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林碳通量特征分析
1
作者 孙彦坤 张胤洲 +6 位作者 姚维杰 叶京 张峻搏 潘小乐 刘兰忠 王自发 程雪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92-3501,共10页
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大毛尖山为研究区域,开展复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观测研究,并利用涡动相关法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进行观测,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分析,得到42%的优质CO_(2)通量数据.结果表明,大毛尖山周边以针阔混... 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大毛尖山为研究区域,开展复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观测研究,并利用涡动相关法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进行观测,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分析,得到42%的优质CO_(2)通量数据.结果表明,大毛尖山周边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能量闭合度为0.89,能够很好的代表站点通量情况.CO_(2)通量在日尺度上均表现为U型变化,范围为-1.20~0.89mgCO_(2)/(m^(2)·s).四季碳汇能力强弱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各月份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均为负值,整体表现为碳汇.CO_(2)通量与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呈负相关,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正相关,夜间因呼吸作用产生的CO_(2)通量与土壤温度正相关.本研究初步解释了大毛尖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通量 涡动相关法(EC)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 森林生态系统 复杂地形
下载PDF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李林 赵毅 +4 位作者 温智峰 刘佳润 魏识广 周景钢 冯嘉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87-4697,共11页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研究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和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获取了以下结果:(1)优势种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贡献更大(1533.85 Mg,74.72%),尤其是大径级物种(1389.68 Mg,67.69%)。优势种地上碳储量(CV=0.635)的空间分布较非优势种(CV=0.690)更加均匀。(2)物种多样性与优势种和总体地上碳储量负相关,而与非优势种正相关。(3)群落总体、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的地上碳储量均与结构多样性显著正相关。然而,结构多样性对非优势种地上碳储量的影响程度高于优势种。(4)群落中的土壤营养度、凹凸度与地上碳储量正相关。综上所述,通过提升非优势种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此外,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也有助于提升南亚热带森林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碳储量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地形和土壤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土壤特性的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熊玲 龙翠玲 +4 位作者 梁盛 吴陶红 刘奇 廖全兰 薛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8,共9页
为明确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土壤特性的响应,采用样地与样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茂兰喀斯特森林的木本植物群落,计算不同地形木本植物叶片加权平均性状值,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不同地形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与土壤... 为明确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土壤特性的响应,采用样地与样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茂兰喀斯特森林的木本植物群落,计算不同地形木本植物叶片加权平均性状值,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不同地形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型(常绿、落叶)和群落水平上,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在不同地形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面积最为敏感,对生境的响应明显,常绿植物的叶厚度大于落叶植物,比叶面积则相反,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地形间土壤特性差异显著(P<0.05),漏斗地形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及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最佳,槽谷和阴坡次之,而阳坡地段土壤相对贫瘠。不同地形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特性间具有相关性,但不同地形土壤特性对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不同,影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主要土壤特性为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容重。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地形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和土壤特性的差异较大,随着土壤特性的改变,叶片功能性状的响应特征不同,这有利于林区物种共存及生物多样性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地形 土壤特性 叶片功能性状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森林灭火指挥训练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磊 严小天 +1 位作者 刘剑 刘玉明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森林消防队伍日常训练和考评主要以森林灭火应急预案进行实装演练,针对训练中成本高、环境受限、内容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采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森林灭火指挥训练与考评系统。