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诗经》风诗叙事及其传统——《诗经》研读笔记之二 |
董乃斌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巴渠民歌音乐形态解析——以755首民歌样本为案例 |
赵英
何元平
|
《音乐探索》
CSSCI
|
2008 |
14
|
|
3
|
传承和发展——关于民歌演唱和“中国唱法”的思考 |
陆蓉
俞子正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3 |
18
|
|
4
|
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 |
樊祖荫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5
|
从原生态民歌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 |
王维平
|
《音乐探索》
CSSCI
|
2008 |
16
|
|
6
|
溱洧与郑风——《郑风》多为情歌的原因探析 |
刘玉娥
邵长河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7
|
多元混成 踽踽独行——论先秦时期信阳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 |
耿玉琴
陈文革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6
|
|
8
|
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与生成背景 |
黄虎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14
|
|
9
|
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
廖元新
万建中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9 |
3
|
|
10
|
刘三姐歌谣的跨文化传唱 |
任旭彬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1
|
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 |
陆晓芹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12
|
楚竹书《孔子诗论》关于“邦风”的二条释文 |
程二行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8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民歌的传承发展研究 |
汤夺先
陈艳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13
|
|
14
|
广东方言与广东民歌 |
伍巍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3 |
7
|
|
15
|
网络歌曲: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城镇民谣 |
王沥沥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6
|
浙江金华民歌衬词的功能及其表现形态 |
倪淑萍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5
|
|
17
|
皖西民歌中的物质民俗事象考察 |
喻林
刘艳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5 |
7
|
|
18
|
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2014海口·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樊祖荫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9
|
现代民歌中蕴涵的古代文化——对湖北房县民歌与古代典籍之间关系的考察 |
陈连山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7
|
|
20
|
民歌的旋律是怎样产生的?——在全国第三届旋律学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杜亚雄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