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桐HSP7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占军 汪虹妍 +5 位作者 杨妍萍 叶青芳 王淑雯 王朝霞 张翼 张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6,共11页
为探究油桐HSP70基因的功能和进化关系,本研究对HSP7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鉴定和分析,包括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染色体定位。同时分析了HSP70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油桐HSP70基... 为探究油桐HSP70基因的功能和进化关系,本研究对HSP7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鉴定和分析,包括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染色体定位。同时分析了HSP70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油桐HSP70基因家族包含24个家族成员,24个HSP70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4.57~8.70,且大部分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SP70家族成员分为5个聚类,油桐与毛果杨亲缘关系较近。24个VfHSP70蛋白氨基酸序列都包含HSP70保守结构域。22条HSP70基因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分析不同时空的VfHSP70基因的表达量发现,VfHSP70-5在开花前30 d、开花前25 d、开花前10 d的花蕾中表达量均较高。VfHSP70-4在油桐根、茎、叶和种子中均有较高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VfHSP70基因可能在调控油桐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HSP70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油桐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及解剖结构观察
2
作者 李泽 马芳芳 +6 位作者 张慧 骆承睿 刘烨瑶 米小琴 李乐生 舒含玉 谭晓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2,共13页
【目的】研究油桐芽苗砧嫁接繁育新技术,建立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为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新途径。【方法】以千年桐和三年桐种子培育的芽苗为砧木,以‘华桐1号’家系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接穗,连续2年研究不同砧木物... 【目的】研究油桐芽苗砧嫁接繁育新技术,建立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为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新途径。【方法】以千年桐和三年桐种子培育的芽苗为砧木,以‘华桐1号’家系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接穗,连续2年研究不同砧木物种、嫁接方法、嫁接膜类型、嫁接时期、苗床及移栽高度等因素对油桐芽苗砧嫁接成活的影响,并观察嫁接后伤口愈合的显微解剖结构。【结果】1)在其他外界因素较优的条件下,以三年桐和千年桐为砧木,油桐嫁接成活率均可达89.0%以上,前期生长无显著差异。以千年桐为砧木,采用劈接法用塑料膜绑扎的成活率比铝箔片高184.0%,差异显著(P<0.05);用塑料膜绑扎劈接的成活率比合接高58.7%,差异显著(P<0.05)。2)适宜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接穗腋芽上、下部和叶柄长度分别为1.0、3.0和0.5 cm,适宜的砧木劈接切口长1.5 cm、移栽苗床高度15 cm、遮荫网透光率为25%、移栽时嫁接口高于地面。3)不同嫁接时期对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影响显著,6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比5月中旬高51.5%,差异显著(P<0.05),且6月上旬嫁接的油桐苗后期长势较好。4)观察腋芽的生长过程及嫁接口的愈伤组织解剖结构发现,嫁接10天后伤口部分愈合,腋芽开始膨大,20天后腋芽萌发长出新叶,70天后接穗和砧木的伤口愈合度高,解开嫁接膜有利于后期嫁接苗生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6月大田大量育苗的嫁接成活率整体达70.0%以上,可为今后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嫁接 砧木 下胚轴
下载PDF
油桐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王占军 李静静 +3 位作者 周子寒 孙婉 王毅 张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2,共9页
植物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是重要的调控激素之一。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生长素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它能够特异性地与生长素应答元件结合,进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本研... 植物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是重要的调控激素之一。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生长素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它能够特异性地与生长素应答元件结合,进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17个油桐ARF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并且各基因间无片段重复现象。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ARF蛋白长度为587~1 119 aa,均为酸性蛋白质,不稳定系数>40,为不稳定蛋白质,亲水性指数<0,为亲水性蛋白质。根据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将油桐ARF蛋白家族分为4个亚族,与拟南芥的亚族划分一致。每个成员都具有典型的B3型结构域和Auxin_resp中间结构域。分析ARF基因表达特征发现,ARF基因的表达在油桐不同组织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油桐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A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青天葵总黄酮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皮下肿瘤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秦晓辉 刘智强 +4 位作者 刘俊阳 黄春想 王可盈 宋家乐 周燕园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593-599,共7页
