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的自我艺术家”——哈罗德·布鲁姆的哈姆莱特
1
作者 李莉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3-59,共7页
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宇宙的中心。历来莎评家都曾对哈姆莱特进行过多元阐释。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对哈姆莱特的阐释可谓独树一帜。布鲁姆诗学视阈中的哈姆莱特是最自由的自我艺术家。... 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宇宙的中心。历来莎评家都曾对哈姆莱特进行过多元阐释。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对哈姆莱特的阐释可谓独树一帜。布鲁姆诗学视阈中的哈姆莱特是最自由的自我艺术家。布鲁姆的哈姆莱特专注于其无限的内在性,探索内在意识以追寻自我;通过自我倾听,自我言说而不断进行自我变化以通向自由之路;超越尼采的虚无主义而达到一种淡然超脱的状态从而最终超越自我。布鲁姆的哈姆莱特多维度地呈现了一个黑格尔所谓的“自由的自我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 “自由的自我艺术家” 哈姆莱特 “自我倾听”
下载PDF
卡通角色艺术风格化变形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晓荣 张雷 张永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370,共8页
在总结卡通形象的艺术创作方法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将图形变形技术与艺术风格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卡通造型风格化变形规则套用的方法.首先对用户输入的卡通形象进行变形区域的选取,生成用于控制所选区域变形的二维自由变形(FFD)控制点网... 在总结卡通形象的艺术创作方法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将图形变形技术与艺术风格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卡通造型风格化变形规则套用的方法.首先对用户输入的卡通形象进行变形区域的选取,生成用于控制所选区域变形的二维自由变形(FFD)控制点网格;然后通过控制卡通图形上控制点的位置或直接套用已有的艺术化变形效果模板,采用图形区域分级策略及FFD方法对所选区域进行变形,使该区域变形为新的具有与模板相似艺术风格的效果,从而最终生成新的卡通造型.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人工方法对卡通造型进行手动调整或重绘相比,该方法更加简易和高效,变形后的艺术化效果也更加丰富,其适用于卡通动漫领域的非真实感人物造型的风格化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通造型变形 艺术风格化 模板套用变形 自由变形
下载PDF
禅宗诗意栖居生存方式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博识 陈红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9-78,共10页
禅宗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一是禅宗向往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禅宗非常注重以幽静的山林作为修行入道的场所,从四祖道信开始,山居修行成为禅宗的主要生活方式。历代禅僧留下众多的山居诗,讴歌山居生活闲适的心态和... 禅宗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一是禅宗向往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禅宗非常注重以幽静的山林作为修行入道的场所,从四祖道信开始,山居修行成为禅宗的主要生活方式。历代禅僧留下众多的山居诗,讴歌山居生活闲适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受禅宗文化影响,许多文人士大夫也向往乃至营造闲适的田园生活。二是阐发自然万物的自在解脱,以自然万物的自在解脱和内在生命力表达内在的精神境界。禅宗"无情说法"观念认为自然万物无时不在向人呈现真如,提醒学人从自然万物中领悟佛教真理。三是讴歌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禅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主要是通过审美意境体现出来的,禅宗中人在追求心境超越的同时,也向往一种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禅宗诗意栖居观念及生存方式是在吸收融合传统儒家、道家隐逸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禅宗诗意栖居观念与海德格尔思想相比较具有自身思想特质。禅宗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有助于人们领悟自然万物的本真存在状态,以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并在此基础上将人自身的精神追求与自然万物的自在解脱或内在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诗意栖居 生态文化 闲适心态 自在状态 审美意境
下载PDF
“意境”与“灵境”在传播交流活动中的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妍 梁国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 “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与当代特定的技术设备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交流活动的场域,而且是一种身体实践活动的场域。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灵境”是一种比“意境”更具象、更实际、由身体直接触发、感官直接接受的生存实践活动。“意境”与“灵境”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方式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境 意境 传播媒介 自由发展
下载PDF
解读中国传统服装的平面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曹佳想 李华麒 《国际纺织导报》 2015年第4期71-72,74,共3页
中国传统服装的平面结构超越形体的模拟,采用独特的形式语言——整一的外观、自由的空间,舞动的线条,表达了对意境美学的追求。
关键词 平面结构 整一的外观 自由的空间 舞动的线条 意境
下载PDF
在率性与快意中升华——论李骞诗集《快意时空》的艺术追求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彝族作家李骞用25年的时间坚持诗歌写作,其诗集《快意时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在诗歌写作中的艺术追求:以执着的精神坚守理想,以豪放的姿态追求快意,以率性的情感表达和创造美感。他的诗歌还可以透视出他灵魂世界的另一个侧面——在诗... 彝族作家李骞用25年的时间坚持诗歌写作,其诗集《快意时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在诗歌写作中的艺术追求:以执着的精神坚守理想,以豪放的姿态追求快意,以率性的情感表达和创造美感。他的诗歌还可以透视出他灵魂世界的另一个侧面——在诗人与非诗人之间、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沉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李骞诗集 《快意时空》 艺术追求
下载PDF
