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a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Nansihu Lake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Zulu SHENJi +2 位作者 LIUEnfeng SUNQingyi JIANGLugu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2期241-249,共9页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 magnetic parameters, 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 magnetic parameters, 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re and Ws-core in Nansihu Lake,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formation cause of the Nansihu Lake and its wat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Historical documents are also analyzed here in order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Nansihu Lake came into being about 2500 aBP and its evolution suc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several scattered lakes merge into one large lake in the east of China. This process is distinctively affected by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sihu Lake lake sediment study water environment evolution migration and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LC number:X144
下载PDF
Straight river: its formation and speciality
2
作者 WANG Sui-ji1, NI Jin-ren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1期72-80,共9页
Straight river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river patterns in conventional classifications in terms of their channel plain landforms. However, very few straight patterns were found to be distributed in ... Straight river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river patterns in conventional classifications in terms of their channel plain landforms. However, very few straight patterns were found to be distributed in wider spatial and temporal spans in the self-adjusted fluvial rivers. Thus, the questions occur such as that is it possible for a channel takes on a stable straight pattern? What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f the river pattern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a straight to other patterns? Various theories and hypotheses including geomorphic threshold hypothesis, the extreme hypothesis on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the stability theory, etc.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aforementioned questions, but none of them is sound for the explanation to the straight-river formation. From the modern fluvial plain patterns, the straight patterns are not as stable as other typical patterns which occurred in nature; from the historic records of the river sedimentation, no apparent evidence was found to support the stable straight river evol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theories, observations, evolvement processes of the channel patterns 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straight pattern should not be inclu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patterns that are self-formed and developed. This study is of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river pattern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 river formation cause evolvement sedimentATION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ole of Tidal Current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3
作者 Zhu Yurong(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1999年第2期25-35,共11页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is a delta of tremendous scale which is form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ide and tidal currents. The study on the role of tide and tidal current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is a delta of tremendous scale which is form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ide and tidal currents. The study on the role of tide and tidal current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can provide a typical example for the ocean-continent interaction process in the east area of our country. The tide and tidal currents in the Bohai Sea,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at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maximum are simulated, the sediment transport field in the Paleo-Changjiang River Estuary(PCRE) and its peripheral area at that time is calculated, and the seabed erosion/accretion pattern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divergence of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distinctive wave belly of standing tidal wave existed at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maximum and the wave belly lines protruded seawards from the wave belly point in the mouth of the PCRE. Under the wave belly control tidal currents converge to or diverge from the w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TIDE TIDAL CURRENTS sediment transport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下载PDF
