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FOREST RAT USINGCOUMATETRALYL
1
作者 苏元吉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8-12,共5页
In recent vears, as the inerease of the artificial forest, the damages by the forest rats are bee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ve ereated a lot damage to forest. This report is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us... In recent vears, as the inerease of the artificial forest, the damages by the forest rats are bee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ve ereated a lot damage to forest. This report is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using coumateralyl to control forest rats. The experiments that we earry out here includ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oxicity of this rodenticides to those rats, the indoor and outdoor tests of the efficiency of those rodenticides, the second time poisoning experiment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afety of that compound. The results shown that baits with coumatetralyl as main rodentieides is verv effieient safe and ceonomic in the control of those forest rats This rodenticides and phosazetim can be used altemately in the control of those forest rats to prevent the resistance of the rats and to promote the control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MATETRALYL CONTROL Harmful forest rats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endometrium in rats and rabbits after insertion of indomethacin-Cu-IUD
2
作者 刘昌官 李恕香 +5 位作者 刘晓爱 金毓翠 庄留琪 杨邦元 诸军 蒋文珏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S1期59-62,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omethacin-Cu-IUD on the endometrium. Methods: Four kinds of IUD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uteri of rats and rabbits through laparotomy.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t 1,3,6 months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omethacin-Cu-IUD on the endometrium. Methods: Four kinds of IUD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uteri of rats and rabbits through laparotomy.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t 1,3,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ir uteri were taken for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ith either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ats and rabbits without IUD served as control. Results: There was no obvious pathological change in indomethacin-Cu-IUD group at 1-6 months after insertion of IUD, similar to the control. There were some mild edema and hyperplasia of fibrous tissues in endometrium in Cu-IUD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change in the vessels of microcirculation. Most vessels were normal or contracted in the indomethacin--Cu--IUD group (75 % ) and control group(87% ), while most vessels were dilated in the Cu-IUD group(70% ) (P<0. 01 ). Conclusion: Indomethacin--Cu-IUD has no harmful effect on endomet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METHACIN INTRAUTERINE devices Endometrium/pathology ratS rabbitS
下载PDF
Pharmacokinetics of osthol in the body of rabbits and rats through ip administration
3
作者 Zheng Li - qing Zhang Dan - shen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家兔 小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绮悦 郭姗姗 +7 位作者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41-245,252,共6页
目的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 目的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包括西医病理模型和中医病症结合模型,动物选择多使用豚鼠、小鼠、大鼠、新西兰兔等。结论总结已有AR动物模型的种类、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在A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为后续AR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机制 评价指标 豚鼠 小鼠 大鼠 新西兰兔
下载PDF
四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有效性分析
