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kel, lead and manganese content of forages irrigated with different sewage water treatments: A case study of a semiarid region (Sargodha) in Pakistan
1
作者 Kafeel Ahmad Zafar Iqbal Khan +5 位作者 Yasir Rizwan Muhammad Sher Muhammad Khalid Mukhtar Rab Nawaz Muneeba Shaheen Farhad Mirza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4期180-184,共5页
The use of sewage water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 has tremendous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due to shortage of water availability, especially in semi-arid regions. Despite of many nutrients recycling advanta... The use of sewage water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 has tremendous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due to shortage of water availability, especially in semi-arid regions. Despite of many nutrients recycling advantages of sewage water, farmers are not fully aware of its harmful chemical composition. Heavy metals toxicity in soil and crops results from the long term use of sewage effluent for irrigation purpos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effect of sewage water on the uptake of Ni, Pb and Mn in different forage species with respect to the nutrient requirement of the grazing ruminants inSargodha,Punjab,Pakistan. Five samples each of six fodder species viz., Trifolium alexandrinum, Cichorium intybus, Avena sativa, Medicago polymorpha, Brassica campestris and Medicago sativa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fields irrigated with canal water, mix water (canal plus sewage water) and sewage water respectively. Pb, Ni and Mn concentration in the forage species dur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varied from 0.624 to1.672 mg/g, 7.364 to 10.17 mg/g and 5.136 to 12.422 mg/kg respectively. High value of Pb and Mn concentrations was observed during sewage water treatment. Lead is a non-essential element and is a very toxic metal. But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Ni and Pb level in forages were below the toxic level, so the ruminants feeding on these forage species had no chance of Pb and Ni toxicity. On the other hand, Mn concentration in the forage species under observation was below the critical level. So the grazing animals at this location need continued mineral supplementation of Mn to prevent diseases caused by Mn deficiency, and to support optimum animal productiv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for forage analysis as indicators of likely mineral deficiencies or excesses of grazing livestock during different sewage water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AGE water NICKEL LEAD soil forage Pakistan
下载PDF
Cereal-forage crop rotations and irrigation treatment effect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rops sustainability in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2
作者 Pasquale Martiniell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年第1期44-57,共14页
Agricultural systems based on crop rotations favour sustainability of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crops. Wheat-forage crops rotations (annual winter binary mixture and perennial alfalfa meadow) combined with i... Agricultural systems based on crop rotations favour sustainability of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crops. Wheat-forage crops rotations (annual winter binary mixture and perennial alfalfa meadow) combined with irrigation are the agronomical techniques able to better exploit the weather resources in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s.