我国江河演变新格局与系统保护治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春宏 张晓明 《中国水利》 2024年第7期1-8,16,共9页
系统治理是我国新时期治水实践的根本遵循。近几十年来,受自然气候演变与强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江河“量-质-域-流-生”过程,特别是水沙通量及其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河流水沙来源变化、河道冲淤转换、河床与河势形态演变、江湖关系变... 系统治理是我国新时期治水实践的根本遵循。近几十年来,受自然气候演变与强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江河“量-质-域-流-生”过程,特别是水沙通量及其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河流水沙来源变化、河道冲淤转换、河床与河势形态演变、江湖关系变化及河口三角洲造陆减缓与蚀退等。我国江河演变呈现新的格局,给江河湖库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沿岸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治水新形势,提出需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科学认知江河水沙情势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统筹确定流域适宜治理度与水沙调控临界阈值体系,系统推进流域“量-质-域-流-生”协同修复,优化布局水土流失治理格局,持续提升水沙调控及优化配置利用体系整体合力,保护河口生境系统,保障江河长久安澜,筑牢国家水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情势 江河演变 流域治理度 系统治理 泥沙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取水工程对松花江悦来河段影响研究
5
作者 孙艳玲 黄海 +1 位作者 关见朝 杜江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为了研究引水工程的建设对松花江悦来河段水沙变化的影响,构建了松花江干流悦来河段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了引水工况对松花江悦来河段的流速、水位、分流比和冲淤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北引渠引水入松花江致使入江处水位... 为了研究引水工程的建设对松花江悦来河段水沙变化的影响,构建了松花江干流悦来河段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了引水工况对松花江悦来河段的流速、水位、分流比和冲淤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北引渠引水入松花江致使入江处水位抬升为0.03~0.04 m,由于松南引渠引水,致使取水口附近的主河道水位下降约0.03 m;在天然条件下,松南下口引渠位置分流量为78 m~3/s,分流比为8.8%,在取水方案下,松南上口引渠分流量为104 m~3/s,分流比为8.5%,松南下口引渠分流量为323 m~3/s,分流比为28.9%;在天然条件下,悦来河段主河道呈现冲刷状态,冲刷深度为1.0 m左右,双口引渠导致取水口附近的泥沙淤积较天然条件有所增加,其中松南引渠下口淤积更为显著,引渠口门处淤积厚度可达1.0 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悦来河段 水沙数学模型 河道演变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对黄河下游河道河床演变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远见 王强 +2 位作者 刘彦晖 刘刚 江恩慧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515,共11页
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10月下闸蓄水,23年来深刻改变了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径流泥沙过程,进而引起了下游河道的再造床。本研究以1960—2022年长序列水文泥沙、断面地形、遥感影像等多源资料为基础,从径流泥沙、冲淤演变、形态调整三个方面... 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10月下闸蓄水,23年来深刻改变了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径流泥沙过程,进而引起了下游河道的再造床。本研究以1960—2022年长序列水文泥沙、断面地形、遥感影像等多源资料为基础,从径流泥沙、冲淤演变、形态调整三个方面阐明了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对下游河道河床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库拦沙效果显著,下泄水量在年内分配更加均匀、沙量则向汛期更加集中;大流量和高含沙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均有所降低;悬沙调整不明显,床沙粗化显著。(2)扭转了黄河下游河道持续淤积的趋势,冲淤调整主要发生在花园口至高村的游荡性河段;冲刷效率持续下降,主槽过流能力得到显著恢复。(3)游荡性河段横断面形态向窄深发展,二级悬河发育得到有效缓解,整体河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研究成果丰富了多沙河流修建水库对下游河道影响的科学认识,也可为小浪底水库优化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泥沙 冲淤演变 形态特征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下载PDF
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坡折带演化特征与深水沉积耦合关系
7
作者 张尚锋 范东旭 +4 位作者 李宏义 唐武 王雅宁 朱锐 李冉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4,共14页
白云南洼珠海组沉积时期,盆地处于断陷向拗陷转化阶段,陆架坡折形态以及位置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深水沉积的类型和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针对这种坡折演化对深水沉积类型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对白云南洼珠海组三维地震剖面进行解译,识别珠海... 白云南洼珠海组沉积时期,盆地处于断陷向拗陷转化阶段,陆架坡折形态以及位置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深水沉积的类型和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针对这种坡折演化对深水沉积类型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对白云南洼珠海组三维地震剖面进行解译,识别珠海组各层段陆架坡折带,定量分析坡折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探讨坡折演化过程与深水沉积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珠海组沉积时期陆架坡折带定量分析,将其迁移演化类型划分为下降型、平直型、低角度上升型、高角度上升型4类;在井震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相组合以及沉积体系分布特点,识别出斜坡扇、块状搬运沉积、深水水道体、盆底扇4种主要的深水沉积类型;并发现陆架坡折演化类型与深水沉积类型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平直型、高角度上升型、低角度上升型和下降型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分别对应斜坡扇、块状搬运沉积、深水水道体和盆底扇的优势发育。此外,珠海组四段至珠海组三段陆架坡折带整体由下降型向低角度上升型转变,深水沉积体系以斜坡扇及深水水道体发育为主;珠海组三段至珠海组一段早期整体由低角度上升型向下降型转变,深水沉积体系以深水水道-盆底扇沉积体系为主;珠海组一段晚期整体由下降型向高角度上升型演化,深水沉积体系几乎不发育。本研究揭示了陆架坡折迁移对深水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对深入理解深水沉积过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深水沉积类型 沉积演化 珠海组 白云南洼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干流黑河市城区段河床演变研究
8