5
作者 才琪 朱宁波 +3 位作者 潘佳亮 董瀛谦 刘枫 郭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稳健标准误模型及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及林业害鼠(兔)4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有效性。结果显示:预防措施可以显...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稳健标准误模型及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及林业害鼠(兔)4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有效性。结果显示:预防措施可以显著使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及薇甘菊的发生面积呈递减趋势,防治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抑制薇甘菊扩散起到显著作用。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应加强生物化学农药在媒介昆虫防治中的应用,提升防控资金的使用效果;轻度发生的美国白蛾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中度及重度发生首选生物化学农药防治;薇甘菊主要采用化学及营林防治措施,轻度发生时可结合采用人工物理防治;轻度发生的林业害鼠(兔)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中度及重度发生采用生物、化学及人工物理防治,当重度发生时,营林措施控制灾害扩散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美国白蛾 薇甘菊 林业害鼠(兔) 防控有效性
下载PDF
脊柱融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羿翔 张昌盛 王润生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162-164,共3页
脊柱融合术是指通过手术方式,使病变椎体相关的节段发生骨性连接,融合成一个整体以达到保护脊髓、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脊柱节段性失稳及神经源性的疼痛。随着研究进展,脊柱融合的手术方式、融合器及植骨材料的种类也越来... 脊柱融合术是指通过手术方式,使病变椎体相关的节段发生骨性连接,融合成一个整体以达到保护脊髓、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脊柱节段性失稳及神经源性的疼痛。随着研究进展,脊柱融合的手术方式、融合器及植骨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新的融合方式需要进行动物实验来验证其临床可行性。因此,合理的选择实验动物模型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不同实验动物中建立脊柱融合模型的方式及其评价标准进行分析,以期建立一个更接近于人体融合机制的模型,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人类脊柱融合的过程提高融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动物模型 大鼠 山羊 综述
下载PDF
平凉市崆峒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尚潇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8期143-145,共3页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迅速展开,但也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挑战,林木种子、苗木的频繁调运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令林业产业建设与森林资源遭受了...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迅速展开,但也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挑战,林木种子、苗木的频繁调运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令林业产业建设与森林资源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与威胁。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介绍了本土主要树种的有害生物,指出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由此提出了防治对策。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食叶性害虫 蛀干性害虫、鼠(兔)害 经济林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损伤致死大鼠的脑干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8
作者 苏秦 陈倩玲 +4 位作者 吴伟斌 向青青 杨成梁 乔东访 李志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致死大鼠脑干组织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探索诊断PBS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PBSI、非脑干脑损伤和剪头处死大鼠模型,采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获得...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致死大鼠脑干组织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探索诊断PBS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PBSI、非脑干脑损伤和剪头处死大鼠模型,采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获得脑干代谢图谱并将其注释到HMDB数据库,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PBSI诊断相关的潜在代谢标志物。结果通过PLS-DA筛选出86种与PBSI相关的潜在代谢标志物,并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模和预测,准确率为83.3%。对注释到HMDB数据库的818种代谢标志物进行随机森林建模和预测,准确率高达88.9%。根据在死因鉴定中重要程度的排序,最终筛选出最为重要且在PBSI大鼠模型中显著上调的代谢标志物为HMDB0038126(京尼平苷酸)、HMDB0013272(N-月桂酰甘氨酸)、HMDB0005199[(R)-去甲猪毛菜碱]和HMDB0013645(N,N-二甲基鞘氨醇)。结论京尼平苷酸、N-月桂酰甘氨酸、(R)-去甲猪毛菜碱和N,N-二甲基鞘氨醇有望成为PBSI诊断的重要代谢物指标,进而为法医学实践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代谢组学 死亡原因 原发性脑干损伤 液相色谱-质谱法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随机森林算法 大鼠
下载PDF