本文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定制化的Unity3D渲... 森林消防队伍日常训练和考评主要以森林灭火应急预案进行实装演练,针对训练中成本高、环境受限、内容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采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森林灭火指挥训练与考评系统。本文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定制化的Unity3D渲染引擎的虚拟仿真训练教学考评系统。对比国外主流虚拟仿真软件,本系统中场景细节更逼真,能进行实景虚拟仿真训练,更加贴近灭火实战;同时系统具有自主可控性、可扩展性,为用户提供简单编辑方式,支持火环境设计制作等森林消防专业应用逻辑。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探索建立规范化、信息化森林灭火指挥员训练考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森林消防仿真 灭火指挥训练 森林灭火 灭火预案 指挥考评 森林地形 火场模型
下载PDF
应用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和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模型对城市树种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逊龙 孙一铭 +4 位作者 郭仕杰 段煜柯 唐桉琦 叶章熙 张厚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9,共12页
为及时准确的了解城市树种空间分布信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福州市仓山区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UAV)监测城市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可见光影像,根据最佳尺度对影像进行分割,并提取分... 为及时准确的了解城市树种空间分布信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福州市仓山区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UAV)监测城市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可见光影像,根据最佳尺度对影像进行分割,并提取分割对象的光谱、地形、指数、纹理和几何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特征的组合构建不同的分类方案,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FE)筛选出优选特征子集,利用面向对象方法结合随机森林(RF)模型对城市树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在随机森林模型分类的过程中,利用光谱特征对树种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2%;地形特征对树种分类的贡献度率为14.96%;指数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引入,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树种的分类精度;几何特征的贡献较小,在分类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贡献。特征优选子集的S10方案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达92.42%,Kappa系数为0.91。说明特征优选能够降低高维度特征的复杂性,在大幅减少数据冗余的同时提高了分类精度。在最优特征子集下,随机森林(RF)算法分类的总体精度比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和k最近邻算法(KNN)分别提高了1.15%、1.81%和15.15%,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1%、2%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种 无人机影像 面向对象 随机森林模型 地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正负地形的喀斯特地貌分类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区为例
6
作者 罗娅 张荣星 +3 位作者 薛习习 刘茂 王娇娇 娄晶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共11页
地形因子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常被作为喀斯特地貌分类的主要依据。已有关于喀斯特地貌分类研究所用的地形因子较多且复杂,分类特征不易被公众学习和理解,导致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难度较大。因此以贵州喀斯特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形开度法和... 地形因子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常被作为喀斯特地貌分类的主要依据。已有关于喀斯特地貌分类研究所用的地形因子较多且复杂,分类特征不易被公众学习和理解,导致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难度较大。因此以贵州喀斯特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形开度法和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要性正负地形指标,探讨喀斯特地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1)贵州喀斯特区的蚕食度均值为1.35,深切度均值为215.36 m,平均粗糙度比均值为1.01,负地形面积大于正地形面积,正负地形不规则且破碎度较大,正地形被沟谷深切明显,地貌的异质性强烈。2)蚕食度和深切度2个指标的重要性指数分别为0.93和1.16,能较好地反映喀斯特地貌的差异性。3)根据蚕食度和深切度贵州喀斯特地貌分为23类,分类精度优良达93.33%。在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区,因为蚕食度和深切度不同,导致水、土、光、热资源丰度不同,因而它们的土地利用方式各异。研究简化了分类判别喀斯特地貌的地形指标,降低了公众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和理解难度,并为数字地形技术在喀斯特地貌分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地形 喀斯特地貌分类 蚕食度 深切度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
7
