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 advances in adsorptive gas separation, storage and removal 被引量:19
1
作者 Bin Wang Lin-Hua Xie +3 位作者 Xiaoqing Wang Xiao-Min Liu Jinping Li Jian-Rong Li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2018年第3期191-228,共38页
The separation of gas molecules with simila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s of high importance but practically entails a substantial energy penalty in chemical industry. Meanwhile, clean energy gases such as H_2 and CH... The separation of gas molecules with simila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s of high importance but practically entails a substantial energy penalty in chemical industry. Meanwhile, clean energy gases such as H_2 and CH_4 are consider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the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fossil fuels. However, the technologies for the storage of these gases are still immature. In addition, the release of anthropogenic toxic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is a worldwide threat of growing concern. Both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considerable research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developing advanced porous materials for the effective and energy-efficient separation, storage, or capture of the related gases.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inorganic 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s and activated carbon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 are considered as a type of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gas separation and storage.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review the recent research advance of MOFs in some releva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O_2 capture, O_2 purification, separ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 separation of noble gases, storage of gases(CH_4,H_2, and C_2 H_2) for energy, and removal of some gaseous air pollutants(NH_3, NO_2, and SO_2). Finally, an outlook regard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of MOFs in these direction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gas separation and storage Light hydrocarbon Harmful gas Air purification
下载PDF
Time-series gas prediction model using LS-SVR within a Bayesian framework 被引量:8
2
作者 Qiao Meiying Ma Xiaoping +1 位作者 Lan ]ianyi Wang Yi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传统的最少的广场支持向量回归(LS-SVR ) 当模特儿,用决定规则化参数和核参数的生气确认,是费时间的。我们建议一个贝叶斯的证据框架推断 LS-SVR 模型参数。三个层次贝叶斯的推论被用来决定模型参数,规则化超和调子由模型比较的原子... 传统的最少的广场支持向量回归(LS-SVR ) 当模特儿,用决定规则化参数和核参数的生气确认,是费时间的。我们建议一个贝叶斯的证据框架推断 LS-SVR 模型参数。三个层次贝叶斯的推论被用来决定模型参数,规则化超和调子由模型比较的原子参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预报模型的贝叶斯的 LS-SVR 时间系列气体并且为算法提供步。Hebi 的煤气的爆发数据第 10 矿工作脸被用来验证模型。时间系列的最佳的嵌入尺寸和延期时间被最小的微分熵方法获得。在 MATLAB7.1 环境以内,最后,我们使用了实际的煤气体数据把传统的 LS-SVR 和贝叶斯的 LS-SVR 与 LS-SVMlab1.5 工具箱模拟作比较。结果证明 LS-SVR 的贝叶斯的框架显著地改进预报的速度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贝叶斯推论 SVR LS 框架 支持向量回归 瓦斯突出矿井 模型参数
下载PDF
镓状态对原位合成高硅Ga-ZSM-5的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影响
3
作者 倪婉萍 刘民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2-1250,共9页
为解决ZSM-5催化剂上甲醇转化生成芳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采用乙二胺络合镓离子的方法原位合成了高硅Ga-ZSM-5沸石催化剂。通过XRD、SEM、物理吸附-脱附、XPS、ICP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评价... 为解决ZSM-5催化剂上甲醇转化生成芳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采用乙二胺络合镓离子的方法原位合成了高硅Ga-ZSM-5沸石催化剂。通过XRD、SEM、物理吸附-脱附、XPS、ICP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原位合成引入Ga对ZSM-5孔结构影响较小,对酸性质影响较大;催化剂表面的镓物种由相对摩尔分数为44%~56%的骨架Ga、26%~34%的非骨架Ga和少量游离态Ga_(2)O_(3)组成;Ga的引入显著提升了ZSM-5催化剂的甲醇芳构化反应活性和苯、甲苯选择性;在压力0.1 MPa、温度450℃、质量空速2 h^(-1)的条件下,Ga质量分数0.5%制备的Ga-ZSM-5催化剂在反应时间380 h内甲醇转化率均高于99.9%,具有高稳定性和高芳烃选择性,甲醇制芳烃反应催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ZSM-5催化剂 甲醇 芳烃 原位合成 芳构化反应 骨架ga