作者 石瑞花 张志崇 张羽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黑龙江黑河市城区河段河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河床演变复杂。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水沙变化趋势。基于实测水文和泥沙资料,对河床稳定性及冲淤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属于少沙河流,结雅... 黑龙江黑河市城区河段河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河床演变复杂。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水沙变化趋势。基于实测水文和泥沙资料,对河床稳定性及冲淤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属于少沙河流,结雅河口以上年径流和输沙量随时间呈减小趋势,结雅河口以下年径流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年输沙量呈减小趋势。自然状态下,河段岸线和深泓线位置基本稳定,河床冲淤变化不大,以约10年为一个周期,基本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在人类活动及支流汇入影响下,黑河水位站至长发岛段纵向不稳定,预测会引起该段未防护岛屿洲滩的岸线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沙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双累积曲线法 河床稳定性 冲淤演变 黑河市
下载PDF
Space-Time Evol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Upper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Dongying Depression
9
作者 Guoqi Song Jing Wu +1 位作者 Yong Wang Xuefeng Hao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87-995,共9页
Fine-grained rocks(FGR) are the important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s of shale hydrocarbon which is the prospect hotspot at present. Widely distributed fine-grained sediments(FGS) of the upper fourth member of Sha... Fine-grained rocks(FGR) are the important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s of shale hydrocarbon which is the prospect hotspot at present. Widely distributed fine-grained sediments(FGS) of the upper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Dongying depression are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f FG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ell cores, thin sections, inorganic and organic geochemistry indicators, FGR are divided into 7 types of lithofacies. Through the study of ‘point-line-plane', this study shows that FG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hythum, diversity and succession. The first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clayey FGS(massive claystone). The second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carbonate FGS(low-TOC laminated limestone) and dolomitic FGS(dolomitic-silty shale) formed by transgression. The third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organic-rich carbonate FGS(middle/high-TOC laminated limestone) distributed in cycle. The fourth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FGS mixed carbonate and siliciclastic sediments(calcareous-silty shale). A variety of space-time evolution of FGS are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tectonism, climate and lak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grained sediments lithofacies space-time evolution controlling factor Dongying depression the upper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原文传递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
10
作者 葛士林 黄国鲜 +4 位作者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②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深度10.0~12.0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③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④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积物中的氮磷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出湖TN、TP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鄱阳湖TN、TP滞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鄱阳湖 水沙过程 湖盆演变 滞留效应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
11
作者 张春晋 郭淑君 +2 位作者 张敏 姚文艺 张晓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7,25,共11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素以调整速度快与幅度大著称,河道心滩复杂多变,探究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解析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黄河下游铁谢至高村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等形态特征指标...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素以调整速度快与幅度大著称,河道心滩复杂多变,探究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解析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黄河下游铁谢至高村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等形态特征指标,结合下游水沙及冲淤特性,采用遥感影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厘清游荡性河段水沙过程与心滩面积及数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水沙变化对心滩形态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发生剧烈冲刷,游荡性河段累计冲刷量15.37亿m^(3),占下游累计冲刷量的68%;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前,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年际变化剧烈,存在着明显的增长与降低变化过程,而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后,该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4 a滑动汛期平均流量和4 a滑动汛期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加,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及数量分别呈现出减小和增大的变化趋势。数值模拟方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再现心滩发育及演变过程,还可以定性地表征特定水动力学因素对心滩形态特征塑造的影响,为阐明游荡性河段的心滩演变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阐明河流平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还可为今后河道整治工程的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滩演变 水动力学模型 水沙过程 游荡性河段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12
