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rtificial dermis combined with jinfu ning on skin healing and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of finger abdomen
1
作者 Hong-Yan Liu Ting Jiang +3 位作者 Wen-Lian Huang Wen-Ming Xiao Ying Lei Hua-Wei Gao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17期40-44,共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dermis combined with rhGM-CSF(Jinfuning) on healing of soft tissue defect of finger ventral skin and the influence of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Methods: Totally 110 pati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dermis combined with rhGM-CSF(Jinfuning) on healing of soft tissue defect of finger ventral skin and the influence of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Methods: Totally 110 patients with finger injury admitt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irect artificial derma lrepairing after thorough debride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combinant gm-csf gel coating on the wound surface before artificial dermal repairing, Wound healing, wound inflammation,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inflammatory factor expression, follow-up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7, 14, 21 and 28 day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 11.211, P =0.000).( T = 14.895, P =0.000;T = 25.346, P=0.000;T =8.247, P=0.000).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7±2.3) d,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7.4±3.3) d. The averag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4.197, P= 0.000). Observation group wound inflammation at each time point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rooms, time points, ·point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ound bacteria detection rate of 7.27% (4 cases) : the control bacteria detection rate was 21.81% (12 cases),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i-square = 4.68, P= 0.03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bacteria det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bacteria detecte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mainly e. coli, tetanus bacillus and fungi.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value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1 and TNF- IO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either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dermals combined with jinfuning can promote wound healing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of finger abdomen, effectively inhibit bacterial infection of wound surface,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reducing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DERMIS RHGM-CSF skin of the ABDOMEN soft tissue defect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 pre-filled tissue expander for preventing soft tissue incarceration during tibi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2
作者 Hui Chen Xing Teng +3 位作者 Xiao-Hua Hu Lin Cheng Wei-Li Du Yu-Ming S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1期2181-2189,共9页
BACKGROUND Bone transport an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bone defects after traumatic surgery,but,skin and soft tissue incarceration can be as high as 27.6%.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 BACKGROUND Bone transport an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bone defects after traumatic surgery,but,skin and soft tissue incarceration can be as high as 27.6%.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inserting a tissue expander to prevent soft tissue incarceration.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8,12 patients underwent implantation of a tissue expander in the subcutaneous layer in the vicinity of a tibial defect to maintain the soft tissue in position.A certain amount of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tissue expander during surgery and was then gradually extracted to shrink the expander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port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The tissue expander was removed when the two ends of the tibial defect were close enough.RESULTS In all 12 patients,the expanders remained intact in the subcutaneous layer of the bone defect area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port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When bone transport was adequate,the expander was removed and the bone transport process was completed.During the whole process,there was no incarceration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 the bone defect area.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one patient,who experienced poor wound healing.CONCLUSION The pre-filled expander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avoid soft tissue incarceration.The authors’primary success with this method indicates that it may be a valuable t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incarcerated soft t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sue expander Tibial defect Bone transport skin and soft tissue incarceration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下载PDF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nd defective hip
