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后孔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宋世安 陈祖瑞 吕炳强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骶后孔位置的研究,进一步解决在针炙临床中对八穴定位不准的问题。方法:用游标卡尺对骶后孔的纵、横径及骶后孔间径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测算出100例骶骨(男性54例,女性46例)骶后孔纵、横径和骶后孔中心... 目的:通过对骶后孔位置的研究,进一步解决在针炙临床中对八穴定位不准的问题。方法:用游标卡尺对骶后孔的纵、横径及骶后孔间径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测算出100例骶骨(男性54例,女性46例)骶后孔纵、横径和骶后孔中心距后正中线间横径及骶后孔中心间纵径的数值。并结合这些数值,提出比较准确的八穴的定位方法。结论:骶后孔中心距后正中线间横径及骶后孔中心间纵径对八穴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骶尾椎和腰椎骶化变异对八穴取穴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八■穴 骶尾椎 腰椎骶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