论高碳艺术及其本体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立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艺术客体较之自然客体更容易激发审美主体强烈的自由情感。根据自由情感的客体激发机制和主体心理效应,将其分为沉浸型自由情感、陶冶型自由情感和感官型自由情感,分别对应着高碳艺术文本、低碳艺术文本和快餐艺...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艺术客体较之自然客体更容易激发审美主体强烈的自由情感。根据自由情感的客体激发机制和主体心理效应,将其分为沉浸型自由情感、陶冶型自由情感和感官型自由情感,分别对应着高碳艺术文本、低碳艺术文本和快餐艺术文本。所谓高碳艺术就是一类在文本构成上或基于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或内容虚假,并以种种耸人听闻的外在或内在形式元素为主要艺术特质,满足人类的猎奇心理;或诉诸色情成分,直接诱惑人类性本能欲望,很容易激发受众沉浸型自由情感,从而导致审美主体精神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艺术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艺术 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 艺术虚假 沉浸型自由情感
下载PDF
论孙德谦“骈散合一”思想
8
作者 张作栋 袁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9,共5页
作为骈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孙德谦全面继承了有清一代"骈散合一"的思想,但侧重于"骈散兼行",即骈句与散句并用。在孙德谦看来,"骈散兼行"能使骈文具有舒缓的气韵,而这种舒缓之气正是骈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 作为骈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孙德谦全面继承了有清一代"骈散合一"的思想,但侧重于"骈散兼行",即骈句与散句并用。在孙德谦看来,"骈散兼行"能使骈文具有舒缓的气韵,而这种舒缓之气正是骈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孙德谦"骈散合一"思想既能融合骈句、散句各自的优势,又保持了骈文、散文各自的特色,解决了以往"骈散合一"论者既要骈句、散句合域,又要骈文、散文分疆的矛盾,这是其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德谦 骈文 骈散合一 骈散兼行 气韵
下载PDF
刘国松绘画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
9
作者 林木 《艺术探索》 2016年第4期6-14,共9页
刘国松所谓的"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是一种画面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经常能体会到的某些精神境界,却出之以与山水似乎有关而又似是而非,既抽象又决非全然抽象,抽象中似乎有具象,但此种造型又决非传统"似与不似之间&q... 刘国松所谓的"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是一种画面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经常能体会到的某些精神境界,却出之以与山水似乎有关而又似是而非,既抽象又决非全然抽象,抽象中似乎有具象,但此种造型又决非传统"似与不似之间"的具象范围。保持着与具体山水的结构、气势及若干"山水的感觉"的某种联系,是刘国松放弃西方式绝对"抽象",而回归东方"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的审美基础。从学习西方的纯形式性质的抽象表现主义向东方式抽象意境回归,是他艺术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转折。他的"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使他的变革中国画的实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真正摆脱笔墨的羁绊而使制作登大雅之堂;向中国的"意境"和诗画结合传统回归而又予以革命性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国松 抽象意境 自由表现
下载PDF
孔子乐论的情感审视
10
作者 雷永强 刘娇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的安顿,侧重于个体的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即音乐既是情感的唱响,又可节制情感。在孔子的视域中,音乐情感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其所谓"成于乐",即道德人格的实现与艺术情感、道德情感... 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的安顿,侧重于个体的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即音乐既是情感的唱响,又可节制情感。在孔子的视域中,音乐情感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其所谓"成于乐",即道德人格的实现与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的逐层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艺术情感 道德情感 自由情感
下载PDF
对“雅正”“清空”的坚守——论姚茫父《弗堂词》
11
作者 郑海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7-22,共6页
近代文士姚茫父以曲学称名,工词曲,有《弗堂词》存世。文章从《弗堂词》的步韵情况与美学风格两角度切入《弗堂词》研究,认为《弗堂词》以追摹清真词为主,整体呈现的艺术风格是“雅正”“清空”,体现出文学与艺术的互融互通;其间可清晰... 近代文士姚茫父以曲学称名,工词曲,有《弗堂词》存世。文章从《弗堂词》的步韵情况与美学风格两角度切入《弗堂词》研究,认为《弗堂词》以追摹清真词为主,整体呈现的艺术风格是“雅正”“清空”,体现出文学与艺术的互融互通;其间可清晰观照到作为前朝遗老的姚华在填词观念上的谨慎与保守,同时也能彰显姚华对自身文艺创作个性的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弗堂词》 雅正 清空
下载PDF
“艺术终结”的反思与“艺术自律终结”的敞亮 被引量:2
12
作者 裴萱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6期88-99,共12页
艺术终结作为对艺术和艺术史历时进程的焦虑与反思,是由古典向现代时期的过渡中以决裂的方式实现艺术由神权和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他律"转化为自我指涉的"自律",并最终指向市民社会和个人主体的张扬,这也是艺术终结... 艺术终结作为对艺术和艺术史历时进程的焦虑与反思,是由古典向现代时期的过渡中以决裂的方式实现艺术由神权和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他律"转化为自我指涉的"自律",并最终指向市民社会和个人主体的张扬,这也是艺术终结最为显性的特质。但是审美现代性自身的矛盾又使得艺术自律自身不断分化,最终在大众文化和市民主体的交往原则中实现后现代艺术的另类解放。一方面,市民社会的个体性价值不断扩张,在与国家权力的拮抗中步步为营,最终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大众文化的话语狂欢适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市场伦理,与国家权力的文化对抗也最终消失,普世性的文化需求使得艺术自律也失去了对抗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艺术自律本身无论是从"逃亡者美学"或者"造反者美学"都出现了内在无法克服的悖论,现代艺术的精英化面貌也无法割舍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和体制化的牵引,而以其自身的分裂走向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艺术自律的终结,而此种终结却也带来了艺术发展的敞亮空间和多元主义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艺术自律 市民社会 现代主义 主体性 自由
