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苏”家风的内涵研究好家风对社会的影响
1
作者 杨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时的讲话深刻有力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一体并建的结构提了出来。其中包含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四者不能割裂,是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被断裂的整体结构。从古代开始,中国的家庭、宗... 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时的讲话深刻有力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一体并建的结构提了出来。其中包含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四者不能割裂,是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被断裂的整体结构。从古代开始,中国的家庭、宗族构成了国家统治最为基础的力量,对于家庭教育、宗族风气的建设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士人和统治者所重视,最终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三苏”家风家教中“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精髓,正是强调了个人修养的提升、家庭团结和睦的维护、爱国利民初心的坚守,即使在当代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成长成才、爱国为民、清正廉洁、约束家人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家风,建好最小国,利好千万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家风 “三苏”诗词 民风 家庭教育 精神财富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周家台祠先农简”所见秦代乡民私祀的若干问题
2
作者 王健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
“周家台秦墓祠先农简”披露了秦代乡民祭祀先农神的珍贵材料,对重建秦民间信仰具有重要价值。简文先后提到“先农”和“农夫”,在解读上引起分歧。“农夫”是以田畯为原型、与先农并存的农神。乡民先后祭祀两位神祇,符合古代祭祀传统... “周家台秦墓祠先农简”披露了秦代乡民祭祀先农神的珍贵材料,对重建秦民间信仰具有重要价值。简文先后提到“先农”和“农夫”,在解读上引起分歧。“农夫”是以田畯为原型、与先农并存的农神。乡民先后祭祀两位神祇,符合古代祭祀传统。祭祷者除了用豚耳献媚神灵外,还借助交感巫术手段来驱使神灵助己致富,这种利己求富的祝祷行为符合历史真实。当事人不从众而独祠先农,反映了财富崇拜对祖先崇拜传统的冲击。秦代乡民私祀先农的习俗延续至汉代,堪称秦文化遗泽后世的重要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家台秦简 乡民私祀 先农神 财富崇拜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民间财富传承的制度变迁:从继承到寿险和信托 被引量:1
3
作者 梅傲 戴宇倩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41,191,共14页
在经济社会不断跃进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财富传承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从继承到寿险再到信托的过程。继承制度表现了民间财富传承的原始愿望,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寿险、信托两种新型财富传承工具的出现,实质上是社会分... 在经济社会不断跃进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财富传承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从继承到寿险再到信托的过程。继承制度表现了民间财富传承的原始愿望,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寿险、信托两种新型财富传承工具的出现,实质上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体现。而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作为第三方得以"染指"被继承人的遗产,又是对传统中国文化中"财不外露"思想的突破和革新。民众的财富不断累积,财富的种类更是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轻而易举地便能拥有崭新的面貌。民间财富传承是一个复杂宏大又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议题,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财富传承的体系化规范也应当尽快建立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财富 继承 人寿保险 信托 家族传承
下载PDF
重拾财富标志:民间钱币收藏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锺兴永 彭柏林 +1 位作者 王家合 李香华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0年第4期55-63,共9页
钱币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商品交换共同催生的。退出流通后的钱币,仍然黏附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态。民间热衷于钱币收藏,主要是希望获得具有历史感的钱币信息,满足其重拾财富标志的心理需求,以充分显示钱币的虚拟价值效应,享受钱币升值的快感。
关键词 钱币 财富标志 民间收藏 二元价值容介态
下载PDF
敦煌析产遗嘱文书探微——以族、宗族、家族、民族为视角的解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斐弘 《北方法学》 CSSCI 2012年第6期39-53,共15页
对弥足珍贵的敦煌析产遗嘱文献超越浮泛的研究,以专题探微的方式代之以文化的释解,并从民族的视角进行深层追问,不但能使我们鉴别析产遗嘱与分家的不同,而且通过其中富含的文化因子再现中古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佐证中国古代具有私... 对弥足珍贵的敦煌析产遗嘱文献超越浮泛的研究,以专题探微的方式代之以文化的释解,并从民族的视角进行深层追问,不但能使我们鉴别析产遗嘱与分家的不同,而且通过其中富含的文化因子再现中古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佐证中国古代具有私法意义的遗嘱继承,一窥隐于私契文书背后的民族特质、文化结构、混融的民间信仰与基于民族普遍性的共通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析产遗嘱 民间契约
下载PDF
河曲民歌《走西口》背后的艰辛与辉煌 被引量:8
6
作者 加俊 《晋中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们开启了“海内最富”的辉煌时代。走西口这一自发行为深刻地改变了山西与蒙古地区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曲民歌 《走西口》 艰辛 辉煌
下载PDF
东北民间故事中的财富观念
7
作者 姜亭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财富观念会渗透于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过程,在东北民间故事当中,财富的得失与道德操守、宿命轮回、因果报应等诸多因素相关,可以简要概括为"取之有道"、"得之有命"、"失之有理"... 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财富观念会渗透于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过程,在东北民间故事当中,财富的得失与道德操守、宿命轮回、因果报应等诸多因素相关,可以简要概括为"取之有道"、"得之有命"、"失之有理"。财富观念的形成和东北地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反映出东北民众对于财富得失的独特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民间故事 财富 观念
下载PDF
晚清陕西关中的商业信仰风俗
8
作者 朱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4-76,共3页
随着晚清陕西关中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商业组织管理及日常的商业活动等商业因素都渗入到关中的神灵信仰之中。同时,晚清商业意识和商业活动也受到关中传统民间信仰的较大影响。这些具体表现在和财富相关的神灵信仰风俗、... 随着晚清陕西关中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商业组织管理及日常的商业活动等商业因素都渗入到关中的神灵信仰之中。同时,晚清商业意识和商业活动也受到关中传统民间信仰的较大影响。这些具体表现在和财富相关的神灵信仰风俗、财神信仰、商业组织的神灵信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商业组织 财神 关帝
下载PDF
《水浒记》与中国明代民间法律意识
9
作者 马雪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水浒记》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明传奇,蕴含有深厚的民间意识,文章对《水浒记》中的吴用智取生辰纲、王妈妈与阎婆之间恩情与法理的争辩、孟氏得知宋江杀人叫宋江逃走等情节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古代民众具有以下法律意识:奸佞之臣的不义之... 《水浒记》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明传奇,蕴含有深厚的民间意识,文章对《水浒记》中的吴用智取生辰纲、王妈妈与阎婆之间恩情与法理的争辩、孟氏得知宋江杀人叫宋江逃走等情节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古代民众具有以下法律意识:奸佞之臣的不义之财理当被劫;被人所崇敬的恩人犯法应该报答而不应报官;亲人朋友惹得官司,第一反应是助其逃脱官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记》 不义之财 法理与报恩 民间法律意识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研究——“财”艺双全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翔 姜雨雯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是集民众创作的艺术性、实用性以及审美性于一身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主题所要涵盖的两方面需求不外乎:其一,是物用方向的实用需求,其二,是精神导向的审美需求。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一定程度诱发人类...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是集民众创作的艺术性、实用性以及审美性于一身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主题所要涵盖的两方面需求不外乎:其一,是物用方向的实用需求,其二,是精神导向的审美需求。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一定程度诱发人类对自然和宇宙未知力量的向往与原始崇拜。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创作核心与本质诉求大都有围绕辟邪祈福、求吉纳祥的精神需求来展开的必要性,就人类本能而言,这种创作指向也是具有必要性的。求财亦是人类本能之一,精神满足是人类对艺术功能性的主导性需求,其中既涵盖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也有愉悦精神的审美体验,探究古人将本能需求与艺术是如何巧妙关联,是探究民间艺术的又一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财富 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