作者 韩小军 卢书慧 +3 位作者 史红玲 刘裕 张海霞 张治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平滩流量是表征河道排洪输沙能力的重要指标,开展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机理的研究对于治理黄河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汛期水沙过程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宁蒙... 平滩流量是表征河道排洪输沙能力的重要指标,开展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机理的研究对于治理黄河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汛期水沙过程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沿程六站平滩流量由1960年代中期的3600~5800 m^(3)/s减小到目前的1900~4000 m^(3)/s。2000年前宁蒙河段三湖河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过程关系点群与2000年后两者关系点群存在明显分区,说明2000年后宁蒙河段河床演变机理发生了变化,遵循不同规律。建立的宁蒙河段三湖河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过程的定量关系式表明,宁蒙河段平滩流量随着汛期平均水量的减小(增大)而减小(增大),随着汛期平均来沙系数的减小(增大)而增大(减小),随着汛期水流过程参数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宁蒙河段 平滩流量 水沙过程 河床演变 响应关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变化及其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关系
13
作者 韩小军 卢书慧 +1 位作者 史红玲 林树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变化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关系。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由20世纪中期的7 000~9 000 m^(3)/s减小到20世纪末期的2 000~4 000 m^(3)/s;21世纪后,平滩流量恢复至4 000~7...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变化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关系。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由20世纪中期的7 000~9 000 m^(3)/s减小到20世纪末期的2 000~4 000 m^(3)/s;21世纪后,平滩流量恢复至4 000~7 000 m^(3)/s。2000年前孙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条件关系点群与2000年后两者关系点群存在明显分区,表明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演变机理与前期河道淤积演变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建立的孙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定量关系表明,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随着汛期平均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汛期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平滩流量 水沙条件 河道演变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地质建造的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下段土壤特征和植被时空变化
14
作者 周雪妮 巴仁基 +2 位作者 肖成志 曹亚廷 计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0-673,共14页
为探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地质建造对土壤性质的控制以及对植被分布的制约,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治理工作,本文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下段为研究区,采用地质建造调查、元素分析测试和遥感解译方法,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从地质建造类型、土... 为探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地质建造对土壤性质的控制以及对植被分布的制约,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治理工作,本文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下段为研究区,采用地质建造调查、元素分析测试和遥感解译方法,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从地质建造类型、土壤特征、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方面分析地质建造单元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松散堆积建造区土壤层厚、养分丰富,由于人类活动改造作用较强,区内植物种类以经济作物为主;三叠纪复理石建造区土壤层较厚,养分丰富,基岩构造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适宜灌木和少量乔木生长,该区植被覆盖度高;泥盆纪泥页岩-碳酸盐岩建造土壤层较厚、土壤钙等养分含量高,分布大量喜钙侧柏;志留纪泥砂质-碳酸盐建造区区发育非贯穿性裂隙,受构造作用影响浅表层的岩石风化破碎程度高,水土极易流失,以低矮灌木和草地为主;元古宙中酸性岩浆岩建造区土壤层薄,裂隙发育,土壤中磷等养分含量较高,土壤层含水率最低,以灌丛植物生长为主;中元古代火山岩-熔岩建造区发育闭合状裂隙,含水性差,仅适合灌草丛生长,植被覆盖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造 土壤特征 植被覆盖度 时空演变 干旱河谷
下载PDF
水沙变化条件下不同边界弯曲河道演变特征研究
15
作者 陈羿名 渠庚 +2 位作者 郑承太 胡呈维 栾华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弯曲河道具有迂回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为研究水沙变化条件下弯曲河流的河道演变特征,采用自然模型法在室内水槽中塑造出相对自然的弯曲河道,设置有、无护岸措施两种工... 弯曲河道具有迂回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为研究水沙变化条件下弯曲河流的河道演变特征,采用自然模型法在室内水槽中塑造出相对自然的弯曲河道,设置有、无护岸措施两种工况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纵剖面上游段冲刷下切、下游段变化不大,河道整体比降呈减小趋势,河道深泓弯曲度减小,其演变响应特性对含沙量的变化更敏感;在无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滩槽演变调整作用较强,纵剖面呈整体式下切,且下游段纵剖面下切幅度较上游段大,河道深泓弯曲度逐渐增大,其演变响应特性对流量的变化更敏感。弯曲河道发生演变的实质是变化的水沙条件与河道形态调整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演变的最终趋势是河道的形态结构与水沙条件达到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道 水沙变化 河道演变 自然模型 护岸措施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16
作者 胡绍吉 张航 +1 位作者 宋东昇 孙海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4期15-27,共13页
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相邻的南部地区却鲜有重要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低,缺少系统、精细的沉积相研究。为此,基于测井识别、录井岩性分析、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 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相邻的南部地区却鲜有重要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低,缺少系统、精细的沉积相研究。为此,基于测井识别、录井岩性分析、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河道间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以发育沼泽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细,主要为泥、页岩,分流河道微相以发育心滩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粗,以中细砂岩为主;(2)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南东方向,沉积相带展布受物源方向控制整体具有呈纺锤状或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特征;(3)须二段、须四段属于高物源供给辫状河三角洲,在川东北地区以发育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心滩沉积大规模发育;须三段、须五段属于低物源供给辫状河三角洲,在川东北地区以发育分流河道间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须家河组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微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HZ26区文昌组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17
