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MILITARY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BASED ON GIS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成立 蔡良才 +3 位作者 黄命辉 鲁洋 刘莉莉 李鹏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3期294-299,共6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obstacle limit surfaces for military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analysis.Based on the model,triangle mesh elevation model of military airfi...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obstacle limit surfaces for military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analysis.Based on the model,triangle mesh elevation model of military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is built by using the software-ArcGIS,and the 3-D display result is obtained.It is convenient to evaluate military airfield obstacle for superimposing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with military airfield topographic map.Thus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greatly.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in the management of military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field obstacle free space mathematical model 3-D visualiz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下载PDF
Research on Task Planning Algorithm of Retrieving Invalid Satellite for Free-Flying Space Robot
2
作者 吴葳 洪炳熔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1998年第3期54-57,共4页
A free-flying space robot will accomplish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and repair instead of astronauts in the future unmanned space flight hbecause of its flexible maneuverability in spa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ask pl... A free-flying space robot will accomplish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and repair instead of astronauts in the future unmanned space flight hbecause of its flexible maneuverability in spa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ask planning algorithm of retrieving invalid satellite for free-fiving space robot. First we discuss kinematics model and deduct cinematics equations of dual-arm space robot. Then the process of retrieving an invalid satellite, which is divided into eleven motion procedures.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developed a free-flying space robot task planning simulation system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is feasible and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flying space robot TASK PLANNING KINEMATICS model
下载PDF
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传感容错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浦玉学 陈演 李孝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针对传感信号畸变、丢失等故障状态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机械臂运动传感器故障观测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采用动态线性化和递推参数估计思想设计传感故障监测器,实现对传感畸变及数据丢失等故障的... 针对传感信号畸变、丢失等故障状态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机械臂运动传感器故障观测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采用动态线性化和递推参数估计思想设计传感故障监测器,实现对传感畸变及数据丢失等故障的判定,并进行运动状态预测估计;建立包含跟踪误差变化率项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准则函数,有效惩罚由传感故障引起的参数估计突变问题;设计面向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的新型传感容错无模型自适应控制(SFT-MFA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传感故障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均能快速准确识别传感故障信息,避免系统瞬时发散,有效延长系统响应时间,增加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空间机械臂 传感故障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容错控制
下载PDF
潜在空间中的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
4
作者 赵婷婷 王莹 +3 位作者 孙威 陈亚瑞 王嫄 杨巨成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2-1046,共15页
策略搜索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中一种能够解决大规模连续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问题的高效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现实问题中。然而,此类方法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样本和训练时间,且泛化能力较差,学到的策略模型难以泛化至环境中看似微小的... 策略搜索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中一种能够解决大规模连续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问题的高效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现实问题中。然而,此类方法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样本和训练时间,且泛化能力较差,学到的策略模型难以泛化至环境中看似微小的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空间的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将学习状态表示的思想拓展到动作表示上,即在动作表示的潜在空间中学习策略,再将动作表示映射到真实动作空间中。通过表示学习模型的引入,摒弃端到端的训练方式,将整个强化学习任务划分成大规模的表示模型部分和小规模的策略模型部分,使用无监督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表示模型,使用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学习小规模的策略模型。大规模的表示模型能保留应有的泛化性和表达能力,小规模的策略模型有助于减轻策略学习的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深度强化学习领域中样本利用率低、学习效率低和动作选择泛化性弱的问题。最后,在智能控制任务CarRacing和Cheetah中验证了引入潜在空间中的状态表示和动作表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强化学习 策略模型 状态表示 动作表示 连续动作空间 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
下载PDF
三相PWM整流器离散空间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5
