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光慈革命文学中的皖西故乡书写
1
作者 江琼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蒋光慈是从皖西大别山走出来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先驱。皖西这片革命的热土深深地滋养着他影响着他,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蒋光慈常常把写作背景置于皖西乡村,以革命的笔触审视家乡,以作家的眼光回忆故乡,融皖西田园... 蒋光慈是从皖西大别山走出来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先驱。皖西这片革命的热土深深地滋养着他影响着他,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蒋光慈常常把写作背景置于皖西乡村,以革命的笔触审视家乡,以作家的眼光回忆故乡,融皖西田园空间图景于革命叙事之中。在《少年飘泊者》《咆哮了的土地》《乡情》等革命小说和诗歌中,呈现了大量皖西山川风物、民间风俗以及方言俗语,地域文化特征凸显。这些畅销的诗文既广泛宣传了革命思想,也扩充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的题材领域,并从一个角度见证了皖西革命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光慈 革命文学 皖西 山歌 方言
下载PDF
徽州民歌的语言特质及其保护
2
作者 贺晶晶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徽州民歌是安徽特色地域文化的一种形态,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民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受重视,徽州民歌对徽文化的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徽州民歌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基因,反映着地域性的社会... 徽州民歌是安徽特色地域文化的一种形态,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民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受重视,徽州民歌对徽文化的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徽州民歌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基因,反映着地域性的社会实践。文本以徽文化与徽州民歌的渊源关系为背景,分析了徽州民歌语言的特质,探讨徽州民歌发展的困境,提出传承保护徽州民歌的建议,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提供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文化 徽州民歌 语言特质 传承保护
下载PDF
我国民歌海外传播中的文本迭代现象研究——以民歌《茉莉花》的西传东扬为例
3
作者 谭力 郭晨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57-162,共6页
民歌《茉莉花》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优秀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其海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本迭代”现象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关键原因。该文立足于民歌《茉莉花》传播的“西传”和“东扬”两大场域,以民歌《茉莉花》的海外传播文... 民歌《茉莉花》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优秀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其海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本迭代”现象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关键原因。该文立足于民歌《茉莉花》传播的“西传”和“东扬”两大场域,以民歌《茉莉花》的海外传播文本为中心,通过文献研究与经验总结探讨更具典型意义的民歌传播“文本迭代”概念与现象,提出“延伸维度”“拓宽广度”“挖掘深度”与“提升高度”四个“文本迭代”策略,明确“文本迭代”在我国民歌海外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边缘’文化的救赎”“异地文化的本土化”和“动态文化的载体”,以期助力新时期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民歌传播 西传东扬 文本迭代 海外传播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新疆回族民歌风格特征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生福 朱大伟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3-29,共7页
本文以新疆回族民歌形态为本体,从构成民歌的歌词、旋律曲调、曲式结构、节奏节拍、演唱方式、民歌分类等方面入手,对新疆回族民歌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综合论述和分析,总结了新疆回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并阐述新疆回族民歌与其生成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新疆 回族 民歌 要素 特征
下载PDF
从婚俗歌探桂西壮族婚俗——以平果嘹歌为重点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7,共5页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壮族民族特征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果嘹歌 婚俗歌 桂西壮族 婚俗
下载PDF
中亚东干民歌的唱词格律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塔里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1,共11页
