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新安方歌的知识建构研究
1
作者 范庆芬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涌现了一批医学普及启蒙派医家,不少医家采用歌诀语类著述,其中方剂歌诀简称“方歌”被广泛流传。通过选取新安几位主要代表医家的方歌进行话语分析,并与中医经典《伤寒论》语言进行对比,从语类的阶段性及认知模式中找...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涌现了一批医学普及启蒙派医家,不少医家采用歌诀语类著述,其中方剂歌诀简称“方歌”被广泛流传。通过选取新安几位主要代表医家的方歌进行话语分析,并与中医经典《伤寒论》语言进行对比,从语类的阶段性及认知模式中找出新安方歌建构知识的特点。研究发现“以方论证”方歌注重药性、药效和药理,说明病邪可被驱逐、调和、疏导或压制;“以证论方”方歌注重病因病状与药效的关联。两种语类都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及将类似药方或症状形成框架性比较,以帮助记忆或创新。新安方歌体现了方歌知识建构的特点,可为当代中医科普类读物编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新安医学 方歌 知识建构 中医科普读物
下载PDF
明清女教类善书传播与戏曲中女性形象研究
2
作者 李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8,共9页
明清时期劝善书集中编撰,流布传播深远,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劝善思想文化运动。以“女四书”为代表的明清女教类善书在编撰和传播上出现新的形式,思想上传递出新的涵义,以德为本、孝贞节烈、因果报应等原则与观念影响着明清戏曲中女性形象... 明清时期劝善书集中编撰,流布传播深远,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劝善思想文化运动。以“女四书”为代表的明清女教类善书在编撰和传播上出现新的形式,思想上传递出新的涵义,以德为本、孝贞节烈、因果报应等原则与观念影响着明清戏曲中女性形象的创作。精英阶层家庭的女性在箴规内则的教育外,接受了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规训与觉醒的矛盾与调和鲜明地体现在明清传奇戏曲女性形象的塑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书 劝善 明清戏曲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时期通玄复言法治疗中风失语用药规律
3
作者 高鹏 张娥 张运克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52-558,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通玄复言法在明清方书中治疗中风失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收录的30部明清方书,双人独立在Excel软件中录入通玄复言法治疗中风失语的处方,筛选高频中药并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通玄复言法在明清方书中治疗中风失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收录的30部明清方书,双人独立在Excel软件中录入通玄复言法治疗中风失语的处方,筛选高频中药并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和R型聚类分析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通玄复言理论治疗中风失语的辨证组方规律。结果:明清方书中通玄复言法治疗中风失语的方剂共105首,纳入中药191味,总频次1090次,通玄复言法立方中高频(频次≥10次)中药有茯苓、半夏、当归、人参等34味,核心(频次≥20次)中药有19味。核心中药药性分析发现温性甘味、归心肺肾经药物最多,功效分类以化痰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为主。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人参与甘草、半夏与胆南星等10组药对组合,并挖掘出解语丹、地黄饮子、涤痰汤核心方剂;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半夏与胆南星关联度较高;使用规则分析发现半夏和胆南星相配伍可提高方剂的临床有效性,具有临床配对关联意义。结论:通玄复言治疗中风失语立方规则为理气活血、开窍补虚、泻火祛痰,得到理气活血通玄方、补虚开窍通玄方、清热祛痰通玄方三个通玄复言方,为临床治疗中风失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明清方书 通玄复言法 中风失语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明清徽商藏书家藏书特点与动机研究
4
作者 张守卫 高诗竹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明清时期徽商藏书鼎盛。在梳理明清时期徽商藏书特点的基础上,从贾而好儒、教育子弟、提升自身形象、结交官僚、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徽商藏书的动机,分析徽商藏书对培养人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存大量文献和促进学... 明清时期徽商藏书鼎盛。在梳理明清时期徽商藏书特点的基础上,从贾而好儒、教育子弟、提升自身形象、结交官僚、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徽商藏书的动机,分析徽商藏书对培养人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存大量文献和促进学术研究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徽商 藏书 特点 动机
下载PDF
唐至明清时期《霍小玉传》的经典化历程
5