作者 叶子霖 窦啸文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目的】研究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更新因子与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再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 【目的】研究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更新因子与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再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土壤、地形因子间林木更新的差异性,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来定量描述林木更新与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天目山针阔混交林更新树种为79种,其中优势树种为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润楠Machilus pingii、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榧树Torreya grandis、山胡椒Lindera glauca、柃木Eurya japonica、豹皮樟Litsea coreana。②速效钾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海拔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质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钾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不同等级坡向和速效钾的更新树种总株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等级坡度和有机质的更新树种种数有显著差异(P<0.05)。④在以更新树种总株数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速效钾、海拔的回归系数显著(P<0.05)。【结论】在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中,海拔、坡度、坡向、有机质和速效钾对林木的更新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更新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天目山
下载PDF
利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校正森林区DEM误差
8
作者 刘天清 王丽 +2 位作者 王烽 潘紫阳 万阿芳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在植被区,通过光学遥感或InSAR技术生产的DEM产品不能反映真实林下地形高度。森林区DEM误差主要是植被高引起的系统偏差,植被覆盖度和地形是森林区DEM的主要误差来源。新一代星载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大量高精度林下地形控制点产品,为森林区... 在植被区,通过光学遥感或InSAR技术生产的DEM产品不能反映真实林下地形高度。森林区DEM误差主要是植被高引起的系统偏差,植被覆盖度和地形是森林区DEM的主要误差来源。新一代星载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大量高精度林下地形控制点产品,为森林区DEM误差的纠正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此,文章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框架下顾及植被覆盖及地形因素的林区DEM误差校正方法。首先,获取高精度星载激光雷达地形控制点与DEM的地形残差;其次,利用光学遥感数据、SAR遥感数据及DEM产品数据计算与植被覆盖和地形有关的特征参数;最后,联合这些特征参数与获取的地形残差点分别建立不同类型DEM产品误差校正模型。选取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交界处的山地林区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区。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原始DEM,校正高程误差后的DEM精度提升超过40%,有效校正了林区DEM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 地形高度 误差因素 随机森林 DEM校正
下载PDF
坡度点烧实验中床层宽度对林火蔓延的影响
9
作者 李存宇 《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3-46,共4页
本研究在实验室内构件目标林分下的可燃物结构床层并进行点烧试验,通过改变点烧平台的坡度与宽度值,分析有坡点烧实验中不同床层宽度对火线燃烧轨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实验包括四种床层坡度(0°、10°、20°、30°... 本研究在实验室内构件目标林分下的可燃物结构床层并进行点烧试验,通过改变点烧平台的坡度与宽度值,分析有坡点烧实验中不同床层宽度对火线燃烧轨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实验包括四种床层坡度(0°、10°、20°、30°)和三种床层宽度(1、2、3 m),每场点烧进行两次共24场点烧实验。将本研究结果与现有相关经典模型预测值对比后,给出合理的床层宽度范围,在保证点烧实验精度的前提下,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床层宽度 林火蔓延速率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精准计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添 朱教君 +6 位作者 张金鑫 孙一荣 于丰源 滕德雄 卢德亮 于立忠 王宗国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3年第2期60-72,共13页
【目的】森林碳通量估算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其科研应用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本研究旨在改变传统低效的森林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深化森林碳通量研究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探索科研范式变革与实现途径。【方法】融合物联网、近地面遥感、人... 【目的】森林碳通量估算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其科研应用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本研究旨在改变传统低效的森林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深化森林碳通量研究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探索科研范式变革与实现途径。【方法】融合物联网、近地面遥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组建多功能数据中心,开展复杂地形下森林碳通量精准计量示范研究。【结果】引入分形维数等指数,提出量化地形复杂度的新参数;建立双季激光雷达点云单木分割方法,提取小流域33万株单木全量结构信息;数字模拟风格局,识别三种风模式;解析CO_(2)浓度信号频域特征,在机器学习框架下计量森林碳通量,不确定性降至15.9%。【局限】仍基于经典涡度协方差法模型,区域尺度森林碳通量计量尚未开展,需边界层气象学、森林生态学、遥感科学等学科及信息化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结论】发展了森林碳通量计量与信息化手段融合的技术方法,探索了传统森林生态与林学科研范式变革的实现途径,成功在辽东典型温带森林进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森林生态系统 复杂地形 碳通量 机器学习算法 物联网 激光雷达
下载PDF
GEDI与Tandem-X DEM估测密林林下地形性能评价
11
作者 黄佳鹏 夏婷婷 宇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9-287,共9页