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18 years of combined effect of irrigation and continuous durum wheat and wheat-forage rotations on productivities of crops and organic matter of topsoil. The experiment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1991-2008 under rainfed and irrigated treatments and emphasized on the effect of irrigation and continuous wheat and wheat-forage crop rotation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The effect of irrigation increased 49.1% and 66.9% the dry matter of mixture and meadow, respectively. Continuous wheat rotation reduced seed yield, stability of production, crude protein characteristics of kernel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The yearly gain in wheat after forage crops was 0.04 t (ha·yr)-1 under rainfed and 0.07 t (ha·yr)-1 under irrigation treatments. The crude protei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of wheat rotations, compared to those of continuous wheat under rainfed and irrigated was increase in term of point percentage by 0.8 and 0.5 in crude protein and 5.1 and 4.4 in organic matter, respectively. The rotations of mixture and meadow under both irrigated treatments increased the point of percentage of organic matter over continuous wheat (9.3.and 8.5 in mixture and 12.5 and 9.5 meadow under rainfed and irrigation, respectively). Irrigation reduce the impact of weather on crop growing reduc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mean over rotations) for dry mater production (15.5 in meadow and 17.5 in mixture [L water (kg·dry·matter)-1 ]) and wheat seed yield. The effect of agronomic advantages achieved by forage crops in topsoil expire its effect after three years of continuous wheat r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alfa Binary Mixture DURUM WHEAT IRRIGATION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soil Organic Matter water Use Efficiency Wheat-forage ROTATIONS
下载PDF
我国燕麦耗水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3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3 位作者 李茂娜 白春利 杜雪燕 李林霞 《中国奶牛》 2023年第5期60-66,共7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燕麦(Avena spp.)耗水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燕麦耗水量的影响因子包括降水量、降雨季节分配、地形、播种期、灌溉、施肥、混播、耕作方式和茬口;在一定范围内,雨养燕麦耗水量与降水量直线正相关,灌溉燕麦耗水量...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燕麦(Avena spp.)耗水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燕麦耗水量的影响因子包括降水量、降雨季节分配、地形、播种期、灌溉、施肥、混播、耕作方式和茬口;在一定范围内,雨养燕麦耗水量与降水量直线正相关,灌溉燕麦耗水量与灌溉量直线正相关;我国燕麦耗水量范围为79~597mm。籽实燕麦棵间蒸发耗水占全部蒸腾蒸发耗水比例之动态曲线呈单谷型,谷值位于抽穗-灌浆阶段,为23%~30%;播种-拔节阶段燕麦棵间蒸发耗水比例最高,为44%~50%;燕麦全生产期平均棵间蒸发耗水比例为3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草燕麦 籽实燕麦 耗水量 棵间蒸发
下载PDF
绿洲灌区水肥耦合对连作饲用型高粱‘近甜1号’生长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亮 董建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40-2150,共11页
以荒漠绿洲沙荒地饲用型‘近甜1号’(BJ0601)高粱(Sorghum bicolor)头茬种植的最佳水肥需求(灌溉量7800 t·hm^(−2);施肥量600 kg·hm^(−2))和栽培模式(株距×行距:23 cm×40 cm)为依据,以头茬和轮作为对照,对连作3年的... 以荒漠绿洲沙荒地饲用型‘近甜1号’(BJ0601)高粱(Sorghum bicolor)头茬种植的最佳水肥需求(灌溉量7800 t·hm^(−2);施肥量600 kg·hm^(−2))和栽培模式(株距×行距:23 cm×40 cm)为依据,以头茬和轮作为对照,对连作3年的‘BJ0601’生长适应性(生长发育、茎秆鲜重、种子产量和质量等)、茎秆糖含量及土壤地力(有机碳、矿质养分)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头茬相比,‘BJ0601’轮作茎秆鲜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种子产量(925.1 kg·hm^(−2))显著低于头茬(2029.5 kg·hm^(−2))(P<0.05)连作3年后‘BJ0601’生长适应性受到明显抑制;与头茬相比,‘BJ0601’连作3年后出苗数、成苗率及株高分别降低了11.5%、11.4%和43.7%,茎秆鲜重(57.8 t·hm^(−2))和种子产量(677.2 kg·hm^(−2))分别降低了26.4%和71.5%;各处理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BJ0601’连作3年后土壤地力显著下降。与头茬和轮作相比,连作3年后‘BJ0601’根区1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降低了34.4%和36.7%,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71.9%和43.9%、85.7%和38.8%、30.9%和16.9%(其他耕作层养分变化同10-20 cm土层)。然而,在高水肥耦合(灌溉量9000 t·hm^(−2);施肥量825 kg·hm^(−2))下,‘BJ0601’连作3年茎秆鲜重(74.9 t·hm^(−2))和种子产量(962.6 kg·hm^(−2))与最佳水肥下连作3年相比分别提高了29.6%和66.3%,且茎秆鲜重和茎秆可溶性糖含量与头茬和轮作相比无显著差异。连作显著影响‘BJ0601’的生长适应性及土壤地力状况,但高水肥耦合和轮作能够减轻连作对‘BJ0601’生长的抑制作用,减缓土壤地力衰退。在荒漠绿洲区须对‘BJ0601’的灌溉施肥方式、耕作措施和栽培管理等进行综合改善,以减缓连作障碍对‘BJ0601’生长及土壤肥力造成的不利影响,才能保证‘BJ0601’高生产力和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灌区沙荒地 饲用型高粱(BJ0601) 不同耕作方式 最佳水肥耦合 连作障碍 生长性能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云南省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测量 被引量:18
5