作者 申珊珊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代表作,一直以来都广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而目前的研究重点多在其文本结构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于其在不同时期的流传与接受情况以及文献著录情况等却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其文学经典的建构过...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代表作,一直以来都广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而目前的研究重点多在其文本结构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于其在不同时期的流传与接受情况以及文献著录情况等却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其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欲全面充分地认识《霍小玉传》的文学价值,需要从文献稽索和文本解读的方法梳理出《霍小玉传》从唐代诞生之初到明清时期的经典化历程,从而还原《霍小玉传》在古代不同时期的流传和接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小玉传》 唐传奇 经典化 选本 明清
下载PDF
北魏洛阳寺院园林营建考——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鹤泉 赵延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2,108,共10页
北魏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首都洛阳寺院园林大量出现。洛阳寺院园林的涌现,是北魏佛教的传播、洛阳长期积淀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上层奢靡风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在洛阳营建寺院园林的社会阶层十分广泛... 北魏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首都洛阳寺院园林大量出现。洛阳寺院园林的涌现,是北魏佛教的传播、洛阳长期积淀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上层奢靡风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在洛阳营建寺院园林的社会阶层十分广泛,包括皇帝、后妃、贵族、官僚以及一般平民,此外还有西域胡人,因而洛阳寺院园林在营建规模和建筑风格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呈现一些差异。并且,洛阳寺院园林的建筑营造、假山和水池的修建以及植物的栽培也都各具特点,显示了精美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洛阳 佛教 寺院园林
下载PDF
明清的茶书及其历史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章传政 朱自振 黎星辉 《古今农业》 2006年第3期66-71,共6页
本文对明清茶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探讨了明清茶书的历史价值。指出明清茶书承前启后,对我国传统茶学做了多方面的总结,同时肇始了我国近代茶学。提出了应当重视和加强对明清茶书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茶书 历史价值
下载PDF
明清时期江南伤寒名家对日本汉方医古方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中平 陈孝银 +2 位作者 檀上敏秀 柯雪帆 俞雪如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通过对我国明清时期江南伤寒名家对日本汉方医古方派学术思想形成影响的探讨 ,认为日本汉方医古方派的形成深受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经过自身不断充实 。
关键词 日本汉方医古方派 明清 江激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明清印刷书籍成本、价格及其商品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周启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7,共13页
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书籍市场可以从书价、印刷成本、藏书目录和存世刊本四方面入手。这四方面的研究切入点各有限制与特点,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合理使用这些信息,了解它们的局限性,以免导致不符合历史状况的结论。从少量的书籍价格资... 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书籍市场可以从书价、印刷成本、藏书目录和存世刊本四方面入手。这四方面的研究切入点各有限制与特点,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合理使用这些信息,了解它们的局限性,以免导致不符合历史状况的结论。从少量的书籍价格资料和书籍刻印记录,我们可以大体计算出明后期的书籍价格范围与印刷成本。明代至少从万历时开始,中、下档次的新出的单册刊本价格大抵不会超过一两银子。在由一钱到一两这个价格范围内的书籍,读者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一两以下的书籍无论是富商官宦还是贫穷的士人抑或一般的工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购买。刊本书籍已经成为一般百姓的消费品,书籍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教育的普及而不断扩大,同时刊本也流通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印刷史 书籍史 明代文化史 明清经济史 藏书史 科举
下载PDF
林纾抄本小说《明时演义》考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宝 陈金林 刘永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清末民初 报章小说 明时演义 抄本
下载PDF
