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 anterior compared to posterior approach for hip hemiarthroplasty following femoral neck fractures
1
作者 Kevin A Wu Alexandra N Krez Albert T Anastasio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6期605-607,共3页
The differences in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direct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 for hemi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Dislocation,a severe complic... The differences in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direct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 for hemi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Dislocation,a severe complica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nd often requiring additional surgery,may occur less frequently with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compared to the posterior approach.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patient demographics is essential when planning the surgical approach.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should focus on robus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elderly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femoral neck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Posterior approach HEMIARTHROPLASTY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RTHROPLASTY DISLOCATION surgical technique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the young patient: A critical analysis review 被引量:71
2
作者 Thierry Pauyo Justin Drager +1 位作者 Anthony Albers Edward J Harvey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4年第3期204-217,共14页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ccount for nearly half of all hip fractures with the vast majority occurring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simple falls.Currently there may be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outine use of hip ...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ccount for nearly half of all hip fractures with the vast majority occurring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simple falls.Currently there may be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outine use of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for low demand elderly patients in all but non-displaced and valgus impac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However for the physiologically young patients,pre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hip anatomy and mechanics is a priority in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ir high functional demands.The biomechanical challenges of femoral neck fixation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femoral head blood supply lead to a high incidence of non-union an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Anatomic reduction and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are essentials in achieving the goals of treatment in this young patient population.Furthermore,other management variables such as surgical timing,the role of capsulotomy and the choice of implant for fixation remaincontroversial.This review will focus both on the demographics and injury profile of the young patient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nd the current evidence behind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se injuries as well as their major secondary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NECROSIS FEMORAL neck fracture Young patient CAPSULOTOMY surgical TIMING
下载PDF
Modified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被引量:5
3
作者 Shu-bin WANG Bin-hui LIN +4 位作者 Wei LIU Guo-jun WEI Zong-guang LI Nai-chun YU Guang-rong JI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2021年第4期777-781,共5页
Objective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Objective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August 2019,73 patients with Gartland’s type II and III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this modified method.Totally,68 of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2 months(mean 8.25 months).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cluded fracture nonunion,ulnar nerve injury,pin track infection,carrying angle and elbow joint Flynn score.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ne union was observed in all children,one case had an iatrogenic ulnar nerve injury,and the symptoms were completely relieved in 4 months after removing of the medial-side pin.All children had no cubitus varus deformity and no pin track infection,and the rate of satisfactory results according to Flynn’s criteria score was 100%.Conclusion The modified closed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open reduction,the risk of iatrogenic ulnar nerve injury,and the incidence of cubitus varus deformity in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closed reduction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surgical method
下载PDF
Lateral epicondyle osteotomy approach for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4
作者 Jie Li Vidmi Taolam Martin +3 位作者 Zhi-Wen Su Dong-Tai Li Qi-Yi Zhai Bo Y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17期4318-4326,共9页
BACKGROUND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are rare injuries and are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to manage.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because it provides ana... BACKGROUND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are rare injuries and are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to manage.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because it provides anatomical reduction,stable internal fixation,and early motion,but the optimal surgical approach remains controversial.CASE SUMMARY We report three cases of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treated successfully by ORIF via a novel surgical approach,in which lateral epicondyle osteotomy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extended lateral approach.We named the novel surgical approach the lateral epicondyle osteotomy approach.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d were discharged successfully.All patients had excellent functional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The average range of motion was 118°in flexion/extension and 172°in pronation/supination.Only case 2 had a complication,which was implant prolapse.CONCLUS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lateral epicondyle osteotomy approach in ORIF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al humerus fracture Coronal shear fracture Lateral epicondyle surgical approach OSTEOTOMY Case report
