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 fire frequency and forest area burnt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Qiang Liu Yanlong Shan +2 位作者 Lifu Shu Pingyan Sun Shuai D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233-1239,共7页
Forest fires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 or human activities are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risks in Northeast China.The incid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fires vary over time and across the forested areas in Jil... Forest fires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 or human activities are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risks in Northeast China.The incid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fires vary over time and across the forested areas in Jilin Province,Northeast China.In this study,the incid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6519 forest fires from 1969 to 2013 in the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burnt forest area and the fire frequency varied significantly by month,year,and region.Fire occurrence displayed notable temporal patterns in the years afte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strictly implemented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Generally,forest fires in Jilin occurred in months when stubble and straw were burned and human activities were intense d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Baishan city,Jilin city,and Yanbian were defined as fire-prone regions for their high fire frequency.Yanbian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and the fires tended to be large with the highest burned area per fire.Yanbian should thus be listed as the key target area by the fire management agency in Jilin Province for better fire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intensity forest fire tempor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Species spatial distributions in a warm-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Huiyan Gu Jiaxin Li +1 位作者 Guang Qi Shunzhong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87-1194,共8页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fundamental for understanding species coexistence mechanisms in forest communities.Here w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fine-scale spatial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in a secondary warm-temperate dec...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fundamental for understanding species coexistence mechanisms in forest communities.Here w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fine-scale spatial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in a secondary warm-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in north China.Aggregat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predominant.Species functional trai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ir spatial patterns.The aggregation intens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BH and abundance.The multivariat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showed that abundance and maximum DBH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aggregation intensity.Our results partially confirm that species attributes(abundance,DBH)and habitat heterogeneity may primarily contribute to spatial patterns and species coexistence in this secondary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distributions aggregation intensity Species functional trait Secondary warm-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下载PDF
The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City Accessibility Based on Highway Network in Henan Province in China
3
作者 Mingting Ba Hongling Meng +1 位作者 Kaiguang Zhang Yanmin Su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1年第2期296-310,共15页
Acces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tool</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qu... Acces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tool</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evaluate the maturity of a regional traffic network structure</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hich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escribes the traffic convenience in the traffic</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network.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paper defines a new accessibility index by using the resident pop</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ulation weighted average value of the sum of inverse of the traveling tim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istance and time threshold coming from ordinary traffic network, and then uses this accessibility index to analyze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nan highway network, as well as its evolution patterns from 2005 to 2020.