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od Metaphor:Reading Food in Jhumpa Lahiri’s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1
作者 HUANG Xin-hu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4期340-345,共6页
The depiction of food and foodways abounds in Indian American writer Jhumpa Lahiri’s Pulitzer Prize winning debut Interpreter of Maladies,creating an enticing element to arrest readers’attention.In this collection o... The depiction of food and foodways abounds in Indian American writer Jhumpa Lahiri’s Pulitzer Prize winning debut Interpreter of Maladies,creating an enticing element to arrest readers’attention.In thi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Lahiri uses food as a means to navigate alienation and affection,as a conduit to recapture and relive old memories,and as a vehicle to articulat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a new identity.Her manoeuvre of culinary writing is so adept that each item of food constitutes a situation to signal deep-hidden meaning beneath its surface information.Thus food becomes signs or metaphors of overseas Indian diasporic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humpa Lahiri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food metaphor diasporic experience
下载PDF
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通感隐喻表达与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殷俊 朱文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包装的通感体验是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销量的有效方式。主要对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表达与方法进行探讨,为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明确通感隐喻的概念与设计的关系、特征;其次从消费者体验出... 目的包装的通感体验是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销量的有效方式。主要对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表达与方法进行探讨,为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明确通感隐喻的概念与设计的关系、特征;其次从消费者体验出发,分析基于通感隐喻的食品包装设计要素,并根据设计要素提出四个对应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相关的案例和设计实践,探讨方法的实际应用。结论通过对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表达与方法的研究,明确了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设计概念,以及其具身性和直觉性的设计特征,提出了食品包装通感隐喻设计的具体方法:直观的知觉表达、行为的融入与深化、材料媒介的丰富、系统化场景引导。为食品包装的通感隐喻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对提升消费者体验,促进产品的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包装 体验 通感隐喻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大时代里的小食客——从王安忆《长恨歌》里的食物谈起
3
作者 吴霜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
阅读王安忆的《长恨歌》,除却以王琦瑶的一生为主线而展开的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到八十年代的上海故事之外,文中还充斥大量关于各式食物的描绘,食物由此成为书中情节以外不可忽视的点缀。透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描写,可以窥见食物与生活... 阅读王安忆的《长恨歌》,除却以王琦瑶的一生为主线而展开的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到八十年代的上海故事之外,文中还充斥大量关于各式食物的描绘,食物由此成为书中情节以外不可忽视的点缀。透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描写,可以窥见食物与生活的对应关系、食物中体现出的食欲对于人性欲望的一种隐喻、食物对矛盾起到的缓解作用、时代对食物的影响以及从王琦瑶时代的“食物”到薇薇时代的“服装”所隐含的时代变迁。食物的“小”与时代的“大”在小说中得以串联,这既是王安忆“新历史主义”创作的独到之处,也是理解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新解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王安忆 食物 隐喻 时代
下载PDF
自我与民族焦虑:《盲刺客》中的食物隐喻
4
作者 佘诗媛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6-42,共7页
食物是小说《盲刺客》的一个重要叙事元素。在女主人公艾丽丝回忆家族史的过程中,有大量关于食物的描写,提供了深层隐喻:食物隐喻着不同角色的自我延伸,助人物于无意有意中构建真实自我;通过投射和内向投射,作为补偿机制出现的食物延伸... 食物是小说《盲刺客》的一个重要叙事元素。在女主人公艾丽丝回忆家族史的过程中,有大量关于食物的描写,提供了深层隐喻:食物隐喻着不同角色的自我延伸,助人物于无意有意中构建真实自我;通过投射和内向投射,作为补偿机制出现的食物延伸着人们的情感诉求,有时以近乎成瘾的形式外显,实质隐喻的是一种存在焦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依靠潜藏在主流历史下的女性/民族双重叙事,在“吃”与“被吃”之间隐喻着加拿大的民族焦虑,并借由小说结局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盲刺客》 食物隐喻 自我延伸 焦虑
下载PDF
“羊酪”与“莼羹”之争——食物中的政治隐喻和南北朝士人的身份认同
5
作者 孙凭 杜瞻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期80-83,共4页
区域性的食物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象征符号。而这一拥有本地印记的符号常被用于标记和传达某一群体的身份认同,用以区分自身与“他者”。《世说新语》中的羊酪与莼羹作为南北食物的代表,蕴含着南北强弱关系的政治隐喻。当孙吴政权... 区域性的食物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象征符号。而这一拥有本地印记的符号常被用于标记和传达某一群体的身份认同,用以区分自身与“他者”。《世说新语》中的羊酪与莼羹作为南北食物的代表,蕴含着南北强弱关系的政治隐喻。当孙吴政权走向死亡之时,陆机等亡国之臣面对北方士人对南方物产贫瘠的讥讽,不得不以“莼羹”相对。永嘉南渡以后,西晋虽然着意笼络吴人,但南北文化冲突却并未止息。百年之后,南北实力对比易位,王肃虽然为东晋大臣王导之后,却也不习惯北方的羊酪了。这也说明在东晋南北文化在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南北冲突 食物 政治隐喻
下载PDF