作者 胡存刚 尹政 +3 位作者 张悦 罗魁 芮涛 冯壮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0,共8页
针对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对系数参数准确性高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FPCC)策略。该策略通过矢量合成,在每个控制周期应用两个基本矢量,提高了预测电流的准确性;通过峰谷采样,分别测量并存储上... 针对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对系数参数准确性高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FPCC)策略。该策略通过矢量合成,在每个控制周期应用两个基本矢量,提高了预测电流的准确性;通过峰谷采样,分别测量并存储上一控制周期两个基本矢量作用下的电流梯度;并建立电流梯度方程,从而根据应用矢量的电流梯度进一步更新剩余6个未应用矢量的电流梯度,结合当前时刻的电流采样值,实现未来时刻的电流预测,得到下一时刻最优的虚拟矢量。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系统参数,且消除了传统MFPCC策略中电流梯度更新停滞现象,降低了输出电流谐波。最后,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 电流梯度更新 停滞现象
下载PDF
时变环境下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研究
6
作者 鞠佳田 解志斌 李士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57,共6页
为了有效提升光通信系统信道传输效率,提出时变环境下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研究。该方法基于通信时变环境,对光通信系统信号传播时的大气散射以及大气衰减特性分析。将大气散射系数以及大气衰减系数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光通信系... 为了有效提升光通信系统信道传输效率,提出时变环境下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研究。该方法基于通信时变环境,对光通信系统信号传播时的大气散射以及大气衰减特性分析。将大气散射系数以及大气衰减系数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光通信系统信道特性,获取光通信系统光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并计算系统接收端信号功率。通过上述约束条件以及距离、功率等参数建立信道冲击响应函数,实现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信道传输模型的建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型与实际信道拟合效果好、信道模型效率最高达0.9以上,该方法的信道模型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环境 自由空间 光通信系统 信道建模方法 信号接收功率计算
下载PDF
基于拓展控制集的PMSM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7
作者 刘兴 阳辉 +2 位作者 王逸飞 陈涛 全相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针对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拓展控制集的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free p...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针对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拓展控制集的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FPCC)。首先,分析PMSM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详述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PCC)的原理。其次,介绍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传统FCS-MFPCC。针对传统FCS-MFPCC稳态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iscret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的控制集拓展方案,将控制集的电压矢量数目拓展至25。然后,为解决拓展控制集带来的高计算量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寻优策略,阐述该策略的实施原理与流程。最后,基于一台500 W PMSM实验平台,对比传统FCS-MFPCC与所提FCS-MFPCC的控制性能,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稳态性能,且定子绕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由10.07%降低至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模型预测控制 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FPCC)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碰撞过程的模糊无模型自适应振动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浦玉学 周润闰 +1 位作者 陈演 张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21,共8页
空间机械臂在执行操作任务时会面临碰撞问题,例如主动捕获或被动碰撞均会引起机械臂瞬时动量急剧变化,机械臂杆弹性振动加剧,轨迹跟踪精度降低,甚至会导致空间机械臂系统失稳。空间机械臂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尤其是对于碰... 空间机械臂在执行操作任务时会面临碰撞问题,例如主动捕获或被动碰撞均会引起机械臂瞬时动量急剧变化,机械臂杆弹性振动加剧,轨迹跟踪精度降低,甚至会导致空间机械臂系统失稳。空间机械臂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尤其是对于碰撞过程,很难实现系统精确建模。为实现对空间机械臂碰撞过程的振动抑制,提出了模糊策略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模糊-无模型自适应控制(fuzzy 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Fuzzy-MFAC)方法。基于臂杆振动位移响应和关节角速度误差设计模糊策略,对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中步长因子与权重因子进行在线自整定,解决传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对于参数初值敏感的局限性,实现了对空间机械臂碰撞过程中的振动自适应控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Fuzzy-MFAC方法相较于传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振动响应衰减速度提高了34%,振动幅值降低了4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 模糊策略 振动控制 碰撞
下载PDF
Model of Universe as Described by Dynamic Universe Model
9
作者 Satyavarapu Naga Parameswara Gupta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19年第1期41-78,共38页
In this paper we will see the model of Universe according to Dynamic Universe Model of Cosmology by visualizing various processes that are happening in the Universe as per experimental evidences. For simplifying the m... In this paper we will see the model of Universe according to Dynamic Universe Model of Cosmology by visualizing various processes that are happening in the Universe as per experimental evidences. For simplifying the matter here, we will see in part 1: about the Galaxy life cycle, where the birth and death of Galaxies discussed. Probably Universe gives guidance for the movement of Galaxies. We call this Part 1: Thinking and Reproducing Universe or Mindless Universe? (Galaxy life cycle). We see every day Sun, Stars, Galaxies etc., dissipating enormous energy in the form of radiation by the way of fusion of Hydrogen to helium. So after sometime all the Hydrogen is spent and Universe will die, is it not? … Dynamic Universe Model says that the energy in the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assing grazingly near any gravitating mass changes