下载PDF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Gas Adsorption of a Two-fold Interpenetrated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Cd(2-NO_2-BDC)(4,4?-DPA)]·(DMF)}_n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瑛 王玉玲 +2 位作者 陈岭 刘庆燕 姚阳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921-928,共8页
The reaction of Cd(NO_3)_2·4H_2O with 4,4?-dipyridylacetylene(4,4?-DPA) and 2-nitroterephthalic acid(2-NO_2-H_2BDC) in DMF/H_2O mixed solvent has afforded a compound {[Cd(2-NO_2-BDC)(4,4?-DPA)]·... The reaction of Cd(NO_3)_2·4H_2O with 4,4?-dipyridylacetylene(4,4?-DPA) and 2-nitroterephthalic acid(2-NO_2-H_2BDC) in DMF/H_2O mixed solvent has afforded a compound {[Cd(2-NO_2-BDC)(4,4?-DPA)]·(DMF)}_n(1). Compound 1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and IR spectrum.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2.1488(3), b = 14.6689(3), c = 13.1615(3) ?, β = 111.809(3)o, V = 2177.63(9) ?~3, Z = 4, C_(23)H_(18)N_4O_7 Cd, M_r = 574.81, D_c = 1.753 g/cm^3, μ = 8.523 mm^(-1), F(000) = 1152, the final R = 0.0411 and wR = 0.1064 for 358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s(I). In compound 1, the Cd(Ⅱ) ions are linked by the carboxylate groups of 2-NO_2-BDC ligands to give a two-dimensional layere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entrosymmetric dinuclear Cd_2(COO)_2 units, which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the 4,4?-DPA ligands to produce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with pcu topology. Careful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compound 1 is a 2-fold interpenetrating framework. Furthermore, the gas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1 for N_2 and CO_2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2-fold interpenetrating framework crystal structure gas adsorption
下载PDF
Synthesis,gas adsorption and reliable pore size estimation of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7 using CO_2 and water adsorption 被引量:3
5
作者 Mahdi Niknam Shahrak Morteza Niknam Shahrak +3 位作者 Akbar Shahsavand Nasser Khazeni Xiaofei Wu Shuguang De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95-601,共7页
Reliable estimation of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 in 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 an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 is crucial for accurately assessing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 Reliable estimation of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 in 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 an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 is crucial for accurately assessing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corresponding sele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so-call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7(ZIF-7) i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relatively fast and convenient microwave technique.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obtained MOF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and N_2 and CO_2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t 77 K and0 °C respectively. Then, to determine the PSD of the fabricated MOF, carbon dioxide isotherms ar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up to atmospheric pressure. Afterward, the experimental CO_2 isotherms data are utilized in two recently proposed in-house algorithms of SHN1 and SHN2 to extract the true PSD of manufactured ZIF-7. The obtain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median pore diameter of the fabricated ZIF-7 is estimated around 0.404 nm and 0.370 nm by using CO_2 isotherms at 273 K and 298 K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al pore diameter of 0.42 nm. Moreover, experimental data of water adsorption isotherms over four different MOFs, borrowed from literature, are employed to illustrate further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algorithms on successful determin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All predicted PSDs are prove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independent methods such as topology and morphology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吸附 CO2 框架 咪唑 沸石 合成 估计 孔隙