姜黄素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晶 陶沂 +3 位作者 宋洪杰 李珍 沈意翔 胡晋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动物血脂水平及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和家兔进食高脂饮食造成的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监测给药前及给药后大鼠和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动物血脂水平及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和家兔进食高脂饮食造成的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监测给药前及给药后大鼠和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实验结束时处死家兔,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情况。结果:姜黄素组大鼠血清 TC 及 LDL-C 含量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姜黄素组家兔血清 TC、TG 的含量亦较模型组为低(P<0.05,P<0.01),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程度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姜黄素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 TC 及 LDL-C 的作用,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亦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家兔
下载PDF
高胆固醇饲养兔鹌鹑和大鼠诱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凯 张雁芳 +5 位作者 王倩 山丽梅 姜雨鸽 慕邵峰 刘淑红 汪海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17-120,124,F003,共6页
目的 比较高胆固醇饲养兔、鹌鹑和大鼠诱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 长时期以不同含量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兔、鹌鹑和大鼠 ;采用生化检验技术测定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血脂变化 ;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 目的 比较高胆固醇饲养兔、鹌鹑和大鼠诱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 长时期以不同含量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兔、鹌鹑和大鼠 ;采用生化检验技术测定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血脂变化 ;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特点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 兔每天饲喂胆固醇 0 .4g,1个月后 ,血浆总胆固醇比基础饲料喂养时升高 11.8倍 ;喂养 2~ 3个月后 ,血浆总胆固醇仍稳定在此水平上 ;喂养 3个月后 ,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改变 ;此规律在 3批慢性实验中得到证实。若每天饲喂胆固醇量增至 1.2g,血浆总胆固醇升高5 3.2倍 ;喂养 1个月可形成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在相同条件下 ,鹌鹑每天饲喂胆固醇 0 .0 5g ,血浆总胆固醇升高 7.2倍 ,3个月后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改变。大鼠每天每公斤体重饲喂胆固醇 0 .4g ,血脂升高 1.3倍 ,1个月后 ,主动脉内皮细胞有单核细胞粘附 ,IL - 8等细胞因子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AS 高胆固醇 血管内皮细胞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黄芪甲苷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英文)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越鸣 谢华 +3 位作者 朱世敏 吴耀平 吴大正 胡之璧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3-567,共5页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方法 :健康家兔和大鼠一次静脉注射 (静注 )给予黄芪甲苷 4mg·kg- 1,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检测兔血浆和大鼠尿及粪黄芪甲苷浓度 ,用 3P97药动学软件对兔血浆浓...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方法 :健康家兔和大鼠一次静脉注射 (静注 )给予黄芪甲苷 4mg·kg- 1,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检测兔血浆和大鼠尿及粪黄芪甲苷浓度 ,用 3P97药动学软件对兔血浆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估算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结果 :黄芪甲苷静注给药后 ,T12 α 为 0 .10h ,T12 β 为 1.4h ,Vc 为 0 .15L·kg- 1,VD 为 0 .6L·kg- 1,Cl为 0 .32L·h- 1·kg- 1,AUC为 15mg·L- 1·h。大鼠静注给药后 ,原形从尿和粪排出量分别为给药量的 16 %和 3.2 %。结论 :家兔体内黄芪甲苷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大鼠仅有少量原形药物从尿和粪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属植物 药动学 大鼠 黄芪甲苷 排泄
下载PDF
兔、鼠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学测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玲辉 李玉兰 +2 位作者 张雅芳 海力斯 王云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半薄、超薄切片光、电镜观察和淋巴管间接注射法等多种技术研究了兔和Wistar大鼠肝的起始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明确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测量了有关数据,为研究肝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 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半薄、超薄切片光、电镜观察和淋巴管间接注射法等多种技术研究了兔和Wistar大鼠肝的起始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明确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测量了有关数据,为研究肝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结果发现,肝起始淋巴管仅存在于较大的门管区结缔组织内,而肝小叶内无起始淋巴管。起始淋巴管在门管区的出现率约为25%;其最大平均直径兔为22.6μm,鼠为27.6μm;平均横截面积兔为232.4μm2,鼠为268.8μm2。起始淋巴管的数密度兔为2.9个/mm2,鼠为2.2个/mm2;体密度兔为0.00098,鼠为0.0014。出现起始淋巴管的门管区最小面积兔为3.9mm2,鼠为2.8mm2。在兔和鼠肝的被膜内均未发现起始淋巴管和淋巴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淋巴管 大鼠 淋巴管 分布 形态学