in frequency and finally will convert into neutrinos (mass). Hence Dynamic Universe Model proposes another process where energy will be converted back into matter and the cycle energy to mass to energy continues, sustaining the Universe to maintain this present status for ever in this form something like a Steady state model without any expansion. This we will see in Part 2: Energy - Mass - Energy Cycle. After converting energy into mass “how various elements are formed and where they are formed?” will be next logical question. Dynamic Universe Model says that these various particles change into higher massive particles or may get bombarded into stars or planets and various elements are formed. Here we bifurcate the formation of elements into 6 processes. They are for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elements generated in frequency changing process, By Cosmic rays, By Small stars, By Large Stars, By Super Novae and Manmade elements By Neutron Stars. This we will discuss in Part 3: Nucle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UNIVERSE model 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 SITA Simulations (SITA-Simulation of Inter Intra Tautness Attraction Forces Used by DYNAMIC UNIVERSE model) Singularity-free COSMOLOGY Blue Shifted GALAXIES Red Shifted GALAXIES Grazing Radiation Frequency Changes Formation of Elements Nucleosynthesis DYNAMIC UNIVERSE model Energy to Mass Conversion Methods: N-Body Simulations-Gravitation-Cosmology
下载PDF
基于Bi-LSTM网络的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博晨 贾世元 +2 位作者 王一帆 程潏 陈钢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7,共10页
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受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估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对模型不确定问题,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对空间机械臂模型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其中神经网络的估... 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受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估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对模型不确定问题,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对空间机械臂模型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其中神经网络的估计方式为离线学习方式.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解决网络估计中的误差和外部扰动影响.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控制器能够实现低增益下控制性能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漂浮 空间机械臂 模型不确定性 神经网络 自适应滑模控制 外部扰动
下载PDF
面向泊位共享的泊位资源预测与分配模型
11
作者 郑圣旺 王京元 高颖超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6期20-29,共10页
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题,面向泊位共享构建一种基于共享泊位供给量预测的泊位分配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当日相邻时刻、相邻工作日同时刻、相邻周同工作日同时刻三种不同时间粒度下的共享泊位预测模型,进而基于组合预测理论构建组合预... 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题,面向泊位共享构建一种基于共享泊位供给量预测的泊位分配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当日相邻时刻、相邻工作日同时刻、相邻周同工作日同时刻三种不同时间粒度下的共享泊位预测模型,进而基于组合预测理论构建组合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考虑收费模式的影响以共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固定收费、递减阶梯收费以及递增阶梯收费三种泊位分配模型,提出停车共享总收益、泊位利用率和停车请求接受率的评价指标。以深圳某办公停车场及其毗邻居住区为例进行实例应用和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对共享泊位供给量的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49%;泊位分配模型能显著提高泊位利用率,测算案例办公区夜间共享时段停车场的整体泊位利用率由共享前低谷的14%提高到共享后的76%;递增阶梯收费模式的收益和泊位利用率最高,接受的长时停车请求最多;递减阶梯收费模式的收益和泊位利用率最低,接受的短时停车请求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位共享 空余泊位预测 泊位分配模型 BP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模型
下载PDF
图腾柱PFC无静差二次型最优PID控制仿真分析
12
作者 焦伟 高煜寒 +3 位作者 严伟 吴双 高飞 杨喜军 《变频器世界》 2023年第12期69-75,共7页
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工程化。本文采用无静差二次型最优调节器(LQR)优化PID控制参数选取方法,设计了图腾柱功率因数校正器(PFC)二次型最优PID控制算法。在给出双闭环LQR优化PID控制原理后,建立了状态空间... 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工程化。本文采用无静差二次型最优调节器(LQR)优化PID控制参数选取方法,设计了图腾柱功率因数校正器(PFC)二次型最优PID控制算法。在给出双闭环LQR优化PID控制原理后,建立了状态空间平均模型,采用MATLAB的LQR函数设计了BOOSTDC-DC变换器的双闭环PID控制算法,进而采用相同的双闭环PID控制参数设计了对等电气条件下图腾柱PFC二次型最优PID控制参数,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电路,分析结果反映了图腾柱PFC二次型最优PID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PFC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无静差二次型控制 PID控制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输出调节自适应无拖曳控制
13
作者 孙笑云 吴树范 沈强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针对一类仅能获得系统降维输出信息的自适应输出调节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输出调节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的非线性估计能力,实现降维输出量测信息向全维状态信息的估计,利用观测状态实现闭环系统输出向... 针对一类仅能获得系统降维输出信息的自适应输出调节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输出调节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的非线性估计能力,实现降维输出量测信息向全维状态信息的估计,利用观测状态实现闭环系统输出向参考状态的自适应跟踪,并确保各闭环信号的稳定性。将上述方法应用于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无托曳稳定平台的控制问题中,实现无托曳控制系统在面临系统参数未知及附加干扰时稳定的输出跟踪能力。基于Lyapunov方法实现各闭环信号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相对于一般输出调节自适应控制方法跟踪能力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输出调节 空间引力波探测 无托曳控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视图法的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杨淮清 肖兴贵 姚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针对全局路径规划方法中基于自由空间的路径规划方法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适应性不强、实时性较差和需要重新建立连通模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图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比较好地弥补了自由空间法存在的缺陷.在实际建模期间... 针对全局路径规划方法中基于自由空间的路径规划方法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适应性不强、实时性较差和需要重新建立连通模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图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比较好地弥补了自由空间法存在的缺陷.在实际建模期间,对于那些轮廓复杂的障碍物,可把它近似地看作矩形或多个矩形的组合体,以此来建立所描述障碍物的边界地图,并根据所得地图实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学 环境建模 可视图 自由空间法 全局路径规划
