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哈边境艾比湖湿地游离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军 王安东 +10 位作者 罗丹 徐新龙 戴莉 杨杰 徐建军 热依罕古丽 萨尼叶古丽 王丽娜 杜景云 李志远 王远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0,共3页
了解中哈边境新疆艾比湖湿地游离蜱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利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对艾比湖湿地游离亚洲璃眼蜱、边缘革蜱、血红扇头蜱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BLAST序列分析,并应用Mega5.0软件建... 了解中哈边境新疆艾比湖湿地游离蜱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利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对艾比湖湿地游离亚洲璃眼蜱、边缘革蜱、血红扇头蜱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BLAST序列分析,并应用Mega5.0软件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中哈边境地区艾比湖湿地游离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电泳阳性率36.84%(56/152),BLAST分析显示,艾比湖湿地游离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基因型为Rickettsia raoultii,与从匈牙利患蜱传染的病人肿大淋巴结中分离获得的R.raoultii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Gen Bank登录号为JQ798904)。结论是新疆艾比湖湿地游离蜱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染较为严重,存在立克次体自然疫源地,应尽快制定防制措施,以免危机动物及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立克次体 游离蜱 ompA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艾比湖湿地 阿拉山口口岸 中哈边境
下载PDF
驻山东省部队野外驻训地域蜱种群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光智 李兵 +2 位作者 王治 尹广庆 周青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摸清山东省野外部队驻训地域蜱分布和种群密度。方法驻训地域游离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结果4个驻训地域均有蜱活动,蜱活动高峰期共捕获蜱虫128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不同驻训地域的蜱密度... 目的摸清山东省野外部队驻训地域蜱分布和种群密度。方法驻训地域游离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结果4个驻训地域均有蜱活动,蜱活动高峰期共捕获蜱虫128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不同驻训地域的蜱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性(F=6.791,P<0.05),以淄博市沂源县(199.73只/h)最高,其次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141.33只/h)和泰安市岱岳区(32.67只/h),济南历城区(17.60只/h)最低。相同驻训地域不同年份的蜱密度无明显差异性(F=0.583,P>0.05)。济南市历城区和泰安市岱岳区4月开始出现蜱,之后蜱密度迅速上升,5月达到最高峰。淄博市沂源县以羊染蜱率和染蜱指数(94.83%、96.9)最高,牛(77.78%、44.4)次之,犬类(63.16%、4.1)最低。未药浴羊群染蜱率为100.00%,染蜱指数为177.5;定期药浴羊群染蜱率为91.43%,染蜱指数为39.0。结论蜱在山东省部队驻训地域广泛分布,密度高峰期来临前的4月是孳生地防蜱的最佳时间,对蜱侵害度较高的山羊采取药浴防蜱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训地域 游离蜱 动物寄生蜱 蜱虫分布
下载PDF
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部分流行地区蜱类分布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丹丹 龚磊 +8 位作者 吴家兵 曹明华 张永根 刘一梅 张勇 汪金生 杨明 徐鹏鹏 高伟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67-269,280,共4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安庆市和滁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7年6月份选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高的安庆市4个自然村和滁州市4个自然村进行蜱类分布情况调查,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外环境中的游离蜱,... 目的调查安徽省安庆市和滁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7年6月份选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高的安庆市4个自然村和滁州市4个自然村进行蜱类分布情况调查,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外环境中的游离蜱,宿主体检蜱法采集羊体表寄生蜱,分析蜱种和蜱密度。结果共捕获873只蜱虫,包括游离蜱虫212只和寄生蜱虫661只,隶属于1个科1个属2个种,游离蜱和寄生蜱均为硬蜱科的血蜱属,游离蜱中成蜱6只,经鉴定5只均为长角血蜱,另1只蜱种未明;寄生蜱中成蜱321只,主要为长角血蜱(99.4%),另外本次调查新发现大刺血蜱2只。游离蜱的平均密度为38.5只/人工小时·布旗。宿主动物羊的总染蜱率为83.3%,蜱密度为4.6只/宿主,蜱密度指数为5.5只/宿主。结论长角血蜱是安徽省滁州市和安庆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的优势蜱种,且外环境中的游离蜱密度和宿主动物中寄生蜱密度均较高,当地生产生活的居民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游离蜱 寄生蜱 蜱密度
原文传递
折叠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颊癌术后洞穿性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治超 孙黎波 +3 位作者 周航宇 吴双江 王雷 肖金刚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折叠游离前臂皮瓣在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颊癌患者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并同期使用折叠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颊部软组织洞穿性缺损。术前Allen实验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检查或CT血管造影确定前... 目的:探讨折叠游离前臂皮瓣在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颊癌患者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并同期使用折叠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颊部软组织洞穿性缺损。术前Allen实验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检查或CT血管造影确定前臂血管状况良好。结果:17例患者前臂皮瓣制备和折叠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均成功。随访6~36个月,患者颊部内外侧形态恢复良好,开口度正常,语言、吞咽功能恢复好,无流涎、咬颊症状,供区手部无明显并发症,局部无癌症复发,1例患者(T3N1M0)术后1年因癌症转移至肺而死亡。结论:折叠游离前臂皮瓣重建颊部洞穿性缺损成功率高,形态功能恢复好,是一种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癌 颊洞穿性缺损 折叠前臂皮瓣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