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黄河流域民歌语言特征计量研究
1
作者 张晓瑾 刘海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结合生态语言学、类型学、计量语言学和依存语法等多学科理论背景,聚焦黄河流域九省区汉语民歌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特征,研究发现:在句法特征上,黄河流域民歌表现出支配词居前和支配词居后的混合语序类型特征,词汇和语义主题一致性表... 结合生态语言学、类型学、计量语言学和依存语法等多学科理论背景,聚焦黄河流域九省区汉语民歌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特征,研究发现:在句法特征上,黄河流域民歌表现出支配词居前和支配词居后的混合语序类型特征,词汇和语义主题一致性表现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对黄河流域民歌进行多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中国民歌研究的视角,全面了解黄河流域的语言生态特点,黄河流域民歌具有直观可见的中华民族多元纷呈、和谐相融的黄河流域文化标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民歌 语序特征
下载PDF
以“融”为导向创作民族艺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五十六个民族乐器《同奏一首歌》等为案例
2
作者 陈姗姗 祁进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中,应积极运用舞台元素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艺术形象,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用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艺术作为情感表达媒介,可以搭建... 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中,应积极运用舞台元素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艺术形象,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用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艺术作为情感表达媒介,可以搭建起各民族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导向文化的更深层次。以歌舞乐艺术作品为载体,能够展现和诠释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体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图景,通过其感染力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五十六个民族乐器《同奏一首歌》和民族打击乐与舞蹈《鼓舞中华》作为案例,分析以“融”为导向的民族艺术创作的特点与意义,结合与创作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歌舞乐 以“融”为导向
下载PDF
论利川土家民歌的基本特征
3
作者 李聚刚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形成过程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复杂的历史原因让利川土家民歌形成了带有独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辨识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利川土家民歌又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或其他类型民歌的艺术特征,形成了以土家族原生态民歌为主体,兼有其他民族音乐... 在形成过程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复杂的历史原因让利川土家民歌形成了带有独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辨识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利川土家民歌又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或其他类型民歌的艺术特征,形成了以土家族原生态民歌为主体,兼有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某些特点的多元化艺术风格。此外利川土家民歌总体追求“思无邪”的精神境界,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 土家民歌 辨识特征 精神属性
下载PDF
当代藏族民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机制分析
4
作者 于晓菲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4-15,共12页
当代藏族民歌在推动民族文化交融、强化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口述访谈以及文献分析表明,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当代藏族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展现了在促进民... 当代藏族民歌在推动民族文化交融、强化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口述访谈以及文献分析表明,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当代藏族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展现了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同时还探讨了藏族民歌的传播路径,包括现代媒体与传播交流、学术传承与学科建设等。并从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历史记忆与集体意识、政治仪式与文化整合等角度,分析了藏族民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论证和阐述了藏族民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藏族民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播路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 被引量:44
5
作者 田敏 陈文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关键符号能够强化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关键符号中的节庆符号,广西南宁市以三月三民歌节为重要"推手",从交流互动、文化自信、民族认同、道德素质、日常生活等领域积极推... 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关键符号能够强化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关键符号中的节庆符号,广西南宁市以三月三民歌节为重要"推手",从交流互动、文化自信、民族认同、道德素质、日常生活等领域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实现了民歌节多维度的空间拓展、多元化的面向展示、多层次的有机结合,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键符号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月三民歌节
下载PDF
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会东 吴静怡 +1 位作者 王如竹 吴大为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39,149,共5页
