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住生活行为模式下的元代民居建筑空间研究——以永乐宫壁画中的民居建筑为例
1
作者 宋辉 邱雅茹 《住区》 2023年第5期69-73,共5页
建筑空间通常受人的行为轨迹、装饰物和家具尺寸,以及生活需求等多方面影响。古代壁画中常有关于建筑的连环画形式的叙事性表达,使能够凭借画中的建筑关系、人物生活行为关系等构成具有连续性、导向性的建筑空间,山西芮城永乐宫殿内的... 建筑空间通常受人的行为轨迹、装饰物和家具尺寸,以及生活需求等多方面影响。古代壁画中常有关于建筑的连环画形式的叙事性表达,使能够凭借画中的建筑关系、人物生活行为关系等构成具有连续性、导向性的建筑空间,山西芮城永乐宫殿内的壁画即属此类。因此,结合壁画场景中人的居住生活行为模式,通过对家具等构筑物间的比例关系,推导出其承载建筑空间的尺度,发现元代民居的建筑空间尺度与功能需求的构成关系,揭示元代民居建筑类型及壁画中所反映的元代建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元代民居 尺度 居住行为 生活空间
下载PDF
西府民间壁画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5-41,共7页
宝鸡地区(古称西府)的乡野散落着一些古建筑,这些古建中的壁画装饰反映了当地百姓的民俗信仰,同时代表了本地域民间绘画的水平。在对宝鸡民间壁画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建筑壁画的保留现状,研究了其中一些民间壁画。官村寿峰寺中殿壁... 宝鸡地区(古称西府)的乡野散落着一些古建筑,这些古建中的壁画装饰反映了当地百姓的民俗信仰,同时代表了本地域民间绘画的水平。在对宝鸡民间壁画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建筑壁画的保留现状,研究了其中一些民间壁画。官村寿峰寺中殿壁画绘制于清代晚期,壁画表现内容为"诸天礼佛图"。寿峰寺中殿壁画是宝鸡民间壁画中人物造像的精品力作,人物造型生动传神,用线飞动,承袭了"吴带当风"的艺术手段;新民九天圣母庙壁画以宝鸡地区民间传说故事为蓝本,展现出民间画工独特的绘画创造力,反映了地域性的信仰风俗;南寨五圣宫壁画以东周列国故事为题材,并巧妙地在画面中融入现实生活物品,同时壁画一分为二为两路画工共同完成,真实地反映出传统壁画绘制中的"对画制度",画工在对画竞争中各展其能事,使壁画达到了高水平的表现,也反映出古代壁画绘制的生态场景。对于这些散落于乡间承载着艺术与文化价值的遗珍,面对其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对它们的保护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 民间壁画 民俗信仰 保护
下载PDF
徽州壁画的创作特点剖析——以黟县关麓村民间彩绘壁画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琴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83,共3页
通过对徽州壁画民间彩绘的研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传统的工艺特色。从徽州壁画民间彩绘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两方面来探讨其艺术特征,并对其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意见。以黟县关麓村连体民居"八大家"为例,系... 通过对徽州壁画民间彩绘的研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传统的工艺特色。从徽州壁画民间彩绘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两方面来探讨其艺术特征,并对其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意见。以黟县关麓村连体民居"八大家"为例,系统地记录、收集、整理、分析徽州壁画民居彩绘的相关资料,对前人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后续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徽州民居壁画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进一步为相关部门开展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壁画 民间彩绘 保护 继承
下载PDF
苍南县矴步头谢氏民居壁画颜料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章鹏华 张嘉晨 +1 位作者 童琳珺 崔彪 《光散射学报》 2022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矴步头谢氏民居始建于晚清咸丰年间,它的整体风貌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厢房外壁上的四幅壁画最有特色,但在漫长的环境风化中,壁画本体出现了严重的病害问题,需要有效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了解谢氏民居壁画所使用... 矴步头谢氏民居始建于晚清咸丰年间,它的整体风貌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厢房外壁上的四幅壁画最有特色,但在漫长的环境风化中,壁画本体出现了严重的病害问题,需要有效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了解谢氏民居壁画所使用的颜料,该项研究通过剖面观察、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对微量的壁画样品进行了分析,证明其绘画时主要使用了羟氯铜矿、铅丹、朱砂、赭石、群青。该项研究为了解壁画的原始画面,及开展后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氏民居 壁画 颜料分析 颜料变色
下载PDF
宋辽时期民间画师的际遇——以壁画中的“叉手”礼为中心
5
作者 郑承燕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8-125,共8页
"叉手"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最初为佛教礼仪,隋唐时期成为世俗专用名称。唐末、五代时"叉手"礼就已出现在壁画中,是宋辽金元时期十分流行的墓葬壁饰题材之一。传统"叉手"礼为左手向外,然而辽金壁画墓... "叉手"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最初为佛教礼仪,隋唐时期成为世俗专用名称。唐末、五代时"叉手"礼就已出现在壁画中,是宋辽金元时期十分流行的墓葬壁饰题材之一。传统"叉手"礼为左手向外,然而辽金壁画墓中却出现了右手向外的反"叉手"礼。作者通过对宋辽画师队伍的产生、流向及社会际遇的解析,提出辽金墓葬中出现的反"叉手"礼现象并非个例,而是画师有意为之,是在民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画师民族认同心理过程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画师 壁画 叉手礼
下载PDF
山西河津高禖庙献殿壁画考
6
作者 赵泽州 侯慧明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3-85,96,共4页
山西河津市高禖庙献殿内绘有高禖祭祀与禹稷传说的故事壁画,采用通景山水式构图方式,在人物造型以及山水描绘等方面颇具艺术特色。壁画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体现了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的精神特质。以高禖庙献殿壁画为研究对象,揭... 山西河津市高禖庙献殿内绘有高禖祭祀与禹稷传说的故事壁画,采用通景山水式构图方式,在人物造型以及山水描绘等方面颇具艺术特色。壁画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体现了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的精神特质。以高禖庙献殿壁画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内在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亦有助于认识晋南地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津高禖庙 民间壁画 高禖信仰 绘画艺术
下载PDF
窥探贡嘎曲德寺壁画中的藏族民俗元素及艺术表现——以贡嘎曲德寺壁画《母虎故事》为例
7
作者 卓玛次仁 旦增拉姆 《西藏艺术研究》 2021年第3期62-66,共5页
《佛本生传·如意藤》是西藏寺院壁画中常见的内容之一。贡嘎曲德寺内绘制的壁画题材《佛本生传·如意藤》是15世纪唐卡画家钦则钦莫所绘制,也是钦则画派现存唯一完整的遗作。钦则钦莫结合本土的民俗习惯与自身的绘画特点将《... 《佛本生传·如意藤》是西藏寺院壁画中常见的内容之一。贡嘎曲德寺内绘制的壁画题材《佛本生传·如意藤》是15世纪唐卡画家钦则钦莫所绘制,也是钦则画派现存唯一完整的遗作。钦则钦莫结合本土的民俗习惯与自身的绘画特点将《佛本生传·如意藤》所传达的佛教故事生动传情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贡嘎曲德寺的第九十五品壁画《母虎故事》故事寓意、藏族民俗元素及艺术形式,进一步对钦则钦莫遗留的壁画进行解读与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曲德寺壁画 《母虎故事》 藏族民俗元素及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