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代王通的“中国”观及其时代特色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德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王通"中国"观的主要内容继承了五帝三王以来地理、政区、汉族、汉族/中原文化、王朝(政权)等传统涵义,其"中国"观言论中,指称王朝(政权)所占比重最大。王通所称呼的"中国",不仅有两汉、魏晋等汉族王朝,... 王通"中国"观的主要内容继承了五帝三王以来地理、政区、汉族、汉族/中原文化、王朝(政权)等传统涵义,其"中国"观言论中,指称王朝(政权)所占比重最大。王通所称呼的"中国",不仅有两汉、魏晋等汉族王朝,还包括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权)。王通称呼前秦和北魏政权为"中国"是对传统"中国"观的新发展:它是魏晋以来中国王朝频繁更替、民族关系空前活跃的产物,是王通顺应华/夷关系新变化,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北方少数民族及其王朝(政权)的表现,是对儒家严华/夷之防观念的巨大冲击,在"中国"观问题讨论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王通的"中国"观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他对汉族的衣冠礼仪"中国"的明显倾向性和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的华/夷之别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中国”观 “中国”认同 前秦政权 北魏政权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前秦氐族散文家苻朗及其佚文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伦珠旺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前秦时氐族散文家苻朗《符子》,集中体现老庄“无为”思想,并不乏文才横溢的寓言体散文之作。整体分析《全晋文》载清人严可均辑苻朗佚文,联系苻朗身世与所处国势,史文印照,尽显作为氐族贵族及亡国者的苻朗在“魏晋风度”之中的思想脉络。
关键词 苻朗 氐族 前泰 《苻子》
下载PDF
西安洪庆原梁猛墓出土具有前燕风格器物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潘玲 《草原文物》 2019年第2期83-87,共5页
西安洪庆原梁猛墓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原,2011年,墓葬受破坏后做了抢救发掘。2018年《考古与文物》第四期发表了墓葬的发掘简报。墓葬所出铭文砖有“安定梁猛”四字,说明墓主人为梁猛。以下简称这座墓为梁猛墓。
关键词 梁猛墓 辽西 前燕 前秦
下载PDF
甘肃高台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辨正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卫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对已经发表的甘肃高台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进行了订正和考辨,发现了前秦建元二十年"陇道断绝二年"的记载。此题记揭示了前秦末年关陇一带战乱频仍、交通阻隔的历史事实,其中也涉及西秦建国前的一些历史,具... 本文对已经发表的甘肃高台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进行了订正和考辨,发现了前秦建元二十年"陇道断绝二年"的记载。此题记揭示了前秦末年关陇一带战乱频仍、交通阻隔的历史事实,其中也涉及西秦建国前的一些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建元 陇道 断绝
下载PDF
政策失衡与前秦覆亡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兆宏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5-88,共4页
在十六国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中,前秦苻坚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在其统治下,前秦一度成为十六国时期最为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可是这样一个强盛的政权,经过淝水之战,便顷刻间分崩离析,苻坚最后也落得悔恨... 在十六国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中,前秦苻坚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在其统治下,前秦一度成为十六国时期最为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可是这样一个强盛的政权,经过淝水之战,便顷刻间分崩离析,苻坚最后也落得悔恨而终的结局。前秦政权的荣辱兴衰,与苻坚的治国政策有莫大的关联。在开疆拓土与巩固基业、仁义德治与明法峻刑、优待异族贵族与打压本族豪强等政策方面失衡,最终导致了前秦覆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苻坚 政策 失衡 覆亡
下载PDF
杜宇为何称望帝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道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5-68,共4页
杜宇是继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第四个在成都平原立国的蜀王。文献记载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然而,杜宇为什么会被称为望帝?杜宇称帝又说明了什么?而杜宇又是怎样称帝的呢?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 杜宇是继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第四个在成都平原立国的蜀王。文献记载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然而,杜宇为什么会被称为望帝?杜宇称帝又说明了什么?而杜宇又是怎样称帝的呢?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与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蜀国 杜宇 望帝
下载PDF
从陆贾到贾谊:看先秦儒学对汉初思想界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继训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0-44,共5页