针对密林情况下,GEDI数据与现有的Tandem-X DEM数字地面模型估测林下地形精度没有进行整体评价问题,拟以密林情况作为主要分析场景,通过提取GEDI L2A数据产品对应光斑的经纬度、林下地形信息与数据质量筛选参数,开展数据质量筛选,用以... 针对密林情况下,GEDI数据与现有的Tandem-X DEM数字地面模型估测林下地形精度没有进行整体评价问题,拟以密林情况作为主要分析场景,通过提取GEDI L2A数据产品对应光斑的经纬度、林下地形信息与数据质量筛选参数,开展数据质量筛选,用以估测基于GEDI数据的林下地形数据,与Tandem-X DEM数据估测密林情况下研究区林下地形开展比较,并进一步探究冠层高度、森林覆盖度与植被类型对估测精度的影响。GEDI与Tandem-X DEM的R~2分别为0.99和0.98,GEDI估测林下地形结果的RMSE、Average与STD分别6.49、-1.92、4.42 m, Tandem-X DEM估测林下地形结果的RMSE、Average与STD分别为18.15、14.63、7.35 m。GEDI数据在混交林和稀疏草原情况下RMSE与Average分别变化8.05 m和6.04 m, Tandem-X DEM数据在常绿针叶林与农田/天然植被情况下,RMSE与Average变化幅度为21.63、26.43 m。实验结果表明,GEDI与Tandem-X DEM数据与机载验证数据存在强相关性,且GEDI相对Tandem-X DEM数据表现出更优的评价标准;地表植被类型相对冠层高度和植被覆盖度会对两数据估测林下地形精度产生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地形 密林区域 精度评估 GEDI Tandem-X DEM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研究动态风场对林火蔓延预测的影响——以西昌“3·30”森林火灾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春梅 孟庆祥 崔卫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79-4585,共7页
风场是影响林火蔓延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林火发生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会产生复杂的局部风场。为探究动态风场对林火蔓延预测的影响,以“3·30”西昌泸山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 风场是影响林火蔓延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林火发生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会产生复杂的局部风场。为探究动态风场对林火蔓延预测的影响,以“3·30”西昌泸山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动态风场,并与林火蔓延模型耦合。分别将模拟风场和均一风场分别输入林火蔓延模型,基于林火蔓延过程中实际火场范围数据,分析动态风场对林火蔓延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WRF模式和林火蔓延模型考虑了分辨率更高、且更为准确的局部风场,能够实现对森林火灾蔓延的动态模拟。预测得到的火场范围和均一风场相比,与实际范围具有更高的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动态风场模拟 林火蔓延 WRF模式
下载PDF
Charcoal kiln sites, associated landscape attributes and historic forest conditions:DTM-based investigations in Hesse(Germany)
13
作者 Marcus Schmidt Andreas M?lder +2 位作者 Egbert Sch?nfelder Falko Engel Werner Fortmann-Valtink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174-189,共16页
Backgrou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charcoal kiln sites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seems to be worthwhile, since general trends in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kiln site locations in the past might be... Backgrou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charcoal kiln sites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seems to be worthwhile, since general trends in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kiln site locations in the past might become obvious. In this way forest landscape elements with a more intense usage by charcoal burning can be identified. By doing this, we can expect to gain information on the former condition and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woodland. Investigation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rcoal kiln sites in relation to landscape attributes are sparse, however, probably due to the high on-site mapping effort. The outstanding suitability of LiDAR-derived digital terrain models (DTMs) for the detection of charcoal kiln sites has been recently proved. Hence, DTM-based surveys of charcoal kiln sites represent a promising attempt 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 Methods: Based on DTM-based surveys,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rcoal kiln sites in two forest landscapes in the German federal state of Hesse: Reinhardswald and Kellerwald-Edersee National Park. In doing so, we considered the landscape attibutes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water supply status", "nutrient supply status", "soil complex classes", "altitude", "exposition", and "inclination". Results: We found that charcoal kiln sites were established preferably on hillside locations that provided optimal growing and regeneration conditions for European beech (Fagus sylvatico) due to their acidic brown soils and sufficient water supply. Thes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instruc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kiln site locations, found in literature from the 18th to the 19th century.