本文利用东干文、汉文民歌文献以及作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在描述流传在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民歌——东干民歌的唱词格式和韵律的同时,讨论了东干民歌唱词结构与曲调的结合规律。笔者注意到,不同体裁的东干民歌在唱词结构上有着特定的构成方... 本文利用东干文、汉文民歌文献以及作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在描述流传在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民歌——东干民歌的唱词格式和韵律的同时,讨论了东干民歌唱词结构与曲调的结合规律。笔者注意到,不同体裁的东干民歌在唱词结构上有着特定的构成方式,并且与曲调的结构层次形成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其押韵规律反映着陕甘方言的语音特征。以旧曲新词方式创作和传播的民歌,其曲调对于唱词节奏的限定是形成新生的词曲共生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学界传统上以词义为标准的节奏划分结果难以显示唱词音响在时间过程中的运动和组合规律。只有将词义和音乐两个角度结合起来观察民歌的词拍规律,才有助于揭示这种音乐文学体裁在节奏方面的本质特征。因此,民歌音响中表现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反映着特定文化中语言和音乐的同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中亚东干人 民间歌曲 音乐文学
下载PDF
徽州文化的传真与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洪常春 纵兆荣 黄先进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徽州文化是颇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徽州民谚、民歌与民谣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关于此的英译研究在徽文化研究领域尚属空白。以徽州民谚、民歌、民谣与徽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探寻其英译策略,可以在译语中传真与重构徽州文化。
关键词 徽州文化 民谚 民歌 民谣 翻译
下载PDF
论《诗经·王风》的地域、时代与诗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启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2-27,共6页
自汉代《毛诗》及郑玄起至现当代多数学者 ,均确认《王风》为王城洛阳一带东周时期的诗歌。本文则肯定《王风》为王畿之诗 。
关键词 诗经《王风》 王畿之诗 周宣王 周平王
下载PDF
论沈从文作品中表现的湘西民歌体裁形式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志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5-17,共3页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湘西民歌体裁形式 ,如号子体裁、山歌体裁和小调体裁 ,这说明沈从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也是一位民族音乐艺术家。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 民歌体裁形式
下载PDF
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敬民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38,共8页
音乐文化过渡区域是一个特殊的、客现存在的区域。它不是纯粹的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以现实存在的音乐文化属性为依据,所进行的文化区域性划分。其本质是区域间的文化过渡性。文化过渡区域内的民歌,具有多元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趋向。担负着... 音乐文化过渡区域是一个特殊的、客现存在的区域。它不是纯粹的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以现实存在的音乐文化属性为依据,所进行的文化区域性划分。其本质是区域间的文化过渡性。文化过渡区域内的民歌,具有多元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趋向。担负着协调与通道的职能。淮西民歌受到来自中原、江淮、江汉三方面的影响。在音的组合形式上,表现出即与这些区域相似又有所不同,呈现出独特的民歌风格,具有过渡性特征。淮西民歌的音值组合和音高组合是这一特征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一方面,它表现在对周边区域音乐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对本区域内的旋律音调进行不断的改造,显现出文化过渡区在地理位置上所具有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西民歌 文化过渡区 音值组合 音高组合 音乐风格 旋律 音调
下载PDF
回民小调、河湟“花儿”与陕北“信天游”的音乐渗透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雪敏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98-102,共5页
回民小调、河湟"花儿"与陕北"信天游"在河北、山西以及西北广大地区互相渗透交汇,形成了一种彼此交错分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音乐文化交融格局。
关键词 回民小调 河湟“花儿” 陕北“信天游” 渗透交融
下载PDF
中央苏区时期闽西客家革命歌曲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文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7-124,共8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闽西中央苏区,以客家民歌为母本的客家革命歌曲应运而生,成为革命志士带领群众歌唱新思想、新潮流、新风尚、新斗争的文艺武器。闽西客家革命歌曲在一定程度的文人化、政治化过程中,传统的口口相...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闽西中央苏区,以客家民歌为母本的客家革命歌曲应运而生,成为革命志士带领群众歌唱新思想、新潮流、新风尚、新斗争的文艺武器。闽西客家革命歌曲在一定程度的文人化、政治化过程中,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转换为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实践,在“互为主体”的情境下,传统客家民歌在遭遇社会变革活水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中央苏区时代特有的政治文化艺术现象,影响着后续的文艺发展,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参照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客家民歌 客家革命歌曲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贴近实际 五味俱全——渝西生活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明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2-73,共12页
