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ghts into the enhancement of food flavor perception:strategies,mechanism and emulsion applications
1
作者 Luyao Huang Yujie Dai +3 位作者 Fan Zhang Longtao Zhang Baodong Zheng Yi Zhang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410-2424,共15页
The core drivers of the modern food industry are meeting consumer demand for tasty and healthy foods.The application of food flavor perception enhancement can help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salt-and sugar-reduction,with... The core drivers of the modern food industry are meeting consumer demand for tasty and healthy foods.The application of food flavor perception enhancement can help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salt-and sugar-reduction,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he original food,and thi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research attention.The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 results from 2002 to 2022 reveals that present flavor perception enhancement strategies(changing ingredient formulations,adding salt/sugar substitutes,emulsion delivery systems)are mainly carry out based on sweetness,saltiness and umami.Emulsion systems is becoming a novel research foci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food flavor perception-enhancement research.The structured design of food emulsions,by using inte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can effectively control,or enhance the release of flavor substances.Thus,this review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strategies,the application of emulsion systems and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food flavor perception-enhancement technologies,based on odor-taste cross-modal interaction(OTCMI),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further structur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mulsion systems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flavor perception EMULSION MECHANISM BIBLIOMETRIC
下载PDF
低盐紫苏虾酱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2
作者 戴国伟 金晓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234,共8页
本研究以东方白虾和紫苏为原料,通过传统制备结合添加曲种协同发酵的方法制备了低盐紫苏虾酱,研究了紫苏添加量、盐添加量、发酵时间和曲种接种量对低盐紫苏虾酱配方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得到的最佳工艺预测方案并基于实际生产条件... 本研究以东方白虾和紫苏为原料,通过传统制备结合添加曲种协同发酵的方法制备了低盐紫苏虾酱,研究了紫苏添加量、盐添加量、发酵时间和曲种接种量对低盐紫苏虾酱配方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得到的最佳工艺预测方案并基于实际生产条件对预测工艺条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加曲协同发酵能有效降低盐的添加量,即固定虾的添加量300 g,当紫苏添加量35%、盐添加量10%、曲种接种量3.5%,在32℃发酵时间5 d条件下,制备的低盐紫苏虾酱感官评分达到87.94;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占97.82%,其中酯类6种,醇类11种,酸类9种,醛类5种;氨基酸态氮、盐分、蛋白质、水分和灰分等含量均达到SC/T 3602-2016行业标准要求,其中盐分含量为106 mg/100 g,低于GB/T 23789-2009国家标准中对于盐分含量不高于120 mg/100 g的要求,与市场上的产品相比具有低盐、高蛋白的特点。本研究的配方产品属于低盐食品,既保留了虾酱鲜醇适口的特点,又揉入了微辛淡甜的紫苏芳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虾酱 低盐食品 调味品 工艺优化 风味分析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谷物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琦琦 赵香香 +5 位作者 吴鸣 李祥 张帅 喻江 刘晓飞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3,共9页
谷物食品是人类每日能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谷物食品的营养价值、质量安全和食用品质备受关注。谷物代谢组学作为一个新兴且快速发展的“代谢组学”分支,在量化和分析各种代谢产物方面取得... 谷物食品是人类每日能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谷物食品的营养价值、质量安全和食用品质备受关注。谷物代谢组学作为一个新兴且快速发展的“代谢组学”分支,在量化和分析各种代谢产物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的分析流程,以及其在谷物食品成分鉴定、风味物质鉴定、产地溯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在谷物食品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谷物食品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谷物食品 风味检测 食品溯源 产品开发
下载PDF
不同复热方式对预制烤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源渊 尚珊 +3 位作者 丁若松 姜鹏飞 傅宝尚 祁立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5,共8页