作者 于德永 潘耀忠 +2 位作者 龙中华 王艳艳 刘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参数的采集,同时间接用于土壤保持量和水土保持价值的计算,结合修改过的U SLE模型,对云南省生态系统2001,2002,2003年水土保持价值进行了测算,利用NPP对估算结果进行调整,...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参数的采集,同时间接用于土壤保持量和水土保持价值的计算,结合修改过的U SLE模型,对云南省生态系统2001,2002,2003年水土保持价值进行了测算,利用NPP对估算结果进行调整,以考虑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质量差异对水土保持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系统2001,2002,2003年土壤保持量分别为131 798.92,117 845.5,104 176.71万t,对应的价值量分别为:1 933.351,1 707.579,1 566.783亿元。3年中林地(39.01%)、灌丛(23.02%)、草地(18.75%)3类生态系统平均土壤保持量占全省的80.77%,在水土保持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西部和南部的林地、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从水土保持价值的空间分布来看,基本保持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格局,这与当地植被地带性分布基本一致。3年间云南省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是逐年减少的,耕地和城市植被的水土保持价值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林地、灌丛、草地的水土保持价值减少主要是由降水逐年减少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价值 土壤保持量 遥感
下载PDF
侵蚀果园长期植草的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旭辉 詹杰 +4 位作者 王义祥 黄毅斌 黄秀声 王成己 翁伯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9-734,共6页
针对山地果园不合理开发引发的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问题,将适生牧草套种于幼龄侵蚀果园,开展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果树生长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套种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1~12年,年地面径... 针对山地果园不合理开发引发的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问题,将适生牧草套种于幼龄侵蚀果园,开展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果树生长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套种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1~12年,年地面径流系数0~0.0136,均值为0.007左右,仅为清耕处理的1/10,基本无土壤侵蚀发生;套种11年,套种区0~30 cm土层的土壤pH值比清耕分别提高0.25~0.30个单位,0~1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质量分数比清耕提高7.595~6.728 g.kg-1,26.84~31.89 mg.kg-1,3.57~4.62 mg.kg-1;轻组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30 cm土层呈套种平托花生>套种圆叶决明>清耕的变化趋势,重组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15cm土层亦呈相同变化趋势。套种处理有助改善果肉糖酸比和商品果率,牧草综合利用可明显提升果园建园初期的经济效益,尽管套种处理给果树带来一定的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侵蚀果园 牧草 套种
下载PDF
水分平衡基础上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林配置模式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2 位作者 张建军 毕华兴 朱清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就山西西南部黄土残塬沟壑与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问题进行探讨。在遵循以小流域为设计对象单元,针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因害设防,层层设防的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从林地和流域的水分平衡出发,小流域防护林体系... 就山西西南部黄土残塬沟壑与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问题进行探讨。在遵循以小流域为设计对象单元,针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因害设防,层层设防的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从林地和流域的水分平衡出发,小流域防护林体系应采取合理的配置模式、促进天然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促进植被恢复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防护林体系应基于小流域的水分生态环境合理分布,在不同地貌部位的合理配置应遵循不同立地可承载生物量的极限值,适度造林,作到林水平衡,达到合理的植物配置模式和稳定林分结构,形成良性的水文生态环境,保证水土保持功能持续稳定。研究地区试验流域在森林覆盖率达到34%时,分布合理,侵蚀沟在封育状况好时,均可达到产流量小于允许侵蚀量。疏林地、林草间作林地、带状绿篱、未破坏的天然灌木和天然草地,稀疏林地就能够使产沙量小于允许值,并且林地具有较好的水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水分平衡 小流域 防护林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不同种草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87
8
作者 徐明岗 文石林 高菊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80,共4页
研究探讨了红壤丘陵区将牧草纳入不同利用方式后的水土保持效果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牧草能明显地减少径流量和泥沙量 ,截留雨水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降低高温干旱期地表温度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培肥土壤。... 研究探讨了红壤丘陵区将牧草纳入不同利用方式后的水土保持效果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牧草能明显地减少径流量和泥沙量 ,截留雨水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降低高温干旱期地表温度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培肥土壤。然而 ,梯田果园区种植暖季型禾本科牧草将在高温干旱期影响果树生长 ,果园牧草应以根系浅的豆科牧草罗顿豆或夏季枯死的冷季型牧草为主。在梯田作物区的梯边上种植牧草不仅没有产生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 ,而且引起牧草和作物竞争而减产 ,因而不宜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牧草 利用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种草模式