3
作者 Bo Feng Kecheng Niu +2 位作者 Zhi Zhang Lan Zhang Yunyan Tan 《Discussion of Clinical Cases》 2014年第1期33-39,共7页
A case of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nd defective hip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is,physical exa... A case of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nd defective hip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is,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The patient was in serious condition with large necrotic area and prone to lead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The paper aims to share experienc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cases amongst surge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vic fracture soft tissue defect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肩胸背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承龙 仲海燕 +3 位作者 陈勇 王倩 邹鸣立 袁斯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肩胸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肩胸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致伤原因均为肿瘤切除术后。术前应用CTA和手持多普勒超声确认胸背动脉的存在、走...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肩胸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肩胸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致伤原因均为肿瘤切除术后。术前应用CTA和手持多普勒超声确认胸背动脉的存在、走行、分支及穿支位置。根据创面位置、面积设计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皮瓣仅携带穿支发出位置的极少量肌肉,将胸背动脉降支近端从肌肉内剥离,保留胸背动脉横支和胸背神经。如血管蒂长度不足,可切断横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供瓣区拉拢缝合。结果8例皮瓣均存活,供瓣区切口愈合好。随访6个月到2年,所有患者受区外观满意,供瓣区无明显畸形,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血管蒂长,且基本完整地保留了背阔肌功能,是修复肩胸背部邻近创面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肩胸背部 背阔肌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精准设计:十年1079例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唐举玉 孙念哲 +9 位作者 吴攀峰 俞芳 曾磊 卿黎明 肖勇兵 潘丁 刘睿 符劲飞 贺继强 李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516,共7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 目的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小儿65例)、横支为血管蒂切取40例、斜支为血管蒂切取26例(小儿1例),以旋股内侧动脉或股动脉来源穿支为蒂切取9例。其中传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441例、带蒂转移27例、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511例、衍生术式100例。修复下肢787例,上肢264例,躯干部17例,头颈部4例,上述多部位7例。并对各种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术后顺利成活1063例,其中发生血管危象行探查术成活14例,总成功率为98.52%。比较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蒂转移、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和衍生术式各组成功率,结果显示各组间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危象35例(3.24%),动脉危象22例(2.04%),感染19例(1.76%),切口延迟愈合6例(0.56%),完全坏死16例(1.48%),部分坏死35例(3.24%)。统计学分析显示静脉危象方面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类型组发生率低于衍生术式组(P<0.001),切口感染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7),切口延迟愈合方面传统游离移植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4),皮瓣部分坏死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8)。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精准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穿支皮瓣 个性化 精准重建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6
作者 周健辉 石惠文 +2 位作者 王腾彬 冷树立 王夫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9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胸背动脉外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13.5 cm×6.5 cm~23.5 cm×9.0 cm,胸背动脉内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6.5...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9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胸背动脉外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13.5 cm×6.5 cm~23.5 cm×9.0 cm,胸背动脉内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6.5 cm×5.5 cm~10.5 cm×7.5 cm。皮瓣切取后进行适当调整以修复各种不规则的缺损创面,皮瓣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仅需少量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术后8例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胸背动脉内侧支背阔肌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二期切除缺损创面直接缝合后愈合。7例因皮瓣臃肿行皮瓣修薄术,2例无需二次修整。末次随访时9例皮瓣质地及外形均良好,创伤肢体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7例供区直接缝合,遗留线状瘢痕,2例供区少量皮片移植修复。结论背阔肌皮瓣解剖恒定,血运可靠,供区隐蔽,切取面积范围大,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而且采取双叶切取既有利于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又有利于不规则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背阔肌皮瓣 双叶皮瓣 软组织缺损 肢体创伤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7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
8
作者 石定 刘宗义 +4 位作者 荣向科 宋永斌 马芮 徐春娟 赵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患者6例,缺损面积为1.6 cm×2.8 cm~3.5 cm×4.5 cm,缺损范围... 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患者6例,缺损面积为1.6 cm×2.8 cm~3.5 cm×4.5 cm,缺损范围均大于拇指周径的1/2,不超过3/4,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3.2 cm~4.0 cm×5.0 cm,供区移植全厚皮片。术后通过电话、微信和门诊随访皮瓣外观、感觉及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9.4个月,所有皮瓣全部存活,供、受区均未发生感染,皮瓣外观良好,两点分辨觉8~22 mm。供区植皮均成活良好,2例供区愈合后遗留线性瘢痕。手指功能: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皮神经 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巴克无菌敷贴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亚高 惠连旺 +7 位作者 王延杰 刘少华 杨小冬 冯宇婷 李丽 唐金阁 吴翠霞 费存玲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巴克无菌敷贴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巴克无菌敷贴进行局部换药处理,每天换药1~2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后的皮肤色泽及... 目的探讨巴克无菌敷贴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巴克无菌敷贴进行局部换药处理,每天换药1~2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后的皮肤色泽及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手部功能情况。结果31例创面全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14~75 d,平均21 d。术后随访平均8(6~24)个月,创面愈合后皮肤色泽分级:显效27例,有效4例;皮肤质地分级: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两点辨别觉5~7 mm;伤指功能恢复优2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5%。无反复破溃,无明显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病例。结论巴克无菌敷贴能有效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恢复良好手指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无菌敷贴 手指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瓦合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
