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雍乾时期甘边营汛与民族地区治理的转型
1
作者 屈斌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5,共9页
营汛制度的运作和调整深刻反映了王朝边疆治理策略的演变。清代中期,朝廷对“番地”治理策略和政策变化对甘边营汛体系的调整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罗卜藏丹津事件以后,清廷战略重心从防范蒙古或蒙、“番”①联合的威胁,转向对甘边“番... 营汛制度的运作和调整深刻反映了王朝边疆治理策略的演变。清代中期,朝廷对“番地”治理策略和政策变化对甘边营汛体系的调整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罗卜藏丹津事件以后,清廷战略重心从防范蒙古或蒙、“番”①联合的威胁,转向对甘边“番地”治理。近“番”营汛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岳钟琪提出营汛兼收“番粮”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行,但州县实践中对营汛介入地方事务存在限制和妥协,最终朝廷将治理“番地”的职责划转给“厅”,由“厅”专职负责。清廷将修缮营汛设施的经费责任下放给州县(厅)官员,同时,严格限制营汛经费和项目批准,更注重行政管理和财政节约。这些变革不仅优化营汛体系的运作,也巩固了清朝在甘边地区的统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汛 番地 番粮 营中公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