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and improvement of Henan highway network, city accessibility level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patial convergence is obvious, the cities in the north central are always High-High aggregation area, the cities in the south are always Low-Low aggregation area, gradually for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west high and Southeast low, relative balance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re is some non-conforming phenomenon in highway mileage growth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ity accessibility levels, but this situation is being weakened, the highway network layout is gradually rationali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y accessibility and that of population are beginning to conve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way Network ACCESSIBILITY Inverse of Time Distance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spatial aggregation Henan Province
下载PDF
基于LandTrendr算法的广东省1990-2020年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变化分析
4
作者 刘凯 夏艺菲 +1 位作者 扎西卓玛 曹晶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9,共12页
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 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算法提取广东省1990—2020年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演变的驱动因素,比较不同森林类型的干扰与恢复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广东省的森林干扰总面积约为1.35×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西部、东部和中部小范围地区,干扰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梅州、清远市;森林恢复总面积约为1.91×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地区,恢复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清远、肇庆市。(2)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均集中发生在海拔小于等于600 m的地区,高海拔地区的森林面积较为稳定;广东省森林干扰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25°的地区,森林恢复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35°的地区。(3)广东省森林干扰在1996年后发生较为频繁,其中2011年的森林干扰面积最大;森林恢复主要集中在2001—2016年,其中2012年的森林恢复面积最大。(4)广东省的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主要受雨雪冰冻灾害、台风、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以及森林火灾、城市化、采伐、林业政策等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雨雪冰冻灾害对广东省北部地区的常绿针叶林的影响较大,但该类型的森林恢复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干扰 森林恢复 LandTrendr算法 Landsat影像 时空分布特征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Global Fire Atlas遥感数据的内蒙古野火时空动态研究
5
作者 张恒 贾文飞 王云霓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基于Global Fire Atlas遥感数据,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2003—2016年内蒙古地区野火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野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2003—2016年内蒙古野火发生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一定的时空分... 基于Global Fire Atlas遥感数据,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2003—2016年内蒙古地区野火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野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2003—2016年内蒙古野火发生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该特征规律有助于强化区域火管理,增强重点防火区域的防火建设与宣传,科学安排防火工作,降低林火发生率,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并对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火 时空分布 发生次数 内蒙古 森林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刘建军 刘思睿 +1 位作者 马铭岐 刁小明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7,共10页
以8批共计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中心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从发生学角度出发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总体呈现“一极多核、东密... 以8批共计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中心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从发生学角度出发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总体呈现“一极多核、东密西疏”的高度集聚分布,市域层面遗产数量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且城市间遗产数量呈现“断崖式”差异,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2)纪念建筑、教育建筑、工业建筑等遗产类别形成了4个主要聚集区和2条聚集带,此外,集聚、离散和随机的总体分布模式在不同类型中出现。(3)时间分布呈现跨度长、历史延续性强且阶段性显著,各时期分布较均衡,遗产总数上表现为增长→波动→减少,且分布中心呈现出西南→西北→东南方向的迁移。主要类型演变过程分为减少→增加、波动增加、持续减少等6种情况。(4)地形地势、人口密度、历史事件等因素与遗产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且历史事件对主要聚集区带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构建叙事性遗产区系和廊道的思路,并整合形成“20世纪中国发展史”主题文旅教育参观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时空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聚集区 聚集带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PM_(2.5)时空分布及环境驱动因素分析
7
作者 陈艺敏 郑璐嘉 苏漳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本研究分析了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地面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法分析环境驱动因素。结果发现: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PM_(2.5)浓度降至趋势线最低点,之后浓度... 本研究分析了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地面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法分析环境驱动因素。结果发现: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PM_(2.5)浓度降至趋势线最低点,之后浓度呈回升趋势。长三角地区的西部和北部多为高高聚集区,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南部和东部多为低低聚集区,空气质量较好。随机森林分析发现7个环境变量对PM_(2.5)季节平均浓度的解释率均超过98%。其中,降水和温度是PM_(2.5)重要的驱动因素,秋季和冬季野火密度是冬季PM_(2.5)浓度最重要的驱动因素。火灾信息的纳入有助于提高PM_(2.5)浓度预测的准确性,并为政府制定空气污染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时空分布 环境驱动因素 空间聚类分析 随机森林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琦 秦富仓 +3 位作者 张恒 董晓宇 李艳 周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2,共11页