基于人体感官的饮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6
作者 李书涵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9期33-35,共3页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探索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化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从人体感官角度出发,利用多模态隐喻机理,构建出传统饮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应用体系并进行应用实践。本文以利用饮食文化中嗅觉感官对心理的影响与中式面...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探索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化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从人体感官角度出发,利用多模态隐喻机理,构建出传统饮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应用体系并进行应用实践。本文以利用饮食文化中嗅觉感官对心理的影响与中式面点文化特征的相似性进行创意文创设计的实践为例,为传统饮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让传统饮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文创设计 人体感官 多模态隐喻
下载PDF
英汉语食物隐喻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兰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食物有关的隐喻性语言。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英汉食物隐喻异同,有助于深化对隐喻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跨文...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食物有关的隐喻性语言。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英汉食物隐喻异同,有助于深化对隐喻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对比 食物隐喻 共性 差异
下载PDF
英汉语食物范畴动词的概念隐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旗 覃修桂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9,共6页
英汉两种语言共享食物范畴动词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英汉语各自独有。相同的生理结构、感觉体验以及不同的饮食习惯使食物范畴动词在英汉语中产生了部分相同而部分相异的隐喻投射。人们用身体部位、感觉经验及日常身体活... 英汉两种语言共享食物范畴动词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英汉语各自独有。相同的生理结构、感觉体验以及不同的饮食习惯使食物范畴动词在英汉语中产生了部分相同而部分相异的隐喻投射。人们用身体部位、感觉经验及日常身体活动的概念域来构建抽象或具体的概念域。食物范畴的动词不仅能投射到智力域,同时还能投射到情感态度域和社会关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范畴动词 概念隐喻 共性 个性
下载PDF
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英雪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8-100,共3页
隐喻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形式,研究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认知结构,以及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语言的认识、构建和使用。以莱考夫等人的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中与"食物"相关的隐喻进行比较,并提炼出这... 隐喻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形式,研究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认知结构,以及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语言的认识、构建和使用。以莱考夫等人的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中与"食物"相关的隐喻进行比较,并提炼出这方面的概念隐喻。探讨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寻求其普遍性和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隐喻 认知
下载PDF
食物、植物隐喻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芳春 孙存志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在英语中女性常常被隐喻成食物、植物,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大量食物、植物词语,本文分析了食物、植物隐喻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 性别歧视 食物 植物隐喻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视角的中国饮食文化——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4期60-62,共3页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感官上的一种奢华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的豪餐盛宴。利用隐喻理论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几种不同模态的呈现,得出美食不仅是口舌之足,还包含多种隐含之意。美食隐喻了一种人生况味、一种...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感官上的一种奢华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的豪餐盛宴。利用隐喻理论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几种不同模态的呈现,得出美食不仅是口舌之足,还包含多种隐含之意。美食隐喻了一种人生况味、一种意境、一种哲学、一种情感。全面分析美食的内涵有助于观众深刻领悟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和实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隐喻 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
下载PDF
莎士比亚《捕风捉影》中的饮食叙事
12
作者 胡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1,共9页
《捕风捉影》以班尼迪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快乐战争"闻名,两人之间由争论到最终互相投降的过程让观众捧腹不已,另一方面学界则更注意此喜剧的阴暗因素,因此更重视喜萝和克劳第的情节。但是,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食物(如橘子、肉等... 《捕风捉影》以班尼迪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快乐战争"闻名,两人之间由争论到最终互相投降的过程让观众捧腹不已,另一方面学界则更注意此喜剧的阴暗因素,因此更重视喜萝和克劳第的情节。但是,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食物(如橘子、肉等)的指涉,它们定义了角色的身份,触及诸如性、阶层、国族、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关系到特殊的角色性格特点。本文将剧中的食物指涉与同时代医学与政治背景相结合,并指出食物隐喻在剧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子 隐喻 食物 《捕风捉影》
