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藜种子黄酮物质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涛 刘婷 周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173-179,共7页
以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种子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酶的质量分数、料液比、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提取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测定... 以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种子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酶的质量分数、料液比、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提取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红藜种子黄酮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0.6%的纤维素酶,料液比1∶40,酶解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物质的提取率高达27.81 mg/g。体外抗氧化性试验显示,从台湾红藜种子中提取的黄酮物质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92.91%和94.7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种子 黄酮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甘肃省珍稀野生食用菌新记录种——台湾块菌
2
作者 朱学泰 张国晴 冶晓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对采自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的块菌标本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标记进行物种鉴定。【方法】对块菌标本进行宏观和显微形态的研究;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解析其系统发育位置。【结果】系统发育树显示,标本(zhu43... 【目的】对采自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的块菌标本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标记进行物种鉴定。【方法】对块菌标本进行宏观和显微形态的研究;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解析其系统发育位置。【结果】系统发育树显示,标本(zhu4361-1、zhu4361-2、zhu4361-3、zhu4361-4)以100%的支持率与台湾块菌的相关序列聚于一支,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最终确定所采集块菌标本均为台湾块菌(Tuber formosanum H.T.Hu&Y.Wang.),凭证标本保存于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结论】采自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的块菌标本为台湾块菌,是甘肃省的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块菌 新记录种 珍稀食用菌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添加纤维素酶与藜麦麸皮及小麦麸皮对台湾红藜青贮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小雪 郭凤根 罗富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4-770,共7页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麸皮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麸皮对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0.5 g·kg^(-1)鲜草,A1)、纤维素酶(0.5 g&...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麸皮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麸皮对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0.5 g·kg^(-1)鲜草,A1)、纤维素酶(0.5 g·kg^(-1)鲜草)+5%藜麦麸皮组(A2)、纤维素酶(0.5 g·kg^(-1)鲜草)+5%小麦麸皮组(A3)等4个处理组合,青贮60 d后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CK组在感官评价上低于试验组;与CK相比,A2,A3组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粗饲料分级指数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CK(P<0.05),根据Fleigh评分法,CK,A1组饲料品质为良,A2,A3组为优;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纤维素酶(0.5 g·kg^(-1)鲜草)+5%藜麦麸皮可显著提高台湾红藜青贮饲料的饲用价值,效果最佳,上述结果为藜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藜 青贮品质 纤维素酶 藜麦麸皮 小麦麸皮
下载PDF
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对台湾红藜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小雪 郭凤根 罗富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6-8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对台湾红藜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与纤维素酶组(0.5 g/kg),贮藏60、120、180、240 d分析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红藜粗蛋白、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呈下... 试验旨在研究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对台湾红藜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与纤维素酶组(0.5 g/kg),贮藏60、120、180、240 d分析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红藜粗蛋白、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乙酸含量逐渐增加。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均对粗蛋白含量、pH值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交互作用对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H值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氨态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60 d红藜的相对饲喂价值及粗饲料分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贮藏时间(P<0.05),且酶贮处理得分均高于对应的直接青贮。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酶贮60 d及120 d品质较好,直接青贮180、240 d品质较差。研究表明,贮藏时间、纤维素酶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台湾红藜青贮饲料的品质,青贮饲料贮藏时间不宜超过4个月,无添加剂时贮藏时间越长青贮品质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台湾红藜 贮藏时间 纤维素酶 青贮品质
下载PDF
台湾原生百合鳞茎在不同月份及温度下萌芽对其开花期之影响
5
作者 翁仁憲(Jen-Hsien Weng) 蔡佩芬(Pei-Fen Tsai) 《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