下载PDF
硫化氢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中吸附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6
作者 孟筠青 周子涵 +1 位作者 皮若楠 王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研究硫化氢(H_(2)S)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中的吸附机理,对应用MOFs材料控制城市地下有限空间内的H_(2)S气体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的MOFs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建立了MOFs-H_... 研究硫化氢(H_(2)S)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中的吸附机理,对应用MOFs材料控制城市地下有限空间内的H_(2)S气体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的MOFs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建立了MOFs-H_(2)S吸附体系,应用巨正则蒙特卡洛(Rand Canonical Monte Carlo, GCMC)方法及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理论研究了相互作用能、吸附热、金属位点、官能团等的影响,在分子层面讨论了H_(2)S气体在MOFs中的吸附特性及机理。应用等温吸附试验验证了所使用分子模型及力场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不同金属位点对于吸附量有较大影响,对H_(2)S气体的吸附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Mg^(2+)、Ni^(2+)、Co^(2+)、Mn^(2+)、Zn^(2+);亲水性官能团的引入利于H_(2)S气体的吸附捕捉;UiO-66-Cu因其团簇为网状结构更利于H_(2)S气体的捕捉与吸附。同时,该研究建立了吸附热方程,提供了MOFs吸附效果评判标准,为MOFs材料应用于城市地下有限空间吸附H_(2)S气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 H_(2)S气体吸附 分子模拟 有限空间
下载PDF
中国进口天然气运输脆弱性分析
7
作者 李宏勋 赵颖 周紫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与日俱增,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渐升高,为保证中国进口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对其运输进行脆弱性分析极为必要。基于VSD评估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SER...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与日俱增,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渐升高,为保证中国进口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对其运输进行脆弱性分析极为必要。基于VSD评估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SERV模型构建改进后的计算方程,定量分析中国进口天然气运输脆弱性,并建立因子贡献度模型识别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进口天然气运输脆弱性大致经历了高速增长、小幅下降、小幅上升和波动下降4个阶段;脆弱性的3个维度随时间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从指标体系中识别出10项指标对中国进口天然气运输脆弱性影响较大。为降低中国进口天然气运输脆弱性,应加强管网建设,做好海运航线规划;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深化合作,优化天然气进口来源结构;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提升应对进口价格波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天然气 脆弱性 VSD评估框架 SERV模型 因子贡献度
下载PDF
多级孔MOF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东晓 熊启钊 +3 位作者 王毅 陈杨 李立博 李晋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2-1896,共1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孔隙率、孔径可调的优点,受诸多学者关注,被认为是用于吸附分离的理想吸附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微孔MOF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内在传质速率严重受限,而且构建多级孔的方法一般不具有...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孔隙率、孔径可调的优点,受诸多学者关注,被认为是用于吸附分离的理想吸附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微孔MOF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内在传质速率严重受限,而且构建多级孔的方法一般不具有普遍性。本文介绍了调节剂策略、模板策略、后处理策略等构建多级孔MOF的方法,制备了兼具介孔、大孔的多级孔材料,并结合应用场景评价各方法的优缺点,以获得在相对温和条件下构建孔径可调的多级孔MOF的普适性策略。针对多级孔MOF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问题,着重剖析了构建多级孔MOF对CO_(2)气体吸附提升的案例,发现多级孔的构建增加了孔径,提高了MOF的比表面积,提供了额外的孔通道,使气体分子的吸附容量和传质速率得到提升,表明多级孔MOF在气体吸附分离方面有优异的性能。最后讨论了多级孔MOF合成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多级孔MOF面临的合成过程绿色可重复等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材料 多级孔 气体吸附 分离 传质速率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构造格架、演化及油气资源潜力