下载PDF
沙棘克隆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44
9
作者 贺斌 李根前 +2 位作者 徐德兵 李甜江 倪金碧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9,共6页
克隆生长赋予沙棘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使其不仅能够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繁殖及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缘扩散和林窗更新维持群落持久性及稳定性。同时,沙棘能通过克隆生长产生大量彼此联结的分株,形成庞大的地下网络结构... 克隆生长赋予沙棘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使其不仅能够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繁殖及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缘扩散和林窗更新维持群落持久性及稳定性。同时,沙棘能通过克隆生长产生大量彼此联结的分株,形成庞大的地下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固土壤基质,并为其他植物的定居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克隆生长 生理整合 觅养行为 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
下载PDF
鹤山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作牧草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25
10
作者 段舜山 蔡昆争 +1 位作者 王晓明 徐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7,共6页
野外观测试验于 1997年在广东省鹤山市四季园农场的赤红壤坡地上进行。试验设计了幼龄果园间作番薯 ( A) ;幼龄果园间作花生 ( B) ;幼龄龙眼树间野生牧草 ( C) ;梯田地表裸露( CK)为对照 4个处理 ,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了各处... 野外观测试验于 1997年在广东省鹤山市四季园农场的赤红壤坡地上进行。试验设计了幼龄果园间作番薯 ( A) ;幼龄果园间作花生 ( B) ;幼龄龙眼树间野生牧草 ( C) ;梯田地表裸露( CK)为对照 4个处理 ,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了各处理 4场降雨的径流深度、径流系数、水土流失量和侵蚀量等指标。结果表明 ,CK的平均径流深度为 3.4 5mm/ 10 mm,降水流失率为 34 .5% ,平均每 10 mm降雨的土壤侵蚀量为 2 94 .0 3kg/ hm2 ,年土壤侵蚀模数为50 .78t/ ( hm2 ·年 ) ;A、B、C 3个间作不同作物处理的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比裸地对照降低4 3.82 %、36.4 5%和 4 7.4 7% ,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比对照减少 94 .4 1%、64.32 %和 73.4 6% ;幼龄果园间作番薯 ( A)处理的保土效果最佳 ,幼龄龙眼树间野生牧草 ( C)处理的保水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壤坡地 牧草饲料作物 水土保持 幼龄果园
下载PDF
高寒草甸草地水、土、草中氮硫含量冷暖季节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海玲 黄有德 +6 位作者 张尤嘉 张英俊 颜生林 肖西山 李成魁 王玲英 王芳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42,45,共5页
根据青海高原特殊的气候分布特征 ,把高寒草甸草地绵羊放牧地划分为冷季和暖季。通过测定冷暖季绵羊放牧地水、土壤、牧草中氮和硫含量的结果表明 :水、土壤、牧草中氮和硫的含量暖季 >冷季 (P<0 .0 5 ) ,其中地表水冷暖季含硫量... 根据青海高原特殊的气候分布特征 ,把高寒草甸草地绵羊放牧地划分为冷季和暖季。通过测定冷暖季绵羊放牧地水、土壤、牧草中氮和硫含量的结果表明 :水、土壤、牧草中氮和硫的含量暖季 >冷季 (P<0 .0 5 ) ,其中地表水冷暖季含硫量分别为 3.7mg/ kg、5 .1mg/ kg,水中没有检测到氮 ;牧草中硫含量冷暖季分别为 2 95 2 mg/ kg、32 6 2 mg/ kg,差异显著 (P<0 .0 5 ) ;牧草中氮含量冷暖季分别为 0 .6 2 %、1.36 % ,差异显著 (P<0 .0 5 ) ;土壤氮含量冷暖季分别为0 .2 2 %、0 .2 85 % ,差异显著 (P<0 .0 5 ) ;硫含量冷暖季分别为 0 .2 4 %、0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牧草 高寒草甸草地 含量变化 冷季 暖季 绵羊 放牧地
下载PDF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3种多年生牧草水土保持能力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5 位作者 李贵祥 和丽萍 张正海 柴勇 李品荣 李宁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3,共5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以耕地和裸地为对照,对3种多年生牧草进行水土保持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产流时间依次为裸地>耕地>三叶草>狼尾草>狗尾草,在76mm/h雨强下径流量、1h径流和泥沙累积量、土壤侵蚀量依次是耕地>裸地>...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以耕地和裸地为对照,对3种多年生牧草进行水土保持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产流时间依次为裸地>耕地>三叶草>狼尾草>狗尾草,在76mm/h雨强下径流量、1h径流和泥沙累积量、土壤侵蚀量依次是耕地>裸地>三叶草>狼尾草>狗尾草,在53mm/h雨强下泥沙量、1h径流和泥沙累积量、土壤侵蚀量依次是裸地>耕地>三叶草>狼尾草>狗尾草。3种牧草均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其中狗尾草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三叶草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牧草 水土保持能力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新疆三个优势牧草种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覃凤飞 沈益新 +5 位作者 李兰海 胡增运 程亮 马旭龙 陈青青 王凌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94,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田间持水量的80%、60%和30%)新疆地区天然草地3个优势牧草种(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和鸭茅)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以探讨不同优势牧草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田间持水量的80%、60%和30%)新疆地区天然草地3个优势牧草种(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和鸭茅)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以探讨不同优势牧草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3个牧草种的Ci日平均值呈上升趋势,Gs、Pn、Tr、Pn/Ci日平均值和日平均耗水量呈下降趋势,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存在差异;草地早熟禾日平均生物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鸭茅和无芒雀麦无明显变化(P>0.05);鸭茅的WUEi日平均值和WUEET无显著变化(P>0.05),无芒雀麦和草地早熟禾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3个牧草种的WUEET均与其日平均累积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草地早熟禾的WUEET与其Tr日平均值和日平均耗水量亦显著正相关(P<0.05)。