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用于建筑楼宇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为了研究适用于建筑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结合一个工程样例,提出了三套发电功率不同的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别,并从年运行... 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用于建筑楼宇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为了研究适用于建筑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结合一个工程样例,提出了三套发电功率不同的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别,并从年运行小时数,天然气价格,电价等方面评价了这些因素对于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联产系统年运行小时数越多,其经济性越好,而选择合适的发电功率可以减小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产系统 建筑楼宇 方案 评价 运行效果 经济性 能源价格波动
下载PDF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三) 被引量:8
7
作者 樊祖荫 赵晓楠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7,共8页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音乐学界的调研”两个方面(之间稍有年代上的前后关系);1949年以后,则按照年代的延续分为“前17年的研究状况”、“文革十年的停滞”、“1976年以后的研究”等三个时期。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本文第一、二部分发表于《黄钟》2005年第一、二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民歌 20世纪 音乐学研究 分类原则 色彩区理论
下载PDF
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雷翔 刘伦文 谭志满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15,共6页
根据对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过程的实地记录材料,分析仪式的结构特征,提出仪式由“牲祭”、“解钱”和“驱邪祈福”三种不同性质的小仪式组成。并据以推论仪式的形成:以土家族原有的原始宗教仪式为基础,学习运用汉族端公的法术方法... 根据对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过程的实地记录材料,分析仪式的结构特征,提出仪式由“牲祭”、“解钱”和“驱邪祈福”三种不同性质的小仪式组成。并据以推论仪式的形成:以土家族原有的原始宗教仪式为基础,学习运用汉族端公的法术方法,全面改造和重新组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梯玛 宗教信仰 仪式结构 活动程序
下载PDF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 被引量:10
9
作者 樊祖荫 赵晓楠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共7页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 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 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音乐学界的调研”两个方面(之间稍有年代上的前后关系);1949年以后,则按照年代的延续分为“前17年的研究状况”、“文革十年的停滞”、“1976 年以后的研究”等三个时期。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民歌 20世纪 音乐学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二) 被引量:9
10
作者 樊祖荫 赵晓楠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3,124,共7页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音乐学界的调研”两个方面(之间稍有年代上的前后关系);1949年以后,则按照年代的延续分为“前17年的研究状况”、“文革十年的停滞”、“1976年以后的研究”等三个时期。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本文第一部分发表于《黄钟》2005年第一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民歌 20世纪 音乐学研究
下载PDF
《孟姜女》歌系的基本曲调——《孟姜女》歌系研究之一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芸 蔡际洲 《音乐探索》 2007年第4期22-26,共5页
《孟姜女》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曲调。作者在目前己出版的27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及其它民歌集中,分析研究了11400首曲调,从中鉴别出流传于各地的具有共同特征的《孟姜女》及各类变体221首,将其分为直系和旁系两种类型... 《孟姜女》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曲调。作者在目前己出版的27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及其它民歌集中,分析研究了11400首曲调,从中鉴别出流传于各地的具有共同特征的《孟姜女》及各类变体221首,将其分为直系和旁系两种类型,主要探讨《盂姜女》歌系的基本曲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羡女 歌系 同宗民歌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下民族精神的回归与民众狂欢——民俗学视野中的《中国红歌会》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爱华 艾亚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在"娱乐至死"的当代社会,一些大众传媒为吸引"眼球",粗制滥造出不少媚俗、庸俗、拙劣的选秀节目,极大地污染了社会公共文化空间。《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层面上唤醒了迷失在现代性失乐园中的民众,红色旋... 在"娱乐至死"的当代社会,一些大众传媒为吸引"眼球",粗制滥造出不少媚俗、庸俗、拙劣的选秀节目,极大地污染了社会公共文化空间。《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层面上唤醒了迷失在现代性失乐园中的民众,红色旋律如同一股红色旋风,催生了民族精神的回归,得到民众极大认可和支持。文章试图从民俗学视角,探讨《中国红歌会》成功背后的精神、文化因素,凸显民俗文化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歌会 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山歌教育与土家族群经验的成长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章 张诗亚 《民族教育研究》 2006年第6期12-16,共5页