10
作者 石定 刘宗义 +4 位作者 苟军全 宋永斌 马芮 魏向丽 荣向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对12例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对12例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创面面积2.0 cm×5.5 cm~3.5 cm×7.5 cm,门诊随访皮瓣外观与感觉、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3.5 cm×4.0 cm,示指近节背侧邻指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2.0 cm~3.0 cm×3.5 cm。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11例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10例邻指皮瓣成活良好,伤口甲级愈合。远期随访,10例拇指指腹饱满,外观满意,2例拇指指尖皮瓣萎缩。12例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功能恢复良好。12例拇指恢复良好的对捏及对掌功能,拇指指腹两点感觉辨别试验为7~16 mm,指背两点感觉辨别试验为6~11 mm。评定手功能:优8例,良2例,中2例。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脱套伤 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外伤后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明光福 石小田 +1 位作者 汪坤菊 邱勋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外伤清创等相关治疗,创面感染控制满意后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同侧腓骨下段长度7~11 cm,携带游离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腓骨植入骨缺损处后采取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1例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移植腓骨与前臂骨缺损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11例患者中前臂功能优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的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功能好,未出现特别不适。结论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技术是治疗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一次性解决了骨和皮肤同时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骨皮瓣 腓动脉穿支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秦霞 姚瑶 张宇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皮瓣成活情况、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激反应[应激反应问卷(SRQ)评分]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RQ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PTGI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采用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软组织缺损 带蒂皮瓣移植 系统化护理 应激系统理论
下载PDF
大段(块)感染骨异位预构骨皮瓣修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13
作者 陈达 周明武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大段(块)感染骨异位寄养,血管化完成后原位回植,治疗严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4例严重大段(块)骨感染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游离骨段(块)长度6.5~17.0 cm,平... 目的探讨大段(块)感染骨异位寄养,血管化完成后原位回植,治疗严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4例严重大段(块)骨感染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游离骨段(块)长度6.5~17.0 cm,平均11.25 cm。将游离的大段(块)感染骨体外灭菌后,异位寄养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预构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同时对原位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骨血管化完成后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按照Paley提出的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4例术后随访20~60个月,平均28.9个月,回植骨未见再感染,皮瓣创面愈合良好,愈合时间0.5~6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提示回植骨愈合时间3~19个月,平均8.7个月。患者均恢复负重行走功能,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术后5~12个月,平均7.6个月。按照Paley等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定疗效,骨性愈合结果评价:优9例,良5例,优良率100%;功能恢复结果评价:优7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92.8%。结论将大段(块)感染骨异位寄养预构骨皮瓣,血管化完成后二期原位回植修复严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满意,既充分利用废弃的感染骨,同时可以减少外源性植骨带来的问题,避免截肢,为临床治疗严重复杂的大段(块)骨感染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感染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血管化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克亚 刘鹏 +1 位作者 王胜杰 刘兵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索显微外科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4例胫腓骨远端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两组,采取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1例为对照... 目的探索显微外科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4例胫腓骨远端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两组,采取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1例为对照组,采取显微外科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43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不同时间点X射线骨痂评分、血清指标(BMP-2、VEGF、TGF-β),以及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系统(OM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住院、完全负重、创面愈合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X射线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血清BMP-2、VEGF、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手术优良率及AOFAS、O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方案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能有效固定骨折,较好保护与促进软组织修复,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与早期肢体功能恢复,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组合式外固定架 X射线骨痂评分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的研究