下载PDF
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5
作者 娄伟钢 陈剑明 +2 位作者 汪帅伊 李海洋 徐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究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real-time track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RTVI)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术中配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应用创伤骨科机器人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 目的:探究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real-time track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RTVI)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术中配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应用创伤骨科机器人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RTVI技术辅助机器人手术将患者分成两组:RTVI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8~60(46.2±9.3)岁。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2~58(48.2±7.8)岁。观察并记录两组配准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术后接受定期随访,常规复查髋关节X线片,记录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RTVI组随访9~16(13.0±1.2)个月,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随访10~14(12.0±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股骨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RTVI组配准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优于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P<0.01)。而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RTVI技术辅助天玑手术机器人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虽然对其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低术中X线投射次数,降低患者术中辐射暴露风险。同时也缩短了术者的学习曲线,更好体现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 骨科机器人 外科手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系统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对比
6
作者 陆向荣 陆大明 +2 位作者 蒋梁华 陆振良 徐雪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64-76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与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HSN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HSN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30例采用OBS治疗的患者纳入OB... 目的对比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与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HSN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HSN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30例采用OBS治疗的患者纳入OBS组,50例采用PHILOS治疗的患者纳入PHILOS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骨痂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量表(CMS)评分、Ne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OBS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PHILOS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PHILOS组(P<0.05);OBS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OCN、PINP、ALP水平高于PHILOS组(P<0.05);OBS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骨痂评分高于PHILOS组(P<0.05);OBS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CMS、Neer评分高于PHILOS组(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良好,均为Ⅰ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PHILOS比较,应用OBS治疗老年HSNF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更佳,且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 肩关节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疗效评价
7
作者 姚杰 申向阳 贾国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冠状面肱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冠状面肱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左侧10例、右侧4例;年龄(13.47±1.31)岁;受伤距手术时间(2.61±1.32)d,术前均根据CT及三维重建结果判断骨折分型。根据Bryan-Morrey分型标准:Ⅰ型8例,Ⅳ型6例;根据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分型均为冠状面剪切型Ⅰb骨折。均采取Kocher入路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采用Mayo和Quick-DASH标准。末次随访时根据X线片评估肱骨小头骨折愈合情况、外形、有无坏死、关节面是否平整以及有无骨性关节炎等。结果14例患儿术中出血量(36.67±15.60)mL、透视次数(9.32±5.37)次、切口长度(5.54±1.93)cm、住院天数(7.06±2.45)d、手术时间(64.38±12.84)min。随访时间(31.04±4.05)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松动、石膏压疮等近期并发症。肘关节Mayo评分(94.62±3.31)分。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关节面平整,肱骨小头外形正常,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肱骨小头坏死、骨关节炎、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等并发症。结论冠状面剪切型肱骨小头骨折早期行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小头 骨折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梁善校 许鹏雍 +3 位作者 班付伟 黎承伟 黄志鹏 陈仕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 观察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2年3月期间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行空心钉内固定的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机器人辅助组,同期采用传统徒手定... 目的 观察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2年3月期间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行空心钉内固定的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机器人辅助组,同期采用传统徒手定位内固定的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徒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导针定位次数等术中指标及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根据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的正侧位片,测量计算3根螺钉之间及与空心钉股骨颈轴线的正侧位夹角。结果 机器人辅助组术中透视次数(15.2±3.9)次、透视时间(13.8±3.1)s、导针定位次数(4.7±2.1)次、出血量为(30.9±14.2)ml,均低于徒手对照组的(40.6±11.3)次、(32.7±9.1)s、(17.4±4.9)次、(52.1±1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6、9.718、11.539、5.582,P<0.05)。机器人辅助组手术时间(73.5±11.8)min、住院时间(8.1±2.4)d、骨折愈合时间(5.3±2.2)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6.5±3.7)分、并发症发生率0.0%,与对照组的(68.3±9.4)min、(7.6±2.8)d、(5.8±2.1)月、(87.8±4.1)分、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0.694、0.851、1.208、0.012,P> 0.05);机器人辅助组正侧位空心钉之间夹角、空心钉与股骨颈轴线夹角(1.3±1.1)°、(2.2±1.2)°、(2.7±1.5)°、(3.8±1.4)°均低于徒手对照组的(6.5±1.8)°、(5.7±2.0)°、(7.4±1.9)°、(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7、7.547、9.894、7.663,P<0.05)。结论 机器人导航定位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定位精准,能显著减少导针调整次数,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透视时间,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空心螺钉 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智浩 张绍安 +3 位作者 吴大龙 张世魁 单文亚 李华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7期824-828,共5页