3个牧草种的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预示着3个物种对干旱生境的适应不仅取决于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还可能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策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然草地 土壤含水量 优势牧草种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陕南土石山区坡改梯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圣东 杭朋磊 +2 位作者 李鹏 成玉婷 郭梦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7-161,共5页
梯田是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以陕南土石山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坡耕地改建成梯田后对坡面整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实地调查取样、室内试验和软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坡改梯前后梯田土层厚度、田坎坡度以及田面宽度对梯田坡... 梯田是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以陕南土石山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坡耕地改建成梯田后对坡面整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实地调查取样、室内试验和软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坡改梯前后梯田土层厚度、田坎坡度以及田面宽度对梯田坡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5°坡面修建梯田后坡面安全系数降低了45%,25°坡面修建梯田后坡面安全系数降低了73%,15°坡面修建梯田稳定性优于25°坡面;(2)在相同的坡长和坡度下,修建梯田后坡面安全系数与土层厚度成正比,与田坎坡度和田面宽度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土石山区梯田的断面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山区 水土保持 坡改梯 稳定性 断面布局
下载PDF
立式深旋松耕对半干旱区饲草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彦杰 张绪成 +5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171,共11页
在半干旱区研究立式深旋松耕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为饲草玉米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2017-2019年在定西市安定区设传统旋耕(TT)、深旋耕(DT)和立式深旋松耕(VRT)3种耕作方式,分析立式深旋松耕对饲草玉米土壤贮水量、花前花后耗水、单... 在半干旱区研究立式深旋松耕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为饲草玉米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2017-2019年在定西市安定区设传统旋耕(TT)、深旋耕(DT)和立式深旋松耕(VRT)3种耕作方式,分析立式深旋松耕对饲草玉米土壤贮水量、花前花后耗水、单株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DT和TT相比,VRT能够提高干旱年份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使得花期60~18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降低10.0%和7.6%,180~300 cm土层降低17.6%和18.5%,花前0~300 cm土层的土壤耗水量提高14.6%和13.8%,生育期总耗水量增加6.1%和9.2%,2018和2019年生育期总耗水量分别提高2.0%和7.9%、10.1%和14.9%,收获期单株鲜重增加2.4%~16.2%、干重增加1.0%~7.8%,籽粒产量增加2.4%~38.6%,群体生物量增加3.4%~16.2%。立式深旋松耕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耗水量,增加了饲草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尤其在干旱年份增产增效显著,在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抗旱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深旋松耕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饲草玉米 半干旱区
下载PDF
旱地立式深旋耕方式下有机肥替代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彦杰 张绪成 +5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58-1969,共12页
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方式下饲用玉米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为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单施化肥(all of fertilizer, F)、有机肥替代50%化肥(50%of fertilizer+50%of organic fer... 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方式下饲用玉米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为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单施化肥(all of fertilizer, F)、有机肥替代50%化肥(50%of fertilizer+50%of organic fertilizer, FOF)、全部有机肥(all of organic fertilizer, OF) 3种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0~300 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与生育期耗水、降水量及降水分布密切相关。在干旱年份, FOF和OF较F增加了花期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11.9%和11.7%,显著消耗了花前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 0~300 cm土层土壤总耗水量FOF较OF和F增加1.4%和10.3%,花前耗水量较F降低13.0%、较OF增加0.3%,花后耗水量分别增加20.7%和23.9%。