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DRS在香精香料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清 徐青 +1 位作者 何洛强 廖超林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探索解卷积报告软件(DRS)在香精香料分析中的应用,选用纯香精及成品提取香精为代表样品,利用DRS软件对香精香料进行检索分析,结果表明DRS可以自动识别重叠的色谱峰并将其与目标谱库进行匹配,为重叠峰的定性提供了直观的鉴别依据。
关键词 香精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自动质谱去卷积定性系统
下载PDF
湘西原香醋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群 麻成金 +2 位作者 余佶 高耀富 葛文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60-261,共2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湘西原香醋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湘西原香醋中鉴出15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乙酸40.23%、2,3-丁二醇13.43%、9-油酸辛酯12.46%、乳酸乙酯7.7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湘西原香醋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湘西原香醋中鉴出15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乙酸40.23%、2,3-丁二醇13.43%、9-油酸辛酯12.46%、乳酸乙酯7.79%、正四十烷6.06%。尤其是其四甲基吡嗪(川芎嗪)占总香气成分的1.97%,赋予了该香醋特有的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原香醋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
下载PDF
化妆品中10种有害香料化合物的GC-FTIR联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瑾华 陈胜 谢钧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有害香料化合物的GC-FTIR联用分析方法。方法:对香波、霜剂、乳液及口红等4类化妆品中香叶醇(geran iol)、香叶醛(α-柠檬醛,α-geran ial)、橙花醛(β-柠檬醛,β-neral)、α-戊基肉桂醛(α-amylc inna-m aldehyde)、...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有害香料化合物的GC-FTIR联用分析方法。方法:对香波、霜剂、乳液及口红等4类化妆品中香叶醇(geran iol)、香叶醛(α-柠檬醛,α-geran ial)、橙花醛(β-柠檬醛,β-neral)、α-戊基肉桂醛(α-amylc inna-m aldehyde)、肉桂醛(c innam aldehyde)、羟基香茅醛(hydroxyc itronellal)、肉桂醇(c innamyl alcohol)、丁子香酚(eugenol)、异丁子香酚(isoeugenol)和香豆素(coum arin)等10种香料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用GC/FTIR联用定性,采用附加基矢技术重建色谱图,将色谱图峰面积或红外吸收光谱图峰面积,与标准样品的工作曲线比较定量,得到目标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方法的检出限达到0.01%,回收率为80%以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可以达到化妆品中的香料含量监控的要求,为该类产品的质量监控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化合物 gc—FFIR 分析
下载PDF
香精香料样品GCMS检测数据处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建设 《分析仪器》 CAS 2013年第6期145-153,共9页
简述香精香料样品GCMS数据处理的相关问题。对多异构体及多成分原料、原料带来的杂质、未完全分离或重叠峰的分析和保留指数校正、香精样品中的反应物几个方面对GCMS图谱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香精 香料 气相色谱-质谱法 数据处理
下载PDF
GC-MS分析凤梨香爆珠的成分
5
作者 张琛 党亚 薛连海 《滁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17,共3页
采用GC-MS对凤梨香爆珠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一种凤梨香爆珠的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Rtx-5MS,0.25mm×60m,0.25μm;柱箱温度,70℃保持1min,以5℃/min速率升温到200℃,再以20℃/min升温到300℃,保持23min;载气流速35cm/s,分... 采用GC-MS对凤梨香爆珠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一种凤梨香爆珠的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Rtx-5MS,0.25mm×60m,0.25μm;柱箱温度,70℃保持1min,以5℃/min速率升温到200℃,再以20℃/min升温到300℃,保持23min;载气流速35cm/s,分流比80:1;进样器温度300℃;进样量0.2μL。质谱条件:电离源EI,电离源温度280℃;接口温度280℃;质荷比范围35~600。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珠 爆珠烟 凤梨香 gc-MS 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年份镇江香醋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马永昆 魏永义 +3 位作者 蒋家奎 孙乐六 夏蓉 徐康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04-507,共4页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对4种年份的镇江香醋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得到52种成分,主要是酸、酯、醇、酮和杂环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酸乙酯、糠醛和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较高,它们都占到总香气含量的50%以上,可能对镇江香醋的香...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对4种年份的镇江香醋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得到52种成分,主要是酸、酯、醇、酮和杂环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酸乙酯、糠醛和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较高,它们都占到总香气含量的50%以上,可能对镇江香醋的香气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后熟时间的增加,镇江香醋香气成分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同时,对镇江香醋香气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固相微萃取 gc-MS联用 香气 分析 机理
下载PDF
豉香型米酒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曾新安 张本山 于淑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3-95,共3页