为探究预制菜产品复热后的品质差异,以预制烤鱼为原料,采用3种复热方式(微波复热、蒸汽复热、烘烤复热)进行热加工,通过分析剪切力、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ances,TBARS)值、水分含量及分布,以... 为探究预制菜产品复热后的品质差异,以预制烤鱼为原料,采用3种复热方式(微波复热、蒸汽复热、烘烤复热)进行热加工,通过分析剪切力、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ances,TBARS)值、水分含量及分布,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感官评价,研究不同复热方式对预制烤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蒸汽复热和烘烤复热,微波复热后烤鱼剪切力最小,嫩度最高;烘烤复热后鱼的剪切力约为微波复热3.16倍;微波复热后水分含量最高,约为烘烤复热后水分含量的1.04倍;TBARS值最高,约为蒸汽复热的1.52倍;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多,且醛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微波复热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在复热时长方面,微波加热时间最短。综合各项指标,微波复热是预制烤鱼较为合适的复热方式。该研究为预制菜的复热加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鱼 预制菜 微波复热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
5
作者 陈靓 阳佳红 田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7,共10页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除了关心食物是否美味外,其健康要素和良好风味的结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风味成分不仅是影响食品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食品营养水平的关键指标。目前,传统方法对食品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及预测费时费...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除了关心食物是否美味外,其健康要素和良好风味的结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风味成分不仅是影响食品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食品营养水平的关键指标。目前,传统方法对食品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及预测费时费力,且无法处理大量数据。相比之下,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区分差异性以及寻找共同性上具有传统分析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在食品风味分析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围绕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和优点,及其在食品风味预测及调节中的最新应用与前景。重点探讨现代智能感官检测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分析领域研究的优势与未来趋势,以期为食品风味分析与预测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食品风味 风味分析与预测 智能感官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机器学习技术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苏礼君 李健 +3 位作者 孔建磊 张青川 颜文婧 左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9-30,共12页
风味特征是影响消费者对食物的偏好和购买欲的重要因素,在食品生产以及食品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食品风味测定方法是基于实验的感官评价、仪器分析或二者相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高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机器学... 风味特征是影响消费者对食物的偏好和购买欲的重要因素,在食品生产以及食品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食品风味测定方法是基于实验的感官评价、仪器分析或二者相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高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机器学习模型已被广泛用于食物风味的分析和预测,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在食品风味评价上耗时且不能处理大量数据的局限性。本文综述了食品风味分析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在食品风味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常用的食品风味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系统阐述了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物质高通量筛选、食品风味感知及风味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分析和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机器学习技术在预测风味形成机制、合成理想风味化合物和控制食品品质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风味分析 机器学习 高通量筛选 风味预测 品质控制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风味领域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张牵 韩颢颖 +3 位作者 孟繁宇 王亚东 王蓓 江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7-315,共9页
风味物质影响食品的感官属性及消费者选择,风味物质分析对食品质量改善以及新产品开发都至关重要。然而,风味物质数据庞杂、统计分析运用不恰当极大程度限制了该领域发展,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新型化学计量学方法,如人工智能算法获取... 风味物质影响食品的感官属性及消费者选择,风味物质分析对食品质量改善以及新产品开发都至关重要。然而,风味物质数据庞杂、统计分析运用不恰当极大程度限制了该领域发展,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新型化学计量学方法,如人工智能算法获取有效信息,在该领域至关重要。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研究中,除降维、分类与回归方法外,多种神经网络方法也在食品领域研究中兴起,但对其合理应用的归纳总结较少。因此,本文对可用于研究食品风味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线性回归方法如偏最小二乘回归系列,及非线性方法如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神经网络方法,对其原理进行讲解并进行应用举例,旨在为化学计量学在后续食品风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食品风味科学 感官分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圣雨 吴佳佳 +1 位作者 屈炯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0-442,共13页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自然发酵肉制品、乳酪、腌鱼等食物生境中的优势菌群。