为了解台湾不同地区之原生百合族群对其栖地环境适应性之生态生理特性,乃以原生於北海岸、东海岸、兰屿等地区7个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var. scabrum)族群,及原生於不同纬度(22&#176; 38&#39;N~24&#176; 53&#3... 为了解台湾不同地区之原生百合族群对其栖地环境适应性之生态生理特性,乃以原生於北海岸、东海岸、兰屿等地区7个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var. scabrum)族群,及原生於不同纬度(22&#176; 38&#39;N~24&#176; 53&#39;N)及高度(50~2600m)之11个台湾百合(L. formosanum)族群为对象,在不同月份,将其鳞茎置於不同温度下萌芽。待芽长约1cm时移植於温室中,在自然日长及接近自然温度条件下生长,调查从移植至开花所需之日数。经5℃、6周打破休眠再置於18℃下萌芽者,所有供试之铁炮百合族群,无论在任何月份移植,大多约在50~70日後开花。未经低温处理而在25℃下萌芽者,无论有无经过47.5℃、1小时的高温前处理,而且无论是在长日照的8月,或短日照的12~2月移植,几乎同时於4~5月间开花。多数铁炮百合族群鳞茎在10℃下萌芽时,从移植至开花所需日数与在5℃处理6周,再置於18℃下萌芽者相近。而未经低温处理直接在18℃下萌芽者,至开花所需天数则显得长短不一,短者与在5℃处理6周者相近或稍长,长者则与在25℃者相近。从以上结果可推测,铁炮百合在受到低温刺激之後即会花芽分化,日长对其影响并不大,其低温春化所需温度应是18℃以下。多数台湾百合族群在5~8月间,无论是经过5℃、6周再置於18℃,或经47.5℃、1小时之前处理,然後在25℃下萌芽者,大约在移植後70~100日左右开花。而在11~2月移植时,即使鳞茎经过5℃,6周之低温处理,一直要到5~6月才会开花。可见多数台湾百合之花芽形成受到低温之影响较小,长日之影响较大。而原生於嘉义县2600m山区之台湾百合Ci1族群,其开花期则不会受到温度及日长之影响,可能与高山地区温度较低,生长季节短,植物必须争取各种有利条件有关。另一个原生於台东山区之台湾百合(Tt1),其开花期对温度及季节之反应则与铁炮百合相同。造成台湾不同地区之原生百合族群其生活史差异之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地之气候条件,包括台风强度及秋季降雨之多寡有关。而且不同种(species)的台湾原生百合,若分布於相近之栖地时,其生活史亦会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 臺灣百合 鐵炮百合 日長 溫度 開花
全文增补中
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捕食作用
6
作者 朱绪立 芶剑渝 +4 位作者 吴慧子 黄纯杨 杨茂发 杨相 于晓飞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目的】为明确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对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的控害潜能。【方法】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并利用室外笼罩法模拟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田间控害潜能。【结果... 【目的】为明确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对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的控害潜能。【方法】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并利用室外笼罩法模拟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的田间控害潜能。【结果】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1-5龄莴苣指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1-2龄莴苣指管蚜的瞬时攻击率(a)和捕食能力(a/T_(h))均最高,分别为0.466和12.90;搜寻效应随莴苣指管蚜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1-5龄莴苣指管蚜的日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捕食作用率随其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种内干扰方程分别为:E_(1–2)=0.304P^(﹣1.148)、E_(3)=0.226P^(﹣1.155)、E_(4)=0.177P^(﹣1.094)、E_(5)=0.128P^(﹣1.028);在捕食偏好选择中,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莴苣指管蚜1-2龄及3龄若蚜的捕食选择率分别为43%和30%;室外笼罩试验中,释放食蚜瘿蚊蛹防治莴苣指管蚜的理想防效益害比为1∶10和1∶15,且释放后的第6天为防效最佳时期。【结论】食蚜瘿蚊对莴苣指管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蚜瘿蚊 莴苣指管蚜 捕食功能 室外笼罩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昆诺阿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亚蕾 田淼 +5 位作者 孙江伟 周建波 任璐 秦楠 殷辉 赵晓军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729,共17页
为明确昆诺阿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在山西省昆诺阿藜种植区采集典型症状的标本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性菌株LGB-b和LGB-h对其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Alt a 1、endoPG和OPA10-2)分... 为明确昆诺阿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在山西省昆诺阿藜种植区采集典型症状的标本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性菌株LGB-b和LGB-h对其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Alt a 1、endoPG和OPA10-2)分析,确定昆诺阿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为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测定发现接种6 d后病斑呈灰绿至黄绿色,表面具有灰棕至灰褐色霉层,周围具黄绿色晕圈,与田间症状基本一致。菌株LGB-b和LGB-h均可侵染昆诺阿藜、藜和台湾藜。菌株LGB-b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V8蔬菜汁琼脂培养基(V8)、温度为25-30℃、水活度≥0.98、pH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水活度≥0.98、pH为6-7。菌株LGB-h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PCA)、温度为20-25℃、水活度≥0.98、pH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水活度≥0.98、pH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藜 叶部病害 形态学 致病性
原文传递
台湾红藜皂苷诱导乳腺癌4T1细胞凋亡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业威 陈松彪 +2 位作者 王宗华 陈燕琼 朱艳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279-8285,共7页
探讨台湾红藜皂苷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台湾红藜皂苷;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台湾红藜皂苷对4T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 探讨台湾红藜皂苷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台湾红藜皂苷;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台湾红藜皂苷对4T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台湾红藜皂苷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4T1细胞增殖(IC50为123.9μg/mL);流式结果显示,低浓度台湾红藜皂苷可以促进细胞凋亡,但对细胞周期影响不大;其中,与凋亡相关的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这些研究初步表明台湾红藜皂苷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ax/Bcl-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藜 皂苷 乳腺癌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