下载PDF
经皮穿刺延髓池抽取兔和大鼠脑脊液的方法 被引量:38
13
作者 富宏 陶迎红 +2 位作者 王学美 杨金霞 刘庚信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84-687,共4页
目的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提供可操作性强的采集脑脊液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兔和大鼠小脑延髓池的解剖观察,确定抽取脑脊液的最佳进针部位与穿刺方向。结果兔和大鼠小脑延髓外被硬脑膜覆盖的区域膜薄质软易刺破,投射到颈... 目的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提供可操作性强的采集脑脊液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兔和大鼠小脑延髓池的解剖观察,确定抽取脑脊液的最佳进针部位与穿刺方向。结果兔和大鼠小脑延髓外被硬脑膜覆盖的区域膜薄质软易刺破,投射到颈部表皮是在枕骨隆凸与第一颈椎之间,将兔和大鼠的头尽量向胸部屈曲后测得的最佳进针部位分别位于枕骨隆凸正中下1.0~1.2cm和0.6~0.7cm。经皮肤穿过硬脑膜进入延髓池,针平行头部弯曲角度穿入,不易伤及延脑和血管。经过对兔和大鼠小脑延髓池的解剖定位,采集脑脊液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实验前(P〈0.01)。结论准确的穿刺定位是采集实验动物脑脊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脊液 小脑延髓池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鼠害可持续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金恒 洪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0,共4页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样地调查分析,祁连山区分布的36种啮齿动物形成4大类群7个亚群落。中华鼢鼠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害鼠,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10%~40%,平均18%。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原理,提...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样地调查分析,祁连山区分布的36种啮齿动物形成4大类群7个亚群落。中华鼢鼠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害鼠,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10%~40%,平均18%。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原理,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鼠、兔的可持续控制策略,总结了区内主要森林害鼠中华鼢鼠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兔害 可持续控制 祁连山
下载PDF
hEPO乳腺定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和家兔乳腺中的暂时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乔贵林 阎喜军 +5 位作者 岳军明 梅柱中 赖良学 黄伟民 贾补年 殷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将人红细胞生成素(hEPO)基因组DNA(gDNA)与大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融合,分别构建了pWAP-EPO-WAP3′UTR(pWE3′)和pCMV-WAP-EPO-BGHpolyA(pCWEA... 将人红细胞生成素(hEPO)基因组DNA(gDNA)与大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融合,分别构建了pWAP-EPO-WAP3′UTR(pWE3′)和pCMV-WAP-EPO-BGHpolyA(pCWEA)2个乳腺定位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以显微外科方法,经乳腺导管注入妊娠中后期大鼠和家兔乳腺内,进行暂时表达。分别于大鼠分娩后48、72h,家兔分娩后1~10d采奶,ELISA方法检测乳汁中EPO含量。pWE3′和pCWEA在大鼠乳汁中的含量分别为0.40~0.45μg/L和0.45~0.71μg/L;在家兔乳汁中的含量分别为0.300~0.369μg/L和0.686~0.71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红细胞生成素 乳腺 基因转移 表达 大鼠
下载PDF
人、兔、大鼠脂肪基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对比 被引量:7
16
作者 倪永伟 周永胜 +2 位作者 刘云松 曾百进 许永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在同一质量控制条件下,人、兔、大鼠来源脂肪基质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体外生物学性状的异同。方法:分离培养人吸脂来源ADSCs、兔及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垫来源ADSCs,体外观察3种细胞原代和传代... 目的:探讨在同一质量控制条件下,人、兔、大鼠来源脂肪基质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体外生物学性状的异同。方法:分离培养人吸脂来源ADSCs、兔及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垫来源ADSCs,体外观察3种细胞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相同密度将第2代细胞接种于24孔板,并诱导其成骨及成脂向分化。成骨诱导培养基包含100 nmol/L地塞米松、50μmol/L抗坏血酸二磷酸酯和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在成骨向诱导后的第3、7、14、21天行碱性磷酸酶染色,第14、28天行茜素红染色,定量分析3种细胞体外钙沉积能力。成脂向诱导培养基包含1μmol/L地塞米松、10μmol/L胰岛素、200μmol/L吲哚美辛和0.5 mmol/L异丁基黄嘌呤,在成脂向诱导后的第7、14天行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的成脂分化状况。结果:3种来源的脂肪均可分离培养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均能成脂向分化和成骨向分化,但兔ADSCs在成骨向分化时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弱阳性,无明显钙结节形成,与其他两种细胞比较,兔ADSCs的成骨向分化能力较差。结论:与人来源和大鼠来源ADSCs比较,兔皮下脂肪来源ADSCs的体外成骨能力较差,将其用于体内成骨研究时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质细胞 细胞分化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和家兔生后发育各阶段比目鱼肌纤维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道立 王康乐 陈佩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3-550,共8页