9
作者 汪岩 钱程 +4 位作者 钟辉 李成立 秦涛 杨晓平 赵维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3-1089,共17页
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是研究松辽盆地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带,但目前关于该构造带的构造格架、活动历史、控盆特征等仍不清晰,构造带深部物质架构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精细厘定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松辽盆地西缘地区布格重力... 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是研究松辽盆地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带,但目前关于该构造带的构造格架、活动历史、控盆特征等仍不清晰,构造带深部物质架构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精细厘定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松辽盆地西缘地区布格重力异常与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特征指示,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为区域上带状展布的超壳深大构造带。通过对综合构造变形带的产状、性质、运动学等资料分析,提出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东西分带、倾向相背的“两带八字形”构造格架。依据构造带发育的基底背景、构造样式、地球物理特征等差异,建立了南北分段的“四段式”展布构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变形带构造解析与40Ar/39Ar构造年代学等资料,恢复了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中期、古新世—渐新世和新近纪—更新世6期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年代格架。结合构造带的控盆作用指出,外盆带控制的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中期沉积盆地是油气资源勘查的重要选区,为中国东北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勘查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格架 年代格架 控盆作用 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勘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素馨 况逸馨 +1 位作者 郑娟 欧阳钢锋 《色谱》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对映异构体通常具有不同的药理学、毒理学和生理学性质,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色谱是分离对映异构体的主要方式之一,色谱分离的关键在于固定相的选择。有机框架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结晶... 对映异构体通常具有不同的药理学、毒理学和生理学性质,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色谱是分离对映异构体的主要方式之一,色谱分离的关键在于固定相的选择。有机框架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结晶多孔材料,具有结构高度有序、孔隙丰富、孔结构和尺寸可调及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在对映异构体的色谱分离方面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后修饰或自下而上的合成策略,一系列具有高结晶度和丰富手性识别位点的有机框架材料已经被成功研制。基于动态涂覆或原位生长等方法,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可被成功固定于气相色谱柱的内表面,从而实现多种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高分辨分离;与商用手性色谱柱相比,部分自制的手性有机框架材料色谱柱具有更优异的选择因子和分离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机框架材料在分离领域所展现出的优势,之后分别论述了手性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式、相应色谱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及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性能,最后总结了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在未来手性材料领域的突出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异构体分离 手性共价有机框架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气相色谱 综述
下载PDF
MIL-101(Cr)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苯系和氯代VOCs
11
作者 张玉 崔进 +1 位作者 梅连瑞 史芯沂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2,共8页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检出限为0.7~1.9 ng。在5、30、70 ng添加量下,15种VOC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0%~126%、91.7%~133%和77.6%~1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6%~18%、2.9%~20%和1.3%~20%。MIL-101(Cr)填料吸附管测试稳定性和不同批次吸附管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50%~14%和0.30%~18%。MIL-101(Cr)填料吸附管基于质量更少的填料实现了对苯系和氯代VOCs更高效的吸附、富集和热脱附,有助于降低吸附采样管的气体穿透风险。该研究拓展了MOFs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1(Cr)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吸附管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改性Cu-BTC基混合基质膜在CO_(2)分离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涛 高翔 +5 位作者 高继峰 邓海全 余显涌 周振华 唐玲 吕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0-3246,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分离材料,其孔道结构独特,具有高度可调性和选择性,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在潮湿的环境下易损坏,这严重限制了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M...