15
作者 康春雨 李博强 +1 位作者 税文祥 杨跃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单侧颜面侧较大体表良性肿瘤和瘢痕切除术后患者,颜面侧皮肤缺损平均宽度为5.2 cm。通过创面两侧广泛皮下分离,横向推... 目的:探讨应用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单侧颜面侧较大体表良性肿瘤和瘢痕切除术后患者,颜面侧皮肤缺损平均宽度为5.2 cm。通过创面两侧广泛皮下分离,横向推进,未做皮肤扩张,即完成创面覆盖,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5年随访,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远期无眼睑外翻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边缘良性肿物复发,通过再次手术切除后痊愈。结论:应用广泛皮下游离的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无需皮肤扩张,临床疗效较好,是相对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侧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体表肿瘤
下载PDF
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对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16
作者 张燕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究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晋江市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两组均... 目的 探究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晋江市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结合前瞻性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χ^(2)=4.891;P=0.027);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简表(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实施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前瞻性护理 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性情绪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17
作者 吴耿 陈飞强 +3 位作者 邓凯 宋锦旗 林利忠 邓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应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6 cm)~(10 cm&...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应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6 cm)~(10 cm×13 cm)。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皮瓣大小(6.0 cm×7.5 cm)~(12.0 cm×15.5 cm)。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出血量150~250 mL,平均180 mL;住院时间12~18 d,平均14 d。术后皮瓣成活良好,无血管危象发生。供区伤口直接闭合6例,游离植皮4例,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供区植皮区瘢痕轻度挛缩。本组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色泽接近正常,质地弹性良好,两点辨别觉6~8 mm,平均7 mm。患者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行走正常。结论应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具有血管恒定、血管蒂长、皮肤质地相近等优点,是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创面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膝关节周围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
下载PDF
湿性愈合理念在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术后创面护理的应用
18
作者 俞凤英 薛凤卿 +1 位作者 张梦影 杜丽萍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综合皮肤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术后患者180例,均予以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综合皮肤护理,观察干...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综合皮肤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术后患者180例,均予以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综合皮肤护理,观察干预情况。结果患者创面上皮化面积为(2.17±0.49)cm²,创面渗出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0.79±0.21)分、(1.24±0.41)分,创面愈合时间为(10.69±1.57)d;干预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较干预前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干预前低(P<0.05);干预后患者满意度为满意度为96.67%。结论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综合皮肤干预可促进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减轻疼痛,也能调节生长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愈合理念 综合皮肤护理 四肢骨折 软组织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多技术联合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19
作者 康成为 蒲小兵 +4 位作者 董长超 谭钢 晏兆魁 沃洪云 吴立雪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多技术联合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收治的15例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7~21 d,拆除负... 目的探讨多技术联合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收治的15例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7~21 d,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软组织缺损创面行常规碘伏消毒换药治疗,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改为“高渗”换药治疗、“高渗”与湿润烧伤膏交替换药治疗或植皮治疗,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25~95 d,平均45.8 d;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24~36周;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患肢功能恢复为优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流、“高渗”换药、湿润烧伤膏换药等多技术联合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骨折,有利于促进软组织缺损创面及骨折愈合,改善患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tiloⅢB型 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高渗葡萄糖 高浓度氯化钠 湿润烧伤膏 植皮
下载PDF
[足母]趾腓侧游离皮瓣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刘海彬 孟广谦 +5 位作者 国革峰 唐雷 李帅 王克峰 张晨 郭志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足母]趾腓侧游离皮瓣联合骨水泥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手指皮肤软组织挫伤及严重毁损伤患者20例,均伴有肌腱及骨质外露,一期行彻底清创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术后给予... 目的 探讨[足母]趾腓侧游离皮瓣联合骨水泥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手指皮肤软组织挫伤及严重毁损伤患者20例,均伴有肌腱及骨质外露,一期行彻底清创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术后给予抗炎等药物治疗。二期根据创面情况行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血液循环良好,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质地良好耐磨。结论 [足母]趾腓侧游离皮瓣联合骨水泥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游离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