下载PDF
无竟与言意:再论意境的庄子之源
13
作者 支运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10-116,共7页
意境中的言意问题是个从未没被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这表现为:在起源上,言意与意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模糊不清;在发展上,言意究竟对意境起何作用,始终莫衷一是。本文在意境源自庄子无竟的基础上,提出意境从庄子无竟生存美学向诗歌体验美学... 意境中的言意问题是个从未没被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这表现为:在起源上,言意与意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模糊不清;在发展上,言意究竟对意境起何作用,始终莫衷一是。本文在意境源自庄子无竟的基础上,提出意境从庄子无竟生存美学向诗歌体验美学转换的完成是经由言意之辨推动并在言意关系内部完成的观点。同时认为,在庄子那里言意与无竟具有同一性。庄子言意论中所内含的忘、超越和心物关系的三重维度是推动诗学审美范畴意境论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无竟 言意 庄子
下载PDF
不同的诗人,共同的追求——惠特曼与威廉斯诗作艺术形式的略同之处
14
作者 张香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惠特曼和威廉斯均是美国诗坛上的泰斗。他们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二人均倡导自由诗体;主张运用美国本土语言,表现美国自己的东西;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乐美感以及色彩的运用。惠特曼在多方面影响了威廉斯,威廉斯在深受其益... 惠特曼和威廉斯均是美国诗坛上的泰斗。他们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二人均倡导自由诗体;主张运用美国本土语言,表现美国自己的东西;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乐美感以及色彩的运用。惠特曼在多方面影响了威廉斯,威廉斯在深受其益的同时,多方面发展了惠特曼的优良传统,从而成就了自己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特曼 威廉斯 自由体诗 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白话小诗艺术浅论
15
作者 杨景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9-41,共3页
20世纪中国白话小诗的艺术优势,从形式的角度看,在于行少字少,篇幅短小;从内容的角度看,在于高度集中浓缩。白话小诗仿佛烈性酒或浓缩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新诗章句冗长芜杂、意味稀薄浅淡的毛病,提高了新诗... 20世纪中国白话小诗的艺术优势,从形式的角度看,在于行少字少,篇幅短小;从内容的角度看,在于高度集中浓缩。白话小诗仿佛烈性酒或浓缩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新诗章句冗长芜杂、意味稀薄浅淡的毛病,提高了新诗的艺术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白话小诗 艺术优势 篇幅短小 集中浓缩
下载PDF
《浮世画家》的存在主义解读
16
作者 陈文娟 王雯雯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91-192,共2页
《浮世画家》是"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一雄的第二部小说。运用存在主义理论从"自由选择""自我与他者""荒谬与死亡"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主人公小野增二的生存状况,以期对困于生存的现代人... 《浮世画家》是"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一雄的第二部小说。运用存在主义理论从"自由选择""自我与他者""荒谬与死亡"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主人公小野增二的生存状况,以期对困于生存的现代人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世画家》 存在主义 自由选择 他者 死亡
下载PDF
译诗贵在传神达意——中诗英译赏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兰 《云梦学刊》 2001年第5期122-124,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两首英译中诗的赏析 ,浅析了译诗的艺术 。
关键词 直译 意译 意境 翻译 汉语诗歌 汉译英
下载PDF
浅议《早发白帝城》及其四篇译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涂艳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7-89,共3页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与所处的环境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关系密切,尤其强调“形式美”、“音律美”和“意境美”。文章比较了李白诗《早发白帝城》的四篇译文,并由此就诗歌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汉英表现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 直译 意译 形式美 音律美 意境美
下载PDF
惠特曼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眉媚 《娄底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 19世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自由民主的渴望及对未来美国的信心。在诗歌的形式上 ,他大胆地运用自由诗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其两首作品的分析 ,将对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 沃尔特·惠特曼 美国 诗歌 艺术特色 自由诗 创作风格
下载PDF
翻译:质译艺译的完美统一——直译意译之争所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浩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本文通过对贯穿我国翻译史的直译意译之争的回顾,论述了直译意译之争其实并无太大的理论价值;从而大胆地提出了"质译"与"艺译"这一新型的翻译概念,以求用全新的理论视角就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去重新规范我们的翻译... 本文通过对贯穿我国翻译史的直译意译之争的回顾,论述了直译意译之争其实并无太大的理论价值;从而大胆地提出了"质译"与"艺译"这一新型的翻译概念,以求用全新的理论视角就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去重新规范我们的翻译实践。[作者简介]刘浩(1966-),男,安徽全椒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译 艺译 直译 意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