下载PDF
藏英饮食习语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13
作者 韦孟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因而每个民族都有大量与饮食有关的习语。由于藏英民族生存环境等异同,饮食习语中蕴含的隐喻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饮食习语。
关键词 藏语饮食习语 英语饮食习语 隐喻
下载PDF
英汉报刊经济新闻中食物概念隐喻对比——以经济危机为背景
14
作者 曹海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33-37,共5页
本文从《纽约时报》、《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中选取典型例证,总结了英汉报刊经济新闻中食物概念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发现食物概念隐喻在英汉报刊经济新闻中大量存在,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呈现一定的特点,但不同的文化,特别是不同的饮食... 本文从《纽约时报》、《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中选取典型例证,总结了英汉报刊经济新闻中食物概念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发现食物概念隐喻在英汉报刊经济新闻中大量存在,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呈现一定的特点,但不同的文化,特别是不同的饮食习惯造成了食物概念隐喻构成的差异。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差异正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报刊经济新闻 食物概念隐喻 对比 经济危机
下载PDF
汉英饮食习语认知语义理据研究
15
作者 陈浩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6-99,共4页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体验主义是造成汉英饮食习语异同的根源。探析其语义形成过程,旨在构建其认知语义理据模式,证明首个意义理据为转喻,其它意义的语义理据应为基于转喻的隐喻。
关键词 饮食习语 经验主义 语义理据 基于转喻的隐喻
下载PDF
跨语言饮食隐喻异同的哲学-文化双轴渊源摭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3,共7页
莱考夫和约翰逊首创的概念隐喻理论旗帜鲜明地道出了隐喻的普世性特征和概念化本质: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绝非单纯的辞格或语言附属品,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饮食虽为司空见惯的大众话题,仍常借助隐喻机制来揭示其... 莱考夫和约翰逊首创的概念隐喻理论旗帜鲜明地道出了隐喻的普世性特征和概念化本质: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绝非单纯的辞格或语言附属品,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饮食虽为司空见惯的大众话题,仍常借助隐喻机制来揭示其层层递进、不断深化的丰富含义。本文以跨语言饮食隐喻表征对比为基础,从饮食动词、食物味道、饮食对象、饮品名称和烹调方式五大范畴对汉语、英语中具体饮食词汇所投射的饮食隐喻进行梳理与划归:从经验主义现实论角度阐发两种语言背后趋同的哲学合流,依据文化相对论,挖掘不同隐喻表达背后各具特色的文化分歧,借哲学之“同”和文化之“异”勾勒出汉英饮食隐喻的双维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饮食隐喻表征 跨语言异同 哲学与文化动因
下载PDF
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庆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3期I0162-I0163,共2页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情人、配偶或性伴侣比喻为可食用物质。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并拟对该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情人、配偶或性伴侣比喻为可食用物质。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并拟对该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本文是以内省法为主要手段的定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暗示食物隐喻 定义 分类
下载PDF
《疾病解说者》中移民的身份建构——以舌尖上的隐喻解读为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新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51-58,158,共9页
在印裔作家拉希莉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集《疾病解说者》中,“食物”作为重要的意象在《停电时分》《森太太》《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三篇小说中反复出现,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意义。三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饮食方式和食物选择,揭示了拉希莉... 在印裔作家拉希莉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集《疾病解说者》中,“食物”作为重要的意象在《停电时分》《森太太》《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三篇小说中反复出现,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意义。三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饮食方式和食物选择,揭示了拉希莉所要传达的主题意义——书写印裔移民通过食物获取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的过程,再现了海外印裔移民的真实生存状态,反映了其在异域文化中身份建构的矛盾与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希莉 《疾病解说者》 身份建构 食物 隐喻
下载PDF
英汉饮食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鲍翠翠 陈润 《科技视界》 2015年第9期17-17,55,共2页
饮食习语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饮食习语的隐喻对比研究是对其认识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英汉饮食习语的相似性和差异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英汉民族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 英汉饮食习语 概念隐喻 对比
下载PDF
食喻与药喻:王阳明释经学中的两个基本隐喻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亮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2-16,共5页
王阳明释经学中常用的两个基本隐喻是"食喻"和"药喻"。"食喻"与"体知"有本质关联,包含"熟味""淡味""余味"三层内涵;"药喻"表现出王阳明对待圣人之言... 王阳明释经学中常用的两个基本隐喻是"食喻"和"药喻"。"食喻"与"体知"有本质关联,包含"熟味""淡味""余味"三层内涵;"药喻"表现出王阳明对待圣人之言的灵活态度,如此一来,言与不言、偏言与险语、正言与反言、横说与竖说、显说与秘说、误读与误解都成为王阳明通过释经达到治病救人目的的方便法门。王阳明释经所用的两个基本隐喻之目的无非是要求读者自己成为良厨和良医,最终使得释经者达到对经典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喻 药喻 体知 自我理解 自我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