所有渝西生活歌谣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理想和虚构的成分极少,非常地贴近生活实际,并且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反映了寻常百姓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渝西生活歌谣 贴近实际 五味俱全
下载PDF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民歌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劳动歌、礼俗歌、生活歌、时政歌等集中反映了西部各族人民的生产活动、风俗信仰,体现了其特殊的审美心理,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民歌 审美 中国 劳动歌 礼俗歌 生活歌 时政歌 情歌
下载PDF
浅论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的教学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金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8-70,共3页
我国的民族唱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演唱方法,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搞好民族唱法的教学,本文从对美声唱法的借鉴、歌唱的咬字吐字、作品的演唱风格、演唱曲目的选择等方面谈了有关民族唱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民族唱法 美声唱法 声乐教学 民族声乐 咬字吐字 演唱风格
下载PDF
巴渠民歌与鄂西民歌的相似风格与形成原因
16
作者 陈国志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23-30,共8页
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既要注重对现存音乐事象的横向构成关系作"共时性"考察,也要从"历时性"角度追溯其历史发展轨迹以便能更好地解释"现时共存"的音乐事象。巴渠与鄂西两地民歌在其旋律调式、音调结构、转... 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既要注重对现存音乐事象的横向构成关系作"共时性"考察,也要从"历时性"角度追溯其历史发展轨迹以便能更好地解释"现时共存"的音乐事象。巴渠与鄂西两地民歌在其旋律调式、音调结构、转调手法、终止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似,这种相似性风格的"共时"现象,同样可以从两地几千年的音乐文化"历时"发展过程中得到解释:均属先秦时期巴楚文化的核心地带,都长期受到下里巴人、巴渝舞、竹枝词等传统音乐文化形式的浸润和影响。虽都曾经历过多次移民运动并伴随着不断汉化,两地民歌风格变得多姿多彩,但依然难掩其相似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性 历时性 巴渠民歌 鄂西民歌 相似风格 形成原因
下载PDF
撒拉族、回族民歌音乐形态及演唱风格比较研究
17
作者 张连葵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96-99,共4页
青海撒拉族民歌和回族民歌种类繁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音乐形态及演唱风格。对两个民族民歌共性与个性的比较研究,对于继承民族音乐传统,挖掘宝贵的民族音乐资源,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民族音乐具有重要... 青海撒拉族民歌和回族民歌种类繁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音乐形态及演唱风格。对两个民族民歌共性与个性的比较研究,对于继承民族音乐传统,挖掘宝贵的民族音乐资源,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拉族民歌 回族民歌 演唱风格 文化背景 音乐形态
下载PDF
论西晋乐府诗的雅化
18
作者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121,共5页
西晋乐府诗集中出现于太康之前,与西晋诗人多"寒素"出身,追求以儒学、文章入仕有关。受西晋礼乐的影响,西晋乐府诗具有雅化的特点,既正视现实、重视道德,又极力追求词采繁富、刻划精工,体现着自觉为政教服务的精神。
关键词 西晋文学 乐府诗 寒素 雅化
下载PDF
边陲彝韵:滇西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9
作者 尹湘云 殷雄 《保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8-22,共5页
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进行社交的特殊媒介。彝族民歌经过岁月的洗礼延续至今,体现出彝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情感寄托。滇西彝族民歌种类繁多、言辞优美、曲调悠扬、音韵跌宕起伏、情... 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进行社交的特殊媒介。彝族民歌经过岁月的洗礼延续至今,体现出彝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情感寄托。滇西彝族民歌种类繁多、言辞优美、曲调悠扬、音韵跌宕起伏、情感表达自由奔放,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彝族民歌 基本类型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哭嫁音乐探析
20
作者 金鹃飞 卢叶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从深层来说要分成哭嫁与哭嫁歌,二者同为一体,却又互为承载关系。哭嫁,通俗地称为"哭嫁歌",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做"毕基卡锉柱祭"。哭嫁歌是土家族女子在出嫁时用歌声诉说着封建...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从深层来说要分成哭嫁与哭嫁歌,二者同为一体,却又互为承载关系。哭嫁,通俗地称为"哭嫁歌",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做"毕基卡锉柱祭"。哭嫁歌是土家族女子在出嫁时用歌声诉说着封建时期买办婚姻制度下无法获得自由的悲惨命运以及对亲人的不舍之情的哭唱仪式活动,而这种仪式活动的表达方式就是演唱哭嫁歌谣。哭嫁歌谣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其旋律哀婉动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当地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对湘西土家族哭嫁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探讨,旨在学习、宣传。同时希望更多的人来热爱它,保护它,让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民俗 哭嫁歌 民族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