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中的民间话语 |
何言宏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
|
口述史:“非遗”传承人获得话语权的媒介与途径 |
王拓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5
|
|
3
|
口头交流:民间文学的演说范式 |
万建中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4
|
从《金瓶梅》的民俗与语言看其故事发生地 |
王平
|
《泰山学院学报》
|
2004 |
1
|
|
5
|
弥渡山歌比喻辞格研究 |
陈媛媛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4 |
2
|
|
6
|
民间戏曲与多重话语的影像构建——以赵冬苓《北方有佳人》为例 |
董艳
|
《济宁学院学报》
|
2023 |
1
|
|
7
|
在没有山岗的地方俯视世界——于坚诗歌的民间特征 |
田皓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8
|
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 |
杨军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3 |
1
|
|
9
|
闽南方言民歌“雷州歌”的辞格研究 |
张伟
|
《闽台文化研究》
|
2020 |
4
|
|
10
|
DV——自由书写和影像话语 |
方睿彦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11
|
武山秧歌《转娘家》探析 |
王新学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4
|
|
12
|
论广西壮族民歌语音的修辞手法 |
刘惠
卢敏宁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3
|
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 |
田黎星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4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变化与方言 |
建国
谷芒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15
|
浅谈我国流行经典民歌之语用功能 |
朱逢春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6
|
白族民歌辞格类型及修辞特点研究 |
蒲显艳
|
《红河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7
|
《聊斋俚曲集》中的修辞格和修辞效果初探 |
沈小东
|
《蒲松龄研究》
|
2021 |
0 |
|
18
|
略论敦煌俗赋人物形象塑造 |
孙伟鑫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9
|
民族舞蹈双人舞创作的“言语行为”研究 |
马亮亮
贾志鹏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践的“话语”剖释——以第十三届“桃李杯”教育教学成果精品课展示为例 |
陈南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