陆贾和贾谊都是汉初重要的思想家,通过对陆贾和贾谊思想的分析,我们得出汉代儒家思想间的多元、融合是在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而来的。新学说总是对原有的旧学说继承的要比发展的更多一些。陆贾和贾谊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理解是建... 陆贾和贾谊都是汉初重要的思想家,通过对陆贾和贾谊思想的分析,我们得出汉代儒家思想间的多元、融合是在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而来的。新学说总是对原有的旧学说继承的要比发展的更多一些。陆贾和贾谊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汉初现实情况和对先秦历史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的。他们的思想代表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也代表了一种区别于先秦儒学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贾谊 先秦儒学 继承创新 汉代 儒家思想 仁义道德思想 治国理民思想
下载PDF
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文化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翟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7-80,共4页
氐族是"五胡"之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前秦的主要建立者和最高统治者都出自苻氏家族,以苻坚为代表的苻氏集团醉心于汉文化,崇儒,兴教,信佛,谈玄(论道)。因而,他们建立的前秦是一个儒、释、道(玄)等多种文化并存的政权。... 氐族是"五胡"之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前秦的主要建立者和最高统治者都出自苻氏家族,以苻坚为代表的苻氏集团醉心于汉文化,崇儒,兴教,信佛,谈玄(论道)。因而,他们建立的前秦是一个儒、释、道(玄)等多种文化并存的政权。出现这种文化状况,其主要根源是苻氏家族乃至前秦的政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苻氏家族 儒学 佛教 玄学
下载PDF
从国家兴衰看前秦民族政策之得失
9
作者 袁宝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8-53,共6页
五胡十六国之际,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受秦汉以来"华夷之辨"民族观的影响,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前秦政权推出了独特的柔性民族政策,使民族矛盾得到缓解。前秦政权能够完成统一北方的功业,与其民族政策的先进性密... 五胡十六国之际,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受秦汉以来"华夷之辨"民族观的影响,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前秦政权推出了独特的柔性民族政策,使民族矛盾得到缓解。前秦政权能够完成统一北方的功业,与其民族政策的先进性密不可分。可是由于当时民族间的隔阂并未完全消弭,这就注定了柔性民族政策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当时的民族矛盾。前秦民族政策一方面帮助前秦政权统一了中原,另一方面又注定了统一格局的不稳固性,这种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前秦政权最后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民族政策 国家兴衰
下载PDF
先秦军事谋略的内容及时代特征
10
作者 韩红宇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先秦军事谋略是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源头,由于历史的契机,时处上古三代的这一军事奇葩于其童年便焕发出勃勃生机,迅速走向成熟,并成功地运用于军事实践。对先秦军事谋略思想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理... 先秦军事谋略是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源头,由于历史的契机,时处上古三代的这一军事奇葩于其童年便焕发出勃勃生机,迅速走向成熟,并成功地运用于军事实践。对先秦军事谋略思想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军事谋略 内容 特点
下载PDF
试析前秦民族政策的两面性及其影响
11
作者 侯文昌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23-25,共3页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最为强盛的政权之一,但在淝水之战失利后其统治土崩瓦解。这与前秦民族政策有密切关系,其民族政策有拉拢与打击的两面性特征,这一方面造就了前秦短暂的繁荣与强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前秦发动淝水之战并...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最为强盛的政权之一,但在淝水之战失利后其统治土崩瓦解。这与前秦民族政策有密切关系,其民族政策有拉拢与打击的两面性特征,这一方面造就了前秦短暂的繁荣与强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前秦发动淝水之战并最终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民族政策 两面性
下载PDF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
12
作者 郑俊义 姜泽民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9-72,共4页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 ,“以义驭利”的行为准则 ,注重和谐发展的观点 ,“宁俭勿奢”的自律意识 ,注重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等等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 ,“以义驭利”的行为准则 ,注重和谐发展的观点 ,“宁俭勿奢”的自律意识 ,注重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等等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认真深入地整理和挖掘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文化 ,对于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伦理思想 市场经济
下载PDF
试论前秦的氐族本位政策
13
作者 侯文昌 《陇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1-83,共3页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最为强盛的政权之一,但他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笔者认为这与他推行的氐族本位政策有关。该政策不仅体现在前秦政权组成人员的比例上,还体现在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之举措中。
关键词 前秦 氐族本位政策
下载PDF
前秦氐族苻氏家族败亡的文化根源
14