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re were well-stocked, beech-dominated deciduous forest stands in northern Hesse before 1800, particularly at poorly accessible hillside locations. These large stocks of beech wood were utilized by the governments of the different Hessian territori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ronworks and hammer mills. Our argumentation is well in line with findings which underline that not all Hessian forests were overexploited in the 18th century. Frequently repeated complaints about "wood shortage" seemed to be more a political instrument than reality, not only in Hesse, but all over Europe. Consequently, a differentiated assessment of woodland conditions in proto-industrial times is strictly advised, even if contemporary sources draw a dark picture of the historic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Charcoal production Cultural remains Digital terrain model Fagus sylvatica forest history Historical ecology Landscape history Industrial history METALLURGY
全文增补中
基于Sentinel-2光谱与地形特征的山区森林分类——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14
作者 张春莹 江洪 +1 位作者 林敬兰 岳辉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为了提高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森林分类精度,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开展山区森林分类研究.以Sentinel-2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多尺度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分割,并通过ESP2算法选取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首先构造了Sentinel-2光学影像的初... 为了提高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森林分类精度,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开展山区森林分类研究.以Sentinel-2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多尺度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分割,并通过ESP2算法选取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首先构造了Sentinel-2光学影像的初始27维光谱特征,通过计算随机森林Gini指标对分类特征变量进行优化,最终确定17维最优特征变量,然后将提取的研究区地形特征与最优特征变量相结合,应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森林分类.结果表明:在27维光谱特征中选取重要性排名前17的特征参与分类时,精度最高值为0.911 0,其中,Sentinel-2影像的红、红边和近红外波段及其相应的光谱指数在森林分类中有较高重要性;在不同的特征参与分类时,在参考光谱特征中依次加入红边指数和地形因子,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8.13%、89.50%、90.87%,Kappa系数分别为0.854 6、0.871 0、0.887 8.研究证明将Sentinel-2丰富的光谱特征与地形因子相结合,可有效获取各森林地物类型在不同地形特征下的不同光谱特征,此方法在森林地物信息提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地形复杂的山区森林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提供技术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地形 森林分类 面向对象 Sentinel-2 红边指数
下载PDF
地形因子对森林林木冰雪灾害的影响
15
作者 陈发星 张家栋 +2 位作者 刘日钦 卢小冬 王槐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采用人机结合方法对广东省乳阳林场2022年初发生森林冰雪灾害的区域进行调查,运用奥维互动地图软件结合地形图、坡度仪等记录样地的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分析了这些地形因子对森林林木冰雪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冰雪... 采用人机结合方法对广东省乳阳林场2022年初发生森林冰雪灾害的区域进行调查,运用奥维互动地图软件结合地形图、坡度仪等记录样地的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分析了这些地形因子对森林林木冰雪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冰雪灾害与地形因子关系紧密,在一定范围内林木受损程度先随海拔升高而加重,超过一定海拔后随海拔升高而减弱;灾害等级越高越趋向于发生在阴坡或半阴坡;灾害级别越高坡位独特性越明显;坡度大小对林木受损程度影响明显,坡度越大、灾害等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森林 冰雪灾害
下载PDF
北京明长城沿线森林景观斑块地形梯度分布特征
16
作者 张月莹 蒋丽伟 +1 位作者 王焱 李宗伦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2期1-7,12,共8页
北京境内的明长城依山就势,多位于分水岭或山脊地带,或断层崖顶部。长城本体与其沿线森林景观共同构成长城景观。在不同地形梯度上分析长城森林景观的分布特征,对于掌握森林植被对长城的潜在影响,保护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北京境内的明长城依山就势,多位于分水岭或山脊地带,或断层崖顶部。长城本体与其沿线森林景观共同构成长城景观。在不同地形梯度上分析长城森林景观的分布特征,对于掌握森林植被对长城的潜在影响,保护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DEM数据、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以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分别从高程、坡度、坡向3个地形因子上,在北京明长城沿线两侧设置3000 m缓冲区,定量分析该区域森林景观斑块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地形位指数综合分析景观斑块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异情况。结果显示:①研究区1500 m以下中低山中,混交林和灌木林地受海拔影响较小,适宜性广;阔叶林趋向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上区域,而其余景观则倾向分布在700 m以下区域。②在坡度梯度上,经济林、农地和其他用地倾向分布在坡度小于15°区域,阔叶林、疏林地和灌木林地趋向分布在坡度大于15°区域,而其余景观则倾向分布在5~25°区域;③各景观斑块空间分布受坡向变化影响显著,表现出不同的坡向选择倾向,其中,半阳坡和半阴坡区域景观多样性较高。④地形位指数显示,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地以及未成林林地分布受地形位影响显著,倾向分布在第6地形位级;经济林、疏林地、无立木林地以及宜林地分布受地形位影响则相对较小,适宜性较广;海拔750 m,坡度15°以上的高地形位区域,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分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森林景观 地形位指数 地形梯度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树种识别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俊明 邢艳秋 +1 位作者 杨超 李增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45,50,共6页