明清农书概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闵宗殿 李三谋 《古今农业》 2004年第2期89-94,共6页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农书。本文的目的是简要分析到底这一时期出现了多少农书 。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农业书藉 中国农业 农学史
下载PDF
明清海南刻书藏书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正刚 王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5,共4页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氵睿石室藏书最富...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氵睿石室藏书最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海南 刻书 藏书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我国书籍的版权保护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念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7,共7页
自唐代之后,我国封建政府一直实行历法官府专有出版的政策。元明清时期的书籍版权保护继承宋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超越宋代。元明清时期盗版活动猖獗,在明代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在书坊主和盗版者之间自发的矛盾... 自唐代之后,我国封建政府一直实行历法官府专有出版的政策。元明清时期的书籍版权保护继承宋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超越宋代。元明清时期盗版活动猖獗,在明代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在书坊主和盗版者之间自发的矛盾斗争中,作者的版权权益几乎被忽视。我国古代的版权保护,大都是对出版权(属于版权邻接权范畴)的保护。无论是从政治环境,还是从人文传统上来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都缺乏全国性版权成文法产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 版权 出版权 元明清 历法 版权保护声明 盗版 版权案例
下载PDF
流存于日本的我国古代俗曲乐谱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元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4,共8页
文章所论之流存于日本的我国古代俗曲乐谱 ,是继《碣石调·幽兰》琴谱、具有宫廷雅乐性质的《魏氏乐谱》等 ,从日本“返输”回来之后的又一份流存于日本的中国古代音乐乐谱。与前两种乐谱不一样的是 ,本文这里论及的这些乐谱及作品 ... 文章所论之流存于日本的我国古代俗曲乐谱 ,是继《碣石调·幽兰》琴谱、具有宫廷雅乐性质的《魏氏乐谱》等 ,从日本“返输”回来之后的又一份流存于日本的中国古代音乐乐谱。与前两种乐谱不一样的是 ,本文这里论及的这些乐谱及作品 ,同我国的明清俗曲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可以说 ,完全是属于民间音乐性质的俗曲乐谱及作品。它为佐证今天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许多作品 ,特别是民间音乐中的作品即为明清时代流传广泛的俗曲 ,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依据。对我国有声音乐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曲谱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乐谱 明清俗曲 民间音乐 日本“清乐”
下载PDF
道教善书思想对明清商业伦理的影响——以《太上感应篇集注》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生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道教劝善书在明清时代的经济伦理中有重要影响。它既有契合于近代经济伦理的因素 ,也同样存在忤悖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因素。在明清时期 ,相当数量的商人 ,一方面在思想上明显地受到了劝善书的启发 ,并自觉地将之运用于经济活动中 ,另... 道教劝善书在明清时代的经济伦理中有重要影响。它既有契合于近代经济伦理的因素 ,也同样存在忤悖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因素。在明清时期 ,相当数量的商人 ,一方面在思想上明显地受到了劝善书的启发 ,并自觉地将之运用于经济活动中 ,另一方面在生活方式上也深受劝善书的影响 ,走向宗教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道教 劝善书 经济伦理
下载PDF
李清著述补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9-25,共7页
王重民先生《李清著述考》一文,对晚明重要史学家李清一生著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共考得李清著作二十种。今查阅明清之际各种目录书籍,发现王文对李清著述的考证尚不完备,其所考二十种著作中有十五种需要补述;并检得王文未考李清著... 王重民先生《李清著述考》一文,对晚明重要史学家李清一生著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共考得李清著作二十种。今查阅明清之际各种目录书籍,发现王文对李清著述的考证尚不完备,其所考二十种著作中有十五种需要补述;并检得王文未考李清著作达十四种之多。依据各种目录书籍对李清著述进一步详加考索,可弥补王文考证之缺漏,并有利于李清著作的系统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 史学著作 晚明 《清代禁毁书目(补遗)》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苏州地区藏书家图书出版活动 被引量:2
17
作者 靳力 牟元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33-138,共6页
