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Answering the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Working Hours in the New Era:Western Experience and Chinese Approach
1
作者 曹燕 XU Chao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3年第1期157-181,共25页
The popularity of flexible working hours around the world has slowed dow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reducing working hours.It even shows signs of regression.Whether and how to guide the cur-rent society with flexible wo... The popularity of flexible working hours around the world has slowed dow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reducing working hours.It even shows signs of regression.Whether and how to guide the cur-rent society with flexible working hours to return to the historical track of reducing working hours,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ing hours,and promote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the era of traditional standard work-ing hours to the era of flexible working hours has become a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working hours in the new era.In this regard,although Western countries have proposed new regulatory concepts and carried out legislative practice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the limitations of legal regulation capabilities have prevented them from proposing a package of institutional solutions.The advan-tage of China in the ability of legal regulation of working hours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legislation on working hours un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in the past century.It enables China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West and propose a Chinese approach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working hours in the new era from three aspects:limiting the extension of working hour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lexible working hours,and optimizing the funnctions of the multi-funnctional regulatory system for working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working hours in the new era flexible working hours Chinese approach decent working hours quality of working hours working hours capability balanced working hours
下载PDF
Tapping Advantages and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Networks for Further Integrating Jiangxi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Thriving Foreign Related Work in Jiangxi Province
2
作者 Zhang Xuejun Ai Hong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13年第3期54-58,共5页
"…enable Jiangxi to become the examp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acesetter of building beautiful China,and realize the dream of a prosperous,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Jiangxi through our earnest efforts.&qu... "…enable Jiangxi to become the examp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acesetter of building beautiful China,and realize the dream of a prosperous,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Jiangxi through our earnest efforts."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vigorous efforts made by the Provincial Foreign Affairs and Overseas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iving foreign related work in Jiangxi Province Tapping Advantages and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Networks for Further Integrating Jiangxi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下载PDF
论涉外法治关系的法理结构及实践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莫纪宏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法理视角来阐释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法理视角来阐释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的“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政策术语演变背后的法理依据,并对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之一的“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法理内涵进行了创新意义上的解读,其基本分析方法就是打破了传统法理学使用的法律关系概念的逻辑界限,用法理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的法治关系的概念来分析“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关系中的各种法律问题,主张应当把制定法规则与法律秩序效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性地判断一个主权国家的法治状态,不能仅仅将研究视野停留在制定法规则占优势的传统法理上。本文在分析法治关系概念的建构功能时指出,在涉外法治关系体系中,法治关系的构成要素至少应当分为九个方面,包括法律规则要素、法律关系主体要素、法律关系客体要素、法律关系内容要素(主要是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时空要素、法律关系手段要素、法律关系目的要素、法律关系效力要素和法律关系秩序要素。上述九个方面的法治关系构成要素只要其中一个类型的要素中包含“涉外”因素,那么,这种法治关系就具有了“涉外法治关系”的特性,就必须从整体上来协调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规则与法律秩序之间的价值要求,统筹基于传统法律关系理论形成的“国内法治”与根据法治关系理论产生的“涉外法治”,以具有实效性的“法治”价值来保证涉外法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律工作 涉外法律关系 涉外法治工作 涉外法治关系 国内法治 涉外法治 国际法治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与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加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8,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题,只不过涉外法律人才因其工作的涉外特点,还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和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国际法治人才是适用国际规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除了熟悉相关国际条约,国际法治人才还必须精通国际通用的工作语言。涉外法律人才用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化解各类涉外纠纷,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国际法治人才在处理好国与国关系的同时,还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繁荣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涉外法律人才 国际法治人才
下载PDF
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全球胜任力教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吉文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45-57,共13页
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功效不显、作用不彰的问题表明现行涉外法治人才的教育以及课程体系存在不足,未能把符合多元国际社会需要的全球胜任力涵盖其中。作为既能胜任竞争也可胜任合作的多维度能力,全球胜任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 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功效不显、作用不彰的问题表明现行涉外法治人才的教育以及课程体系存在不足,未能把符合多元国际社会需要的全球胜任力涵盖其中。作为既能胜任竞争也可胜任合作的多维度能力,全球胜任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因而是我国新时代法学教育需要增强的领域。目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普遍注重的是国际规则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却不够重视国际视野的提升,未能把全球胜任力有效地涵盖进去。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进上,应当对“强化模块课程”加以调整,增加蕴含全球胜任力内涵的世界法律文化、比较法、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课程,并将“素质提升课程模块”的讲座模式调整为相对固定的“讲座教授+”模式,注重涉外法治人才视野与价值观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法学教育 涉外法治人才 全球胜任力 研究生课程体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 被引量:2
6