目的:研究青天葵总黄酮(TFNF)对BALB/c裸鼠人鼻咽癌细胞皮下种植模型中TGF-β1/Erk/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BALB/c裸鼠皮下接种CNE-2细胞(1.0×107细胞/ml)建立鼻咽癌荷瘤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HE)行病理判断,免疫组化法(IHC)观... 目的:研究青天葵总黄酮(TFNF)对BALB/c裸鼠人鼻咽癌细胞皮下种植模型中TGF-β1/Erk/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BALB/c裸鼠皮下接种CNE-2细胞(1.0×107细胞/ml)建立鼻咽癌荷瘤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HE)行病理判断,免疫组化法(IHC)观察细胞周期调节蛋白-67(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法评估肾脏、肝脏、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TFNF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与质量,显著降低Ki67(55.19%)、PCNA(46.65%)表达水平,提高肾脏、肝脏、脾脏中SOD水平至3.88、2.98、3.71U/mgprot,降低肾脏、肝脏、脾脏的MDA水平至2.19、1.05、2.85nmol/mgprot。TFNF可降低肿瘤组织中TGF-β1(47.36%)、p-Erk/Erk(81.13%)、p-MAPK/MAPK(19.8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TFNF可调控TGF-β1/Erk/MAPK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并减轻荷瘤裸鼠主要脏器的氧化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青天葵总黄酮 TGF-β1/Erk/MAPK信号通路 CNE-2细胞 BALB/C裸鼠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阳县油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研究
5
作者 孙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40-142,156,共4页
[目的]筛选出在重庆市云阳县果实经济性状最优的乡土油桐品种,为重庆市云阳县乡土油桐的高效栽培和辐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年生盛果期的大米桐、小米桐、窄冠桐、白花桐、柿饼桐、柴桐为研究对象,观测油桐果实横径、纵径、果形... [目的]筛选出在重庆市云阳县果实经济性状最优的乡土油桐品种,为重庆市云阳县乡土油桐的高效栽培和辐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年生盛果期的大米桐、小米桐、窄冠桐、白花桐、柿饼桐、柴桐为研究对象,观测油桐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皮厚度、鲜籽质量、鲜出籽率、出仁率、种子含油量、种仁含油率和酸值11项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品种油桐各项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0.04%~0.26%,相关性较为复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了油桐果实11项指标,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其中第1、第2、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40.666%、27.394%、25.233%,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293%,以各主成分的特征值与总特征值的比重为权重,建立了6个品种油桐的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品种油桐的综合表现由优到劣依次为大米桐、小米桐、窄冠桐、柿饼桐、白花桐、柴桐。[结论]该研究结果建议在云阳县油桐的更新换代和辐射推广过程中,可优先考虑使用大米桐、小米桐和窄冠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果实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云阳县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下山桐子苗木繁育及相关栽培技术研究
6
作者 彭方胜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下山桐子的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苗木繁育方法包括种子繁育、枝条扦插和嫁接繁育;栽培技术主要涉及土壤改良、茎材利用和营养管理。通过科学应用繁育方法和栽培技术,可以促进山桐子的生长和发育,提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下山桐子的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苗木繁育方法包括种子繁育、枝条扦插和嫁接繁育;栽培技术主要涉及土壤改良、茎材利用和营养管理。通过科学应用繁育方法和栽培技术,可以促进山桐子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有助于改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喀斯特地貌 树坑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铁力木”还是“格木”?——兼论近代以来两个植物中文定名所引起的历史割裂和文化传承问题
7
作者 于少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格木”和“铁力木”是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近代,在西方植物学进入中国之后,国内的植物学家们将“铁力木”定为了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将“格木”定为了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格木”和“铁力木”是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且“格木”是“铁力木”的俗称。近代,在西方植物学进入中国之后,国内的植物学家们将“铁力木”定为了Mesua ferrea L.的中文名,将“格木”定为了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的中文名,从而人为地将古代同一树种的不同名称变成两个不同树种的名称。而根据对现存文献中记载为“铁力木”文物用材的研究,发现其实际上是中文名为“格木”的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与现代中文名为“铁力木”的Mesua ferrea L.完全不同,是两个树种。这使得“铁力木”这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出现了指代完全不同的现象,人为地制造了概念混淆和历史割裂,给“铁力木”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铁力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 Mesua ferrea L
下载PDF
嗜热菌Bacillus fordii3-2海因酶的纯化及性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倩倩 潘瑶 +1 位作者 姚忠 何冰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36,共5页