作者 傅筱涵 李晓艳 +4 位作者 丁琳 靳子濠 刘培 王宇辰 远光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文昌组勘探主要受限于储层。以惠州凹陷HZ26区文昌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储层特征、增孔保孔机制、成岩成储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文昌组以岩屑砂岩、...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文昌组勘探主要受限于储层。以惠州凹陷HZ26区文昌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储层特征、增孔保孔机制、成岩成储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文昌组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层为主,粒间普遍含凝灰质杂基,文昌组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②早成岩A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有机酸溶蚀作用是储层最主要的增孔机制,早成岩阶段沉淀的嵌晶式浊沸石可以有效抵御压实作用从而保护粒间孔隙,早期油气充注也可以通过抑制胶结作用而保护粒间孔隙。③文昌组WC41、WC42、WC43砂层组的成岩成储过程具有明显差异。WC41砂层组原生孔发育带整体杂基含量少,成岩演化过程简单,油气沿断层处运移,在上覆不整合遮挡下形成油气藏;WC42砂层组广泛分布凝灰质杂基,凝灰质蚀变作用普遍发育,沉淀出可以提高岩石抗压性的致密胶结浊沸石,浊沸石被酸溶解后,提供大量粒间溶蚀孔,浊沸石溶解带是研究区油气聚集的另一有利场所;WC43砂层组远火山口端的富泥质杂基带和近火山口端的火山角砾堆积带均遭受强烈压实作用,储集性能差。本项研究成果可为HZ26区文昌组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优质储层 文昌组 成岩演化 增孔保孔
下载PDF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二段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18
作者 王佳楠 林可光 +2 位作者 王海霞 徐艳霞 孙海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针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二段沉积相特征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厘定了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主力储层沙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分布,明确了亚相之间的沉积界限,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五宝场地区沙二段主体... 针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二段沉积相特征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厘定了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主力储层沙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分布,明确了亚相之间的沉积界限,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五宝场地区沙二段主体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沙二1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黄龙场井区可见前三角洲沉积;沙二2亚段沉积时期,北部出现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黄龙场井区局部可见前三角洲沉积;沙二3亚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黄龙场井区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其中,古气候、构造运动和古地貌等共同控制了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中侏罗统沙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和沉积演化,古地形起主导作用,进而影响砂体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宝场地区 沙溪庙组 沉积演化 沉积相 曲流河三角洲
下载PDF
近10年长江中游重点险工段近岸河床冲淤演变特点分析
19
作者 邹红梅 杨成刚 +1 位作者 袁晶 董炳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2,共6页
险工段是河道岸坡易崩段,是长江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险工段近岸河床演变直接关乎沿江堤防稳定和防洪安全。根据近10 a来长江中游重点险工段观测成果,研究了险工段近岸河床冲淤演变特点及水沙条件、整治工程、土体组成等对险工段河床演... 险工段是河道岸坡易崩段,是长江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险工段近岸河床演变直接关乎沿江堤防稳定和防洪安全。根据近10 a来长江中游重点险工段观测成果,研究了险工段近岸河床冲淤演变特点及水沙条件、整治工程、土体组成等对险工段河床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实施对保障险工段近岸河床稳定具有显著作用,岸坡趋于稳定是长江中游重点险工段演变的总体规律。受局部河势调整影响,仍有1/3左右的险工段近岸河床存在冲刷趋陡的现象,需加强观测并采取相应守护措施。研究成果对研判长江中游重点险工段岸坡稳定发展趋势、优化险工段观测位置布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险工段 岸坡稳定 水沙条件 冲淤演变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凝灰质砂岩储层成岩相及发育模式
20
作者 李晓艳 丁琳 +4 位作者 李小平 肖张波 吴琼玲 张月霞 刘金良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陆丰凹陷文昌组深层砂岩储层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最重要的油藏储集岩之一,而凝灰质发育导致储层致密,渗透率呈现低渗、特低渗特征。由于凝灰质影响,该区成岩作用及其展布表现出特殊性。运用偏光显微镜在对凝灰质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 陆丰凹陷文昌组深层砂岩储层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最重要的油藏储集岩之一,而凝灰质发育导致储层致密,渗透率呈现低渗、特低渗特征。由于凝灰质影响,该区成岩作用及其展布表现出特殊性。运用偏光显微镜在对凝灰质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自生矿物转化及孔隙类型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孔渗测试及测井资料分析,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凝灰质砂岩储层成岩相及其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灰质蚀变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是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依据各种成岩作用强度及其组合,储层整体可以分为5种成岩相:①中压实--弱胶结--凝灰质中等溶解相(Ⅰ类);②中强压实--弱胶结--凝灰质强溶解相(Ⅱ类);③中强压实--磷灰石中强胶结--中等溶解相(Ⅲ类);④中强压实--高岭石中强胶结--弱溶解相(Ⅳ类)和⑤强压实--弱胶结--弱溶解相(Ⅴ类)。其中Ⅰ类成岩相为优质成岩相(孔隙度均值为13.4%、渗透率均值为5.4×10^(-3)μm^(2)),Ⅱ类成岩相为有利成岩相(孔隙度均值为15.4%、渗透率均值为1.5×10^(-3)μm^(2)),Ⅲ类和Ⅳ类成岩相为潜在有利成岩相(孔隙度均值为15.0%、渗透率均值为1.0×10^(-3)μm^(2)),Ⅴ类成岩相为不利成岩相。受大气水淋滤和有机酸溶蚀等影响,陆丰凹陷文昌组深层砂岩储层主要发育Ⅱ-Ⅲ-Ⅳ-Ⅴ和Ⅰ-Ⅴ两种成岩相组合模式。成岩相与储层质量密切相关,通过识别优质成岩相可以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砂岩 低渗储层 成岩演化 成岩相 文昌组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