土家族山歌立足于厚重的族群文化传统之中,担负着促进个体与群体经验发育的责任。个性鲜明的土家文化使土家山歌具有了与现代学校教育迥异的特质与趣味:教育价值选择的生命化取向、教育实践环节的生活化取向、教育手段设计的人性化取向... 土家族山歌立足于厚重的族群文化传统之中,担负着促进个体与群体经验发育的责任。个性鲜明的土家文化使土家山歌具有了与现代学校教育迥异的特质与趣味:教育价值选择的生命化取向、教育实践环节的生活化取向、教育手段设计的人性化取向。这三种取向从不同的层面指向了教育的主体性,指向“经验”的生长与互动。它所产生的显著的教育效能,使我们必然以“经验”为核心审视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山歌 经验 教育价值 符号系统 生命意受
下载PDF
土家族民间工艺变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柏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章通过对土家族地区传统工艺的田野调查,以土家族传统织锦、刺绣、竹编、竹筷等工艺为例,从人类学的视角阐述了民间工艺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这一变迁对民间工艺带来的影响和引起变迁的原因。文章指出,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 文章通过对土家族地区传统工艺的田野调查,以土家族传统织锦、刺绣、竹编、竹筷等工艺为例,从人类学的视角阐述了民间工艺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这一变迁对民间工艺带来的影响和引起变迁的原因。文章指出,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经济基础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现代传媒和旅游业的影响,政府的引导,学者和文化人的介入,现代技术的应用,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变迁 背景分析 土家族
下载PDF
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以音乐方面为中心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艺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9,共8页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所有民歌的源流。现行羌族民歌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劳动歌"的词意以及它所包含的内容上的范畴产生着模糊的定论。分析与归纳"劳动歌"的分类有利于羌族民歌的挖...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所有民歌的源流。现行羌族民歌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劳动歌"的词意以及它所包含的内容上的范畴产生着模糊的定论。分析与归纳"劳动歌"的分类有利于羌族民歌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民歌 劳动歌 分类
下载PDF
“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 被引量:23
16
作者 陆晓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81,共10页
“歌圩”是历代汉族文人用以标识岭南相关民间习俗的一个符码,具有先在的遮蔽性,但以往的研究多把其作为研究原点,导致了“歌圩”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间互相疏离的现象。强调民间表述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我们深入理解民间文化传... “歌圩”是历代汉族文人用以标识岭南相关民间习俗的一个符码,具有先在的遮蔽性,但以往的研究多把其作为研究原点,导致了“歌圩”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间互相疏离的现象。强调民间表述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我们深入理解民间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歌圩 民间表述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新疆回族民歌风格特征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生福 朱大伟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3-29,共7页
本文以新疆回族民歌形态为本体,从构成民歌的歌词、旋律曲调、曲式结构、节奏节拍、演唱方式、民歌分类等方面入手,对新疆回族民歌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综合论述和分析,总结了新疆回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并阐述新疆回族民歌与其生成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新疆 回族 民歌 要素 特征
下载PDF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四)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祖荫 赵晓楠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2,共7页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音乐学界的调研”两个方面(之间稍有年代上的前后关系);1949年以后,则按照年代的延续分为“前17年的研究状况”、“文革十年的停滞”、“1976年以后的研究”等三个时期。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本文第一、二、三部分发表于《黄钟》2005年第一、二、四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民歌 20世纪 音乐学研究
下载PDF
论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正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47,共6页
过去,日本学者因不能深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其研究主要以文本为主。改革开放后,他们既结合文献资料,又侧重田野调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上,特别是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层文化复原日本已失传的村落层次上的神话和对歌上作出了... 过去,日本学者因不能深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其研究主要以文本为主。改革开放后,他们既结合文献资料,又侧重田野调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上,特别是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层文化复原日本已失传的村落层次上的神话和对歌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神话 对歌
下载PDF
论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有成 陈万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4期29-30,34,共3页
羌族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唱词、唱腔,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羌族民歌的艺术价值所在。文章从羌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现状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羌族民歌 结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