对自行筛选的海因酶法L-苯丙氨酸生产菌株Bacillus fordii3-2中的海因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相关性质研究。该海因酶协同L-氨甲酰水解酶是海因酶法生产L-氨基酸的关键酶。且fordii3-2菌悬液经压力破碎离心后取上清液为粗酶液,粗酶液通过... 对自行筛选的海因酶法L-苯丙氨酸生产菌株Bacillus fordii3-2中的海因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相关性质研究。该海因酶协同L-氨甲酰水解酶是海因酶法生产L-氨基酸的关键酶。且fordii3-2菌悬液经压力破碎离心后取上清液为粗酶液,粗酶液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 FF(high sub)疏水层析以及Source 15Q离子交换层析,经SDS—PAGE分析达到电泳纯。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55×10^3,海因酶的纯化回收率为20.5%,纯化倍数为149.23。该海因酶在pH8.0~10.0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活性,在45—70℃具有很高的酶活力,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10.0℃和65℃。纯酶易氧化失活,DTT对该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价金属离子,Mn^2+、Co^2+及Fe^2+对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Ca^2+、Cu^2+等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相关研究可为该菌株及海因酶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酶 Bacillu sfordii 3-2 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Simulating the heartwood formation process of Erythrophleum fordii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3
9
作者 Zhigang Zhao Junjie Guo +1 位作者 Chunsheng Wang Jie Ze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049-1055,共7页
We studied the formation of heartwood in Ery- throphleumfordii Oliv., an endangered rosewood species, by cross-section analysis on 52 stumps aged 28-57 years and arbitrarily sampled from natural forests in South China... We studied the formation of heartwood in Ery- throphleumfordii Oliv., an endangered rosewood species, by cross-section analysis on 52 stumps aged 28-57 years and arbitrarily sampled from natural forests in South China. Width and area of heartwoo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xylem width (XW), and were independent of annual radial growth. The proportions of heartwood and sapwood areas were equal at about 40 years. The heartwood formation pro- cess was simula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of age and X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throphleum fordii Growth process Heartwood formation Heartwood width Rosewoodspecies
下载PDF
Heartwood variations in mid-aged plantations of Erythrophleum fordii 被引量:1
10
作者 Zhigang Zhao Wei Shen +2 位作者 Chunsheng Wang Hongyan Jia Jie Ze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2375-2383,共9页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Caesalpiniaceae)is a rosewood species naturally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China,and the heartwood is commonly used for high-quality crafts and furniture.While there are differe...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Caesalpiniaceae)is a rosewood species naturally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China,and the heartwood is commonly used for high-quality crafts and furniture.Whil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heartwood development among single trees with distinct social statu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woo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erformance remains unclear.This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plantation management for high-yield heartwood production.Forty dominant,intermediate and suppressed trees were sampled from E.fordii plantations aged in 32-35 years in Pingxiang City,Guangxi,China.Stem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heartwood and sapwood.Number of annual rings,diameter and area of heartwood and sapwood as well as ratios of heartwood diameter and area at breast height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status of trees in stands(P<0.05).In these mid-aged plantations,E.fordii stems developed heartwood once the xylem diameter reached 5-10 cm,and then heartwood diameter and area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xylem diameter.Heartwood ring numbers,diameter and area as well as their ratio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ight,while sapwood ring numbers and diameter were relatively constant within the section where heartwood occurred.Heartwood and sapwood diameters were equal at heights of approximately 6-m for dominant,5-m for intermediate and 3-m for suppressed trees.Dominant trees differed considerably from intermediate and suppressed trees in heartwood volume,while heartwood volume ratios were all below 30%,and near 90%in the stem section below 8-m height regardless of social status.Relationship analysis showed that DB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heartwood in even-aged stands.Th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for crop tree selection,thinning regimes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of plantations of E.ford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throphleum fordii Heartwood formation Spatial variation Tree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Seed Kernels from Vernicia fordii