作者 盛革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机制未精细化、协同培养未全面展开的困境。面对此困境,需要夯实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完善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满足社会对涉外法治人才需求的同时,提高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教育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下载PDF
以涉外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向与路径
7
作者 莫纪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共8页
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一环。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需强化政府提供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为“请进来”的外国企业和公民提供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公民,既要加强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涉外法务工作,为海外中... 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一环。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需强化政府提供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为“请进来”的外国企业和公民提供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公民,既要加强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涉外法务工作,为海外中国企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还要鼓励和支持中国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走出国门,把法律服务延伸到境外或国外的中国企业和公民,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与此同时,要以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为依托,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为日益增长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充足有效的涉外法律服务供给,实现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平衡,实现涉外法律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工作 涉外法律服务 法治化营商环境 涉外法治人才
下载PDF
更高水平开放需适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
8
作者 龚柏华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8,共14页
为了获得更高水平开放,需要对标高水准国际经贸规则,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型开放。更高水平开放需适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国际法治人才是适配涉外法治的高端人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靠高端涉外... 为了获得更高水平开放,需要对标高水准国际经贸规则,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型开放。更高水平开放需适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国际法治人才是适配涉外法治的高端人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靠高端涉外法治人才来实现。我国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供给与政府运用需求的供求关系有所失衡;学术研究水平与实务运用能力存在一定脱节;学术研究投入与实战效果产出似乎不成比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国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能力的培养:定向扶持为政府涉外决策服务的高端涉外法治运用型智库人才;重点扶持为政府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高端涉外法律工作者队伍;设计培养学以致用的涉外法治运用高端人才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国际法 法治人才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理论旨归及其创新发展
9
作者 张清 武艳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2-44,共13页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对此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对此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研究解决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问题,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克服“本领恐慌”,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队伍。要促进作为全面依法治国重要力量的法律服务队伍,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完善涉外法治体系,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工作队伍 法治专门队伍 法律服务队伍 涉外法治人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独立保函视域下“欺诈”概念的本土化重述
10
作者 徐冬根 白树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1,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颁布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以“列举+概括”的方式构建了欺诈例外的规范体系。学界广泛质疑概括式兜底条款突破了独立保函欺诈的界限,或成为司法机关任意止付保函的制度漏洞。这一质疑源于兜在条款用语不当引发的...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颁布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以“列举+概括”的方式构建了欺诈例外的规范体系。学界广泛质疑概括式兜底条款突破了独立保函欺诈的界限,或成为司法机关任意止付保函的制度漏洞。这一质疑源于兜在条款用语不当引发的误读。不同于学界的质疑,司法实践中兜底条款在我国法院的适用方式趋于保守。解释论视角下,独立保函语境中“欺诈”的内涵特指欺诈故意,区别于民法体系下欺诈的概念。兜底条款中“权利滥用”的情形实则被纳入“欺诈”之范畴,这一逻辑关系在实证研究中得以验证。独立担保的制度价值在国内规范层面和司法实践层面均得以维护,与国际惯例的精神相契合。从立法技术角度考量,有必要加入定义性条款释明独立保函欺诈的内涵是欺诈故意,将兜底条款中“滥用”的措辞替换为“主张”,避免用词不当引发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保函欺诈 滥用付款请求权 “一带一路”倡议 涉外法治
下载PDF
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1
作者 刘亚军 张羽佳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07-323,共17页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还存在涉外课程覆盖面不全、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涉外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英国法学教育长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分析了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多样性、法学专业人才...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还存在涉外课程覆盖面不全、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涉外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英国法学教育长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分析了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多样性、法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涉外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特点,通过对格拉斯哥大学的案例分析,提出增加涉外课程、推动境外实习、增设多元化考核模式等方案,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课程 英国法学教育
下载PDF
法律博士“涉外法治”专业领域设置的必要性
12
作者 袁钢 秦珍珍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满足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构筑国际合作竞争优势、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培养高质量法律研究生的需要,... 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满足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构筑国际合作竞争优势、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培养高质量法律研究生的需要,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涉外法治专业领域势在必行。该举措符合设置法律专业领域的基本要求,法律专业硕博学位体系的初步建成、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先期探索也可为设置涉外法治专业领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律博士 专业领域 涉外法治
下载PDF
涉外法治的系统思维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志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7,共14页
在系统思维的框架下分析和探究涉外法治,需要全局性地把握涉外法治的时空方位,既看清涉外法治的外部环境,也看到涉外法治具体工作内部的框架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回应了我国治国理政的时代要求,有助于协调构建国内法治和涉... 在系统思维的框架下分析和探究涉外法治,需要全局性地把握涉外法治的时空方位,既看清涉外法治的外部环境,也看到涉外法治具体工作内部的框架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回应了我国治国理政的时代要求,有助于协调构建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且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安全、繁荣、宽容、环保的良好秩序。涉外法治的工作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家跨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国家在跨境立法、执法、司法、促进守法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充实法律的工具箱,依法进行国际维权。第二,国际法治合作和制度竞争,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其法治化水平和正当性程度。第三,提升国家的法治话语和叙述的水平,通过法治方式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声誉,展示中国作为法治大国和文明大国的形象,使中国理念与行动受到更加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系统思维 跨境法律规制 跨境法律服务 国际治理 话语叙事