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分离材料,其孔道结构独特,具有高度可调性和选择性,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在潮湿的环境下易损坏,这严重限制了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MOFs的水稳定性,是实现其在膜分离领域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柠檬酸铵(ammonium citrate,AC)功能化制备了具有高水稳定性的Cu-BTC-AC填料,并将其与Pebax 1657聚合物共混制备了系列不同掺杂量的MMMs,并考察了25℃饱和水蒸气下所制备Cu-BTC-AC/Pebax膜的CO_(2)/N_(2)分离性能。与纯Pebax膜相比,本工作中制备的MMMs具有更优异的CO_(2)渗透性和CO_(2)/N_(2)选择性,在CO_(2)渗透通量为776.5GPU时CO_(2)/N_(2)选择性为46.7。此外,AC功能化改性赋予填料的高水稳定性使得本工作中制备的MMMs具备了应用于实际工业气体分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柠檬酸铵 水稳定性 混合基质膜 气体分离
下载PDF
水稳定功能化Cu-BTC基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其CO_(2)分离应用
13
作者 郭翔宇 李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提高混合基质膜(mixed-matrix membranes,MMMs)对真实烟道气和含水天然气的分离性能,通过柠檬酸(citric acid,CA)功能化制备了具有高水稳定性的CA-Cu-BTC填料,并将其与Pebax 1657聚合物共混制备了系列不同掺杂量的MMMs,考察了25℃饱... 为提高混合基质膜(mixed-matrix membranes,MMMs)对真实烟道气和含水天然气的分离性能,通过柠檬酸(citric acid,CA)功能化制备了具有高水稳定性的CA-Cu-BTC填料,并将其与Pebax 1657聚合物共混制备了系列不同掺杂量的MMMs,考察了25℃饱和水蒸气下所制备CA-Cu-BTC/Pebax膜的CO_(2)/N_(2)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与纯Pebax膜相比,制备的MMMs具有更好的CO_(2)渗透性和CO_(2)/N_(2)选择性,在CO_(2)渗透通量为837.2 GPU(1 GPU=3.35×10^(-4)μmol/(m^(2)·s·MPa))时,CO_(2)/N_(2)选择性为49.1。此外,CA功能化改性赋予填料的高水稳定性,使得本文制备的MMMs具备了应用于实际工业气体分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水稳定性 混合基质膜 气体分离
下载PDF
Cu-MOF衍生Cu/CuO复合材料用于丙酮气体传感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严文坤 杨晨光 +1 位作者 刘茁 徐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7-341,共5页
丙酮在工业中应用广泛,是化学合成中的一种重要原料。暴露于高浓度丙酮气体中会造成机体酮中毒。探索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可靠的丙酮气体传感材料至关重要。以过渡金属阳离子Cu^(2+)和1,3,5-苯三甲酸为配体,通过配位键作用制备... 丙酮在工业中应用广泛,是化学合成中的一种重要原料。暴露于高浓度丙酮气体中会造成机体酮中毒。探索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可靠的丙酮气体传感材料至关重要。以过渡金属阳离子Cu^(2+)和1,3,5-苯三甲酸为配体,通过配位键作用制备了Cu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经煅烧得到其衍生Cu/CuO复合材料,用于丙酮气体传感。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将Cu/CuO复合物组装成气敏元件,并对其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级结构Cu/CuO衍生物对丙酮具有良好的气敏响应特性,在160℃下,对体积分数为1×10^(-4)的丙酮气体响应值可达2.2,并且对丙酮气体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OF衍生金属氧化物 丙酮 气体传感
下载PDF
静电纺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曾童 熊帅 +2 位作者 于恒栋 郭勤 徐全龙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9-26,共8页
为了探讨静电纺丝技术组装的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综述了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4种制备方法,包括混纺法、原位生长法、后修饰法及静电纺丝-静电喷雾法,并对各制备方法的特点作以总结分析。介绍了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在生... 为了探讨静电纺丝技术组装的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综述了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4种制备方法,包括混纺法、原位生长法、后修饰法及静电纺丝-静电喷雾法,并对各制备方法的特点作以总结分析。介绍了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在生物医疗、能源转化与存储、气体储存与分离及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认为:MOFs的引入为纳米纤维的应用拓宽了领域,静电纺丝-静电喷雾制备方法在柔性MOFs基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实际生产中将具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金属有机框架 生物医疗 水处理 能源转化 气体储存 原位生长法
下载PDF
基于金负载锌/钴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性能
16
作者 胡悦 李凯 赵振廷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IF-8/ZIF-67以及Au掺杂的ZIF-8/ZIF-67双金属有机框架,并经过高温退火形成相应的衍生物纳米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分析,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对...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IF-8/ZIF-67以及Au掺杂的ZIF-8/ZIF-67双金属有机框架,并经过高温退火形成相应的衍生物纳米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分析,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对基于上述纳米材料制备的两种气体传感器(纯ZIF-8/ZIF-67气体传感器、Au-ZIF-8/ZIF-67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Au-ZIF-8/ZIF-67传感器对丙酮(C_(3)H_(6)O)气体的气敏性能优于纯ZIF-8/ZIF-67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300℃下,Au-ZIF-8/ZIF-67气体传感器对体积分数为1×10^(-4)C_(3)H_(6)O气体的响应度达到209.12,约为纯ZIF-8/ZIF-67气体传感器的11倍,并且该传感器能检测丙酮气体的最小体积分数为5×10^(-8)。此外,Au-ZIF-8/ZIF-67气体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衍生物纳米结构 双金属有机框架 溶剂热法 Au负载