基于土壤侵蚀数据,对2001-2020年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来自自然、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的多源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选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不同年份土壤侵蚀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蒙... 基于土壤侵蚀数据,对2001-2020年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来自自然、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的多源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选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不同年份土壤侵蚀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蒙古黄土高原从2001-2020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1221.96 t/(km^(2)·a)变为155.97 t/(km^(2)·a),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占比最大,20 a间微度侵蚀面积有所增加,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有所减少。根据模型结果显示,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影响土壤侵蚀发生显著的因素有5个,其中坡度是最显著影响土壤侵蚀发生的因素,其他显著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距居民点最近距离>距道路最近距离>NDVI>年均降水量;模型的R2=0.89,说明拟合结果较好,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量预测。通过绘制土壤侵蚀发生风险图,发现土壤侵蚀发生概率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东北部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以及西部的阿拉善左旗,这些地区受人类开发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分布 随机森林 内蒙古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国对流层臭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侯鑫 张霄羽 +3 位作者 张红 郭淏淏 荀楠楠 王善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1-1919,共9页
近年来臭氧(O_(3))浓度的升高给人类健康和气候变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认识对流层O_(3)柱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子。本研究基于OMI-MLS数据,分析了2005-2020年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随... 近年来臭氧(O_(3))浓度的升高给人类健康和气候变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认识对流层O_(3)柱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子。本研究基于OMI-MLS数据,分析了2005-2020年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随机森林模型量化了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①在月尺度上,我国OMI-MLS对流层O_(3)柱浓度与站点近地面O_(3)浓度显著相关,87.81%站点的近地面O_(3)浓度与OMI-MLS对流层O_(3)柱浓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0.50(P<0.05)。在季尺度上,我国OMI-MLS对流层O_(3)柱浓度与站点近地面O_(3)浓度在春、秋两季相关性较高,在夏、冬两季相关性较差。②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多年平均值为34.42DU,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005-2020年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0.228 DU/a),但各地区对流层O_(3)柱浓度的年际变化存在差异,华南地区的对流层O_(3)柱浓度增速(0.272 DU/a)最快,西南地区增速(0.209DU/a)最慢。③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并且对流层O_(3)柱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对流层O_(3)柱浓度在夏季增速(0.265 DU/a)最快,春季、秋季(均为0.217 DU/a)次之,冬季(0.213DU/a)最慢。④对流层O_(3)柱浓度年际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因子在重要性排序上存在差异,总体上,气象因子对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的影响程度最大,排放因子的影响程度较小。研究显示,我国对流层O_(3)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形成该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因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O_(3)柱浓度 时空分布 季节变化 影响因子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全国森林火灾形势及其时空聚集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胤锋 马舒琪 +1 位作者 荆鹏 吕淑然 《安全》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全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与空间聚集性特征,基于全国2004—2022年度、2015—2021年月度的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及2017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地理条件数据,利用Prophet时间序列模型与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森林火灾特征进... 为进一步研究全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与空间聚集性特征,基于全国2004—2022年度、2015—2021年月度的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及2017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地理条件数据,利用Prophet时间序列模型与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森林火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rophet时间序列模型在森林火灾预测领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时间规律方面,2004—2022年森林火灾次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且季节因素影响突出,节假日影响因素不显著;空间聚集性方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大致分为7个类别,其分类基本与地域特点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挖掘森林火灾时空分布及聚集性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公共安全 Prophet时间序列模型 模糊聚类模型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湖南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及周末、节假日效应探析
11
作者 张敏 赵正萍 +1 位作者 颜学武 邬颖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3-38,60,共7页
深入研究湖南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和周末、节假日效应,掌握火灾的分布规律,对科学管理野外火源、预防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2016—2020年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2.74%的森林火灾发生于每年9月至次年4月,2/... 深入研究湖南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和周末、节假日效应,掌握火灾的分布规律,对科学管理野外火源、预防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2016—2020年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2.74%的森林火灾发生于每年9月至次年4月,2/3以上的森林火灾发生在2—4月,2月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永州市森林火灾发生最多,郴州市、益阳市次之,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的是常德市、娄底市和长沙市;核密度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益阳市、永州市、郴州市等7市,核密度值最高的区域在益阳市中部,常德市、长沙市大部分地区处于最低核密度值区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娄底市等11市州存在周末效应;清明节、春节、植树节和国庆节期间及前后节假日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特点 周末效应 节假日效应
