居地逐渐成为滇中的重要粮仓,然而,严重的水旱灾害常常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兴蒙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应对主要包括生活经验的传承、自然崇拜的祈愿和日常生活的禁忌,这些旱涝灾害的民俗文化应对一方面能较好地使民众意识活动脱离对特定事件因果的沉浸,调节当地群众的消极情绪,提升安全感,成为居民情感的疏导口;另一方面,浸润人民群众生存智慧的灾害经验总结和应对是当地蒙古族经历代传承留存的民俗文化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蒙古族 民俗文化 旱涝灾害应对
下载PDF
活态保护视域下民族民间戏剧的隐性知识研究——以湘西苗族蚩尤戏为例
3
作者 刘洁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2,156,共11页
通过对湘西苗族蚩尤戏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隐性知识,包括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生活哲学等。这些隐性知识在蚩尤戏的表演中得以体现,并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得以流传。通过挖掘蚩尤戏所承载... 通过对湘西苗族蚩尤戏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隐性知识,包括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生活哲学等。这些隐性知识在蚩尤戏的表演中得以体现,并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得以流传。通过挖掘蚩尤戏所承载的隐性知识,可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戏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剧 苗族 活态保护 蚩尤戏 隐性知识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南山区民间社火群体性凝聚意识解读
4
作者 高旭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宁南山区民间社火是宁夏南部山区群体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和民间艺术演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地民间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现象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已经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培... 宁南山区民间社火是宁夏南部山区群体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和民间艺术演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地民间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现象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已经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力量。宁南山区民间社火呈现出强大的群体性精神凝聚力,其蕴含的精神指向、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构建农村文化的多元化功能体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社火 文化精神 群体观念 凝集意识 发展措施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5
作者 黄莉 黄思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中国故事 壮族 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松桃苗族生态文化的叙事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6
作者 罗碧红 余满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展统筹的生态智慧。鉴于生态文明现代化同化效应的影响,松桃苗族生态文化叙事在坚守本土特色的同时,也亟需通过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等多元策略实现现代转化,进而有力驱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桃苗族 生态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 村规民约 现代转化
下载PDF
布朗族民居建筑设计研究--以云南景迈山芒景村民居为例
7
作者 陈晨 忽文婷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章以云南芒景村为田野调查点对布朗族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研与测绘,同时对布朗族民居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文献归纳。然后通过类型学研究对民居的平面功能、外观形态、结构、材料和其他生活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布朗族传统民居... 文章以云南芒景村为田野调查点对布朗族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研与测绘,同时对布朗族民居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文献归纳。然后通过类型学研究对民居的平面功能、外观形态、结构、材料和其他生活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布朗族传统民居不仅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起到作用,同时也能在新民居建设中对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起到借鉴作用,让新民居在兼顾传统的同时也能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 干栏式建筑 布朗族民居 建筑技术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灾害神话民间信仰的结构与内涵
8
作者 黄龙光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48,共15页
西南地区自古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脆弱区,相应地西南少数民族普遍具有灾害神话叙事。西南少数民族灾害神话是一种超自然观、神祇崇拜、仪式展演与禁忌实践相结合的民间信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性灾害神话叙事体系,神话是民间信仰... 西南地区自古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脆弱区,相应地西南少数民族普遍具有灾害神话叙事。西南少数民族灾害神话是一种超自然观、神祇崇拜、仪式展演与禁忌实践相结合的民间信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性灾害神话叙事体系,神话是民间信仰实践的权威经典,而仪式实践则是民间信仰的效验机制,它们有机形成一种互文互释的内在结构。西南少数民族灾害神话以神祇的名义,动员每一个民族成员具身参与神话叙事,通过共同在场强化其灾害记忆与文化认同,从而实现防灾减灾的祈愿目的,促进地方社会的自我治理。西南少数民族灾害神话民间信仰蕴含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并以其交互性实践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灾害神话民间信仰 神圣叙事 生态秩序 防灾减灾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鄂伦春族古代民间医药文化特色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傅文第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9期69-72,共4页
探讨鄂伦春族古代民间医药文化特色,指出鄂伦春族独具北方游猎民族特色的医药文化,以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药,以经验为主,土药土法,不强调严苛的规范和标准;寒地特色鲜明,擅长治疗地方病;精神与药物并用,强调非药物作用;生活与养生结合,... 探讨鄂伦春族古代民间医药文化特色,指出鄂伦春族独具北方游猎民族特色的医药文化,以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药,以经验为主,土药土法,不强调严苛的规范和标准;寒地特色鲜明,擅长治疗地方病;精神与药物并用,强调非药物作用;生活与养生结合,注重日常保健;医巫合一,医疗特征鲜明。然而对民族医药文化保护要坚持科学态度,要正视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局限,扬弃继承,客观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民间医药 民族医药文化 古代医药保护