下载PDF
柔性臂漂浮基空间机器人建模与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62
15
作者 洪在地 贠超 陈力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利用拉格朗日法和假设模态方法建立了末端柔性的两臂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出一种新的以可测关节角为变量的全局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模型的非线性解耦反馈控制方法得到关节相对转角与柔性臂... 利用拉格朗日法和假设模态方法建立了末端柔性的两臂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出一种新的以可测关节角为变量的全局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模型的非线性解耦反馈控制方法得到关节相对转角与柔性臂的弹性变形部分解耦形式控制方程.最后,讨论了柔性臂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问题,并通过仿真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转换及控制方法对于柔性臂漂浮基空间机器人末端轨迹跟踪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臂漂浮基空间机器人 动力学 模型转换 轨迹跟踪控制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性的交通自由流短时预测状态空间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春娇 邵春福 +1 位作者 诸葛承祥 孟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118,共8页
结合交通流时间和空间特性,建立了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短时预测状态空间模型实现道路网交通流预测。首先采用自相关函数法,基于交通流实测数据,判断交通流率、占有率和速度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其次,研究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参数空间传递特... 结合交通流时间和空间特性,建立了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短时预测状态空间模型实现道路网交通流预测。首先采用自相关函数法,基于交通流实测数据,判断交通流率、占有率和速度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其次,研究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参数空间传递特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流守恒方程入手,借鉴偏微分方程迎风格式时空离散的思想,对道路网交通流守恒方程组进行离散,建立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短时预测模型,进而考虑进出口匝道、车道数变更以及道路坡度等影响因素,将交通流短时预测模型转化为交通流短时预测状态空间模型,并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标定模型参数。实证研究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实现自由流状态下道路网范围内交通流短时预测,预测平均绝对偏差为1.73veh/2min,同等条件下,经典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和Elman模型的预测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3.19veh/2min和2.14veh/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自由流状态 交通流时空特性 状态空间模型 ARMA模型
下载PDF
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挑流冲刷过程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建明 吴建华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实际挑流泄洪消能时冲坑及堆丘的形成是一动态过程。已有对挑流冲刷的数值模拟多考虑平衡冲刷坑情况。本文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挑流冲刷时因河床边界变化引起的流场变化过程 ,控制方程组由非正交同位网格有限体积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 ,... 实际挑流泄洪消能时冲坑及堆丘的形成是一动态过程。已有对挑流冲刷的数值模拟多考虑平衡冲刷坑情况。本文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挑流冲刷时因河床边界变化引起的流场变化过程 ,控制方程组由非正交同位网格有限体积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正确地反映了挑流冲刷过程中流场结构及速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冲刷 数值模拟 体积守恒定律 动网格 高坝 挑流消能
下载PDF
空间绳系系统自由展开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宪仁 徐大富 +1 位作者 杨正贤 王本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2,共6页
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空间绳系展开动力学模型,研究绳系展开过程中绕线盘出线、系绳振动以及末端质量的运动规律,并利用中心差分法、四阶Runge-Kutta和预估校正法等数值方法对绳系的自由展开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较精... 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空间绳系展开动力学模型,研究绳系展开过程中绕线盘出线、系绳振动以及末端质量的运动规律,并利用中心差分法、四阶Runge-Kutta和预估校正法等数值方法对绳系的自由展开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较精确描述绳系系统在展开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绳系自由展开不能满足稳定展开的要求,仿真数据可以为后续的绳系展开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绳系展开 动力学模型 自由展开 中心差分法 非线性动力学
下载PDF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61
19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1 位作者 冯宗宪 李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 动态分析
下载PDF
长波长红外光大气信道传输 被引量:4
20
作者 丛日进 汪井源 +2 位作者 徐智勇 王荣 王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7-932,共6页
采用光子追踪法,模拟光子在大气信道中的随机迁移路径及散射后随机迁移方向。引入光束发散角和接收视场角等参数,建立了包含散射作用的长波长红外大气信道传输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雾环境下长波长红外光的大气传输特... 采用光子追踪法,模拟光子在大气信道中的随机迁移路径及散射后随机迁移方向。引入光束发散角和接收视场角等参数,建立了包含散射作用的长波长红外大气信道传输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雾环境下长波长红外光的大气传输特性。与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对比,发现在能见度较低、通信距离较近时接收机接收的散射能量不能被忽略。分析了通信距离、能见度、光束发散角、接收视场角对链路损耗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阶次散射对接收机接收能量的影响。发现在给定参数条件下,四阶及以上高阶次散射对接收机接收能量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信道模型 蒙特卡洛 长波长红外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