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著对《诸病源候论》引用研究
1
作者 李彤迪 王育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63-967,共5页
本文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收录的古代医籍为研究范围,探析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籍对《诸病源候论》的引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之成书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伤寒类”医籍发展的历程为《诸病源... 本文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收录的古代医籍为研究范围,探析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籍对《诸病源候论》的引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之成书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伤寒类”医籍发展的历程为《诸病源候论》在后世的流传保留了珍贵有效的史料与语料,给后人探寻古籍原貌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伤寒论 伤寒类医籍 宋金元时期
下载PDF
浅析五运六气与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的关系
2
作者 张翔宇 郭海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45-150,共6页
五运六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宋金元时期蓬勃发展。其中为代表的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他们所处时代前后相距不到300年,学术观点却寒热温凉,各有所宜。本文从金元四大家各自所处“六气... 五运六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宋金元时期蓬勃发展。其中为代表的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他们所处时代前后相距不到300年,学术观点却寒热温凉,各有所宜。本文从金元四大家各自所处“六气大司天”背景特点的客观和其各自对运气理论阐发的主观两大角度挖掘,研究发现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寒热温凉的不同,均与各自所值“六气大司天”特点相契合;金元四大家皆推崇五运六气理论及运气思维下六气与人体经络脏腑气化密切联系的六经气化学说。本文探讨运气学说与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的关系,以冀对五运六气与各家学说研究提供一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金元四大家 六气大司天 六经气化 各家学说
下载PDF
金元时期中医不同学术流派痹证诊疗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嘉杰 李玉颖 +1 位作者 王一凡 徐侦雄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金元时期,中医不同学术流派关于痹证的诊疗观点可谓“百家齐放”,促使了痹证中医诊疗体系的日臻完善。其中寒凉学派继承内经,强调火热病因病机;攻邪学派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痹,并鉴别“风、痹、痿、厥”;易水学派为后世痹证脏腑辨证及... 金元时期,中医不同学术流派关于痹证的诊疗观点可谓“百家齐放”,促使了痹证中医诊疗体系的日臻完善。其中寒凉学派继承内经,强调火热病因病机;攻邪学派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痹,并鉴别“风、痹、痿、厥”;易水学派为后世痹证脏腑辨证及药物精准治疗打下基础;补土学派以脾胃为本,完善脾虚致痹理论;滋阴学派善用滋阴降火,提出“血虚内热”致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金元时期 学术流派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宋金元时期煮散方剂服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文娟 乔路阳 张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120-1125,共6页
通过整理宋金元时期的代表方书,对宋金元时期方剂的服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时期方剂的日服次数大多未作明确说明,在纳入研究的共5万余首方剂中,明确写明日服次数的仅4 126次,其中主要为日三服(63.2%),其次为日二服,若病情危重时... 通过整理宋金元时期的代表方书,对宋金元时期方剂的服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时期方剂的日服次数大多未作明确说明,在纳入研究的共5万余首方剂中,明确写明日服次数的仅4 126次,其中主要为日三服(63.2%),其次为日二服,若病情危重时或需要药力持续时,也有日四至六服,对于药性峻烈且含有毒性药物的方剂,也有日一服的服用方法。同时,研究发现该时期方剂的服用时间多为食前服(46.9%),多用于病位在下的疾病,而心系及眼科疾病等因其病位在上,则多采用食后服,一些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的疾病可于发病前服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现代临床使用宋金元方剂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 方剂 经典名方 服药次数 服药时间 服药饮品
下载PDF
金代医家张子和医学地位变迁与攻邪论学术史研究
5
作者 金悦彦 刘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80,共5页
金代医家张子和,精通汗、吐、下三法,开创攻邪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张子和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并称为中医“金元四大家”。实际上,在历代有关中医“四大家”的历史书写演变历程中,张子和的医家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医学地位变... 金代医家张子和,精通汗、吐、下三法,开创攻邪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张子和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并称为中医“金元四大家”。实际上,在历代有关中医“四大家”的历史书写演变历程中,张子和的医家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医学地位变迁的三个不同阶段。其医家地位变化脉络可概括为:医名盛于金元,淡于明清,名归于近代。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自明代以及降,攻邪论逐渐淡出中医主流学术范畴,其学术传承脉络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到了近现代,尽管张子和的医家地位重新回归中医“金元四大家”之列,但是攻邪论实际影响力仍旧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和 攻邪论 金元四大家 医学史
下载PDF
金元四大家从“火”论消渴病机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仁和 石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616-1618,共3页