CNS作为优势生产菌群,可以赋予发酵食品良好的风味、色泽及质地,是有助于提高发酵食品质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自然发酵肉制品、乳酪、腌鱼等食物生境中的优势菌群。CNS作为优势生产菌群,可以赋予发酵食品良好的风味、色泽及质地,是有助于提高发酵食品质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因生产特性良好,开发CNS食品发酵剂的研究一直被业界关注。然而,CNS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也引起不少学者的担忧。本文基于近年来发酵食品中CNS的研究,综述CNS对发酵食品品质形成的影响。同时,对其用作发酵剂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阐述,以期为推进CNS发酵剂的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发酵 食品风味 安全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9
作者 沈潇 王海涛 +5 位作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宋诗清 李雪 冯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1,共11页
食品风味对于感官具有重要作用,是消费者偏好和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风味分析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十分耗时,还无法处理大样本的数据,机器学习的出现将会解决这一难题。机器学习具有分析和处理海量样本、识别高维变... 食品风味对于感官具有重要作用,是消费者偏好和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风味分析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十分耗时,还无法处理大样本的数据,机器学习的出现将会解决这一难题。机器学习具有分析和处理海量样本、识别高维变量空间中的复杂模式、从已知数据中独立自主学习、基于新数据生成和自动优化算法实现预测的能力。机器学习的出现给食品科学领域提供了理解复杂风味特征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传统和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与分析仪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不同应用场景。此外还综述了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经过研究发现,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对应了不同食品风味分析的场景,需要根据样本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机器学习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和消费者满意度方面具有重大的潜力,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和分析技术相结合,对食品风味分析将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食品风味 风味感知 质量控制 感官分析 成分优化
下载PDF
食品厚味科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0
作者 曾亚琴 曾琳然 +1 位作者 蔡丽莎 陈可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1-130,共10页
厚味(Kokumi)不同于传统的酸味、甜味、苦味、咸味和鲜味五种食品基本味觉,不仅赋予了食品独特的浓厚感、持久度和愉悦感,还实现了减盐提鲜不减咸等食品感官功效,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和健康的追求。尽管大量文献报道了厚味相关研究,形成... 厚味(Kokumi)不同于传统的酸味、甜味、苦味、咸味和鲜味五种食品基本味觉,不仅赋予了食品独特的浓厚感、持久度和愉悦感,还实现了减盐提鲜不减咸等食品感官功效,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和健康的追求。尽管大量文献报道了厚味相关研究,形成了系列机理、规律和应用上的共识,但其研究的现状、学术脉络、热点、难点和发展趋势仍缺乏系统分析。为此,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首次剖析了近十五年来厚味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并通过文献查阅解析厚味研究关注的主要热点与难点。研究结果表明,厚味研究的热度正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涉及了食品科学、化学、营养、生物化学、农业、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我国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在厚味科学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厚味研究的热点主要为厚味的化学物质基础、食物来源、评价方法及其对食品整体感官风味的影响,以及厚味物质的结构鉴定、分离、制备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厚味研究的难点包括新型厚味物质的挖掘与应用。本文可为食品工业精准把握厚味研究的发展趋势,厚味呈味机理的深层揭示和厚味物质的拓展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风味 厚味 科学研究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呋喃
11
作者 张瑾如 王韦达 +5 位作者 张洁吟 杨睿 卢灿鑫 蔡琳 刘晓晗 林长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84-89,共6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食品中合成香料3-乙酰基-2,5-二甲基呋喃的方法。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涡旋提取后过滤,含油脂样品采用冷冻过滤技术去除油脂和其他杂质,选用TG-5MS毛细管色谱柱(3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食品中合成香料3-乙酰基-2,5-二甲基呋喃的方法。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涡旋提取后过滤,含油脂样品采用冷冻过滤技术去除油脂和其他杂质,选用TG-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流速1 mL/min进行分离后进质谱分析。结果3-乙酰基-2,5-二甲基呋喃在0.005~10.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在不同基质及不同加标浓度下,加标回收率为80.16%~103.76%,相对标准偏差为1.83%~7.87%(n=6);3-乙酰基-2,5-二甲基呋喃在不同基质中的检出限均可达到1μg/kg,定量限均可达到3μ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以用于食品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呋喃含量的快速检测,为合成香料的安全使用和监管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乙酰基-2 5-二甲基呋喃 气相色谱-质谱法 食品 合成香料 定性定量分析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冰 何静 +4 位作者 杨静 赵明林 王清福 陈芝飞 王秋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6-333,共8页