下载PDF
神性符号·意象呈现·文化认同——石敢当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多样呈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祥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石敢当崇拜是中国社会也是羌族地区重要的民俗事象。作为具有神性的审美意象,石敢当在羌族中有口头言说也有物质呈现,有历史遗存也有当代制作。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石敢当意象成为典范化的羌文化符号得到彰显,频频亮相在... 石敢当崇拜是中国社会也是羌族地区重要的民俗事象。作为具有神性的审美意象,石敢当在羌族中有口头言说也有物质呈现,有历史遗存也有当代制作。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石敢当意象成为典范化的羌文化符号得到彰显,频频亮相在城镇村寨及舞台演艺中。着眼多民族中国语境,尔玛人敬奉的石敢当既是其族群表达的审美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多元文化融汇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敢当 羌族 民间信仰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民系视角下的福建省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及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永峰 戴文远 +1 位作者 黄万里 王少飞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1-715,共15页
福建省不同民系地域乡村聚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不同民系乡村聚落及地方文化特色衰退甚至消亡。相关研究较少从人文地理视角分析乡村聚落演化,不能全面揭示多元地域文化下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化特征... 福建省不同民系地域乡村聚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不同民系乡村聚落及地方文化特色衰退甚至消亡。相关研究较少从人文地理视角分析乡村聚落演化,不能全面揭示多元地域文化下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化特征和规律。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1990—2020年福建不同民系乡村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演变特征,揭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福建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总体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0—2020年乡村聚落规模扩张最为迅速,但聚落斑块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30 a间不同民系乡村聚落形态趋于复杂化,其中闽南民系区乡村聚落的形状最为复杂,闽东民系区乡村聚落形态复杂度有所降低;聚落破碎度则整体表现为内陆民系区大于沿海民系区。(3)地形、坡度等自然因素为福建省不同民系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30 a间不同民系乡村聚落受河流、交通、距县城中心距离等区位因素影响日益明显,距道路不同缓冲距离的乡村聚落具有W型分布特征;距河流不同缓冲距离的乡村聚落具有U型分布特征。(4)30 a间不同民系乡村聚落用地空间格局处于差异发展期,乡村聚落密度呈V型空间结构特征;沿海的闽东民系区东部、莆仙民系区、闽南民系区东部形成乡村聚落高密度带状集聚区,客家民系区次之,闽中、闽北民系区处于低密度区。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民系传承与保护乡村聚落地方文化及特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系 乡村聚落 景观格局指数 时空格局 演化机制 福建省
下载PDF
职业群体与民间信仰的建构——一个东南渔港“九使”信仰的田野调查
12
作者 李天静 张先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0,共9页
地方民间信仰的建构过程与地方社会中的职业群体及其伦理观念有着紧密联系。作为东南渔港沙埕社区社会结构关系中的主要职业群体,商人群体和渔民群体在以九使信仰为核心的民间信仰体系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商人群体在借助“九使... 地方民间信仰的建构过程与地方社会中的职业群体及其伦理观念有着紧密联系。作为东南渔港沙埕社区社会结构关系中的主要职业群体,商人群体和渔民群体在以九使信仰为核心的民间信仰体系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商人群体在借助“九使”信仰来整合地方社会以形成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促使九使信仰成为划分职业群体或地域认同的一个隐性标志。通过考察地方社会不同职业群体的特征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呈现地方民间信仰体系的建构过程与社区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群体 民间信仰 九使 商人群体 伦理观念
下载PDF
从《诗经》到壮族民歌——通向生活世界的审美与情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丽萍 覃月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壮族民歌可以看作是《诗经》在时间与空间线上的传续。民歌的深刻文化源头,即是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将日常生活付诸诗性思维的审美意境和情感自由表达的真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壮族民歌 生活世界 诗性思维 情感人类学
下载PDF
赣闽台客家民歌旋律形态研究——以《正月闹花灯》《采茶灯》《病囝歌》为例
14
作者 肖艳平 胡丹 张灵灵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4-51,共8页
客家是一个跨越地理区域的族群,民歌是客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正月闹花灯》《采茶灯》《病囝歌》是分属于赣闽台地区的民歌,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三首民歌节奏节拍、调式落音、句式、句幅与细部旋律等维度进行分析,发现... 客家是一个跨越地理区域的族群,民歌是客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正月闹花灯》《采茶灯》《病囝歌》是分属于赣闽台地区的民歌,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三首民歌节奏节拍、调式落音、句式、句幅与细部旋律等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个案分析显示,赣南、闽西与中国台湾的桃竹苗地区是客家族群在线性迁徙中的三个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态学 客家民歌 客家族群
下载PDF
民间信仰对长寿群体精神环境的共性影响——以中国巴马、日本冲绳为例
15
作者 罗成舜 李明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形成的文化根源之一。中国巴马和日本冲绳的民间信仰对当地居民的世界观、生命观、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家庭伦理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间接地促进了两地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的形成。两...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形成的文化根源之一。中国巴马和日本冲绳的民间信仰对当地居民的世界观、生命观、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家庭伦理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间接地促进了两地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的形成。两地民间信仰对长寿群体精神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形成乐观纯朴的生活态度、构建友好和睦的社群关系、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等三个方面。同时,民间信仰在影响两地长寿群体的精神环境形成的过程中,还展现出间接性、持久性与内隐性的特点。正确认识民间信仰在长寿群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明确其中所体现的价值与特点,可以为我国全民健康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 冲绳 民间信仰 长寿群体 精神环境 共性影响