下载PDF
关于推进火灾和气体探测系统量化分析的思考
17
作者 张传奇 徐志杰 +1 位作者 马文耀 孟庭宇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火灾和气体探测系统的设计通常依据严格的规定性标准进行,然而,在面临火灾和气体泄漏等危险事件时,仍有必要开展定量分析,以便全面地了解和管理潜在的风险。从探测器的性能、属性、布置位置,障碍物影响等方面介绍了火焰探测器性能评估,... 火灾和气体探测系统的设计通常依据严格的规定性标准进行,然而,在面临火灾和气体泄漏等危险事件时,仍有必要开展定量分析,以便全面地了解和管理潜在的风险。从探测器的性能、属性、布置位置,障碍物影响等方面介绍了火焰探测器性能评估,分析空间覆盖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通过空间覆盖分析转向场景覆盖,以及将覆盖分析扩展到气体探测的方案,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探讨了面临火灾和气体泄漏等危险事件时量化分析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基本分析框架,帮助化工企业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火灾和气体探测系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和气体探测 损失预防措施 定量分析 基本分析框架
下载PDF
从巴黎到迪拜:全球气候治理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朱兴珊 沈学思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2期22-35,共14页
《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新安排,开创性地建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确立了全球气候行动的三大着力点: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历届气候变化大会不断补充这一框架的细则。全球减缓行动正在进行中,但各方面仍需采... 《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新安排,开创性地建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确立了全球气候行动的三大着力点: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历届气候变化大会不断补充这一框架的细则。全球减缓行动正在进行中,但各方面仍需采取更多行动。适应行动与减缓相比,目前受到的关注和资金投入远远不够。损失与损害基金作为气候治理框架中的“新成员”,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协定签署以来,各缔约方在能源、工业、金融等多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中国参与全球气候行动的态度更加积极,引领者的角色也愈加突出。在此期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化,也对全球气候治理行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最新盘点结果显示,世界尚未走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正轨,距离实现既定的全球温控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 《巴黎协定》 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治理
下载PDF
非震综合物探方法在辽西牛营子地区油气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19
作者 郇恒飞 孙守亮 +3 位作者 李永飞 郜晓勇 王导丽 张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5-1046,共12页
为系统研究辽西牛营子地区的地层及断裂展布、深部构造特征等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开展油气远景区评价,在建立该区物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处理解译重磁电等地球物理资料,确定了本区断裂特征、构造格架、中生代地层展布及有利生储盖组合... 为系统研究辽西牛营子地区的地层及断裂展布、深部构造特征等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开展油气远景区评价,在建立该区物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处理解译重磁电等地球物理资料,确定了本区断裂特征、构造格架、中生代地层展布及有利生储盖组合的综合物探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共有断裂26条,走向主要有NNE—NE向、NW向,前者以逆冲为主,后者以平移为主,兼具逆冲,NNE向断裂控制了本区的构造格架;区内划分出5个二级构造单元,呈“三凹二凸、凹凸相间”的格局,其中,牛营子凹陷夹持于逆冲断裂间,中生界底面最大深度达2400 m,侏罗系发育全,厚度大;宋杖子凹陷呈断坡,中生界底面最大深度达1200 m;三家子凹陷为东倾单斜,中生界底面最大深度达1400 m。依据石油地质条件及解释成果,牛营子凹陷北票组-海房沟组烃源岩发育,确定为油气勘探有利区。研究成果为辽西牛营子地区油气勘探及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牛营子 重磁电 断裂特征 构造格局 中生代地层 油气勘查工程
下载PDF
ZIF-67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性能研究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京 许莹荟 徐建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针对化工分离应用高效、绿色环保的要求,设计了ZIF-67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性能研究的综合实验。首先制备了氧化锌基底,又通过水热反应在基底得到连续致密的ZIF-67膜。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 针对化工分离应用高效、绿色环保的要求,设计了ZIF-67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性能研究的综合实验。首先制备了氧化锌基底,又通过水热反应在基底得到连续致密的ZIF-67膜。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综合表征分析,并研究了膜的气体分离性能。该实验涉及纳米材料制备、膜生长条件控制、表征测试和分离性能探究等多个环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分离膜 气体分离 综合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