应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施业区内的典型树种蒙古栎、白桦和落叶松进行分类。依据各树种在相同波段灰度值的差异性,从HJ-1A遥感影像的115个波段中提取3个树种可分性好的波段区域,建立基于植被... 应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施业区内的典型树种蒙古栎、白桦和落叶松进行分类。依据各树种在相同波段灰度值的差异性,从HJ-1A遥感影像的115个波段中提取3个树种可分性好的波段区域,建立基于植被灰度值的分类规则进行预分类,再结合地形因子的坡向数据和DEM数据等地形因子进行再分类。预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为68.33%,分别结合坡向数据和高程数据的分类精度为81.67%和80.00%;在预分类中,结合坡向和高程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 森林类型 地形因子 树种识别
下载PDF
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国付 韩艳 丁圣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7,共6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地形位指数,分析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显示: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梯度有密切关系,1986和2003年,森林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9...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地形位指数,分析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显示: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梯度有密切关系,1986和2003年,森林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9~30和10~30,即在的中高地形梯度上,且有向高地形位略为移动的趋势。森林景观类型保持不变部分、森林景观转化为非森林景观类型部分和非森林景观转化为森林景观类型部分所对应的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10~30,5~12和4~10、18~24。分析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位指数的相互关系,表明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位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地形梯度 地形位指数 伏牛山
下载PDF
重复轨道SIR-C极化干涉SAR数据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新武 郭华东 +1 位作者 李震 陈权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3-436,共14页
提出了一个针对重复轨道SIR-C数据的极化干涉SAR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同时,探讨和分析了极化干涉SAR最大似然反演分解模型在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中的潜力和有效性。利用极化干涉SAR最大似然反演分解模型重建消除了体散射分... 提出了一个针对重复轨道SIR-C数据的极化干涉SAR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同时,探讨和分析了极化干涉SAR最大似然反演分解模型在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中的潜力和有效性。利用极化干涉SAR最大似然反演分解模型重建消除了体散射分量的植被覆盖下地表极化相干矩阵;计算同极化和交叉极化地表后向散射系数,并利用Oh模型和二面角(Dihedral)散射模型估算植被覆盖下地表的土壤水分;将反演的植被覆盖下地表土壤水分结果与野外实测土壤水分结果和该区域1951—2006年的气候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基于极化干涉SAR最大似然反演分解模型的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足够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SAR 植被覆盖地表 最大似然反演分解模型 土壤水分估计
下载PDF
浙江红壤区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俏 张丽萍 +3 位作者 聂国辉 胡响明 钱婧 连琳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8-1393,共6页
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山柿经济林坡地为试验区,依据不同地形条件及林下管理措施,设置7个径流小区和沉砂池,定期采集沉砂池水样,测定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通过为期一年的监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试验区氮素流失与水文年内降水具有明显... 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山柿经济林坡地为试验区,依据不同地形条件及林下管理措施,设置7个径流小区和沉砂池,定期采集沉砂池水样,测定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通过为期一年的监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试验区氮素流失与水文年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同步性,氮素流失多发生在降水集中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这两个季节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66.2%,TN、NO-3-N和NH+4-N流失量分别占全年总流失量的80.3%、78.2%和83.0%。(2)坡顶、凸坡和凹坡径流小区的氮素流失符合养分流失的"临界坡度"规律,临界坡度在坡顶(10.22°)与凹坡(18.55°)之间。水文年内TN和NO-3-N流失量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NH+4-N流失量关系为凹坡>坡顶>凸坡。三种地形径流小区的年内氮素累积流失量均呈幂函数型增加。(3)对照林下管理措施不同的6号(林下除草)和7号(林下不除草)径流小区,发现草被覆盖对减少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具有明显效果。保留草被覆盖的7号小区比除草的6号小区的TN、NO-3-N和NH+4-N径流流失分别减少了22.1%、36.2%和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氮素 时空变化 管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