丰水年2018年FOF和OF较F提高花前耗水量13.5%和31.6%,降低花后耗水量21.9%和36.1%, 2019年FOF较F和OF增加花前耗水量9.7%和11.9%,较F降低花后耗水量8.1%,且不同施肥模式对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消耗均有影响。0~300 cm土层土壤耗水量在干旱年份FOF高于F,但无显著性差异,在两丰水年均低于F。FOF较F和OF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量4.1%~10.4%、2.7%~11.5%,增加籽粒产量3.8%~9.4%、10.1%~12.0%,增加生物量5.6%~8.9%、3.1%~15.5%,提高籽粒水分利用效率7.9%~11.1%、1.5%~14.6%。可见,有机肥替代50%化肥模式能够优化土壤的水分特性,增加土壤耗水有效性,提高产量和WUE,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业区饲用玉米增产增效的有效肥料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深旋耕 有机肥替代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饲用玉米
下载PDF
参与式监测评估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晓峰 高峰 +1 位作者 李丁 侯典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参与式监测评估和传统的监测评估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简单介绍了参与式监测评估的概念,并把这种方法具体应用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评估中与世行现有的监测评估方法相比较,揭示其优点和... 参与式监测评估和传统的监测评估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简单介绍了参与式监测评估的概念,并把这种方法具体应用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评估中与世行现有的监测评估方法相比较,揭示其优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监测评估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人工牧草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佟长福 史海滨 +4 位作者 李和平 杨燕山 胡德日 韩春林 朱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牧草生长发育、需水量和产量的主导因子。因此,本文对青贮玉米和燕麦的需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人工牧草的土壤水动态和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动态主要受降雨、灌溉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青贮玉米需水高峰值出...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牧草生长发育、需水量和产量的主导因子。因此,本文对青贮玉米和燕麦的需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人工牧草的土壤水动态和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动态主要受降雨、灌溉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青贮玉米需水高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其需水强度最大可达7.3 mm/d,阶段需水模系数最大为37.6%;燕麦需水高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需水强度最大可达6.9 mm/d,阶段需水模系数最大为24.5%。该成果为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和灌溉预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牧草 土壤水动态 需水强度 需水模系数
下载PDF
干旱区苜蓿和沙打旺单混播下土壤水分利用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左胜鹏 王会梅 +1 位作者 李凤民 邹厚远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2-41,共10页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而2种牧草平均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为混播下苜蓿>单播苜蓿>单播沙打旺>混播下沙打旺。牧草返青后,在中密度下显示出较宽的资源共享生态位,而低密度和高密度显示出稍窄的资源共享生态位。3种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其中平均相对竞争力比较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而且随生育期变化苜蓿的相对竞争力持续增强。苜蓿对沙打旺的相对竞争力与混播处理中苜蓿对沙打旺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有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苜蓿与沙打旺一年生混播试验中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和水分利用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2种牧草混播中苜蓿生产力、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旱生环境中苜蓿与沙打旺的水分利用格局可能由2个物种种间竞争关系所驱动的,水分资源利用状况反应了两者对干旱胁迫环境下适应种间竞争的生活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豆科牧草 水分利用格局 生活史对策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优良的饲用坪用水土保持兼用植物—偃麦草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孟林 张国芳 《草原与草坪》 CAS 2003年第4期16-18,共3页
系统论述了偃麦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牧用、坪用和水土保持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偃麦草应在北方地区的城市绿化美化建设、道路和河堤等水保护坡、以及天然草地改良和荒山荒坡治理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建议应加强利用生... 系统论述了偃麦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牧用、坪用和水土保持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偃麦草应在北方地区的城市绿化美化建设、道路和河堤等水保护坡、以及天然草地改良和荒山荒坡治理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建议应加强利用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手段选育出性状更稳定、抗逆性更强、推广应用前景更好的牧用、坪用和水土保持用等不同用途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 牧用价值 坪用价值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