为研究大鼠与家兔骨骼肌各类型肌纤维的数量和二维分布以及生后发育对其影响 ,取生后 2d和 2、4、 6、 8、 10周龄 (体重 10g和 32、 95、 190、 2 80、 32 0g)大鼠及生后 2d和 2、 4、 8、 12、 16、 2 0、 2 4周龄(体重 10 0g和 2 2 0... 为研究大鼠与家兔骨骼肌各类型肌纤维的数量和二维分布以及生后发育对其影响 ,取生后 2d和 2、4、 6、 8、 10周龄 (体重 10g和 32、 95、 190、 2 80、 32 0g)大鼠及生后 2d和 2、 4、 8、 12、 16、 2 0、 2 4周龄(体重 10 0g和 2 2 0、 4 0 0、 75 0、 12 0 0、 16 0 0、 2 10 0、 2 5 0 0g)家兔的比目鱼肌做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实验结果表明 ,大鼠和家兔比目鱼肌纤维被分成Ⅰ型 (SO) ,ⅡX型 (FO)和ⅡA型 (FOG) 3型。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每型肌纤维在生后发育各阶段的相关变化 ,大鼠和家兔比目鱼肌中 :Ⅰ型纤维分布于整块肌肉 ,其数量随着生后发育而增加。幼体ⅡX型纤维分布在整块肌肉中 ,其数量随生后发育而减少 ;ⅡA型分布在肌肉中深层 ,数量几乎无变化 ;至成体时只有少量的ⅡX和ⅡA分布在肌表层。整个发育期间未见ⅡB型纤维。ⅡA型纤维直径最大 ,Ⅰ型中等 ,而ⅡX型最小。家兔 3型肌纤维的平均横切面积比大鼠的大。这些结果表明大鼠和家兔后肢肌各种类型肌纤维的数量比例和分布随生长过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比目鱼肌 肌纤维 生后发育 家兔 肌肉 改变 数量 周龄 分布
下载PDF
大鼠与家兔面神经颅外段解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牛宇 胡敏 +1 位作者 刘宇 高俊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40-642,共3页
目的:观测正常大鼠及家兔面神经的颅外段主干及分支的解剖及组织学指标,研究并评价两种实验动物模型在面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大鼠与家兔双侧面神经,游标卡尺测量各分支的长度、中点外径。改良特殊三色法... 目的:观测正常大鼠及家兔面神经的颅外段主干及分支的解剖及组织学指标,研究并评价两种实验动物模型在面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大鼠与家兔双侧面神经,游标卡尺测量各分支的长度、中点外径。改良特殊三色法染色,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轴突、髓鞘形态。结果:大鼠和家兔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至面部表情肌。大鼠5个主要分支共干发出,而家兔颞支和颧支由颞面干发出;颊支分叉较多,分为上下颊支,行至口角。大鼠各分支神经束较少,多为2~3束,而家兔神经束平均为9束。结论:家兔表情肌活动较明显,应选择家兔作为面神经缺损修复动物模型;大鼠面神经各分支分叉少,可用于病理学及组织学的研究。在分支的选取上首先考虑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家兔 面神经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异种神经移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德明 温蔚 丁文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先期处理对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兔的胫神经,分别经反复冻融、或^(60)Co辐射、或刀豆球蛋白A灌注先期处理后移植至大鼠的坐骨神经;或未经任何处理、移植后服用雷公藤甲素.术后存活8周、12周,取出移植...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先期处理对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兔的胫神经,分别经反复冻融、或^(60)Co辐射、或刀豆球蛋白A灌注先期处理后移植至大鼠的坐骨神经;或未经任何处理、移植后服用雷公藤甲素.术后存活8周、12周,取出移植神经及其相连的远、近段神经,半薄切片作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并照相,用体视学方法测试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面密度(N_A)、面面密度(A_A).结果:各实验组异种神经移植后,均可见再生神经纤维生长,术后服用雷公藤甲素的效果优于其它先期处理方法.术后12周的再生神经纤维密度较大.结论:再生神经纤维随存活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不同方法先期处理异种神经移植后的再生神经纤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减弱或消除异种神经抗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神经 再生神经纤维 神经移植 周围神经缺损
下载PDF
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呼吸相关神经元的放电形式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中海 张枫桐 徐小元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实验用家兔和SD大鼠,氨基甲酸乙酯麻醉(1g/kg,ivorip)。记录隔神经或隔肌放电作为呼吸的指标。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细胞外记录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放电,在家兔所记录到的249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118个(47.4%,可... 实验用家兔和SD大鼠,氨基甲酸乙酯麻醉(1g/kg,ivorip)。记录隔神经或隔肌放电作为呼吸的指标。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细胞外记录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放电,在家兔所记录到的249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118个(47.4%,可分4种亚型),呼气神经元91个(36.5%,包括4种亚型),呼吸跨时相神经元40个(16.1%,包括E-I和I-E)。在大鼠所记录到的153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68个(44.5%),呼气神经元55个(35.9/),呼吸跨时相神经元30个(19.6%),在mNRF分布有较多的呼气-吸气跨时相神经元(E-IPS),这类神经元放电总是先于隔神经吸气性放电,可能在基本呼吸节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面神经 后核内侧区 呼吸神经元 放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