下载PDF
基于社会情感视角的中国题字民俗设计研究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学 孙宸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从20世纪末全球化概念流行以来,几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而这种呈现全球性特征的文明和文化却是一种具有趋同性质的世界,对地域性文明和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在倡导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 从20世纪末全球化概念流行以来,几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而这种呈现全球性特征的文明和文化却是一种具有趋同性质的世界,对地域性文明和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在倡导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如何传承创新本国传统文化尤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题字民俗作为中国人应用广泛的一种传统民俗,追溯其产生与发展,不仅是中华文化遥远历史产生与发展的印证,也是中国人社会情感的直接表现。本文从中国人题字民俗行为模式中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下社会群体的情感心理逻辑,探索构建应用于设计文化创意的理论模型研究,不仅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发展设计文化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 群体心理 题字民俗 设计文化
下载PDF
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脉络与演进——基于中国知网294篇期刊论文的数据分析
17
作者 郭翠潇 《满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90-101,共12页
通过对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研究的294篇样本文献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研究文献数量分布较不均衡,以“赫哲族伊玛堪”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比接近半数。样本文献刊载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出版的127种期... 通过对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研究的294篇样本文献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研究文献数量分布较不均衡,以“赫哲族伊玛堪”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比接近半数。样本文献刊载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出版的127种期刊,作者来自中国境内124所机构,位于东北和华北的北方院校和研究院所发文量较多。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研究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关注非遗与可持续发展、大遗产观、非遗系统性保护,以及非遗所体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前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通古斯语族 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恒 周雯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39-43,共5页
凉山彝族服饰因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研究法,对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的形制、色彩、纹样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演变过程,发掘彝族传统女装中蕴含的审... 凉山彝族服饰因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研究法,对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的形制、色彩、纹样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演变过程,发掘彝族传统女装中蕴含的审美追求与文化交融。研究发现:凉山彝族女装在清代中期前受汉服影响明显,清代晚期“满化”迹象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依诺方言区 民族服饰
下载PDF
浙西南景宁畲族民居木构侧样研究
19
作者 赵潇诺 佟士枢 何礼平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5期10-15,共6页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当地畲民多居住在交通闭塞的深山密林中,受外界影响小,因此其居住的畲族民居自身所承载的木作营造技艺仍沿用着传统做法。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当地畲族民居侧样数据,从诸多侧样所呈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提炼侧...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当地畲民多居住在交通闭塞的深山密林中,受外界影响小,因此其居住的畲族民居自身所承载的木作营造技艺仍沿用着传统做法。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当地畲族民居侧样数据,从诸多侧样所呈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提炼侧样分型规律并对其进行分述,再结合当地大木匠师手绘的定盘图与民间营造典籍,辨析景宁畲族民居侧样原型,了解畲族民居从应然至实然的营造过程。同时从人的主观导向和自然的客观影响两方面对侧样分型规律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将所得的分型规律及侧样原型与温州泰顺和江西吉安进行对比,从而厘清景宁畲族民居侧样营造技术与其周边地区的渊源,为本区定位以及当地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 畲族民居 侧样 原型
下载PDF
从巫医治病到“曼巴”救人——独龙江乡70年医疗转型的人类学研究
20
作者 陆敏敏 曾穷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8-54,共7页
现代医疗知识进入独龙江始于1950年代。在此之前,生活在封闭的山水世界的独龙族面对疾病依赖以“巫医治病”为主的民间医疗体系。此后几年来,伴随着独龙江流域的社会转型,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疗模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民间医疗模式,从巫... 现代医疗知识进入独龙江始于1950年代。在此之前,生活在封闭的山水世界的独龙族面对疾病依赖以“巫医治病”为主的民间医疗体系。此后几年来,伴随着独龙江流域的社会转型,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疗模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民间医疗模式,从巫医治病到“曼巴”救人的转变中,独龙族社会的公共卫生观念、健康医疗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族 民间医疗 现代医疗 医疗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