金元四大家均把"火"看作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密切影响消渴病传变。基于玄府气液学说,刘完素从"火热怫郁"论消渴,并重视五运六气影响;张从正遵从"三消当从火断"之说,同时指出心火的传变规律;李东垣依据"内伤脾... 金元四大家均把"火"看作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密切影响消渴病传变。基于玄府气液学说,刘完素从"火热怫郁"论消渴,并重视五运六气影响;张从正遵从"三消当从火断"之说,同时指出心火的传变规律;李东垣依据"内伤脾胃-元气亏虚-血虚津亏-血中伏火"层次理论,把阴火致消作为主要病机;朱丹溪从"阳有余、阴不足"出发,认为"相火妄动"是引发消渴的关键。四大学派所论消渴火热病机,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丰富了消渴理论框架体系,启发现代中医对于消渴病机的重新认识、学术理论的不断完善,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火热病机 金元四大家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中医学史上的学派争鸣——以金元“王道”与“霸道”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久云 诸锡斌 +1 位作者 付开聪 张绍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1-16,共6页
中医发展历史中,出现了繁多的学派.至金元时代,医学学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金元四大家.而四大家又因思想不同而分为"霸道"与"王道",分析这两个派别的异同,探讨医学派别之争对医学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中医学派 金元四大家 “王道” “霸道”
下载PDF
论金元之际庙学碑记文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5
8
作者 陶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9-117,共9页
金元之际的庙学碑记文以其特定内容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特殊文化心理特征 ,包括乱世烙印 ,通过对学政、学风的追忆而曲折流露出的故国之思以及对新朝文治的极大期许等。同时 ,这些庙学碑记文的地域分布还有助于印证元初北方以平阳、真定、... 金元之际的庙学碑记文以其特定内容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特殊文化心理特征 ,包括乱世烙印 ,通过对学政、学风的追忆而曲折流露出的故国之思以及对新朝文治的极大期许等。同时 ,这些庙学碑记文的地域分布还有助于印证元初北方以平阳、真定、东平三地为支点所构筑的文化布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学碑记文 文化内涵 金朝 元朝 文化心理 理学 文化布局
下载PDF
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杜鹃 王振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4期338-339,347,共3页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五味理论,并将"五味所伤"作为食疗本草中的重要原则指导饮食禁忌,还将五味理论用以解释具体的药物功效。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家 五味 食疗本草
下载PDF
金代山西文学论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正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3,共6页
金代山西文学是山西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中州集》所收诗人中,山西诗人占三分之二。山西忻州诗人元好问,是公认的金元诗坛领袖。活跃在汾河流域的"河汾诸老",对元诗有重要影响。金代山西作家的词、赋、散文、小说等,也有... 金代山西文学是山西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中州集》所收诗人中,山西诗人占三分之二。山西忻州诗人元好问,是公认的金元诗坛领袖。活跃在汾河流域的"河汾诸老",对元诗有重要影响。金代山西作家的词、赋、散文、小说等,也有很高成就。山西文学家对于形成独具特色的金代文派,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山西诗词 国朝文派 元好问 山西文学
下载PDF
试论郝经文学创作的渊源与造诣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志熙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郝经以理学著名,对其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历来较少注意。文章以郝氏文论为主并联系其各体文学方面的创作实践,探索其文学创作的渊源及其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指出郝经以金代中期以来形成的"国朝文派"为其文学基础,并上溯到以... 郝经以理学著名,对其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历来较少注意。文章以郝氏文论为主并联系其各体文学方面的创作实践,探索其文学创作的渊源及其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指出郝经以金代中期以来形成的"国朝文派"为其文学基础,并上溯到以北宋中期文学为下限的整个古代文学传统,对宣和以下的宋代文学则有所贬抑,隐含有以金元文学为正统的文学史观。郝经同时继承宋金时代理学与文学两方面的传统,重视诗赋文章的艺术表现,注重才情,表现出气格与法度并重的创作倾向。其古文继承唐宋古文家的思想与艺术传统,古体诗与辞赋则追仿汉魏六朝的风格。郝经作为一个处于复杂交错的政治、族群及文化背景中的文学家,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经 金元文学 国朝文派
下载PDF
金元医家学术流派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艳丽 和中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3-146,共4页
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以争鸣与创新为主要学术特点的时代,这与当时较为宽松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理学的兴起以及医家个人不同的文化思想基础有关,它们是医学流派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
关键词 金元医家 学术流派 文化渊源
下载PDF
在矛盾中求融通——黄溍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查洪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黄氵晋是元代著名学者 ,他生活在元代中期浙东地区 ,学源上承接朱熹理学和浙东事功之学 ,又受陆氏心学、张载气学、唐氏经制之学的影响。在元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他以合和的态度 ,追求矛盾各派的融通。他的学术主张既是元代文化背景下... 黄氵晋是元代著名学者 ,他生活在元代中期浙东地区 ,学源上承接朱熹理学和浙东事功之学 ,又受陆氏心学、张载气学、唐氏经制之学的影响。在元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他以合和的态度 ,追求矛盾各派的融通。他的学术主张既是元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又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学术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探讨他的学术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融通 jin 学术思想 理学 事功之学 元代哲学