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yl-4H-pyran-4-one,DDMP),是美拉德反应关键中间体之一,在美拉德反应产物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DDMP属于烯醇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尤其是热加工食品,具... 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yl-4H-pyran-4-one,DDMP),是美拉德反应关键中间体之一,在美拉德反应产物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DDMP属于烯醇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尤其是热加工食品,具有抗氧化、抗菌、心脏保护等作用。当前,随着对食品安全、风味和活性功能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学者对DDMP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该文基于近年来相关文献,对DDMP的存在、形成及降解、生物活性及感官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旨在为DDMP在食品、医药、香料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3 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 热加工食品 抗氧化 降解 香味
下载PDF
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对产品风味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汤宁宁 宋娜 张艳丽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6期92-95,共4页
本研究综述了传统发酵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共生和拮抗关系。深入探讨了微生物群落通过代谢活动产生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和含氮化合物等风味物质的机制,同时,阐述了原... 本研究综述了传统发酵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共生和拮抗关系。深入探讨了微生物群落通过代谢活动产生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和含氮化合物等风味物质的机制,同时,阐述了原料、环境和发酵工艺等因素对微生物群落和风味形成的影响。旨在为传统发酵食品的风味调控、品质提升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群落 风味形成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预测食品风味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蔡尉彤 冯涛 +5 位作者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于闯 柳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共11页
食品风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风味分析检测方法对于预测食品风味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食品风味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立得到分类和预测模型,使风味预测变得更准确和高效。本文综述了传统和... 食品风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风味分析检测方法对于预测食品风味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食品风味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立得到分类和预测模型,使风味预测变得更准确和高效。本文综述了传统和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最近邻和神经网络,及其与风味分析仪器、分子结构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并用于食品风味预测的研究进展,为机器学习模型在食品风味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通过总结发现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物质成分对风味的影响、识别不同产地的风味特征等,并且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结合分析的方法可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推动促进食品风味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食品风味 预测 风味检测 分子结构
下载PDF
植物性食物中风味物质的生物成味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彦波 张云真 +1 位作者 李文璐 曾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植物性食物是居民健康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由“吃饱”升级到“吃好”,包括植物性食物在内的食品风味成为影响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 植物性食物是居民健康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由“吃饱”升级到“吃好”,包括植物性食物在内的食品风味成为影响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素,在酶和微生物等生物媒介作用下产生的食品风味,符合消费者对天然、安全、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食物的期待,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系统深入地了解植物性食物在生长成熟与加工处理过程中的生物成味机制,对于植物性食物风味的改良与价值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植物性食物风味物质的结构特点,系统介绍了植物性食品中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以及萜烯类化合物等关键风味物质的组成种类与呈味特性。此外,从内源性与外源性两个角度,在分子层面着重阐述了植物性食物的生物成味机制与研究进展。内源性生物成味以植物中的内源酶为媒介,主要通过碳水化合物途径、蛋白质途径、脂肪酸途径以及萜烯类途径产生植物性食物天然的特征风味物质;外源性生物成味是在外加酶或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物催化与发酵等加工技术,实现目标风味物质的定向合成或抑制不良风味物质的产生。未来,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联用与多学科的交叉,从植物性食物中风味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与互作机制中将得到更深入的认识,这将为食品工业的产品改良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食物 风味物质 生物成味 微生物