11
作者 Jiayi Li Jing Ding +3 位作者 Zisong Bai Gang Chen Di Zhou Ning Li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CAS 2020年第5期228-238,共11页
A new compound,(2′R)-(5-oxo-2,5-dihydrofuran-2-yl)methyl octanoate(1),together with 9 known ones(2-10)were isolated from the bioactive extract of the seed kernels from Vernicia fordii.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A new compound,(2′R)-(5-oxo-2,5-dihydrofuran-2-yl)methyl octanoate(1),together with 9 known ones(2-10)were isolated from the bioactive extract of the seed kernels from Vernicia fordii.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es,includ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nd 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HRESI-MS).Their cytotoxicities against three human cancer cell lines(A549,HepG2 and Caco2 cells)and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s were evaluated.Cytotoxicity assay revealed that compound 9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HepG2 cells,while compound 6 had a moderate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A549 cells.Further anti-neuroinflammatory activity assay showed that compound 10 exhibited moderat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release of NO in LPS-stimulated BV2 microglia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nicia fordii active component CYTOTOXICITY anti-neuroinflammatory activity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ung Oil(Vernicia fordii(Hemsl.))for Controlling Termites
12
作者 Hangtian Li Siying Li +5 位作者 Hui Lu Jingjing Zhang Xi Yang Dayu Zhang Yike Zhang Yongjian Xie 《Journal of Botanical Research》 2022年第3期15-24,共10页
In worldwide,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o protect wood has been greatly restricted.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devoted to the search for natural,safe and non-polluting bioactive chemical compoun... In worldwide,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o protect wood has been greatly restricted.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devoted to the search for natural,safe and non-polluting bioactive chemical compounds from plants as an alternative to synthetic organic chemical preservative.In Chinese folk,tung oil can be used as paint for wooden furniture to protect them from pests.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raw and heated tung oil and their activity against termite.In choice bioassays,weight loss of wood treated with 5%raw or heated tung oil after 4 week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In no-choice bioassay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ite survival and wood weight loss on raw and heated tung oil-treated wood.When tung oil-treatment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to 5%,wood weight loss was less than 1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ite survival and wood weight loss between raw and heated tung oil-treated wood.Survival of termites in both tung oil wood 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tarvation control after 4 weeks.Raw and heated tung oi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sistance of pine wood to termites,and have the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wood preserva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ite-resistance Raw and heated tung oil Vernicia fordii Coptotermes formosanus
下载PDF
瑶药小马胎药材质量标准初探
13