采用GC_MS及GC分析手段 ,对广东豉香型米酒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鉴定 ,发现 β -苯乙醇及 9,9-二乙氧基壬酸乙酯是其主要特征香气成分 ,通过分析浸泡猪肉的脂肪酸成分变化 。
关键词 气质联用分析 豉香型米酒 特征香气 成分分析 Β-苯乙醇 酯类
下载PDF
不同矮牵牛品种花香成分差异分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郝瑞杰 张忠强 +1 位作者 杨姝婷 张雅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8,共10页
[目的]矮牵牛花色丰富、花香芬芳,是重要的园林花卉种类,深入阐明不同品种矮牵牛花香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明确矮牵牛花香特征多样性的原因,为矮牵牛香花育种提供明确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以8个系列12个矮牵牛品种为材料,利用嗅觉对其香... [目的]矮牵牛花色丰富、花香芬芳,是重要的园林花卉种类,深入阐明不同品种矮牵牛花香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明确矮牵牛花香特征多样性的原因,为矮牵牛香花育种提供明确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以8个系列12个矮牵牛品种为材料,利用嗅觉对其香味浓淡程度进行分类,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并定量分析不同品种的挥发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2个品种矮牵牛中共检测出66种挥发物,依据花香浓淡程度分为芳香型、清香型、淡香型3类。‘地毯’系列关键挥发物为酯类(苯甲酸甲酯);‘海市蜃楼’系列关键挥发物为烯类((S)-(-)-柠檬烯);‘轻浪’系列关键挥发物为烯萜类(三环萜、β-蒎烯)和酯类(2-甲基丁酸甲酯、苯甲酸甲酯);其余4个系列关键挥发成分分别为三环萜、β-蒎烯、2-甲基丁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等,聚类分析表明挥发成分相近的品种其遗传关系较为接近。[结论]不同品种矮牵牛挥发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矮牵牛花挥发物主要种类为酯类、萜烯类,关键挥发物主要有(S)-(-)-柠檬烯、三环萜、β-蒎烯、2-甲基丁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等。苯甲酸苯甲酯是本研究芳香型矮牵牛品种的特征芳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花香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桂花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曹慧 李祖光 沈德隆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1-398,共8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桂花的香气成分,从金桂中鉴定出20种,银桂中鉴定出13种,丹桂中鉴定出9种香气成分,3种桂花均含有顺式罗勒烯、乙酸-4-己烯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β-...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桂花的香气成分,从金桂中鉴定出20种,银桂中鉴定出13种,丹桂中鉴定出9种香气成分,3种桂花均含有顺式罗勒烯、乙酸-4-己烯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β-芳樟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和γ-癸酸内酯这8种化合物。将鉴定的金桂、银桂和丹桂作为对照样本,运用相似度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桂花样本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SPME-GC/MS是一种可用于分析不同品种桂花香气成分差异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利用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不同品种的桂花样本进行归类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2种香型美花石斛代谢物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莎 杜致辉 陈之林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81-3089,共9页
为明确2种美花石斛之间花香味物质的分子基础,本研究采用GC-MS技术对2种香型美花石斛的低分子量挥发性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两者间的差异代谢物以及在次生代谢途径上的区别。结果表明:利用GC-MS在2个不... 为明确2种美花石斛之间花香味物质的分子基础,本研究采用GC-MS技术对2种香型美花石斛的低分子量挥发性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两者间的差异代谢物以及在次生代谢途径上的区别。结果表明:利用GC-MS在2个不同香型美花石斛中共鉴定出80种代谢物;通过PCA与OPLS-DA分析可知淡香型与浓香型美花石斛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采用OPLS-DA筛选得到2种美花石斛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38种,富集到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单萜类生物合成途径、新陈代谢途径、α-亚麻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5个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发现浓香型美花石斛和淡香型美花石斛挥发性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对芳香石斛兰品种选育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 花香 gc-MS 多元统计分析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镇江香醋特征香气成分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孙宗保 赵杰文 +2 位作者 邹小波 陈全胜 李国栋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确定乙酸乙酯等16种挥发性成分为镇江香醋的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镇江香醋各加工工序对不同特征香气成分有不同的影响。镇江香醋特征香气...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确定乙酸乙酯等16种挥发性成分为镇江香醋的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镇江香醋各加工工序对不同特征香气成分有不同的影响。镇江香醋特征香气成分中酸和酯主要形成于醋酸发酵阶段,固态醋醅的环境有利于酯类化合物的形成。杂环化合物主要形成于陈酿阶段,陈酿对糠醛的影响最显著,在此阶段糠醛含量极显著地增加。镇江香醋特征香气成分主要通过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代谢,酯酶和醇酰基转移酶作用下的相应化合物缩合,氨基酸的斯特雷克尔降解和美拉德反应等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 特征香气成分 机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