下载PDF
“外语+数字”模式下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梦楠 段瑶 王亚微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我国目前急需涉外法治人才,创新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通过研究现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发现,课程教学的语言与专业的融通是难点,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是痛点。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借助“外语+数字”模式,通过跨文化交... 我国目前急需涉外法治人才,创新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通过研究现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发现,课程教学的语言与专业的融通是难点,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是痛点。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借助“外语+数字”模式,通过跨文化交流的构建,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的建设,教师信息化持续培养等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模式,加速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在外语与涉外法学专业方面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质量,并加速推动人才培养向社会服务的有效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外语+”模式 虚拟仿真 实践能力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的穿透性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8,共16页
涉外定牌加工既不是被诉商标侵权行为,也不是商标侵权判断的一种独立类型,而是商标标志使用和被诉侵权行为的一种商业场景,其商标侵权判断应基于商标侵权构成的法律要件事实类型化,即在中国境内生产加工用于出口的商品,贴附与他人在相... 涉外定牌加工既不是被诉商标侵权行为,也不是商标侵权判断的一种独立类型,而是商标标志使用和被诉侵权行为的一种商业场景,其商标侵权判断应基于商标侵权构成的法律要件事实类型化,即在中国境内生产加工用于出口的商品,贴附与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标志。此类行为发生于涉外定牌加工还是其他商业场景,不影响行为本身的法律判断。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的判断应剔除不相关因素,回归商标侵权判断的本源:以商标权的地域性为据判断地域范围,以是否构成商标使用为判断核心,以在中国境内是否“用于识别商品来源”作为商标使用行为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定牌加工 商标侵权 法律标准 政策标准 商标使用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刚 常云柏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4-17,共14页
探索和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涉外法治的不断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实现国家战略以及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保障和抓手。梳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探索和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涉外法治的不断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实现国家战略以及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保障和抓手。梳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发展轨迹:恢复建设时期、平缓发展时期和深化发展时期。但是在实践发展中,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面临人才数量不足、学科体系与课程体系不完备、培养模式亟需优化以及质量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了能更好地培养涉外法治人才,通过目标定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涉外法治人才;采取教育改革以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模式创新使涉外法治人才得以精细化培养;设置质量保障以维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机制 法学教育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界定及审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冬梅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学界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一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但由于缺乏官方定义,专家和学者们对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从涉外法治人才概...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学界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一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但由于缺乏官方定义,专家和学者们对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从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的内涵、外延、涉外法治人才与相关概念辨析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界定及审思,以期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概念 内涵 外延
下载PDF
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探析
18
作者 刘静坤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4年第3期58-72,共15页
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事关涉外法治工作的顶层设计,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关键环节。现有的涉外法治研究主要是从职能角度出发,关注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等领域的内容,对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缺乏必要的关注。... 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事关涉外法治工作的顶层设计,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关键环节。现有的涉外法治研究主要是从职能角度出发,关注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等领域的内容,对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缺乏必要的关注。现阶段,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可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维度:一是政策层面的战略规划。涉外法治具有内在的特殊性,需要研究制定专门的战略规划,包括专门战略规划体系和统筹协调机制。二是规范层面的法治措施。为丰富涉外法治措施储备,应从整体上优化涉外法治规范体系。除了健全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还有必要建设国际条约和判例数据库。三是实施层面的应对机制。涉外法治工作应对机制的建立,应当致力于应对国家利益面临的风险挑战,主要涵盖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法律争端解决机制、涉外法务工作机制和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等领域。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需要与国内法治紧密衔接,共同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战略规划 法治措施 应对机制
下载PDF
体育法治人才培养的时代论据与基本路径
19
作者 姚瑶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培养体育法治人才是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向,也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重体育教育,轻体育法制”的社会观与“重传统法学,轻新型法学”的学科观的影响下... 培养体育法治人才是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向,也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重体育教育,轻体育法制”的社会观与“重传统法学,轻新型法学”的学科观的影响下,我国高等院校尚未对培养体育领域的法治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应根据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找准法治人才培养与体育事业需求的结合点,致力于为体育法治化输送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涉外领域的类型化法治人才,以增进体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体育法治实践需求的匹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治 人才培养 体育立法 体育司法 体育执法 体育涉外法治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法治思维培育研究
20
作者 宋书强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17,共6页
推进涉外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方能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法治思维培育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任务,为更好地开展法治思维教育,应分别从高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 推进涉外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方能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法治思维培育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任务,为更好地开展法治思维教育,应分别从高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其法律素养,帮助其掌握运用法治视角、法律原则和法律程序分析和解决涉外事务的能力,以缓解当前中国涉外法治人才不足的现状,为涉外法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涉外法治人才 法治思维 养成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