下载PDF
《千金方》食治方药探析
16
作者 卢芬萍 呼兴华 +4 位作者 高原 赵奕淇 薛敬东 李耀辉 赵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千金方》中食治规律,为中医食治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整理《千金方》中有关“食治方”的食物出现频数、性味、功效以及食治方所涉病证,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千金方》食治方出现频数排名前五的食物为生姜、干姜、白... 目的分析《千金方》中食治规律,为中医食治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整理《千金方》中有关“食治方”的食物出现频数、性味、功效以及食治方所涉病证,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千金方》食治方出现频数排名前五的食物为生姜、干姜、白蜜、羊肉、大枣,四性依次为温、平、寒、热、凉;五味依次为甘、辛、苦、酸、咸;所涉病证依次为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外科。结论《千金方》食治方中所载食物主要以甘温为主,辛平苦寒次之,各科病证中均有涉及,尤以内科、妇科为多,其食治思想对现代药膳食疗学发展与文献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方》 食治 营养 性味 病证
下载PDF
黑水虻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及其风味化合物分析
17
作者 汪雨晗 朱本伟 +5 位作者 余养朝 冯占 李贺文 张靖 李新福 熊强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为了开发新的宠物诱食剂,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对酶解黑水虻幼虫后的酶解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美拉德反应,通过测定类黑精含量和小分子中间产物含量来考察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美拉德反... 为了开发新的宠物诱食剂,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对酶解黑水虻幼虫后的酶解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美拉德反应,通过测定类黑精含量和小分子中间产物含量来考察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温度下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差异及特征成分。结果表明:在设定的90~130℃条件下,温度越高,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越高;当温度为110℃时,美拉德反应产物中风味化合物的总含量最高,为2.373μg/g。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在110℃时美拉德反应产生主要特征化合物最多,分别为甲酸乙酯、乙酸、庚醛、仲辛酮、苯甲醇、丁酸、2庚酮、正辛醇、苯酚、己醇、己醛和壬酸。可见,在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10℃时,得到的产物具有最佳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美拉德反应 酶解液 风味物质 宠物食品
下载PDF
大米香精的应用现状及主要成分安全性剖析
18
作者 张鹏 王丹 王丽静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本文探讨大米香精和香料的应用,并将大米香精中可能的主要成分2-乙酰基吡咯啉、2-乙酰基吡啶、香兰素、乙基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及丙二醇等从多个角度进行安全性剖析。结合剖析内容,以大米中添加大米香精的情况为例,分析大米香精的使用... 本文探讨大米香精和香料的应用,并将大米香精中可能的主要成分2-乙酰基吡咯啉、2-乙酰基吡啶、香兰素、乙基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及丙二醇等从多个角度进行安全性剖析。结合剖析内容,以大米中添加大米香精的情况为例,分析大米香精的使用现状和安全性,提倡大米香精的正确使用,呼吁各食品生产企业严守法律和规范,共同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香精 食品添加剂 安全性
下载PDF
冰箱气调保鲜技术对水果营养及风味保鲜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孙秀娇 朱妍 刘娜 《塑料包装》 CAS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水果在气调保鲜空间及普通冷藏抽屉存储过程中营养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果进行可溶性糖、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及风味测试,得出气调保鲜功能冰箱具有降低水果呼吸速率、延缓食材营养流失的显著保鲜优势。4℃...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水果在气调保鲜空间及普通冷藏抽屉存储过程中营养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果进行可溶性糖、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及风味测试,得出气调保鲜功能冰箱具有降低水果呼吸速率、延缓食材营养流失的显著保鲜优势。4℃条件下,冰箱气调保鲜存储条件下7天的哈密瓜挥发性成分总含量为14.8ug/g,普通冷藏条件下存储7天的哈密瓜挥发性成分总含量为11.2ug/g,且气调冷藏保鲜对特有风味有一定的保持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后续冰箱气调保鲜技术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保鲜 食品保鲜 营养 挥发性香气成分
下载PDF
食用菌不同部位风味物质差异及其对食品风味影响的研究综述
20
作者 李奕衡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6期36-38,共3页
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材,在食品工业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食品科学研究的深入,食用菌不同部位的风味物质差异及其对食品风味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当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揭示... 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材,在食品工业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食品科学研究的深入,食用菌不同部位的风味物质差异及其对食品风味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当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揭示食用菌各部位风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对食品风味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风味物质 食品风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