目的 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0例,均行... 目的 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0例,均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2例,未感染组32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归纳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龄(>80岁)、肥胖、低蛋白血症和糖尿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肥胖、低蛋白血症和基础疾病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监管;对于怀疑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应积极送检病原菌培养,重视真菌及分枝杆菌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龚杰 刘雨涵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7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FNF)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于松滋市人民医院行FNF外科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FNF)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于松滋市人民医院行FNF外科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阻滞+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应激指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镇痛泵24 h用药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三项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睡、头晕、尿潴留、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用于FNF外科手术患者可增强镇痛效果,抑制应激反应,减小对患者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阻滞 椎管内麻醉 股骨颈骨折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11
作者 王秋霏 陶华强 +8 位作者 顾叶 彭育沁 巨荣 黄梦娜 朱志宏 朱锋 王熠军 耿德春 徐耀增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11-616,共6页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和多枚空心加压螺钉技术(multiple cannulated screws,MCS)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中短期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符合标准的112例中青年股骨...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和多枚空心加压螺钉技术(multiple cannulated screws,MCS)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中短期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符合标准的11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内固定治疗方式选择分为FNS组及MCS组。其中FNS组共55例,男21例,女34例;年龄33~65岁,平均(56.05±7.53)岁。MCS组共57例,男24例,女33例;年龄29~65岁,平均(55.04±8.32)岁。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辅助复位情况等围手术期指标来分析两组在手术相关数据方面的差别;通过比较两组在随访时间、住院天数、负重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后股骨颈骨折短缩等数据的组间差异来评估两组疗效的差别。结果112例患者中111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4~144周,FNS组平均(74.17±36.76)周,MCS组平均(77.75±32.49)周。FNS组骨折愈合时间(13.20±2.13)周较MCS组(15.39±4.42)周更短(P<0.05),而FNS组完全负重时间(11.76±4.22)周也较MCS组(19.39±4.42)周更早(P<0.05),同时FNS组术后股骨颈短缩长度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也优于MCS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FNS组也具有更低的术后内固定失败率(1.82%),而在两组其他围手术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数据的比较中,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MCS技术相比,在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中FNS技术不仅拥有微创手术的技术优势,同时其更好的静态稳定及动态加压效果,也允许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及康复锻炼,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多枚空心加压螺钉系统
下载PDF
经正前方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南国新 许伟森 +8 位作者 蔡文全 郑健 周颖聪 李娟 李云隆 莫启能 田震 陈家樑 陈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入路方法,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采取切开复位、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儿...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入路方法,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采取切开复位、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共13例(14侧,其中1例合并癫痫患儿两侧股骨颈先后相隔6个月发生骨折),男10例、女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5岁。Delbet分型:Ⅰ型2例(2侧),Ⅱ型9例(10侧),Ⅲ型2例(2侧)。术前均存在明显骨折移位或成角畸形。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于C臂下精准定位,采用正前方切口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游离股直肌近端外侧,并将股直肌近端向内侧牵开,显露髋关节囊前部。对于Ⅱ、Ⅲ型骨折,打开关节囊,助手牵引,直视下复位,打入导针确定无误后打入2枚直径4.0 mm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于Ⅰ型骨折,采用3~4枚直径2.0 mm的克氏针固定。术后髋人字支具或石膏固定6周。术后3个月内患侧避免负重,每个月随访1次,术后6个月拆除内固定。收集患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患儿平均切口长度3.2 cm,术中未切断任何肌肉,平均手术时间3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3 mL。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13例均获随访,拆除内固定时间为术后6~12个月,平均为术后6.8个月。1例Ⅰ型骨折患儿拔出克氏针后,MRI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DAA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骨折部位暴露清楚,创伤小,不破坏前方肌肉的完整性,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术入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曦竹 陈依民 +4 位作者 韩巍 费晗 张雪 李凌 王军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和传统徒手操作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连续收治的62例<6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和传统徒手操作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连续收治的62例<6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年龄34~56岁,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导航,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后行FNS内固定;对照组32例,年龄33~54岁,采用传统徒手操作,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后行FNS内固定。分析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6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2例股骨颈骨折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42.1(28.5,50.7)min vs.53.4(36.9,62.5)min,Z=-2.338,P=0.019];试验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8.0(6.0,11.0)次vs.15.0(13.0,17.0)次,Z=-5.960,P<0.001]。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操作FNS相比,骨科机器人辅助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在髋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手术治疗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守海 张传开 +4 位作者 贾方腾 陈强 徐猛 杨沛霖 张玉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36例闭合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是否采用机器人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分为两组。采用机器人系统导航...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36例闭合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是否采用机器人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分为两组。采用机器人系统导航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6例(导航组),男7例,女9例,年龄25~72(53.61±5.45)岁;骨折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8例,Ⅳ型2例。非导航组(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6~70(55.23±4.64)岁;Garden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螺钉调整次数、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18(15.6±2.8)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螺钉调整次数、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微创化,螺钉置入精准化,而且减少医患术中X线照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15