作者 翟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五胡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氐族苻氏建立了前秦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空前强大,可是在军事实力优于东晋的大好形势下,还是免不了淝水惨败,前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灭亡,苻氏家族解体,氐族走向了衰退之路。这主要是前秦种种不合... 五胡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氐族苻氏建立了前秦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空前强大,可是在军事实力优于东晋的大好形势下,还是免不了淝水惨败,前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灭亡,苻氏家族解体,氐族走向了衰退之路。这主要是前秦种种不合时宜的文化措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氐族 苻氏家族 儒教 正统之争
下载PDF
再析前秦民族政策
15
作者 侯文昌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3期29-29,共1页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北方最为强盛的政权之一,但他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笔者认为这与他推行的氐族本位政策有关。该政策不仅体现在前秦政权组成人员的比例上,还体现在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之举措中。
关键词 前秦 氐族本位政策
下载PDF
秦汉时期齐鲁贵族迁徙关中考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俊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经过秦汉时期的10余次移民,大量的关东移民被迁入关中地区。在迁徙的人口中以六国贵族后裔为主体;六国贵族后裔中,齐楚两国是主体;齐楚贵族后裔中,齐国诸田是主体。同处于齐鲁文化圈内的齐国诸田再加上齐国诸姜、鲁、宋、邹、卫等国移... 经过秦汉时期的10余次移民,大量的关东移民被迁入关中地区。在迁徙的人口中以六国贵族后裔为主体;六国贵族后裔中,齐楚两国是主体;齐楚贵族后裔中,齐国诸田是主体。同处于齐鲁文化圈内的齐国诸田再加上齐国诸姜、鲁、宋、邹、卫等国移民人口在迁关中的移民中占了绝大多数。迁徙手段主要采取政令强迫,同时也以赐钱、赐物、赐田宅以及免除赋税等优厚的经济利益以诱惑;迁徙的目的主观上起到了增加关中人口、充实诸陵邑、加强对旧贵族势力控制的作用,客观上发展繁荣了关中经济,促进了东西部文化融合,尤其是奠定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移民 齐鲁贵族 关中地区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废止旧医案”背景下秦伯未之中医观
17
作者 胡蓉 孙增坤 陈丽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废止旧医案"背景下,中医之路如何走下去是中医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沪上名医秦伯未洞悉中西医之争已上升为政治之争,而中医人却仍不自省。他认为,中医要生存发展必须革新,中医教育是中医复兴的出路,倡导"新中医&qu... 在"废止旧医案"背景下,中医之路如何走下去是中医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沪上名医秦伯未洞悉中西医之争已上升为政治之争,而中医人却仍不自省。他认为,中医要生存发展必须革新,中医教育是中医复兴的出路,倡导"新中医"。面对"中医科学化"观点大行其道,他敏锐地指出其核心乃科学之精神。在中医实践的层面,秦伯未临床诊病也不再是单纯传统的中医思路,西医的生理、病理、药理也被其接纳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伯未 废止旧医案 中西医论争 中医观
下载PDF
浅析前秦贤相王猛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云勇 《菏泽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政权林立,征战不已,人民流离失所。在这种乱世中出现了一位蜀相诸葛亮般的杰出人物,他就是前秦丞相王猛,他帮助前秦王苻坚消除割据,统一北方,整顿法治,发展经济,使前秦社会出现了封建时代少有的治世局面。
关键词 王猛 苻坚 前秦统一
下载PDF
百济与北族关系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立君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百济在与东晋通交的同时,与北方的前秦等国也存在联系。勿吉也曾谋求与百济进行军事合作,显示二者间存在联络。回鹘可汗派出使者对东亚诸国进行考察写成的《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叙记》通过伯希和收藏的敦煌吐蕃文文本(P.T.1283)得... 百济在与东晋通交的同时,与北方的前秦等国也存在联系。勿吉也曾谋求与百济进行军事合作,显示二者间存在联络。回鹘可汗派出使者对东亚诸国进行考察写成的《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叙记》通过伯希和收藏的敦煌吐蕃文文本(P.T.1283)得以保存,其中准确标记了“Mort—ba—Beg—tse”(“蛮子百济”)的地理位置,揭示出百济与内陆欧亚的文化联系。再加上百济与北魏的外交往来及战争、接受北齐册封、朝贡北周、与隋朝的政治互动等事实,可以确认梁《职贡图》题记以及南朝系史书缺载了百济与北朝的通使,造成一种百济只和南朝外交往来的假象。种种迹象表明百济的对外联系具有多元性。这也提示学界,百济等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与内陆欧亚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联系是有待加强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济 前秦 勿吉 回鹘 职贡图
下载PDF
浅谈《晋书》中前秦苻坚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杉杉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6-89,共4页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代。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是汉化最深的北朝国家之一。而苻坚是一位在政治上比较清明的统治者,在对待民族关系上则实行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他重用王猛、权翼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代。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是汉化最深的北朝国家之一。而苻坚是一位在政治上比较清明的统治者,在对待民族关系上则实行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他重用王猛、权翼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得到了其他各民族的拥护与支持。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苻坚的民族政策是进步的,为完成我国北方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苻坚 前秦 氐族 民族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