明清时期,苏州发达的社会经济、兴旺的图书出版业、昌盛的科举文化,是促使苏州藏书家从事图书出版活动的三大原因。这种颇具苏州地域特色的藏书家出版文化主要表现为:分工明确,组织完善;底本珍善,校对精审,刻印精良;探求辑佚,汇刻丛书;... 明清时期,苏州发达的社会经济、兴旺的图书出版业、昌盛的科举文化,是促使苏州藏书家从事图书出版活动的三大原因。这种颇具苏州地域特色的藏书家出版文化主要表现为:分工明确,组织完善;底本珍善,校对精审,刻印精良;探求辑佚,汇刻丛书;开翻刻、影刻宋本之先;抄书盛行,补无以刊刻之憾;与时俱进,刻印时代所需图书。苏州藏书家的图书出版活动多具正面影响,在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利于藏书事业的发展,推进学术研究与古籍文献整理,提升图书刊印制作水平等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苏州 藏书家 图书 出版业 刻书
下载PDF
明末清初善书风行现象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为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4,共5页
明末清初善书风行于世,从表面上看,它是受到了帝王及士人的倡导而风行起来的。而从更深的层面看,它既与当时的社会变动、社会矛盾密切相关,又与当时商品经济所造成的道德失控有关,同时它还是三教融合趋势的具体体现。这一时期的善书现... 明末清初善书风行于世,从表面上看,它是受到了帝王及士人的倡导而风行起来的。而从更深的层面看,它既与当时的社会变动、社会矛盾密切相关,又与当时商品经济所造成的道德失控有关,同时它还是三教融合趋势的具体体现。这一时期的善书现世功利性加强,适应了几乎所有民众的功利需求而成为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寄托。另一方面,它是统治者进行劝善教化的一种手段,对传统伦理秩序的极力维护是善书无法摆脱的封建政治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善书 风行原因
下载PDF
明清《实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贵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8,共9页
明清两朝《实录》都通过传统的实录体来记载本朝皇帝的历史,并贯彻了大致相同的史学主题,即政治鉴戒、显亲尽孝、张扬忠义、劝励风俗等。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文化上有极大的传承性和相同性,都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体制的继承和发... 明清两朝《实录》都通过传统的实录体来记载本朝皇帝的历史,并贯彻了大致相同的史学主题,即政治鉴戒、显亲尽孝、张扬忠义、劝励风俗等。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文化上有极大的传承性和相同性,都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体制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明清实录修纂因主导者的民族身份不同,导致二者形成同中之异。明代实灵全为汉文本,而清廷在继承中原体制的同时,刻意保持其民族性和文化特色,在修汉文本实录时,还修纂了满文本乃至蒙古文本;在直书和曲笔的应用上,两朝实录都对非敏感的历史进行了直书,对敏感的历史进行了曲笔,《明实录》的曲笔多属于对皇帝行为的政治性讳饰,而《清实录》多侧重于对清廷早期民族身份和文明状态的讳饰。为了掩饰民族身份的文化落差,清廷信奉"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通达的华夷观,从而走上了"汉化"之路,大力推行"右文"政策,设实录馆专修实录,以与明代只设史馆而修众史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实录 清实录 史书体例 史学观念
下载PDF
《补农书》与明末清初江南耕读文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邦君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40,共6页
As the cultural embodiment of shen’s and Zhang Lvxiang’s farming-reading lives,Supplement to the Book on Agriculture typically reflected the economic culture structure and the technological culture achievements of J... As the cultural embodiment of shen’s and Zhang Lvxiang’s farming-reading lives,Supplement to the Book on Agriculture typically reflected the economic culture structure and the technological culture achievements of Jiangnan agriculture from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On these bases,the authors of this book formed a comparatively profound and systematic idea of farming-reading culture.They stressed to work hard at agriculture,to consume moderately and to make the family hand down by means of farming-reading.They advocated to break the prejudices and to seek the combination of farming with reading.They believed that the success key of farming-reading lay in diligence.All these can be used for some significant reference in the local social civilization of mod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明末清初 农书 江南 古代中国 唯物史观 国民经济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