下载PDF
宁波市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
12
作者 汪冬冬 申华羽 +3 位作者 孔扬 南雪景 方艳莹 江晓东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0期99-107,共9页
本文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森林火灾档案数据,对宁波地区历史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另外,利用智能网格气象预报数据,通过融合地表可燃物、地形及人为活动等森林火灾风险因子,构建宁波地区森林火险预报模型,得到森林火... 本文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森林火灾档案数据,对宁波地区历史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另外,利用智能网格气象预报数据,通过融合地表可燃物、地形及人为活动等森林火灾风险因子,构建宁波地区森林火险预报模型,得到森林火灾风险等级产品。结果表明:2001—2021年期间,宁波地区森林火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人为活动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1—4月的冬春季节、10∶00—16∶00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集中时期。海拔在400 m以下,坡度在18°~36°的低山丘陵区是森林火灾的主要发生区域。距离路网和居民点越近,森林火灾越容易发生。利用2021—2023年宁波地区的历史火情对预报模型的精度验证表明,模型能够精细化预报宁波地区的森林火险等级,可以有效防控约71%的火点,对宁波地区的森林防火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特征 人为活动 智能网格 预报模型 宁波
下载PDF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邹慧儒 彭友贵 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和康养保健的重要功能,是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森林为空气负离子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森林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分级评价标准。森林空...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和康养保健的重要功能,是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森林为空气负离子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森林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分级评价标准。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一般为早晨和傍晚浓度较高,中午浓度较低,夏秋季浓度高于冬春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温度、湿度、林分类型、人为活动等因素也会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空气负离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近地层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一平 王进欣 +2 位作者 马友鑫 刘玉洪 李佑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因林窗的发生而导致的环境异质性 ,对林窗内物种分布、种群动态及物种多样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森林演替和更新所起的重要作用乃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 8个方位 (从林窗中央到林内 )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和 ... 因林窗的发生而导致的环境异质性 ,对林窗内物种分布、种群动态及物种多样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森林演替和更新所起的重要作用乃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 8个方位 (从林窗中央到林内 )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和 1 5m高度气温水平空间多点观测为基础 ,探讨了林窗温度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 (雾 )、太阳高度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共同影响 ,形成不同季节林窗区域温度效应在时空上的明显差异一高值区的时空位移及空间不对称性现象 :林窗温度最高区域并非出现在林窗中央 ,而是林窗某一侧 ,其位置、强度随时间和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 ;另外 ,林窗内不同介质间 (空气、地面 )热量传递方向随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各异 ,特别是在干热季的中午 ,林窗不同区域气地温差符号的不同 ,引起热量传递方向截然相反。如此的温度分布状况和热量传递的不同 ,将导致林窗的环境异质性差异 ,进而影响到林窗区域种于萌发、幼苗生长、发育 ,植物种群分布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 林窗 时空分布特征 温度效应 环境异质性 小气候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N、P、K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杨万勤 钟章成 +1 位作者 陶建平 何维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85-1289,共5页
研究了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内 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速效 N、P、K的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 :1除灌草丛的速效 K外 ,速效 N、P、K含量在不同群落的土壤剖面上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即腐殖质层 (A) >沉积层 (B) >母质层 (C)。 2 A、B两... 研究了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内 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速效 N、P、K的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 :1除灌草丛的速效 K外 ,速效 N、P、K含量在不同群落的土壤剖面上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即腐殖质层 (A) >沉积层 (B) >母质层 (C)。 2 A、B两层的速效 N、K含量随群落演替方向升高 ,即灌草丛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速效 P含量则为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灌草丛 <常绿阔叶林。 C层速效 N、P、K含量似乎与群落演替规律无必然联系。 3各群落内 A、B层土壤速效 N、P、K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森林土壤 缙云山 速效N 速效P 速效K
下载PDF
北京市1986—2006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杨广斌 唐小明 +1 位作者 宁晋杰 于丹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95,共6页
根据北京市1986—2006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6年,北京市森林火灾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总的趋势是在逐渐减少;北京市森林火灾多集中... 根据北京市1986—2006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6年,北京市森林火灾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总的趋势是在逐渐减少;北京市森林火灾多集中于春季;一天中的森林火灾统计曲线大致呈马鞍型,自11:00和14:00分别向两端降低。北京市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明显:着火地点大多集中分布在平原与周围山地相接的边缘地带;各区县森林火灾分布不均;森林火灾随距离公路变远而呈减少趋势,局部区域范围火点数量呈不规则变化特征;除林地外,林地周围的草地、旱地、农村居民用地和其他用地的火源,都可能蔓延而形成森林火灾。建议根据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与特点,对首都市民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首都森林防火的整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北京市 时空分布规律
下载PDF
伊春地区森林火灾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20