下载PDF
河间学派三大家产科学术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星 王明强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
通过研读河间学派三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的著作,对其产科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对比,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元四大家 产科 河间学派 刘完素 张从正 朱丹溪
下载PDF
宋金元哲理诗探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辉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34-40,共7页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反映人生哲理,表现佛禅义理。南宋是一个理趣诗与理学诗盛行的时代,前者以杨万里的诗最具代表性,后者成就卓著者则首推朱熹。朱熹的理学诗主要分为三类,即"阐说义理类"、"融合渗透类"、"亦情亦景类",各具特点。而借助形象以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揭示出某种社会或人生方面的哲理,用以加强作品内容的深刻性,则是金代哲理诗表现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元代是一个新儒学高度发达的国度,其定理学为官学的举措,不仅为哲理诗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使理学家的"学者之诗"一变而为"诗人之诗"。这种变化,是理学诗在元代进步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 哲理诗 理趣诗 理学诗 诗性与哲理
下载PDF
论金元之际东平文人的词赋之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忠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金元之际的词赋之学,是赋体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词赋创作并未随金朝灭亡而中断,而是在严实父子统治下的山东东平地区再度勃兴。受金代科举遗风影响,东平府学教育和选拔即以词赋为重,东平文人自觉地继承金代词赋之学,并以此作为晋... 金元之际的词赋之学,是赋体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词赋创作并未随金朝灭亡而中断,而是在严实父子统治下的山东东平地区再度勃兴。受金代科举遗风影响,东平府学教育和选拔即以词赋为重,东平文人自觉地继承金代词赋之学,并以此作为晋身之阶。他们在新朝翰林职位上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基于对前朝文风的反思,东平文人以儒家文学观为标榜,致力于革除金代词赋之弊,为元初文坛的健康发展建立了良好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之际 东平 府学 词赋之学
下载PDF
《格致余论》丹溪医案评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连建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其中医案九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方剂学》等的相关医理,对相关医案进行分析。[结果]丹溪老...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其中医案九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方剂学》等的相关医理,对相关医案进行分析。[结果]丹溪老母大便燥结案是以补开塞法的具体运用。丹溪次女妊娠发热案乃血虚发热,虽时值夏季,丹溪不从外感论治,却用四物而收神效。酒客里热表虚案乃标本并治也。滞下案告诉医者病有先后缓急,当分别对待。可参考《金匮要略》具体条文复习。经闭案启示医者,闭经一症不可盲目攻下,当脉证相参,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和'为谨记。妄语案以吐法治之,今之医者几不用也,诚可惜哉。妊娠三月胎堕案即今所谓滑胎,丹溪补中寓清,妙不可言。难产案示后人虚实分治之理。奶岩案又示医者当明经络用药之奥。同时,案1、案2、案7亦体现了丹溪对《内经》因时制宜思想的灵活运用。[结论]《格致余论》中记载的医案辨证巧,疗效妙,是中医临床学习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中医学者认真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余论 朱丹溪 医案 评议 金元医家 浙派中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教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能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3-44,47,共3页
从医学职业地位、教育模式、医学校的产生与医学教育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魏晋南北朝医学教育产生与发展过程,借古鉴今,以求启迪我国医学教育发展。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官师制度 医学教官 医学校 师承家传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从《局方发挥》评议朱丹溪的疾病观
19
作者 陈超 刘更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2-1575,共4页
《局方发挥》反映了元代医家朱丹溪的疾病观。通过研读该书,认为朱丹溪的疾病观以火热病机为中心且颇具特色,包括言病因、不节情欲饮食皆能化火生热;言病机,火热内生伤阴,寒热真假当辨;言治病,虽基于辨证辨病,然病机多缘火热内生,故治... 《局方发挥》反映了元代医家朱丹溪的疾病观。通过研读该书,认为朱丹溪的疾病观以火热病机为中心且颇具特色,包括言病因、不节情欲饮食皆能化火生热;言病机,火热内生伤阴,寒热真假当辨;言治病,虽基于辨证辨病,然病机多缘火热内生,故治疗多欲以滋阴之法成降火之功,力匡贪服燥热时弊,强调反佐寒凉之法。朱丹溪的疾病观尊奉经典,发挥诸家,援儒入医,自立言论,力抨时弊,影响深远,体现了朱丹溪在金元医学的大变革中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方发挥 疾病观 滋阴 金元医学 朱丹溪
下载PDF
旴江医家对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萍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12,共3页
旴江医学作为一地域性医学概念,其在历史上名医众多,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旴江医家分布的历史跨度看,大部分主要医家出现在明代及以后,其学术思想与金元四大家有诸多渊源。本文通过对龚廷贤、龚居中、谢映庐、喻昌、李元馨、... 旴江医学作为一地域性医学概念,其在历史上名医众多,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旴江医家分布的历史跨度看,大部分主要医家出现在明代及以后,其学术思想与金元四大家有诸多渊源。本文通过对龚廷贤、龚居中、谢映庐、喻昌、李元馨、张海峰和万友生等旴江医家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初步展示了旴江医家与金元四大家之间的学术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家 金元四大家 学术思想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