作者 曾妮 张奕 +1 位作者 廖永成 杨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02-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0例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手术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现伤口感染或不愈合病例,术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配合 骨科手术机器人 空心螺钉 护理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东明 刘琪 +3 位作者 赵金柱 曲良 姜宏涛 陶春生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倒三角空心钉(ICCS)两种不同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应用FNS治疗46例,ICCS治疗46例。比较两组病人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倒三角空心钉(ICCS)两种不同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应用FNS治疗46例,ICCS治疗46例。比较两组病人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1.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性别、骨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CCS组比较,FNS组手术时间短(t=-5.661,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Z=-4.339,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Z=5.361,P<0.05),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Z=-2.510,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采用FNS临床效果优于采用I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叶鹏胜 徐志明 +3 位作者 袁宇渊 陈仲骅 何奇龙 张龙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0.13±22.17)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62.60±16.12)min,切口长度(4.23±1.85)c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87±2.71)cm,术中出血量(68.53±25.87)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3.63±30.37)ml,骨折愈合时间(9.40±1.4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17±2.8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3.77±1.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1.03)分,术后1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55.63±4.7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3±4.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和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均未见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内翻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或螺钉切出等并发症。结论 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增加了手术时间,但切口较小,出血较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微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闭合复位 交锁髓内钉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下载PDF
经皮多根针联合生血补髓汤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8
作者 肖兴 刘海亮 古治中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根克氏针经皮固定联合生血补髓汤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惠州华康医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应用多根克氏针经皮固定联合生血补髓汤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惠州华康医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多根克氏针固定联合生血补髓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多根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疗效及血清钙(OC)、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ALT)、尿素(Urea)、肌酐(Cr)检测结果的数值.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Neer肩关节功能各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C、25-(OH)-D3、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T、Urea、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多根克氏针内固定、生血补髓汤联合治疗可获得更优疗效,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加速肩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及保障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老年 多根克氏针固定 生血补髓汤 安全性
下载PDF
骨科关节机器人辅助下平卧位DAA-THA与传统PLA-THA治疗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对比
19
作者 韦荣勇 胡伟强 +2 位作者 甘干达 吴宁 吕伟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36-39,共4页
目的 研究骨科关节机器人辅助下直接前侧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LA)-THA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THA治疗,观察组... 目的 研究骨科关节机器人辅助下直接前侧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LA)-THA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THA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DAA,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PLA。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下肢等长度、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Harris评分及术后影像检查测量假体髋臼角度。结果 8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髋臼假体前倾角及外展角精准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双下肢等长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Harris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关节机器人辅助下平卧位DAA-THA具有手术微创损伤小、出血量少,假体安装精准、牢靠、下地活动时间早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微创手术 骨科机器人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中老年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仇正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中老年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市江都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8例中老年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n=48)和对照组(空心钉... 目的探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中老年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市江都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8例中老年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n=48)和对照组(空心钉内固定术,n=4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Harris和ADL评分,以及术中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高于对照组(P<0.001);切口长度比对照组长(P<0.001);术中透视次数、下地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01)。手术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上升程度更明显,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效果均较好,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床时间短,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恢复更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外科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