作者 龚小妹 吴佩莹 +6 位作者 欧春丽 韦桂丽 莫单丹 赵以民 周小雷 王硕 候小利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建立瑶药小马胎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观察、薄层色谱法对产自广西不同地区的瑶药小马胎进行性状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测定瑶药小马胎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结果与对照药材比较,瑶药小马胎的形... 目的建立瑶药小马胎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观察、薄层色谱法对产自广西不同地区的瑶药小马胎进行性状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测定瑶药小马胎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结果与对照药材比较,瑶药小马胎的形态特征,根茎、茎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无显著差异,甲醇提取物薄层色谱主要特征斑点无显著差异。瑶药小马胎的总灰分为5.16%~13.19%,酸不溶性灰分为0.83%~5.73%,70%乙醇浸出物为11.74%~19.18%,水分为7.91%~13.32%。结论所建立的瑶药小马胎质量标准可行,拟订其总灰分不得过14.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0%,7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1.0%,水分不得过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药小马胎 性状鉴别 质量标准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广西4个树种苗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周顺福 李春叶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177-181,共5页
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广西地区速生及珍贵树种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此类树种对酸雨的耐受性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平(pH4.0、3.0、5.0、5.6),1个对照(pH6.0)总共5种处理方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 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广西地区速生及珍贵树种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此类树种对酸雨的耐受性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平(pH4.0、3.0、5.0、5.6),1个对照(pH6.0)总共5种处理方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pH的酸雨处理下,巨尾桉9号、格木、降香黄檀、土沉香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b的变化规律不同,且同一pH值的酸雨对4个树种叶绿素a/b的影响也不相同;随着酸雨pH值的减小,各树种的叶绿素a/b总体上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巨尾桉9号 格木 降香黄檀 土沉香 苗木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毛唇芋兰根内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小明 杨鑫凤 +4 位作者 孙雪萍 周雅琴 胡世一 袁长格 石忠衡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为探索兰科(Orchidaceae)植物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根内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新(DX)和龙州(LZ)两个样地(简称两地)毛唇芋兰根内和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结果表明:(1)两地的毛... 为探索兰科(Orchidaceae)植物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根内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新(DX)和龙州(LZ)两个样地(简称两地)毛唇芋兰根内和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结果表明:(1)两地的毛唇芋兰根内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很丰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均高于根内,主根的真菌多样性高于走茎。(2)通过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118040条,20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涉及8门19纲42目86科123属。(3)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是两地毛唇芋兰根内真菌的共同优势菌群,涉及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Trimorphomycetaceae、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马拉色菌科(Malasseziaceae)和小皮伞科(Marasmiaceae)等,其中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是胶膜菌科(75%)和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56%),而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则是镰刀菌属(Fusarium)。综上认为,毛唇芋兰根内与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群既差异显著也存在一些共同的OTUs,同时该研究结果暗示Epulorhiza真菌可能对毛唇芋兰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发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唇芋兰 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FUNGuild
下载PDF
铬胁迫对油桐幼苗生理特性及叶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昕悦 左文中 +5 位作者 张帆航 米小琴 谭晓风 李树战 李乐生 李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2,共12页
【目的】研究油桐对土壤铬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油桐修复铬污染的土壤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油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铬含量(0、50、100、200和500 mg·kg^(-1))土壤对油桐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过氧... 【目的】研究油桐对土壤铬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油桐修复铬污染的土壤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油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铬含量(0、50、100、200和500 mg·kg^(-1))土壤对油桐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气孔张开率和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在铬浓度为50 mg·kg^(-1)的土壤下,油桐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2)在铬浓度为100 mg·kg^(-1)的土壤下,油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3)铬浓度为200 mg·kg^(-1)的土壤下,油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MDA、SOD含量上升,气孔张开率降低,叶片厚度显著变薄(P<0.05);4)铬浓度为500 mg·kg^(-1)的土壤下,经过长期铬胁迫(60 d),油桐幼苗的光合系统受到严重破坏,Pn相比于对照降低了89.02%,总叶绿素Chl(a+b)含量降低了24.35%,MDA含量上升了47.18%,造成膜脂过氧化,相对电导率上升了1.43%,叶片厚度降低26.71%(P<0.05);5)油桐幼苗各部位金属铬含量随着土壤外施铬浓度的上升而增加,且金属铬在油桐幼苗根部的积累量最多,5个处理组的油桐幼苗根部铬积累量分别是叶片的61.51、22.30、61.77、64.18和38.25倍。【结论】油桐在土壤铬浓度不超过100 mg·kg^(-1)时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铬,起到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铬胁迫 叶片解剖结构 富集