17
作者 胡海清 李楠 +1 位作者 孙龙 单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7-70,共4页
根据黑龙江省伊春地区1970—2010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EXCEL、SPSS17.0等工具,对伊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伊春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分为1970—1978年的高发期和1980—2010年平稳期... 根据黑龙江省伊春地区1970—2010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EXCEL、SPSS17.0等工具,对伊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伊春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分为1970—1978年的高发期和1980—2010年平稳期两个阶段,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主要火灾类型为一般森林火灾和较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轮回期在高发期过后延长,且火灾发生的初始概率下降。总森林火灾次数和人为火次数与面积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和0.349。雷击火次数和面积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095);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通过分析得知,火场质心的位移并不明显;火灾的空间发生位置沿铁路线分布较为明显,而且相对集中,这是由于主要火源是生产用火引起的,同时生活用火也是该地区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春 林火 时空分布
下载PDF
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19
18
作者 苏立娟 何友均 陈绍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6,共9页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状况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特征,结合灾情指标对全国各省进行评价并分类,并定量分析风险水平。【结果】1)1950—2010年间,年均发生火灾12 683次,年均火场面积67.48万hm2,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灾面积7.95万hm2,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林蓄积损失167.5万m3,没有明显年际变化;1988—2010年间年均伤亡214人,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源的80%以上,烧荒烧炭是最主要的生产性用火火源(38.47%),上坟烧纸是最主要的非生产性用火火源(19.92%)。3)华东、西南地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火灾次数明显较大,东北地区火场面积明显较大。4)按照一般和较大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大火灾次数、火场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成林蓄积、幼林株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8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1个省(区、市)的火灾状况进行评价并排序,然后根据主成分得出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受灾程度将31个省区按照严重、较重、中度、一般和轻度分为5类,其中,湖南受灾最严重,其次是黑龙江、贵州和云南等。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分析,全国每年发生3 000~9 000次一般和较大火灾的概率较大(〉0.482 4),每年发生0~30次重大和特大火灾概率较大(〉0.430 2),每年受灾森林面积在15万hm2以下概率较大(〉0.407 2)。【结论】我国森林火灾频发、面积大,火灾高发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火源,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森林火灾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火灾风险压力较大。建议在准确把握全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科学的森林防火、预报、监测措施,制定合理的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森林保险政策,维护森林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 风险分析 科学防控
下载PDF
大兴安岭呼中林区林火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志伟 常禹 +1 位作者 贺红士 胡远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9-193,共5页
根据大兴安岭呼中林区1969—2005年的林火统计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揭示了呼中林区林火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9—2005年间呼中林区林火发生年际间波动较大,1998年以来林火发生次数呈明显的上升趋... 根据大兴安岭呼中林区1969—2005年的林火统计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揭示了呼中林区林火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9—2005年间呼中林区林火发生年际间波动较大,1998年以来林火发生次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呼中林区林火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特别是5月和6月的林火发生最为严重;1 d内林火发生大概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以15:00左右最为严重。从林火发生的空间分布来看,林火主要发生在呼中林区的东北方向,以碧水和提扬山林场为最多;林火发生次数随距离道路和河流变远而呈减少趋势;林火主要发生在海拔600~900 m之间,坡度主要为0°~10°,且阳坡过火面积明显大于阴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时空分布 呼中林区
下载PDF
三种温带森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娜 张雪萍 张利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236-6245,共10页
对帽儿山3种典型森林群落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野外调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604只,隶属于3门6纲17目50科。其中正蚓科(Lumbric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和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为优势类群,常见类... 对帽儿山3种典型森林群落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野外调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604只,隶属于3门6纲17目50科。其中正蚓科(Lumbric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和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11类。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上,密度和生物量红松人工林最高,其次为硬阔叶林,蒙古栎林最少;类群数硬阔叶林最多,蒙古栎林最少;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蒙古栎林最高,红松人工林最低;优势度指数与两者相反;均匀度指数蒙古栎林最高,硬阔叶林最低;(2)垂直分布上,个体密度、类群数及生物量均差异显著(P<0.001)。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表聚性明显;类群数红松人工林自凋落物层向下减少,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0—10 cm最多;生物量在0—10 cm土层最大;香农指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优势度指数则相反;(3)在时间变化上,5月和10月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较多,9月生物量最大;香农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差异显著(P<0.01),其他指数各月间无明显差异;(4)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上,总有机碳含量与类群数、个体密度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香农指数显著负相关;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与环境相关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森林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