下载PDF
不同密度格木幼林的土壤理化与林下植被特征
17
作者 LOMINA Sayavong 汪丛啸 +2 位作者 李万年 刘志龙 杨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4,共10页
为探索适合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林在幼龄阶段的种植密度,在不同林分密度(2 m×1 m、2 m×2 m、2 m×3 m、3 m×3 m)的6 a生格木人工林下设置标准样地,采用土壤质量评价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不同密度下格... 为探索适合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林在幼龄阶段的种植密度,在不同林分密度(2 m×1 m、2 m×2 m、2 m×3 m、3 m×3 m)的6 a生格木人工林下设置标准样地,采用土壤质量评价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不同密度下格木幼林的土壤理化与林下植被特征。结果表明,密度2 m×3 m下的林木胸径、树高最优,较最低水平高16.7%、27.9%;土壤总孔隙度最大,全N、硝态N、铵态N含量最高,灌木草本多样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对灌木草本的多样性影响最大。不同林分密度下格木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对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及林分的经营培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林分密度 土壤理化性质 植物多样性 林下植被
下载PDF
广东琼楠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湘 刘雪 +2 位作者 钟连香 吴敏 韦中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104-106,130,共4页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南宁树木园内33年生广东琼楠(Beilschmiedia fordii)人工林碳储量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琼楠单株生物量为324.25 kg/株,林分生物量为273.16 t/hm^(2),其中乔木层为262.27 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9...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南宁树木园内33年生广东琼楠(Beilschmiedia fordii)人工林碳储量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琼楠单株生物量为324.25 kg/株,林分生物量为273.16 t/hm^(2),其中乔木层为262.27 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96.01%;林分碳储量为309.29 t/hm^(2),其中乔木层126.33 t/hm^(2),占林分总碳储量的40.84%;土壤层为178.24 t/hm^(2),占57.63%;灌草层为2.80 t/hm^(2),占0.91%;凋落物为1.92 t/hm^(2),占比0.62%。33年生广东琼楠人工林生产力为11.08 t/hm^(2),年净固碳量为5.37 t/hm^(2),折合成CO_(2)固定量为19.70 t/hm^(2),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是发展碳汇林的良好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人工林 生产力 广东琼楠
下载PDF
琼楠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研究
19
作者 杨钦潮 黄平升 +1 位作者 刘衡 符韵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226-230,共5页
以琼楠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纤维形态分析仪和显微镜对琼楠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定及分析,研究其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琼楠木材的纤维长度、宽度、内径、双壁厚平均值分别为1034.75、19.95、11.02、9.03μm,长宽比、壁腔比平均值分别为5... 以琼楠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纤维形态分析仪和显微镜对琼楠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定及分析,研究其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琼楠木材的纤维长度、宽度、内径、双壁厚平均值分别为1034.75、19.95、11.02、9.03μm,长宽比、壁腔比平均值分别为51.87、0.82,各指标在生长轮径向方向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表现为沿髓心向外的生长轮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变化十分显著;琼楠木材纤维的内径受径向上生长轮年龄的影响不显著。以期为琼楠木材的应用以及种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楠 木材纤维形态 径向变异
下载PDF
不同种源油桐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及其地理种源模式研究
20
作者 汪涛涌 于宏 吴雪惠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3期376-382,共7页
【目的】为提升上饶油桐树种质量,试验筛选适宜上饶信州区生长的油桐优良品种。【方法】2019年10月于赣东的抚州,赣南的龙南,赣西的丰城和分宜,赣北的上饶朝阳、上饶广丰、上饶德兴和上饶万年,赣中的吉安9个区域采集不同种源的种子,于2... 【目的】为提升上饶油桐树种质量,试验筛选适宜上饶信州区生长的油桐优良品种。【方法】2019年10月于赣东的抚州,赣南的龙南,赣西的丰城和分宜,赣北的上饶朝阳、上饶广丰、上饶德兴和上饶万年,赣中的吉安9个区域采集不同种源的种子,于2020年3月播种于上饶市信州区苗木基地,4月中旬将幼苗移栽入容器袋内,5月上旬每个种源随机选取30株苗木挂牌标记,每隔10d对苗高和地径进行测定至10月底。【结果】不同油桐种源生长情况存在差异,分宜县油桐种源一年生苗木生长最高,平均高达186.8 cm,上饶万年县种源一年生苗木生长速度最慢,平均高为92 cm;不同种源一年生油桐苗木地径生长中,上饶广丰区的油桐地径最粗壮,达1.86 cm,而吉安地径生长最小为1.19 cm;不同种源苗高和地径都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该地理种源变异模式为随机变异,苗高净增长量出现的最高峰时间段以及净增长量与经度和纬度成显著负相关性。【意义】通过苗高和地径综合分析,分宜、抚州、龙南和上饶广丰4个种源较适合在上饶信州地区种植。试验所得结论为上饶市信州区量产油桐选育优良品种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不同种源 育苗 上饶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